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写作的医学研究资料整理方法

研究资料的整理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将研究所得的原始资料按照研究目的进行审核、分类与汇总,从而使资料能系统地、完整地反映事实。在达晋编译看来,研究所得原始资料,若不经过整理,那只是一大堆杂乱无章、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材料堆积。因此,研究资料的整理工作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整理资料的目的就是便于研究,使原始资料围绕研究主题有一个系统的说明问题的线索。

便于写作的医学研究资料整理方法

一、资料的审核、取舍。审核是指着手整理之前对需要整理的原始研究资料进行认真审查与核实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上,资料的审查与资料的收集是同步进行的。资料审核后还要根据材料对研究主题的符合程度进行分析、筛选,对研究主题帮助不大或说服力较低的材料应予舍去。因此,在资料审核与取舍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材料的真实、准确与完整。不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实验研究,阴性和阳性结果都要如实记录,这样才能得出全面、客观地分析研究结果,才能对临床决策提供帮助。在对记录资料进行审核时要检查资料是否按照课题设计的要求收集齐全或汇报清楚,对研究中发现的新线索、新问题是否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同时还要对资料进行逻辑检查,复查资料中有无不合理的或互相矛盾的地方。对收集来的各种数据还要进行重新计算、复核,并制成图表。另外,利用文献资料时要注意审查文献的可靠性。

二是材料的标准化。要审查每项资料是否按统一的规格和标准收集,分组与统计分析是否合理,分组资料是否具有可比性等。

资料审核最为常用的方法有:

1.原始记录的对照核实。对一些关键的或有疑问的资料,要对照原始记录进行核对,避免抄录错误。

2.材料的逻辑检查。主要是审查资料有无矛盾的地方,如总结新生儿的病例中出现了大龄儿童的资料等。但要注意的是有些不符合逻辑的材料却可能隐藏有新的发现,所以对不符合常规的材料不应随意舍去,应认真记录与分析这些不合常规的资料,重大的发现往往就隐身其中。

3.资料的完整性检查。主要是检查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遗漏的地方。如有遗漏应及时增补,有时还需要重新实验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

4.异常值剔除。当获得一组数据后,发现个别值特别大或特别小时,要考虑是否为误差或过失所致的错误,对这种数据要再次复核,如为误差或过失所致,则要剔除该值,以免影响结果。

5.再次核算。在撰写论文之前要再次检查各种统计数字计算过程中有无差错。

二、资料的分类与汇总。研究资料的汇总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散或逐级进行。对于数据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组、列表或作图,便于统计分析。对于小量资料,可以通过手工列表完成;对于大批量资料,则要借助于计算机及其数据库软件。另外,相同的资料采用不同的思路分类,对现象的认识深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因而在借鉴前人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要善于从多角度处理材料。

材料的整理是医学论文写作的关键,医学科研人员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实践中要灵活运用这些原则,才能系统整理所获得资料的能力,并逐步提高论文的写作水平。

便于写作的医学研究资料整理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