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三角重庆成都西安与中部三角武汉郑州长沙,论城市综合实力应该怎么样来排名?

胖嘟嘟的圆花瓶


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评估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城建等,所以很难得出大家一份大家公认的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国家也并没有对城市综合实力进行过排名,因此我们可以参考一些比较权威的机构发布的排行榜。

重庆、成都、西安、武汉、郑州和长沙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大城市,除了长沙之外,其余城市均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那么它们的综合实力排名如何?根据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与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18年中国内地城市综合排名榜单显示,这几座城市当中,武汉的排名最高,仅次于北上广深位居第五;其次是成都第7;重庆第10;西安第12;长沙第13;郑州第15。

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家机构公布的榜单,根据经济日报与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显示,依然是武汉排名最高,第5;其次是成都第6;重庆第7;长沙第12;西安第13;郑州第14。

这两大机构评选指标基本上就是经济、科技、医疗、交通、城建等,还算比较全面。总体来看,西部三角重庆、成都、西安的实力要强于中部三角武汉、郑州和长沙。

当然,这两份榜单参考意义更大一些,因为不是国家官方的榜单。总的来说,重庆、成都、西安、武汉、郑州和长沙都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好的几个城市,除了西安之外,其余五城均已跻身“万亿俱乐部”,而再过一两年,西安也将跻身这一俱乐部当中。


锦绣中源


中三角武汉郑州长沙以及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都是近些年的热门城市,全都进入新一线名单,经济发展去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六座城市中,武汉、西安、成都、重庆四座城市都曾经是所谓的大区中心,也是我国的传统大市,郑州与长沙则是近些年因经济快速崛起而知名度大增的新兴城市。

这六座城市综合实力要怎么排名呢?

个人觉得,衡量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标准,应该包括城市地位、经济实力、科教实力、地理优势等方面去综合考量。

1、先说城市地位。

应该说,在我国目前国情下,政府在各种资源要素的分配中占据主导,一个城市在全国数百座城市中的地位,必然决定着它的经济实力、科教实力等,也对它的综合实力起着关键作用。

而城市地位,又具体体现在城市的行政级别和城市定位两个方面。

六座城市中,重庆是我国四大正省部级的直辖市之一,又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单说城市地位,毫无悬念独具鳌头;武汉、成都、西安属于副省级城市,同时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城市地位仅次于重庆,处于第二档;郑州也是地级市、国家中心城市,在六座城市中处于第三档;长沙属于普通地级市,处于末位。

因此,城市地位方面,六座城市排名为:重庆>武汉=成都=西安>郑州>长沙。

2、再说经济实力。

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主要体现在GDP、财政实力以及人口三个方面(三个数据统一取2018年)。

六座城市中,重庆GDP为20363.2亿元,财政收入为2252.4亿,人口为3016.55万,三项指标均处于第一位;

成都GDP为15342.8亿,财政收入为1272.5亿,人口为1633万;

武汉GDP为14847.3亿,财政收入为1402.9亿,人口为1108.1万;

郑州GDP为10413.3亿,财政收入为1056.6亿,人口为1013.6万;

长沙GDP为11003.4亿,财政收入为800.0亿,人口为815.47万;

西安GDP为8349.9亿,财政收入为654.5亿,人口为1000.37万。

GDP排名为: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

财政收入为:重庆>武汉>成都>郑州>长沙>西安。

人口排名为: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长沙。

综上,经济实力排名为: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长沙>西安。

3、然后再说科教实力。

目前衡量一座城市科教实力的标准基本上就是知名高校的数量和质量(985.211)。

从这方面看,武汉拥有2所985重点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5所211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西安拥有3所985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所211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成都有5所211: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本部在雅安,在成都设有成都温江校区和都江堰校区);2所985院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有一所985重庆大学,一所211西南大学。

长沙985重点大学有3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211重点大学有4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郑州只有一所211高校郑州大学。

单看知名重点高校数量,武汉、西安、成都、长沙并没有明显差距,长沙的科教实力明显被低估了,重庆与上面四座城市相比差距不小,郑州最弱。

但高校质量以及知名度方面,武汉与西安要比成都长沙强上不少,在六大城市中处于第一档,长沙高校质量明显强于成都,重庆、郑州次之。

因此,科教实力排名为: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重庆>郑州。

但需要提醒的是,武汉西安两座城市均出现了留不住高端人才的尴尬局面,重点高校毕业生本地区就业比例偏低,这说明中西部城市的综合实力相比东南沿海强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削弱了两座城市在科教方面的优势。

4、最后我们再看地理优势。

对一座城市来说,地理优势主要体现在它的经济腹地、交通枢纽地位上。

六座城市均是所在省份或者直辖市的省级机构驻地,并且短期内也不可能拥有像北京上海那样可以跨越省域范围的影响力,由于行政区划限制,它们的经济腹地,可以认为就是其所在省市辖区范围。

据统计,河南省常住人口目前为9605万,四川省常住人口为8341万,湖南省常住人口为6899万,湖北省为5917万,陕西省为3864万,重庆市为3102万。

单说经济腹地,六座城市排名:郑州>成都>长沙>武汉>西安>重庆。

交通便捷度方面,目前普遍公认武汉、郑州是我国两大交通枢纽,武汉号称九省通衢,郑州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虽然成都、西安在航空客流上占据优势,但成都是因为地处西南陆上交通不便,西安则是旅游业发达。

截止19年6月12306上的高铁通达度方面显示,武汉郑州与北京上海两大直辖市并列,不可到达的城市均为零,这充分显示了两座城市无与伦比的交通便捷度。并且,飞机的先天劣势决定了航空业主要提供人员要素的流动汇聚,而在涉及城市发展的其他物资要素方面,以高铁为代表的陆上、水上交通显然更具优势,而且这种交通上的枢纽地位及便捷度,不仅是当下城市综合实力的提现,也代表着城市的未来发展潜力。

从这方面说,六座城市排名为:武汉=郑州>长沙≥西安=重庆≥成都。

因此,地理优势这一块排名为:郑州>武汉>长沙>成都>西安>重庆。

综合以上各方面因素,六座城市的综合实力排名应为:重庆>武汉>成都>郑州>长沙>西安。

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人,欢迎拍砖。






全城探秘


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主要从经济、交通、教育、城市功能、国家定位所决定的。

1.交通指数方便

航空:成都、西安、重庆、郑州、长沙、武汉

航运:武汉、重庆、长沙、成都、郑州、西安

铁路:郑州、武汉、西安、长沙、成都、重庆

本组综合排序:武汉、郑州、长沙、重庆、成都、西安

2.经济实力方面

GDP总量: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

人均产值:长沙、武汉、郑州、成都、西安、重庆

财政税收:重庆、武汉、成都、郑州、长沙、西安

城市规模:成都、武汉、重庆、郑州、西安、长沙

城市人口: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长沙

本组综合排序: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长沙、西安

3.科教指数

武汉、西安、成都、长沙、重庆、郑州

4.经济腹地指数

郑州、成都、长沙、武汉、西安、重庆

5、未来成长值

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长沙、西安



最后,综合所有数据,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排序应该是:武汉、重庆、成都、郑州、长沙、西安


袁玉州


一天到晚尽是这种城市排名的问题,其实现在哪里生活都差不多。城市排名高低对个人生活没半毛钱影响。言归正传,一起来看看。

一、城市级别和定位

直辖市:重庆;

副省级:成都、西安,武汉;

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成都、西安,武汉、郑州;

就目前而言,在这6座城市中,显然西部三强的政治地位更突出。一个直辖市,二个副省级、三个国中;而中部只有武汉一个副省级,连同郑州共两个国中,长沙打酱油。论级别和政治资源优势,显然西部三强完胜中部三强。官大一级压死人,城市也是如此啊。城市级别高,意味着能争取到更多的国家资源、资金支持,以及政策与规划倾斜。

二、经济实力

在总量方面,西部三城4.4万亿,中部三城3.6万亿,西部完胜;在人均方面则差距太大,长沙武汉是重庆的2倍有多。整体上中部经济质量更高,西部的发展程度和中部还是有不少差距的。但总量也是实力的体现啊,体现在社会零售总额、财政收入、金融存款都更高。

三、财政与金融

社会零售总额更高,意味着内部消费需求更旺,从而带动商业与服务业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重庆解放碑、成都春熙路、西安不夜城更为全国所熟知的原因所在。

而城市建设本身所需要投入的资金,发展公共事业,拓展建成区面积都需要用到钱。财政收入越高,相应支出越高,城市本身也就发展得越快,公共事业越趋完善。

金融存款号称城市硬实力,说明城市的吸金能力与资本活力。钱越多,越能证明当地资本与经济活跃度。比如成都有世界500强301家,吸金能力明显超过其余5城。

四、交通与基建

1.机场方面

在航空客流方面:明显西部三强呈碾压之势,全部机场进入国内前10强。而中部三强成绩最好的郑州离重庆尚有1400万人次的距离。西部三城共计吞吐1.4亿人次,中部三仅为0.77亿人次,几乎相差一倍的吞吐量,这个差距短时间极难弥补。

不仅如此,成都在2016年新开工建设的天府国际机场明年就要完工了。届时成都将成为国内第3个双国际机场城市。总计6条跑道+126万平航站楼+245个机位的又一超级机场。

2.高铁发展与规划方面

车次与线路目前是中部强,武长郑在元旦节开行、途经1958趟次,成渝西1437趟次,明显中部更多车次与线路。但站场规模西部更大,前10强西部三城占三个,并且西安还在兴建同等规模的西安东站。

3.地铁里程

  1. 成都341公里,8条线;
  2. 重庆315公里,10条线;
  3. 西安162公里,5条线;
  4. 武汉339公里,9条线;
  5. 长沙94公里,3条线;
  6. 郑州153公里,6条线;

西部三强又一次呈碾压之势啊,说明在城市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西部三城走在了前面。整体而言,西部的交通除铁路车次外不会差过中部了,航空和城市轨道交通已领先中部。不要以老眼光看待西部的交通发展问题。在竞争如此激烈,大力发展经济的当下,不进则退。

五、影响力和对外交流

成都现有301家世界500强,去年使用外资达70亿美元。在领事馆方面:成都17家、重庆10家、西安5家、武汉5家,长沙1家,郑州0。说明成渝西更具国际影响力,更是开放型口岸城市。另外由于西部三城拥有巨大的人口基数,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明显更具优势,仅重庆一城就相当于郑州和长沙的进出口总和。

六、科教文卫

这点中部三城整体比西部三城稍强,西安虽然有7所211和武汉7所211不相上下,然而具体到学校实力与学科建设方面则差距较大;成都5所211对标长沙4所211,但长沙有3所985质量更胜一筹;重庆2所211对标郑州1所。在A级学科方面,武汉以52个一骑绝尘,西安退步明显,A级学科仅有26个。在科技、教育和卫生方面,中部比西部更强。在文旅方面,西安就一支独秀了,碾压其余5城无压力。综合来看,在科教文卫方面中部三强扳回一局。


就以上的几个方面来看,西部三强在综合实力方面是明显要高于中部三强的。不过更多的因素在于人口基数和政策优势,但西部三强发展更快也是真。现在中部仅在高铁车次一项领先了。不进则退啊,虽然在经济质量方面中部遥遥领先,但总量方面的差距同时也在拉大。


极度深寒


比经济中三角完胜,比综合西三角完胜。

论经济,中部三强武汉、长沙、郑州分别排在整个中西部城市GDP榜单第三、四、五位;而人均GDP则排在中西部的第一、二、三位。所以经济层面来看,中部三城占据明显优势。

可如果只是单纯的比综合实力,那么西部三强完胜中部三强可以说是毫无悬念。

原因其实很简单,西部三强是由一个直辖市和两个区号三位数的副省级省会所组成,其城市定位之高是持续了几十年的,综合配套优势是在设市初期就奠定的。

比如航天重器,西飞成飞加起来就占了半壁江山;再比如这三个城市一共拥有16所211高校;国外评选的中国四大美食之都,成都、西安就占了两个席位;2018年游客接待量最大的城市排名,重庆和成都分别排第一和第四……这六城都是一级枢纽城市,然而不论铁路还是航空,重庆都完胜武汉,西安完胜郑州,成都完胜长沙。

再说下中部,中部三强则是由一个副省级省会加两个地市级省会,起点就差了很多,配置自然不一样,纵使后天再努力,像科教文卫这方面的配置差距也是难以挽回的,这跟经济其实没多大关系。就比如郑州,作为万亿俱乐部城市,所在省份上亿人口,而全省只有一个211,而西部三强GDP垫底的西安有9个,这怎么比?

所以关于经济和收入,未来我看好中部。但是综合实力,估计至少20年内依然是西部三强领先。

至于这六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整体排名,我认为是:武汉>成都>重庆>西安>长沙>郑州。


城市发展报告


两个三角,六个城市!6个城市都是中国的主要城市,也是各省省会城市,行政和经济中心,随便那个城市拿出来都可以富可敌国了。如果一定要比较,我们可以从古到今再延伸到未来来比较6个城市排名

一、古时:

第一名:西安

西安作为古时十三朝古都(西周、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随、唐)是中华文明这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第二名:成都

把都城定在成都的城市很少,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国,还有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成汉(304—347年)在成都短暂建国

第三名:郑州

郑州虽然在古时候是一个小地方,但是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将都城设在河南的朝代不胜枚举,洛阳、开封都是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郑州也算受正统中原文化熏陶,根正苗红。

第四名:重庆

重庆作为先秦时期的首都,并且秦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虽然秦朝没有定都重庆,但是还是要给予重庆第四名

第五名:武汉、长沙

武汉和长沙在封建社会都是比较普通的地方,也没有受正统的中原文化熏陶。所以并列第五名。

二、现今: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现如今中国的城市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排名在交替上升。

城市定位:重庆是中国4大直辖市之一,成都、武汉、西安、郑州都是副省级城市,长沙只是一个地级市,重庆、成都、武汉、西安还是国家中心城市,长沙和郑州在第一轮评选中落选了。并且长沙连铁路局都没有,所以在城市定位上面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郑州>长沙

2018年末长住人口和增长率

城市 2018人口 增长率(%)

成都 1633万 1.78

重庆 3101万 0.87

西安 1000.4万 4

郑州 1013.6万 2.58

武汉 1108万 1.73

长沙 815.4万 2.99

所以在城市人口这块依然是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长沙

2018年末GDP排名

城市 2018末GDP 增长率(%)

成都 15342亿 8

重庆 20363亿 6

西安 8349亿 8.2

郑州 10200亿 8

武汉 14847 8

长沙 11527 8.5

所以在GDP这个排名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西安

三、未来

作者去过武汉、重庆、成都、目前生活在长沙,郑州和西安没有去过,武汉,重庆,成都的城市建设都很好,有大城市气派,长沙城市小巧玲珑,只有五一广场,万达,国金中心那一小块看着很高大上,但是长沙政府务实呀,控房价,引入人才,引入大产业,这些年长沙的发展太快了,工程机械,新材料,制造业,就连之前的薄弱产业骑车,这些年也发展上来了。

读书教育是国之根本,这六个城市除了郑州比较弱一些其他城市都差不多,一定要说有多少个985,211,其实意义不大,越是好的学校毕业以后输送一线城市的可能性更大。我只能说武汉最强,郑州最弱,而且郑州会一直弱下去,感觉北方人读书真的读不过南方人。武汉会一直强下去。

国家支持层面给武汉的应该是最大的,现在国企,央企选第二总部,通常很多都会选择武汉。

创新创业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的氛围明显好于西安、重庆

综上所述未来六个城市排名

武汉>成都>重庆>长沙>郑州>西安


蛋蛋趣闻


1、教育情况对比

中部三杰和西部三杰要PK吗?文化、科技、教育方面都不太后评价,各有千秋,武汉号称九省通衢,交通便利自然不用多说,郑州更是全国的交通枢纽,占尽中原地理之核心。说到教育武汉的教育资源放在全国也是优质的。全国116家211大学,湖北以7所排名全国第5,仅次于北京、上海、江苏和陕西,而7所高校都在武汉。西安作为陕西是省会,教育资源也是西部最丰富的,拥有8所211高校。同时全国39所985高校,西安拥有3所,全国排名第三;武汉拥有2所,仅次于北京、上海和西安。

所以在教育资源上,武汉和西安旗鼓相当。长沙和成都相当,郑州和重庆比稍弱。整体而言,中部三杰和西部三杰教育资源相当。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还是论GDP更容易比较。

2、经济情况对比

2.1、西部三杰

2018年重庆、成都、西安三个城市的GDP分别为:2万亿、1.53万亿、0.83万亿,重庆的经济规模最大,但是重庆是占据了人口的优势,县域众多,人均实力其实不高,2018年三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是3102万、1633万、1000万,西安的人口是首次突破1000万,有赖于实施强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三个城市的人均GDP分别是6.62万、9.4万、8.68万,从人均水平来看,重庆最弱,刚刚达到全国人均水平。

2.2、中部三杰

2018年武汉、郑州、长沙三个城市的GDP分别为1.48万亿、1.01万亿、1.14万亿,武汉的经济规模最大,郑州比长沙稍逊。

从人口来看,三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分别是1108万、1014万、815万,武汉和郑州的人口规模和西安相当,长沙稍逊。

从人均GDP来看,武汉、郑州和长沙分别是13.6万、13.9万、10.27。

总结:从GDP规模来看,西部三杰比中部三杰要强不少,但这主要得益于人口的优势,重庆、成都和西安三个城市人口总数将近是武汉、长沙和郑州之和的2倍。

但是人均GDP,武汉、长沙和郑州都明显要高于重庆、成都和西安。


壹号股权


当下社会环境衡量一座城市的主要指标是看:城市规模(GDP+人口)、上市公司数量、交通(铁路、空路、水路、陆路等等)、高校资源、政治地位(直辖市、省会、副省级、特区、国家中心城市)、财政收入等等。下面逐条对比:

城市规模

GDP方面(2018):

重庆20363.19亿元、成都15342.77亿元、西安8349.86亿元。

武汉14847.29亿元、长沙11003.41亿元、郑州10143.3亿元。

西三角合计44055.82亿元,中三角合计35994亿元。

人口方面(2018 常住人口):

重庆3101.79万人、成都1633万人、西安1000.37万人。

武汉1108.1万人、长沙815.47万人、郑州1013.6万人。

西三角合计5735.16万人,中三角合计2937.17万人。



上市公司数量

这里我只有截止到2018年11月中国企业500强城市分布及总营收数据,供大家参考:

西安5家500强企业,总营收6307.16亿元;重庆13家500强企业,总营收6159.48亿元;成都11家500强企业,总营收5818.48亿元。

武汉5家500强企业,总营收8547.45亿元;长沙6家500强企业,总营收3669.57亿元;郑州4家500强企业,总营收2744.36亿元。

西三角合计分布29家500强企业,合计总营收18285.12亿元。中三角合计分布15家500强企业,合计营收14961.38亿元。



地铁+机场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截止到2018年底)

成都222KM、重庆215KM、西安123KM。

武汉264KM、郑州134KM、长沙82KM。

西三角合计560KM;中三角合计480KM。

机场吞吐量排名(截止到2018年年底)

成都双流5287.7万人次、西安咸阳4465.3万人次、重庆江北4159.6万人次。

郑州新郑2733.5万人次、长沙黄花2526.6万人次、武汉天河2450万人次。

西三角合计13912.6万人次,中三角合计7710.1万人次。

高校资源

本科院校数量:

西安44座、成都28座、重庆26座。

武汉46座、郑州26座、长沙23座。

西三角合计98座,中三角合计95座。

政治地位

重庆(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省会)、西安(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省会)。

武汉(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省会)、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省会)、长沙(省会)。

财政收入

数据截止到2018年!

重庆2252.4亿元、成都1275.5亿元、西安654.5亿元。

武汉1402.9亿元、郑州1056.6亿元、长沙800亿元。

西三角合计4182.4亿元,中三角合计3259.5亿元。

以上数据仅供提问者参考!


西一安鲜


仔细看了一下,长沙财政收入最少,这不是缺点,其它几市是国企重地,国企垄断企业,交税也多。

长沙属于野生模式,都是民营中小企业,天生就会选择避税。地方财政充盈也是有好处的,比喻公共支出项目多,城市规模扩张快。

长沙由于湖南人的特性,头脑比较冷静,房价最低,高了有钱人就跑珠三角,北京上海发展了,甚至会跑武汉重庆,真不是开玩笑的。不能跑的,各大单位都是自己集资建房,这个不只长沙,湖南全省都一样。

所以别比什么高大上莫须有的GDP了,还是学学湖南人实事求是,好好过日子吧


红叶烟花


重庆,成都,不配和西安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