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的六塊怪石非常奇異,值得推敲丨地名傳說

這個村的六塊怪石非常奇異,值得推敲/義烏地名傳說

八寶山麓,義烏江畔,坐落著一個古老的村子。多年來被人們戲稱為義烏的“背睞角頭”。這個別緻的綽號的緣由,一方面因為這個村子的方位處於義烏的最南端,主要還是因為村名的音之故,因為這個村就叫“倍磊街”。

提起這個村名的來由,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傳說。早在唐代時期,義烏江在佛堂境內有一段尚未形成固定的河床,受洪水的影響經常“搖擺不定”。直至向西南走了十里之後,形成一個半圓形的湖灣,江水才變得馴服起來。這個湖灣稱之為半月灣。它與八寶山遙相呼應,是一塊風水寶地。

這個村的六塊怪石非常奇異,值得推敲丨地名傳說


在半月灣下游的金山埠,是一座極其壯觀的不夜城。當時可謂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狄公四大奇案》一書中就記述了發生在金山埠的紅閣子奇案。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時間在這裡經歷幾多滄桑,幾多沉浮。倒是半月灣旁邊的那個船埠,由於承載著金蘭徽杭的通衢之使命而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這裡上岸就是通往東陽的大路,無論是做買賣的商人,走親友的百姓,還是負使命的官員,唸佛經的僧人,傳道法的道長,都在此經過。這個半月灣東岸的腹地成了陳氏家族繁衍生息的首選。

這個村的六塊怪石非常奇異,值得推敲丨地名傳說


到了明朝時期,這裡的商業街已基本形成,以火腿、紅糖為主的商業格局已具規模。人口已近三千。各宗派的祠堂參差錯落地先先後後建造了十多座。這時,有長者提議,應該通盤整合,以大村鎮的格局進行規劃和佈局。十多個祠堂的族人們召開聯席議事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必然的選擇,於是人們開始選村長、籌建陳氏大柯堂"的行動。這就面臨一個大問題這個大村子叫什麼?

這個村的六塊怪石非常奇異,值得推敲丨地名傳說


當時的村長已經記不得姓名了,但他是一位德高望重、有謀略、敢作為的人物卻是毫無疑問的。村長走遍全村的每一個角落,縱觀地理、人文、風水的方方面面,他發現有幾個奇異的地方值得推敲。一是村裡有六塊怪石,造型奇特,寓意深刻,分別位於本村的東南西北中六處不同的地方:一曰龍舌,一日牛頭,一曰春筍,一曰擎天,一曰臥虎,還有一塊叫蝙蝠。這六塊石頭是鎮村之寶,村長尋思縱觀六石的名稱都是非常吉祥的。

龍舌之氣勢,臥虎之威武,春筍之蓬勃擎天之保安,還有牛頭更是親切,對於農耕之人牛是不可或缺的,再說蝙蝠,歷來隱式“福臨門”,多好的東西呀!村中有兩條小溪潺潺流過。一條叫東溪,源於八寶山,經屏風山流入村子的東部,婉轉婀娜的身姿穿村人戶,曲曲折折流人上、下新、破等幾個澗池後流出村外大田畈中;一條西溪,從竹坑一直奔來,隨著地勢形成了多處飛珠濺玉的小瀑布,進入村子後,溪流還是那樣的湍急,那樣的豪放。如果把東溪比作秀麗端莊的少女,那西溪卻似豪爽奔放的帥哥。

有一副楹聯是這樣說的:“六石奠基業,雙溪潤年豐。”六石和雙溪確是好風水,起村名必然以它們為參考。村長思忖道:六石村?雙溪村?太直白了。村長思前想後,見智者就討教,可陳氏大祠堂快竣工了,村名還沒有想好。一日,村長去大祠堂的工地上察看工程進展,檢查施工質量,只見工頭與監工在議論做“磚街地”的石灰數量,監工說:“我估計有三十來車(羊角車)夠了吧?工頭道:“胡裡白空(胡說十車怎麼夠呀!起碼貨一倍添,六十車還差勿多!”村長心裡一振,“三十車,一倍,六十車。三塊石頭,一倍,六塊石頭。一倍,三塊石頭。”想到這,腦海裡突然跳出一個字——磊,這個字不是三塊石頭嗎?它的一倍不是六塊石頭嗎?村長一拍腦門,哈哈,真是眾裡尋她千百度,得來全不費工夫!對,就叫“倍磊”。

村長當即召集眾人,把這個想法告訴大家,大家一聽,眾口詞都稱妙。

這個村的六塊怪石非常奇異,值得推敲丨地名傳說


那麼,究竟以村還是市,抑或是鎮呢?大家又議論開了,就叫倍磊村,太小氣了!稱倍磊市吧也不行,你看洋灘市、光明市,只不過是個露水市而已,他們的市集抵不上我村的一隻角!叫倍磊鎮吧,更不行,那是行政建制,別說官府不會答應,就是叫出去也會遭人笑話!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終無定論。這時一位煙君子挑了挑已掏空了的菸袋說:“你們先談,我到街裡買包菸絲。”村長一把抓住他的後襟:“先別走,你剛才說了什麼?”“我上街買菸呢!”村長鬆開手,自言自語:“街,街……好,就叫‘倍磊街’!”隨後他轉身把想法告訴大家,得到了一致贊同。

就這樣,一個很具有奇特、深睿,同時帶有謎語色彩的村名誕生了,這就是“倍磊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