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將魏碑和隸書字體融合,形成自己的風貌?魏碑和隸書融合的名書家有哪些?

醉墨齋48915840


範笑歌隸書被稱為“魏畫篆意範橫波”,可見就是有魏碑筆畫,篆書味道。

範隸借鑑了魏碑筆畫的銳利,形成了“刀筆畫”的特點,給人感覺瀟灑而有張力,

好的書法往往都有融合特點,應該不止隸書。



藝國神殿


在清代的趙之謙,他作過隸書和魏碑融合的創作,在意臨隸書《封龍山頌》時,起筆加進了一些魏碑筆法,如橫畫方筆起筆、勾挑平出、作品落款中字的撇畫方收筆。形成一種隸書和魏碑兩種書體之間的新面貌。渾厚朴拙。落款字魏碑味多一些。

(上圖為趙之謙意臨《風龍山頌》碑)

隸書《封龍山頌》,東漢延熹七年立,現在河北元氏縣。為著名漢碑之一。結構寬博奇崛,氣宇軒昂。有陽剛之美。

上圖為《封龍山頌碑》局步。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


神韻軒書法


寫魏碑在保持字勢以縱為主時,起收筆時絞轉圓收即融入了隸意。寫隸書時在採用橫勢為主的情況下起收筆時增加切筆折收即參進了魏碑意。個人喜歡寫隸書時用絞起圓收,以為靠近篆法方顯高古。






老冉書法


方勁古拙 如龜如鱉

蠶頭雁尾 筆必三折

雁不雙飛 蠶無二色

點畫俯仰 左挑右磔

重濁輕清 斬釘截鐵



青化越皇


書法家的個性風格,並不是單純刻意的把兩種書體或多種書體融合到一起形成的,而是在學習和實踐中對古法的理解、偏愛、個人書寫習慣等多種因素的積累自然形成的。如果刻意去拼湊融合,很難達到一種屬於自己的個性風貌。

上世紀湧現出大批的書法家,其中取法魏碑兼顧隸意的成功者,莫過於沈延毅先生,其他諸家不足一提,當下更無與其比肩者。


張慶濤中國書法大課堂


隸書出現在秦漢時期,漢代達到鼎盛時期,併成為官方文字,一直流傳至今;魏碑出現在北魏時期,之後並沒有流行起來,直到晚清康有為推崇,魏碑受到文人的重視。欲將兩種不同書體融合,到目前為止,尚未看到成功的先例,因為兩者差距太大,融合的可能性較小,如果,有人想進行償試,我不反對。


李同民


魏碑和隸書所於不同門類的字體。魏碑屬於楷書範疇。藝術鼓勵融化為一體,當代大家中沙孟海,陸維釧就是魏隸融為一體的代表人物。要想二合為一首先學識要達到高水平,加之用創新思路來指導探索,並且用時間來堆積表現力,惟有如此方能取得成效。之於是大師水平還是書法家水準,需要造化。


鄰湖堂


魏碑是隸書到正書過渡的書體,但大類上歸正書。魏碑都帶有隸書的影子,只是輕重不同,不知道提問者想要做什麼?


騎破車磕瓜子


魏筆方峻,刀痕外露。隸書圓渾,柔中寓剛。若兩者結合,只能在各自的優點上各取所長。


師範小王子


多寫自成,有誰不重要,重要的能否提供有益借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