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戰鬥機使用的旋迴機槍和固定機槍是什麼?有什麼不同?

洋氣的軒仔


看著玄乎,其實旋迴機槍就是可以轉動的,一般由射手操控的機槍。而固定機槍則是通常戰鬥機的前射機槍。

可能是由於日文漢字表意和中文不同,所以才會讓人有點疑這兩到底是啥

拿八九式來說,日本陸航的八九式固定機槍是仿英國維斯克E型的航空版本,發射7.7x58mm半凸緣彈(雖然海軍馬鹿用的也是7.7mm彈,但為了和陸軍撕逼,它所採用的是全凸緣,因此雖然都是航空固定機槍,都是7.7mm,但是兩者不通用)。

之所以叫他固定機槍...就是因為機槍固定在機翼或者機頭上。

下邊這個就是陸航97戰機,機頭上方,前擋上兩挺89式固定機槍。

而八九式旋迴機槍和八九式固定機槍完全不同,它的結構是源自歪把子-大正十一式。但把歪把子那個破彈鬥供彈具改成了裝在上方的半圓盒型,口徑也改成了陸航的7.7x58mmSR,並且是兩把並聯為主。

這種旋迴式機槍一般都用在轟炸機,偵察機上用以自衛。


瘋狗的輕武


這問題還挺冷門的吧。

我就說些我知道的二戰日軍航空機槍了,很可能是不全的,因為日本各軍種在二戰期間用過的各種航空機槍不少。

這是一把被稱為89式機關槍的武器,它是日軍航空兵用過的航空機槍之一,有單管和雙聯的版本,其中雙聯的主要被安裝在飛機後方的可旋轉槍座上,作為自衛武器。下面是雙管版本。

這種配置在很多日軍飛機上都能看到,比如97重爆、三菱Ki-51 99輕爆等等,都有過安裝這種自衛機槍的時候,儘管這玩意兒並不算是什麼很好的東西。雙聯89還被用來當作過防空武器,但是它用的7.7毫米口徑有坂彈太小了,用來當地面防空武器時表現差得很。

相對於日本陸軍常用的89式機槍,二戰日本海軍常用的可旋轉航空機槍就是92式了。注意,這裡說的是92式7.7毫米機關槍,不是那個陸戰常見的92式重機槍。下面兩者對比:

雖然都是92,但完全不是同一種東西。

從原理上來說,92式航空機槍基本上抄了一戰時出場的劉易斯機槍,但是就和自己的陸軍同行89式一樣,92式在登場之初就是個過時的武器。下圖是92式的生父劉易斯:

由於這兩種可控機槍表現都不怎麼樣,後來不少日本飛機也換了其他後射武器,甚至有用到20毫米口徑的可控後射機炮的,比如96陸上攻擊機。

然後,如果我們要提前射機槍的話,我們就要提一下下面這個東西。

中島Ki-43“隼”,盟軍代號“奧斯卡”。如果說日本海軍的戰鬥機是零式,那陸軍的戰鬥機就是“隼”了。不過“隼”可能也是整場戰爭中被誤認最多的戰鬥機:盟軍飛行員看到它就會認錯,然後開始彙報“零式出現”,因此不少沒有零式活動的地方也出現了發現零式的記錄,然而其實那是隼。我們順便也來看一眼零式吧。下圖是零式,長這樣的飛機在運動中確實不太好分辨:

那麼,為什麼說到機槍就要提到它?

因為在最開始的研製過程中,“隼”身上出現過兩種武裝方案:安裝兩挺7.7毫米口徑的機槍,或者兩挺12.7毫米口徑的機槍。其中7.7毫米機槍方案中的機槍就是89式,不過後來日本人選擇了裝備12.7毫米口徑的機槍。這種重機槍被稱為一式。

然而又和步兵用的一式重機槍重名了。飛機上裝的是12.7毫米口徑的一式重機槍,步兵的一式重機槍則是7.7毫米口徑的。我們還是看圖見區別,上面是7.7的,下面是12.7的:

雖然看起來完全不一樣,但是武器重名起來是真的煩人。

所以,日軍在二戰中航空機槍的情況差不多就是這樣。日本人有萬用但是幹什麼都不太行的89式,同樣不太行但是主要歸海軍的92式航空機槍,以及看起來稍微有點像勃朗寧M2的一式重機槍。然後這些武器時不時都要重名一下……

不想找圖了,最後就放一張被擊落的隼來收尾吧。這些機槍的名字實在是缺乏特徵,還老是重名,打字打得我頭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