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人皆可為堯舜,季羨林說壞人是不會改好的,你認為呢?

鵬友程


人人皆可以成堯舜並非沒有道理,好人並非生下來就好,壞人也不會是生下來就壞,這跟生活環境和後天的教育,接觸的人和事物有很大的關聯,這就和東西方文化差異一樣,難道人種不同,思想就不一樣嗎?肯定不是,比喻華人的孩子從小就在美國長大,沒有接觸中華文化,他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就跟我們不同。就象宗教信仰一樣,因為我們從小聽到見到的是儒釋道文化,所以就信仰這,西方接觸的是基督和天主教,他們信仰就耶穌和聖母。所以說要是有一個好環境,接受好的教育,交往道德高尚的人,誰都會成為高尚的人。要說壞人不會改好,這太武斷,只能說由於不良習慣以深入心靈,想改變很難,但並非絕對不可能。


道法自然ID


季羨林曾經撰文說:“根據我的觀察,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是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的,是毒物的。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這就是季先生的“壞人論”。

“人皆可以為堯舜”是孟子最早說出來的,王陽明說的是“滿街都是聖人”,是同一觀點的不同表述,這是王陽明的“聖人論”。

我想起了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認為,王陽明的“聖人論”是一種人性“應然”的信念,季羨林的“壞人論”則是一種人性“實然”的判斷。兩者立場不同,觀點自然就不同!

正如季羨林說自己長壽的秘決是奉行“生命在於靜止”,而侯仁之卻說自己的長壽秘決是奉行“生命在於運動”。

我不否定季羨林的“壞人論”,但我依然善良地相信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梁漱溟臨終前曾問道:“這個世界會好嗎?”答曰:“會好的!”





雲潤春天


我認為他們說得都有道理。只是他們所處時代、環境、地位和立場等不同罷了。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簡單地瞭解一下王陽明是何許人也。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軍事家等等,他有多種耀眼的頭銜,並且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對於他的“人皆可為堯舜”的觀點,我是認同的。

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作者的意思是鼓勵人們思想向善,人人都可以有所作為。王陽明只是借用了這句話來表明自己的立場和態度。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下堯舜,他們是古史傳說中的聖明君主,我想王陽明的本意並不是說人人都能成為聖明的君主,他應該和孟子的思想是一至的,他認為人人都能有所作為,甚至成為英雄或者聖人。在今天看來這句話仍然有一定道理,並不過時。

王陽明認為每個普通人都能有機會變成為被人崇拜,被人尊重,有所作為的人。其實這一點在今天的“抗疫”戰鬥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一些普普通通的醫生和護士身臨前線,成為了不怕吃苦不怕犧牲的白衣戰士和白衣天使,難道他們不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嗎?難道他們不是我們的人民英雄嗎?難道他們還不能受到人民的崇敬嗎?

丨毛主席在《送瘟神》詩中有這樣的詩句:“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這裡的“堯舜”,其實就是指平民英雄,難道不是嗎?

然後,再看看季羨林,他是當代著名學者、文學家、國學大師、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等等,他的思想學說在當代也有較大影響,所以他所說的每句話,他所闡述的每一個觀點,都會被人們注意和研究的。他說“壞人是不會改好的”,這一觀其實與王陽明的“人皆可為堯舜”並不矛盾。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犯了罪,坐了牢,刑滿釋放回家後,仍然不思悔改,繼續做壞事,最後又被關進了監獄,甚至反反覆覆,這種人在現實社會中也是屢見不鮮的。所以季羨林的觀點沒有錯。

而王陽明的觀點是一種教育和鼓勵,主要是教化那些碌碌無為的人,想讓他們成為社會有用的人,並不是說人人真的都能成為堯舜那樣的人

所以說他們的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


閆懷東


“人人皆可為堯舜”,是亞聖孟子給人們定的一個很高但似乎可以實現的奮鬥目標。說它很高,正如孟子所說的,“聖人,人倫之至也。”也就是說成為聖人是做人的最高的境界了。說它是可以實現的,那是因為孟子認為,人與禽獸的本質差異在於人有內在固有的道德品性。他說:“仁義禮智,非由我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告子上》)也就是說,在孟子看來仁義禮智等善性良知是天賦於人而生來固有的,不是其他外力所強加的。人之所以喪失良心,是因為後天不善於保養的緣故。孟子還認為“聖人”“與我同類。”(《告子上》)他說“舜,人也,我,亦人也。” (《告子上》)正因為此,他主張“人皆可以為堯舜。”(同上) 至於如何才能成為聖賢,儒家認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人們只要修身養性,“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都可成為堯舜那樣的聖賢。

然而,千百年來真正修成正果,稱得上聖賢的卻寥寥可數。因此,後人又說,人人皆可為堯舜,不必人人皆聖賢。人皆有成賢之性,故曰人人皆可為堯舜。但人之為人,各有其性,聖賢不時出,必有其事而後有之。也就是說,雖人人皆有成為聖賢之性,然而聖人卻須待時而出,我們只需修成聖賢之性,而不必追求真的成為聖人。



逗殼視頻


王陽明是明代非常有名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教育家,他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心學",核心思想是“致良知",對後來影響很大,曾國藩、康有為、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等都受到他思想的影響。季羨林繼是我們近代著名的學者(儒家)。我個人看法是,兩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王陽明,他的理論可追溯到孟子,認為因為人生下來開始的時候是一張白紙,是純真的,內心裡面存有良知,只要把這個良知保持下來,不斷地啟發,不斷的教育(知行合一),規範他的行為,它就會善。季羨林先生認為,要犯罪的人,不管怎樣教育,他還是要惡;相反,一個人他是善的話,他也不需要你教導,他也會行善。我認為這兩者都有一定道理,第一,世上一切都有可能,都是由來,有惡必有善,有善必有惡,有的時候也分不清楚是惡還是善;第二人從哪裡來?我們說的是男女的交配產生人,但是到底為什麼會交配?其他動物為什麼不能有思想,象人一樣?其實哲學上還沒有真正解釋,只有按照宗教的說法,人是在宇宙萬物裡面的一個個體,什麼樣的人都會有;第三是教育和強制性約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一個人,但是人是動物,它有生理,他必須吃,必須穿,追求名利,有慾望就會付諸行動,如果這種行動沒有得到別人同意了,那麼在他人眼中他就是惡,所以這個善跟惡我認為都會充斥著一個人的內心;第四,從社會層面講,雖然善惡都有,我們還是要教育,還需要完善法律法規,儘量的規範遏制惡,盡力去惡從善!





文仰山人


王陽明說人皆可為堯舜,季羨林說壞人是不會改好的,你認為呢?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精通儒、釋、道三教,創造了“心學”,是明代著名的理學家,“天人和一”就是他的著名思想。王陽明具有豐富的人生經歷,官至兵部尚書,所以他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

季羨林是現代著名的學者,北京大學的教授,精通梵文,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國學大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老家是山東,標準的山東人。季老因為年輕時特殊的生活經歷,對人生自然有不同於常人的理解。

回到題目上來,我認為兩位大師的說法都對,只是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王陽明說人皆可堯舜可從兩個方面理解

(一)符合儒家關於“人之初性本善”的論述。儒家思想認為,任何人在出生之初本性都是善的,只是在漫長的人生歷程中,有的人學壞了而成為壞人,有的人繼續保持良好的品性而為好人,好人當中有的還更加聖潔而成為聖人。王陽明說人皆可堯舜就是說人出生時沒有差別的,都是同堯舜處在一個人生起跑線上,如果都能沿著聖人之路發展,任何人都有機會和可能成為堯舜這樣的聖人。

(二)符合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佛家思想認為,人只要有善念、心存慈悲之心,不在於出身和經歷,原來是不是做過壞事不重要,重要的是改過自新。一個人,哪怕是十惡不赦的殺人犯,只要洗心革面也一樣成為堯舜一樣的聖人。其實歷史上還真有不少這樣的先例,比如弘一法師,年輕時就是一個輕狂、放蕩之人,曾經做過不少風流公子的荒唐事,但眾所周知,他後來潛心皈依佛門,終於修成正果,成為一代法師,堪稱近代聖人。

季羨林所說“壞人是不會改好的”也可做兩種理解

季老出身于山東農村,童年時期是在農村度過的,山東農民所具有的樸素的人生觀、價值觀肯定對他的成長及後期的思想有很大的影響。壞人一旦成為壞人就不會再變好,在我的老家也有這樣的說法,甚至這是教育孩子常用的教條。季老所說這句話可以作兩種理解:

其一,壞人是永遠改不好的。人一旦學壞,壞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性會深深地烙在其心底,即使他在一定階段會做出善事,但一旦條件成熟,再讓他遇到變壞的土壤,這樣的人會很快再變成壞人。這種觀點顯然是有些偏頗,但現實生活中卻也不乏其例。

其二,壞人一旦被打上“壞人”的烙印,就永遠也不會被磨滅。也許在季老的思想中,壞人一旦成為壞人,這兩個字就會永遠成為他的代稱,即使以後變好了,成為好人,那也是“學好了的壞人”,而這樣的人做怎樣大的好事,也是“壞人做的好事”。這就像一個受到刑事處理的人,不管以後怎樣改造,都會在檔案裡記錄下“勞改犯”一樣。

結語:對於不同時代的兩位國學大師的理論,我們只能作膚淺的猜度,甚至會曲解古人意,但不管怎樣說,應該做到兩點:一要力爭做好人,不做壞人,所謂一失足會成千古恨,任何時候都要以堯舜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善不為惡;二是相信悔過自新,一旦自己犯了無心之過,要勇於糾正,相信王陽明”人皆可堯舜“的論斷。


方圓居文化


題主所說這兩位大師(按:“人皆可為堯舜”,原句是孟老夫子說的。王陽明與弟子對話,也說過類似的話——“人胸中各有個聖人”等等)所云,都有他們下各自論斷的前提或條件,因而都是有道理的,看似針鋒相對,實則“風牛馬不相及”。


一、王陽明“人胸中各有個聖人”說法脫胎於《孟子》中“人皆可為堯舜”,思想內涵也與孟子的“性善論”一脈相承,但更有揚棄發展。


(一).“人皆可為堯舜”


1.出處


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
孟子曰:"然。"
"交聞文王十尺,湯九尺,今交九尺四寸以長,食粟而已,如何則可?"
曰:"奚有於是?亦為之而已矣。……徐行後長者謂之弟,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夫徐行者,豈人所不能哉?所不為也。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子服堯之服,誦堯之言,行堯之行,是堯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誦桀之言,行禁之行,是桀而已矣。"



2.大意轉述


有個叫曹交的問孟子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人嗎?”
孟子做了肯定回答。
曹交接著提出疑問,傳說商湯也不過長九尺,而自己比他還高四尺,還不是和人家相距甚遠,人家吃肉我吃糧,這怎麼說啊?——言外之意,堯舜怕不容易做吧!
孟子回答他說,也就是儘自己的最大能力去施行就是了。就如同年輕後生能走很快,卻故意走在長者後面,這就是悌(敬愛),如果他不禮讓長者就不是敬愛。禮讓與不禮讓,就不是能不能的問題了,就只是做不做的問題。堯舜之道,就是一般的對父母孝順對兄長敬愛,你如果能都像堯舜那樣說話、做事,就是堯舜一樣的人物了。


3.結論與闡釋

由上面引文我們可以看出,孟子肯定了“人皆可為堯舜”這個觀點,他的邏輯是,任何人只要注意修飾自己言行,力行儒家孝悌之義,這就是在行堯舜之道了,因為堯舜所推崇所實踐的也不過是孝悌罷了——道不遠人,大概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孟子以“性善論”為哲學基礎,充分肯定“人皆可為堯舜”的觀點,其實正是想打破自身學說與信奉者的隔閡,從而讓更多的君王來追隨自己。但是很明顯,在當時,他的這個目的並沒有達到,直到隔世弟子“心學”大師王陽明出現!


(二).王陽明與孟子“人皆可為堯舜”觀點類似,但明顯有繼承發展


類似的幾種說法


  1. 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傳習錄·薛侃錄之五》


譯文: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在於完全順乎天理而沒有人慾雜念方面的干擾。故而雖然是一介凡人,如果願意這樣努力,使自己的內心完全合理順應天理,那麼也可以成為聖人。(就像一兩黃金和萬兩黃金,它們的區別僅僅是斤兩不同,而成色、純度可以完全相同)



2.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傳習錄·陳九川錄之七》


譯文:每個人的胸中都有個聖人,只是自己不敢相信,然後這個“聖人”被埋沒掉了。(這裡的“聖人”似乎是“良知”的形象化表達)


3.見滿街都是聖人

綜合以上材料,王陽明所說的“聖人”,與其說是指聖賢一類超凡脫俗的高人,還不如說是指順應天理的擁有“良知”之人。聖人在擁有良知這一點上,與普通人是一樣的,並沒有優劣之分,有的僅僅是斤兩的差別——就如同黃金的萬兩和一兩,成色純度是一樣的。

那麼如何致其“良知”呢?這就涉及到方法論的問題,按王陽明的說法,要去“格物”,要行“克己功夫”,要“知行合一”。

“致良知”也正是心學的核心思想。人生晚年,王陽明進一步把自己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思想進行提煉,概括成“心學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至此,王陽明心學的體系得以建立:


王陽明比孟子更進一步的地方

雖然王陽明和孟子都提出了類似“道不遠人”“人人可以為堯舜”的觀點,雖然王陽明對孟子有明顯的繼承,但比較“心學”和孟子“仁政”學說,我們發現,在他們各自所處的時代,王陽明的學說顯然更接地氣,體系也似乎更緊密完備一些。也就是說,王陽明給我們普通人也指出了一條由內而外,不斷提升完善,先改變自己,再改變世界的成長成功之路,讓人在複雜多變的形勢下不會迷惘不前!這是心學的一大歷史貢獻。


二、季羨林大師觀點簡析



1.出處

根據我的觀察,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這有點像形而上學了。但是,我卻沒有辦法。 天下哪裡會有不變的事物呢?哪裡會有不變的人呢?我觀察的幾個"壞人"偏偏不變。幾十年前是這樣,今天還是這樣。我想給他們辯護都找不出詞兒來。 ——季羨林《人生清話》


2.語境

“壞人是不會變好的”,這個論斷出自季羨林先生自己經驗總結,也揭示出人性的一些方面,有著比較鮮明的現實指向性:

3.簡評

其一,哲學基礎,按照季先生自己說的,他是傾向於“性惡論”的。這與孟子、王陽明的觀點的哲學基礎無疑均不相同——孟子是主張“性善論”的,王陽明則認為“良知”是心之本體,無所謂善惡。

其二,有季先生自身“近90年的經驗”,結論雖然並不武斷,但有經驗主義的不足,隱隱有寄寓抨擊現實的味道。

不能因自身觀察感知到某些壞人沒改好,就推斷出所有的壞人,自始至終都不會改好。

我個人以為,壞人也不是從頭到腳一無是處的,也有善良的底色存在;不僅如此,壞人也是可以改好的,但要有主客觀條件的齊備協調。

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固然看到或聽到不少罪犯出獄後會故態復萌、繼續為惡的事情,但同樣,也有很多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感人事例經常性地發生。


三、結論重申


王陽明“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觀點,立足於“良知”是心的本體這樣的世界觀,從知行合一、為善去惡的人生觀、方法論出發,提出普通人也可以保持良知、提高完善自己,以致達到聖賢的境界。季羨林先生覺得人性本惡,從自己的長年觀察經驗入手,得出“壞人不會改好”的結論。兩種觀點都有其成立的前提、條件,並不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對立關係。



根芥微塵


中國從古至今倆個半聖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算半個。王陽明也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王陽明的心學,心即理。吾性具足,不假外求,所以他提出人皆可為堯舜。是一種人性的解放,更提出了知行合一之說,思想之光輝永遠綻放。毛澤東,蔣介石日本之東鄉平八郎等等都深受其影響,日本之明治維新。

王陽明所說人皆可為堯舜,是隻吾自性之中有此本性。真正找到本性又要格物致知。有一強盜所有人都說他可惡至極,沒有羞恥心,王陽明讓他當眾把褲子都脫掉,他卻不肯。再惡之人也有其善根。

季羨林說壞人是不會改好的,社會中比例來說是對的。但這句話我認為是太絕對了。人只要找到其被矇蔽的自性,那他就可以變好。再壞的人也有其善的一面。所以我更贊同人善論,這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格物致知。

此哲學問題甚深,王陽明的哲學體系又只是皮毛。所以回答此問題勉為其難,王陽明之學說有高見者可以留言。


遊伴兒雷哥


一方面從陽明心學觀點來看,人人可以經過磨練成為聖賢,也符合人性善的理論。但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根性淺薄不一,所處環境千差萬別,成長曆程中所形成的習性迥乎不同,所受的人文教育真正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的有高低之分。致良知是一種理想化的人格追求,對自己成長進步,乃至於成功名就是最好的歸宿。




另一方面從季老所認為的“一個壞人不會變好”來說。在當今社會評價一個人的好壞要從道德層面與法律層面來衡量。我認為壞人可以變好,要善於做轉化工作。一是自我轉化,這要有良知,知道做個壞人後果嚴重,影響一生的幸福。二是社會轉化,靠大眾的道德評價和信息引導,激發內心良好的操守,迴歸理性的言行。三是法治轉化,法律法規是最顯性的轉化尺度,“畏法者最快活”、“法律是把刀,誰碰誰流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當然,單有道德自律是不夠的,還要法治利劍才會斬斷藏利的私心雜念。



可以說,信息化社會的深入發展,讓我們的言行統統置於朗朗乾坤之下,群眾雪亮的眼睛也會照見是非,分清良莠!記住“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共勉共警!


易蘭亭


語境不同,話語的基點也不同,這個比較有些牽強。

王陽明先生所說人人皆可為堯舜,是從心性——人的最基本的本原之性而言。人因為各種慾望的汙染,便會做很多錯事壞事,一些人也會因為壞事做的太多成為壞人,但是,從人的本性而言他們都有善良的根基,只要改惡從善,就可以為堯舜。

季羨林先生所言,是有感而發,一些人壞事做絕,沒有法律懲罰,缺乏道德約束,他們的壞便會更加肆無忌憚,死不改悔,永遠是壞人。

如當前面對災難,有些人完全不顧災難現場的百姓弱者死活,為了名利私慾而造謠生事,攻擊社會,沒有任何廉恥心,他她他們她們也是壞人,季羨林先生所說的那種壞人,因為缺乏道德不知羞恥。

不知羞恥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個方面的原因。學會自尊自重自愛才能高貴。

何為自尊?尊敬自己的品德善心,不騙人不害人,尊敬自己首先要尊敬自己的善緣逆緣。

何為自重?尊重自己的正念初心,不騙己不害己,自我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的好心好行。

人若知道改過從善,便人人皆可為堯舜。人若無德不知羞恥,便永遠是壞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