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军装情节吗?我们儿时最大的梦想?

方舟一木


我想很多人儿时都有当兵的梦想,我也不例外,从小就喜欢军人,崇拜军人,很向往部队的生活。十八岁那年我如愿参军到部队,从一名普通老百姓演变成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在部队的时候每年都会寄一张穿军装的照片给父母看,报平安。我当兵五年,到第五年的时候才第一次休假回家,应家人要求一定要看我穿军装的样子坐在他们面前,还要保持微笑,当时我也只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部队太严肃,把笑容都忘得差不多了

五年服役满期后,部队里除了军功章、荣誉证书、军装、军帽和国防服役章之外,其它物品都要上交,当时刚好遇到换装,旧的警衔、领花不需要上交,新式的才要上缴,所以我就把旧的收藏带回家了。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战友之间感情很深,虽然平时很少联系,但感情一直都在心里。记得离开部队的那一天,我们战友之间相互赠送作训服,把自己身上穿了几年的作训服交换,这是离别时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彼此之间最珍贵的赠礼。我战友送的作训服我就一直带在身边,十几年了,伴随我走过每个地方,经历了我不同的人生阶段,一直鼓励着我,提醒我再苦再累也要坚强!

绿军装的梦永远不过时,穿上了它,一辈子就很难脱下来了。


水鸣乡土


每个人孩童时期都有梦想,尤其是男孩子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一名解放军叔叔,是最开心崇高的意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社会上很流行六五式军装。十几岁的孩子,都是想方设法和部队大院,军队干部子弟凑热哄,套近乎,帮他们背书包,代写作业。

有好吃的瓜果,自制的轴承滑板车,先进贡他们。期盼他们开心之时,从他们哪里索要一个黄军帽,一只五角星,一个部队黄色挎包,一件军上衣。

不管是谁,只要搞到其中的一件物品,自己着装在身上的时间,远不如被他人临时试试的时间。

那时一家兄弟几个,大哥们搞到的军上衣,军单帽,白天在外炫耀。晚上,却被小弟们在房间里轮流佩戴,背着挎包,来回量步,过瘾。

真正无法弄到军装的儿童,只有苦苦盯着家长,购买海魂衫,用黄土烧制手枪,用竹枝编成伪装帽,用柳枝编成武装带,用竹筒制作望远镜,用铁丝链扣制作手枪,用火柴头子当子弹,用橡皮筋牵引顶杆击发,有声手枪在好人与坏人游戏中,被“司令”运用的游刃有余。

不过,哪时,谁佩带一个黄军帽,衣着一件黄军装,是可以连任“司令”的。

有幸的是,儿童梦想,在十八岁成年后,梦想成真,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云中赏雲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最爱看的电影是战争片,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跟着父亲外出看电影的情景。

有一次天空下着中雨,听说邻乡村的大队部放映《渡江侦察记》,吃过晚饭我就跟着父亲,戴着斗笠穿着蓑衣出门了。来回跑了十几里山路,顶风冒雨,乐此不疲地看了一场精彩电影。

爱看电影、爱听故事、爱玩火枪、爱玩游戏(打游击),是我小时侯的一种情结,源于同村有一位团级军官和堂伯父曾当过曹里怀将军的警卫员。

我的人生旅途,也曾经梦想当一名军官。1979年读高中的时候,参加了空军招飞,进入了复检环节。最终体检结果都符合要求,就是因为糖耳屎被复检淘汰。

1979年考上大学,从来没有穿过像样衣服的我,特意买了一件的确卡军黄色上衣。那件军装伴随我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直到参加工作都舍不得丟掉。

1983年大学毕业,当时有军校招收大学毕业生,我也向学校报了名。由于还处于中越关系紧张时期,家里极力反对,最终还是放弃了参军。

回想往事,大学毕业没有报名参军,也许是我平凡人生最大的遗憾。





明日一说


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对军人有一种很特殊的情感。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部队的军装是‘’六.五‘’式军服。当时在军人中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很形象地诠释了军装的特点。

先说帽徽,也就是红五星,铝制品,有铁丝穿其中,便于固定在军帽上;领章是红色的平行四边形,材质是平绒的,背面印有‘’部队代号,姓名以及血型‘’;军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解放帽‘’,帽子的里衬是白色的,印有‘’姓名.血型‘’,最有意思的就是洗帽子后晾晒的时候,必须把帽子吹得鼓鼓的,像个圆球,才能用夹子夹在铁丝上晾晒,这也是部队大院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军装则更加干练,干部四个兜,战士两个兜,上衣的左兜里面也印有‘’姓名血型‘’等识别印戳……

在那个年代,军服很威武。地方上的人们都想拥有一件(一套)军服,尤其是年轻人,学生,他们想拥有得到的心情非常迫切,而且也乐此不疲。一旦得到后就成天穿在身上,到处炫耀,不是晚上要睡觉的话,根本就不想脱下来。而部队大院的孩子基本上清一色地都穿着军服,从头上戴的,身上穿的到脚底蹬的全都是军用品,所以当时部队大院的孩子也有一种优越感,而他(她)的身边总有一群地方的孩子围着……

部队大院的生活在给了我们很多优越幸福的同时,也给了我们许多的责任感以及严格的生活作风。说老实话,我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睡过早床,睡过懒觉。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个时候,早上起床号一响,我们就得起床,即使还想睡一会,早操的脚步声与‘’一二三四‘’的口号声震耳欲聋,你能睡得着吗?晚上响起了熄灯号,大家都在遵守纪律,你能任性吗?所有的一切都规规矩矩,就这样一直保持到现在。

谢谢我的父母亲!谢谢他们给了我部队大院的生活!也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向军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手机用户早知道了


我离开部队两年多了。部队的生活习惯,生活作风,依然运用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家鞋柜的鞋后跟都是一双对着一双,上下整齐。每天起床以后被子,就算是不叠好都会把它整平,有一点皱纹都会把它修整干净。家里所有东西都是摆放有序,只要你一踏入我家门就能够感觉到,很整洁很干净。从部队带回来的被子,一直都放着。时不时的,还可以用一下。部队是个锻炼人,培养人的好地方。部队里面的人,出来基本上都很守时。遵守游戏规则。做事有条不紊,诚信正直!



天若有情128257129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在8-9岁的时候过年前,妈妈带我上街买新衣服,我就是喜欢军装大檐帽,一路高高兴兴的和妈妈到了街上,看到了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套小朋友的军装,因为我们那里可以还价,卖衣服的人知道我喜欢不愿意少,然后妈妈说我们去别的地方看看有没有更好看的,我居然在地上打滚的哭😂。不愿意,现在想起来我小时候是个不听话的小朋友呀,然后最后有没少点钱我不记得,记得的是妈妈给我买了那套衣服,长大后我也参军了,穿过5年儿时就喜欢的军装,听着高亢嘹亮的军歌,如今退伍回来,一样保管好陪我军旅生涯的军装!图片2005重要军事演习留影



略帅的大叔


或许很多男生都有军装情节,我也不例外!

童年时,记忆最深的那些电影,基本都是战斗片。象《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小兵张嘎》,《两个小八路》等等等等……

那个时候,盼一回放电影,比盼过年都心切,庆幸的是我们邻村有个人在县电影院工作,经常会带些片子回他们村放映,第二站便是我们村。

每次得知晚上要放电影时,我们经常高兴得连晚饭都顾不上吃。不吃晚饭可以,但因为吃饭误了电影,好多人是会嚎啕大哭的!所以父母们也总是早早地放下农活,开始作饭!

那时候放电影是非常隆重的,男女老少静悄悄地坐在大队部的院子里,绝没有一丝吵杂声,如果谁在上厕所时不小心遮挡了一下镜头,就算没人说什么,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好象作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错事!

后来有了电视机和电视剧,大部分节目还是战斗片,《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

从小,我们就有着军装情节,我记得,好多小伙伴都会从家里找上一个五角星缝在帽子上,再用木头或铁丝作一把手枪,别在腰上,那个神气,别提多牛了!


大漠绿海和谐音


小时候,看到军人特别崇拜。

最让我羡慕的是父亲的海军蓝尼大衣,特别气派。

初二时,母亲给我做了条草绿色的确良裤子,貌似军裤,特神气。

高二,舅舅退伍时给我一件绿军装,我穿到高中毕业,毕业的集体照是陆军绿。

高二阶段,冬天穿的是父亲退伍时的海军蓝尼上装,毕业照是海军蓝。

这2件军装伴我走完了高中生活。

虽然我没有走进军营,但我心中最尊重共和国卫士。


顾小兵1



畅言403


小学时看到村里解放军叔叔探家,到母校来看老师我特别的喜欢和羡慕,总想长大了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后来1980年冬季我顺利通过政审和体检,光荣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是一名空军航空兵机务工作者,为保障战鹰飞行付出了心勤汗水,保障飞行安全13年。无人为差错,军营的生活使我终身难忘,青春无悔,特别是2018年5月信阳战友聚会,看到了当年的老战友更是百感交集,留下了很多真贵照片,后来信阳筹委会把聚会盛況编辑影集发给大家,终生难忘战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