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敦刻爾克》

儘管導演諾蘭已經很清晰地用文字來標明場景,但是當我第一次看電影《敦刻爾克》的時候,仍然沒有辦法完全理清影片中的三條故事是在何種時間段發生的,相信很多觀眾也和我一樣。

不過,當我們回過頭去和諾蘭的其他電影作品進行比較,例如雙線雙向敘事的《記憶碎片》、套層結構的《盜夢空間》,《敦刻爾克》的三線敘事已經是非常易懂的一部電影了。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諾蘭電影作品:《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

現在再看《敦刻爾克》,我們也能很清楚的梳理出三條故事線的內容:

  • 第一個故事發生在陸地上,時間跨越為一週,主要講述了大約40萬英國士兵被困在海灘上的故事,他們渴望早日撤退,卻被德國戰機襲擊。這是影片中最大的一條線。
  • 第二個故事發生在一艘小船上,時間跨越為一天,主要講述了三位平民穿過海峽奮力救人的故事,它代表了歷史上救援敦刻爾克的那850艘私人船隻。
  •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空中,時間跨度僅為一個小時,主要講述了三架噴火戰鬥機奮力擾亂納粹德國空軍的故事。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陸、海、空

通常,電影中的事件時長會根據相同的時間發展順序進行剪輯,尤其是對於這種戰爭題材,但是《敦刻爾克》沒有這樣。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兩架不同型號的飛機,一架飛過,一架墜毀,不僅事件不同,時間、地點也不同,但剪輯讓它們看起來像是同一件事。(如下圖所示)

因此觀眾們在觀看影片時,很難確定故事目前的時間線,事件的發展過程看似相互匹配,其實時間線完全不同。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通常我們看到這種情節時,會認為這兩個事件至少在時間上是相同的,但《敦刻爾克》不是

例如在《敦刻爾克》的這一段中(如下圖所示),天空中的噴火式戰鬥機飛行員發現了一艘拖網漁船和緊跟的敵機,下一個鏡頭則是船上的士兵們回到海灘的場景,但其實這個場景是在飛行員發現漁船之前發生過的。

這種敘事和剪輯方式給觀眾們造成了錯覺,認為這些情節正同時發生著,但實際上我們正在時間線中進行前後跳躍。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敦刻爾克》

那麼,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呢?

要解析諾蘭在《敦刻爾克》中的用意,我們需要先觀察這種平行情節 *在其他電影裡的運用和原因。

*《敦刻爾克》和一般的平行敘事不同,我們在此叫做平行情節。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諾蘭(中)在《敦刻爾克》片場

以電影《教父》中的“洗禮”情節為例,平行意味著同時發生,這種安排可以讓觀眾的興致高漲,並不斷的去思考兩件事情會有什麼樣的關聯,同時把戲劇衝突推向高潮。

導演科波拉藉此創造出了兩者的象徵關係和諷刺意義,“洗禮”的不僅有嬰兒,還有邁克·柯里昂,一半受到上帝的淨化,另一半受到魔鬼的玷汙,最終他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教父,同時這個場景充滿了深意與諷刺。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教父》中的經典片段

在《敦刻爾克》中,導演諾蘭和剪輯師李·斯密斯則運用這種平行情節和剪輯手法來增強故事的情緒、內涵和對比,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緒,它受到了片中不同視角和主體的影響

在每一條故事裡,觀眾收集信息,獲得角色當下所瞭解到的內容,同時這一信息會非常的主觀。

例如在影片的第二幕中,湯姆·哈迪飾演的最後一位噴火式戰鬥機駕駛員,他剛剛確認完被擊落戰友的安全情況,隨後決定繼續任務。(圖1)

但是,過了將近20多分鐘後,我們再次從不同的視角上看到了這個事件,只不過這一次是從海平面上。(圖2)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圖1:《敦刻爾克》第43分鐘處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圖2:《敦刻爾克》第63分鐘處

當看到第二個視角的時候,觀眾們才意識到情況並不完全的如想象中那麼順利,因為被擊落的飛行員正在奮力的求生。

雖然觀眾在之前已經看到這件事情,但對事件的感受會隨著視角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情感。我們無法從全面的角度上審視這件事情,便會產生焦慮和疑惑,但同時也拉近了我們與角色間的距離,得以充分感受到角色絕望的求生歷程。

有趣的是,飛行員落水的後續劇情與第一段士兵們的故事剪輯在了一起。當一群士兵們發現船身有彈孔時,飛行員即將被淹沒(圖3);當士兵們正為漏水的事情撕破頭皮時,飛行員終於發現了水下的槍(圖4)。

觀眾看到的是當一件事情快要結束時,另一件事情才剛剛發生,同時我們感受到的情緒由絕望到希望,再到絕望。一方是飛行員,一方是陸軍士兵,兩個不同的主體雖然所在的空間、時間上不同,但遭受的困境是相同的。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圖3:士兵們發現彈孔會進水;飛行員用拳頭敲打窗戶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圖4::士兵們吵鬧起來;飛行員終於發現了水下的手槍

綜上所述,《敦刻爾克》的結構安排是有目的的,通過將不同的平行片段剪輯在一起,觀眾看到了視角上的轉變和主體上的轉變,而這種營造情緒的效果是成倍的遞增。

但是,諾蘭為此冒著很大的風險,因為作為一部用IMAX膠片拍攝出來的影片,它更多的是強調觀眾的觀影體驗,如果在結構上依然做出不同的改變,會增加觀眾的觀影難度,進而降低影片的經濟效益。

正如上文提到的,這種在敘事上的操作只要把握住觀眾的情緒便能起到奇效,否則會功虧一簣。同樣的,只要在情感上說得通,任何一個故事都可以剪輯成非線性敘事。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諾蘭在《敦刻爾克》片場

除此之外,諾蘭在做客聖芭芭拉國際電影節時談到拍攝《敦刻爾克》:“我想運用懸念的手法,這是電影語言中最有視覺效果的部分,讓觀眾可以同情角色。”

顯然,懸念也是諾蘭在創作時最注重的一個要點,因此我們在影片中看到了很多充滿懸念的場景,例如第一幕中彼得躲避飛機空襲時,不知道是否會炸到自己。

這種運用懸念的方式非常傳統,希區柯克的電影中就經常出現,通常是先給觀眾提供充足的信息,讓觀眾為角色提心吊膽,最終揭曉懸念。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敦刻爾克》中彼得躲避空襲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希區柯克《西北偏北》中的經典場景

但不同的是,諾蘭在製造懸念上有所精進,這就與本文中我們談到的敘事結構有關。

《敦刻爾克》用敘事製造懸念,效果就如同滾雪球一般。通過將三條故事線糅合在一起,緊張程度不斷上升,張力持續迸發,當其中的一個故事達到高潮,另一個故事才剛開始,還有一個故事已經進入尾聲。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飛行員“湯老師”

同時,諾蘭在敘事和剪輯上的處理方法也啟發了很多戰爭題材電影,有時營造情緒比一股腦的火爆場面更有效果,例如今年的《1917》就同樣有著技術噱頭,但在正片中我們看到的是接連不斷的懸念與遞增的情緒。

所以,當你回看《敦刻爾克》時便能發現這是一部隱藏在商業片外表下的藝術電影,在強調視覺體驗的同時,還有著豐富的藝術性,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不同尋常的視角去探索戰爭。

再看《敦刻爾克》,我領會到了諾蘭在敘事上的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