如果你在農村有50畝地,你還會去打工嗎?

水果不甜不要錢


您好,我是火焰,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有50畝土地,並不代表不會去打工。即使你有50畝土地,如果只是種基本農作物,一畝地一年的純利潤在500左右,還要風調雨順,那一年的利潤也就是25000,這樣算肯定是打工划算。現在30歲到55歲,去工地無論幹什麼工作,150~300元/天工資肯定是有的。

如果有資金,多元化管理制50畝土地,稍微算一下,就比打工要賺錢的多。我現在以我自己有15萬塊錢的資金來做規劃:

1、劃一畝土地出來,用尼龍網圍起來,用石棉瓦在裡面搭一些簡易的棚子,上2000只土雞。5000元可以建成,雞苗兩元2只,母雞未到4個月左右開始下蛋。養一隻母雞的綜合成本,15~20元之間,以20元計算。這一筆投入要49000元。


2、劃出一畝土地,養20只山羊,每隻苗500元,共計1萬元,比例是3公17母,山羊投入產出時間比較長,一般都要一年以上。從第2年開始,每年大約有50只商品羊出售。等到山羊可以產出的投資約3萬元。


3、劃出五畝土地,種植牧草,牧草充足,可以大幅度降低雞,山羊養殖成本。多餘的牧草,牧草青貯起來,冬天及早春使用。


4、劃分兩畝土地出來,種植一些蔬菜,種什麼品種根據當地需求。在解決自己食用的同時,也可以增加一部分收入。


5、還有40畝土地,為了能夠騰出更多的時間來管理土雞和山羊,我會鎮上基本農作物。一季小麥,一季玉米,除掉成本,每畝地500利潤。


6、剩餘的資金,先存著,以備不時之需。如果想加大投入,等到土雞開產以後,有了另外一項收入,土雞蛋,這事可以考慮再去增加項目。

按照我以上的投資計劃:

  1. 土雞在下蛋之前49000元;

  2. 山羊最初要一年32000元;

  3. 兩畝蔬菜,3000元;

  4. 種五畝牧草5000元;

  5. 40畝土地,綜合成本500元/畝,共計2萬元;


以上5項合計投入費用,109000元,最終還剩41,000做流動資金。這只是一個大體粗略的規劃,如果真正要做的話,還要做詳細周密的流程表。

上述個人經驗,見解,可以參考使用,更多的三農經驗分享敬請關注頭條號:圓夢基金,謝謝!


圓夢基金


我自己曾經在2015年至2017年的秋收這兩年的時間種植了將近30多畝地,所以我就簡單的分享我種植30多地是什麼樣的一個生活狀態。

種地農忙的時間點基本上可以用朝五晚九來形容。

我承包的這30多畝地不是連成一方的,而是分佈在13個不同的地塊上,所以耕種起來是比較麻煩的。而我那幾年主要種植的是大蒜,花生和朝天椒。特別是在大蒜收穫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全靠人工的,由於16年的時候大蒜價格比較貴。所以在僱人刨完大蒜以後我自己也是得睡在大蒜地裡看著,不然的話會被人給偷走。(因為我們隔壁村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幾分地的大蒜一晚上被人家給刨走了)



的大蒜又在不同的地塊所以夜裡的時候也是睡不好,一會得去另一塊土地看看,一整夜基本上就在兩頭跑比較辛苦。

收穫小麥的時候比較好一點,全部機械化收割,並且小麥在收穫以後就有人收購,雖然說價格便宜一些但是自己就不操勞了。

夏季農作物的收穫最麻煩的是花生,因為那個時候沒有花生聯合摘果機,但是有花生出土機,所以自己還得把曬的6-7成乾的花生裝車拉到花生摘果機那裡去摘果。一天只能裝3機動三輪車,由於大型摘果機比較少所以得排隊。11畝多地的花生用了將近20多天才收穫完畢。

農閒的時候主要體現在冬季,但是由於自己種植了朝天椒,所以冬天的時候也得僱人摘辣椒果。我自己也得給工人們打下手,所以也比較忙。



總的來說種植的土地多了一年到頭都是忙碌的,基本上很少有長時間的農閒時間,無論收成如何在種植50畝地的情況下我覺得是沒有時間出去打工掙錢的。


豫東小農


我家有100畝農田,再給我一百畝我也不會選擇種地,不是我矯情,我認為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

有田低還得看環境,我家大西北,家裡100多畝田都是種植枸杞,祖祖輩輩幾代了,在我這一代我家的種枸杞手藝要失傳了。

摘枸杞都是六七月,最熱的夏天,西北五六月四十幾度,曬得整個人都可以掉一層皮,我小時候老是在地裡幹農活,每天都不想放學,放學不能玩要回家幹活,西北的等吹得臉蛋乾燥高原紅。

長大後的我遠嫁南方,我很愛家鄉,但是不喜歡家鄉的空氣和環境。每次回家,皮膚被西北風吹得粗糙又黑,到南方婆家要好久才能恢復。

父母這一輩苦過來的,能吃苦,每天東山的太陽背到西山,田地就是他們的生命,現在捨不得,可惜我們這一代人沒法種地了,受不了風吹日曬。祖輩的事業在我們這一代要中斷了。

所以,別說50畝田,給我500畝我都不要,就是我隔三岔五去地裡檢查都不願意,那種辛苦只有生活過的才能體會。











枸杞養生小知識


如果我家有50畝地,我不會選擇出去打工。

一個人出去打工的話,一年也只是掙個五六萬塊錢,如果有50畝地的話,無論是種植莊稼或者種植蔬菜瓜果大棚,都會比打工掙得多。

我們這邊屬於皖北平原地區,主產小麥和黃豆。如果50畝地都是自己家的,不是承包別人的,不用付租金,一年下來,種植小麥和黃豆,去掉肥料,種子和人工費,一畝地,純收入在1200—1500元。50畝地一年收入也在7萬左右。主要種地需要一個男勞力管理。

如果種植蔬菜瓜果大棚,土地不用付租金,蔬菜瓜果行情好的話,一年下來也能掙個,20萬左右,我家鄰居就是搞蔬菜大棚西瓜的,現在他家種的8424西瓜,還有15天左右就可以出售了,現在我們這邊8424西瓜地頭的批發價格在2.5—3元一斤。現在他們家大棚西瓜長勢良好,對他們來說,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啊!




皖北鄉村生活


大家好,我是返鄉華哥,一名正在從事養殖種植創業的80後青年。

我們老家是丘陵地帶,我可沒有50畝地,可我還是返回了家鄉,現在從事種植和養殖。

年前家中購買了10多頭牛,進行自繁自養,我還建設了大棚,準備種植特色水果,還準備養殖本地特色固始雞。

如果我有50畝地,我是不會出去打工的。50畝地做幾個大棚,剩下的可以種下些果樹或堅果樹,套種玉米小麥等。再種些青草,養些牛、羊,這生活不是優哉樂哉嗎?只要堅持定有收穫的。


返鄉華哥有故事


說實在的,我沒有題主說的50畝,但我種著自己的38畝,別人送給我的十幾畝,種地只不過累點,沒有星期天,隨說糧價低,但薄田出大地,種的多了收入還是可以的。

我因為家有老弱病殘的二老,從未去打工,只靠自己的承包地來維持著,由於我地純屬山大溝深的農村,種的全是旱地,只靠天吃飯,一年風調雨順田地裡各種農作能賣20000多元,三頭母牛,牛犢子賣10000多元,隨然沒有積餘的,但生活得還是有滋有味,並不比長年打工者差,因為他們全年只打工八.九個月,回到家雜七亂八都要掏腰包購買。

下來餘錢並不多,哎!還是那句話:好出門不如薄家坐啊!


種田人wgh


我是農村人,我有靠譜回答!

如果我有50畝地,指定種玉米,不允許種其它經濟作物,那我還是選擇去打工。因為一畝玉米地一年的純利只有一千來塊錢,而且需要倆公婆才能幹得過來!

這個算盤很簡單,5O畝玉米地在風調雨順的情況下,可能每畝純利1500元左右,如果遇到旱澇災害的話,那就不好計算了,說不定倆公婆辛苦一年也就是夠吃夠用而已。但如果倆公婆雙雙外出打工,每人每月4000元,一年算十個月上班,保守估計也有八萬元,而且免去旱澇之憂!何樂而不為?

如果真有50畝地,並專門用來種果樹,那收入就不同了,隨便你種哪一種,收入都比種糧高。就拿我家鄉來說,50畝地可以種6000棵檳榔,4到5年掛果,每棵每年產15斤青果,持續掛果30年左右,每斤青果算5元(去年最高買到每斤12元),6千棵裡面算5千棵掛果,1千棵當報廢樹,結算為:5000棵X15斤X5元=???元!頂你種多少年玉米?而且還可大量做林下經濟,比如養豬養雞養鴨養牛等等,就單靠這項林下經濟都比打工強!

總之,有50畝地用來種糧食作物,寧願倆公婆外出打工,如果用來種經濟作物,那你就吃得香了。


椰島農事


我家在農村要是有50畝田,我牙齒笑掉了,我才不會去打工,就算沒有一分田我也不願意去打工哈哈😄

我家浙江湖州安吉農村的,要是我有50畝田,我會全部種上我們家鄉的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對於我們安吉也是一種詮釋吧!

種上白茶樹苗精心培育,安吉農業部門對種植白茶技術非常成熟,一年育苗長成小樹,三到四年成園,就可以產出了,前期投入我們就不去說了。

按照目前安吉白茶市場上的安吉白茶價格我可以來算一筆小賬,現安吉白茶農戶種植白茶每家每戶畝產都能達到20到25斤幹茶(加工好的)按照市場上平均批發價(不管明前還是明後一年採摘20天)來計算500元到600元一斤幹茶20*50*500=50萬人民幣收入,中間除去投入的一年的茶園人工管理費,化肥成本,其他防治茶園病蟲害成本,加工成本,一年賺啊10幾萬沒有問題,還打工,打毛線,茶葉採完了,季節性農產品時間短,還能賺不少是吧,平常時間就可以弄點其他小生意做做,或是開個淘寶店賣賣其他東西等等,管好自己的茶園就OK了。

每個地區農村土地政策要求都不一樣,事實在我浙江安吉沒有那麼多土地山林是個人的,農村大部分土地都流轉了或是開發了度假區,地產,加上山區半山區土地資源本來就貧瘠,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你有錢想承包浙江農村田地和山林,政府也不會給你。

按照題友的提問,你這個問題給50畝田地或是山林,放在浙江農村來說幾年時間就可以成為小富翁了。








安吉個嘛咻嘎


如果我有50畝地我是不會出來打工的。

1‘首先我老家在豫東平原,一畝地年租金大概是800-1000元。50畝地的話租出去一年40000元有了輕鬆夠生活自己再在家裡或者附近做點小生意或者其他養家餬口馬馬虎虎,出門打工賺的不多還有看人臉色,何苦呢。

2’其次如果不選擇出租選擇自己種的話也有很多種方法,如果想賺多點可以種一點作物,比如果苗`樹苗‘蔬菜’藥材等。如果嫌麻煩可以種植懶莊稼玉米‘小麥。畝產最低1500元左右。

所以如果在老家我有50畝地的話我是不會出來打工的。


莞漂老記


曾經漁公子也有過這種想法,不過當時想的是100畝地,然後再有100畝池塘,畢業以後第一年為此去了南方逛了一圈,主要查看小龍蝦以及鱔魚的養殖情況,還有就是了解下銷路。第二年回老家後,跟人合夥做了兩年左右的養殖草草收場。下面漁公子就來說說在農村50畝地對一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麼,打工意味著什麼。


要考慮50畝地做什麼


地有了,有沒有想過做什麼?是搞種植,還是搞養殖,還是幹加工廠?若是種植,養殖的話,跟普通農民一樣,一年四季,收入是遠遠不如在外打工的,更不要提養家餬口。舉個例子,50畝地,一年純收入按照1500算,總共有7萬5千塊,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算不上什麼,何況看天吃飯,誰也不敢保證年年如此。

若是種植經濟作物,中藥材,或者養殖,做加工廠,算上人工成本在內,一年的純利潤大於你在外務工的收入,漁公子覺得是可以做的。前提是你能否保證每年都能靠50畝地賺到錢。

13年養鴨子的時候,第一年賺了20萬,三個人分了六萬左右;第二年的時候遇到了疾病,整個棚的鴨子產蛋急劇下降,每天還要投入接近2000塊錢的飼料,無奈只好止損。


投入產出比


50畝地,不管做什麼,一個家庭就算捆綁了,除非你有能力找人幹,那麼就相當於給工人打工了。全家老少,一年圍繞土地轉,按照三個勞動力的價值算,哪怕50畝地一年收入10萬,那麼三個人平均下來才不到4萬,現在成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最基本的工資待遇一般在3000-8000左右。可想而知,務工還是比較實在的,一旦工作穩定,收入也是穩定的。


個人喜好


漁公子曾經遇到一個人,家裡承包了200畝地,他自己不喜歡種地,跟我說哪怕在外一年只有一萬的收入也不想整天跟地打交道。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種地,也不想待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如果不喜歡,就不要勉強。說實在的,50畝地,對一個家庭來說算不上什麼。而在外打工呢?有個一技之長就是一輩子的飯碗,無論去哪都會吃香。何況城市裡的生活條件遠比農村好,無論是醫療,教育,生活水平都是農村無法比擬的。


換做是我,50畝地的誘惑已經過去了,那些年搞過養殖,知道里面的心酸苦辣,但是土地在我們農民眼中那就是生命的源泉。不過漁公子的家在微山湖畔,沒有土地,有的只是萬畝荷塘。



大家好,我是漁公子,依湖而居,借文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