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称为忠臣?

呆呆牟子


导 读:

崇祯十七年,当李自成的部队气势汹汹、一路凯歌攻入北京后,大明王朝一片溃败。在万念俱灰之中,崇祯皇帝在一棵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结束了朱家270多年的历史。

此时,大明的武将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没有来救驾,任由李自成血染北京城。不仅如此,后人还说左良玉是忠臣。

这个忠臣究竟是如何忠于大明的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喜欢明史的朋友,一看这个标题大约就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死后,儿子朱棣发动的政变——靖役之难。与这个时期发生的事情,真的很相似。

在靖役之难的关键时刻,朱棣率军南下攻打南京。在必经之路上,有驸马都尉梅殷手握40万大军,一直在淮安驻军。朱棣的队伍从旁边经过,直逼南京,最后直捣皇室。

而梅殷自始自终都没有拦截,或在后方阻击朱棣,便让其畅通无阻地杀到了南京。最后,建文帝朱允炆在宫里放了一把火烧,接着自杀身亡,明惠帝统治时期正式结束。

崇祯皇帝也是在大军逼迫之下,自杀身亡的。他的大臣左玉良手握80万大军部队,没有作出一丝的援助,也让李自成一路畅通无阻,打到了北京。

崇祯皇帝没有放火,而是大开杀戒,把自己的亲人砍的砍,杀的杀,最后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大明王朝。

历史,有轮回?

还是,还是人性,本来就是如此?

崇祯皇帝自缢发生的历史背景

崇祯皇帝在位17年,本是个勤政的皇帝。史书说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一个皇帝能不能守好自己的江山,其实与皇帝是否勤政,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早在崇祯皇帝自缢之前,国家就出现了衰败的景象。

1 :天灾

《汉南续郡志》记载:

“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赤地千里,寸草不生。草都不能生存,何况是人,难怪有十室九空的凄凉惨剧。

崇祯14年,华北各省又瘟疫大起,朝发夕死。崇祯16年,北京的人口死亡大约四成。

2:农明起义不断

从崇祯皇帝即位开始,持续不断的旱灾、水灾、蝗灾、和流行大疫,使整个社会都处于非常脆弱的境地,仿佛有什么一触碰,就会爆发!

逃难的流民,乱世中的盗匪,被饥饿逼慌的农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规模不同的各种起义军。规模大的起义军,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

3:明朝末期,北方的后金皇太极,不断加紧骚扰。

此时的大明王朝,正值内忧外患,早就呈现出了衰败的惨状。

左良玉怎么没有出兵?

崇祯17年1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他乘势北上,顺利抵达并攻占了北京城。在武昌的大将左良玉拥兵80万,却没有前去救命,最后,崇祯皇帝在绝望中自缢。

左良玉当时没有出手,三少以为有如下几点:

第1:左良玉队伍的战斗力不强

80万,好大的数据。左良玉的队伍其实有一半的士兵,是打仗中的俘虏或投降的士兵。

在那个到处都是饥荒的年代,当兵也许是一条不饿肚子的出路。为打仗而打仗,为当兵而当兵。

所以,80万里面,肯定还有一些难民。那么,一大帮乌合之众,就削弱了左良玉部队的战斗力。

第2:左良玉怕忌惮李自成

崇祯十五年,左良玉与李自成在朱仙镇大战一场。在战前,尽管大明总督军师侯恂为鼓舞士气,特意用50万犒赏左良玉的部下。结果是,左良玉大败,战斗力受到了重创,被迫退至襄阳。

在这一战中,左良玉的精锐部队损失过半,战斗力大打折扣。后来,在开封之战中,左良玉始终不敢再迎战李自成。甚至,左良玉一看到李自成的队伍就逃跑。

后来,李自成攻打襄阳,左良玉退兵至武昌。

一路溃败的左良玉找到楚王朱华奎,希望得到楚王的资助,以招募士兵、增强武昌的防守。吝啬的朱华奎一毛不拨,左良玉无奈掠夺了一些漕粮盐舶,退至九江,拥兵自保。

第3:左良玉内心有恨

说起来,左良玉是个可怜的人,年幼父母双亡,是叔父将他养大。等后来左玉良有出息之后,他娶妻生子,在徐州安了家。对于从小缺失家庭温暖的人来说,家的意义格外重要。

在左良玉驻守陕州期间,由于国库亏空长期发不出军饷,导致许昌发生兵变。

在这次暴乱中,左良玉全家被灭门。唯独一个与自己一起参战的儿子,逃过一劫!悲伤之余,左良玉难免会把家族灭顶之灾,迁怒到朝廷的不做为上。

此后,左良玉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开始不在乎任何事,包括他的儿子。

第4:左良玉雄心不再

长期的战争,国事家事在左良玉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痕。身上的伤,心底的伤,都难以愈合。尤其是,左良玉的年纪越来越大,年轻时的那份雄心壮志,似乎悄然远去了。

第5:时间上来不及

在李自成直驱北京的时候,左良玉正在湖北。在3月份的时候,朝廷给左良玉父子加官进爵,并承诺,立功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驻守武昌。

左良玉的心,似乎又活了,他写了一份出兵的军事计划交到了朝廷。可是,他没有等来朝廷的答复,却听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消息。

李自成带领的军队,骑兵非常多,所以行军速度非常快。当李自成到达宣府的时候,崇祯皇帝急忙调自己最近的吴三桂来救驾。

近处的吴三桂都没有来得及,何况在湖北还没有准备好的左良玉呢!

左良玉到底是不是功臣?

左良玉在历史上,是个颇有争议性的人物。

说他是忠臣,主要是他带领的一帮人马,是大明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到最后也没有投降清朝,也不投降李自成。在晚年的时候,左良玉还以“清君侧”的名义,讨伐奸臣马士英。

其次是,明朝灭亡后,左良玉恸哭先帝,并且拒绝了大将领门提出的建议,发誓一定要守住武昌,挡住满清。

这些,应该说只有满腔热血的爱国志士,才有的表现。

其实,左良玉的爱国之情,在三少看来,并不是那么炽热。有的时候,好像还带着情绪似的。

比如说:在开封之战,在北京之战,左良玉之所以隔岸观战,他认为手里的军队,是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下来的,是自己的立身之本。在这里,他并没有理解成自己手里的部队,是国家的军队。

等到北京告急,左良玉却还没有发兵的意思。皇帝等急了,才许了左良玉父子官位和官衔,甚至世袭的藩王,左良玉才行动,写了出兵计划。这说明,左良玉即使要救崇祯皇帝,也是带有功利性的。

相比起大明的方孝孺,誓死如归,左良玉的爱国忠君思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三少说:

不知道在你的心里,左良玉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见解。


三少yun


前言:左良玉,是明末著名的军事将领。李自成包围北京时,崇祯皇帝传诏左良玉,要求他进京勤王,他却按兵不动。等到北京城陷,崇祯死难,左良玉却痛哭不已,伤心欲绝;却又是一副忠臣模样。

所以说,左良玉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左良玉画像

左良玉初期在辽东守边,在孙承宗麾下与清军作战,颇有勇力。后来被调往内地镇压农民起义。

明军在辽东与满清作战图

左良玉骁勇善战,在镇压农民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步步高升;逐渐成为一个兵力雄厚的军阀。

左良玉为人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对上司傲慢无礼。对总督熊文灿一点儿也看不起;对继任的总督杨嗣昌也阳奉阴违,不听调遣指挥。因为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也拿他没办法。

在与农民军作战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令左良玉自己也很纳闷。那就是:左良玉出战,逢张必胜,逢闯必败。

左良玉曾经数次大败张献忠,连张献忠的妻妾军师都抓住了。穷途末路之际,无奈的张献忠派人送厚礼贿赂左良玉,劝他放自己一条生路,以便养寇自重。

但是,左良玉不能与李自成作战。逢李必败。1642年,左良玉与李自成在朱仙镇大战一场,结果是左良玉引以自豪的精锐亲兵死伤殆尽,自己狼狈逃到襄阳。很长时间以后,经过招集散兵游勇,扩充军队,才算恢复了元气。但是自此以后,左良玉的军队再也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战斗力。

左良玉这个人非常奇怪。崇祯皇帝在时,他拥兵自重,不听调遣,不遵王命。但是,崇祯死后,左良玉却极度痛心,非常感念崇祯皇帝对自己的提拔重用之恩;每日痛哭,悼念崇祯。

左良玉画像

后来南明“太子案”发生,左良玉认为太子是真的,他想去拥立太子,以此来报答崇祯皇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这应该是左良玉的真情流露。

当然,此时左良玉的克星李自成正在清军追击下南撤,意图占领左良玉的老巢武昌,来作为大顺军的抗清根据地。

在此情况下,左良玉率军进攻南京,一举两得:既避开了克星李自成的进攻,又去南京拥立崇祯的太子,实属忠臣之义举。

可惜的是,在进军南京途中,1645年4月,左良玉因病死去,从此离开了历史舞台。

个人认为,在左良玉最后的岁月里,他是真心怀念崇祯皇帝的。左良玉进军南京是真心想拥立崇祯的太子,来报答崇祯对他的浩荡皇恩的。


惰性人儿


左良玉确实是明朝末年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物,他的军队虽然是打着大明王朝的旗号,但是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事实上根本指挥不动他。可是最后他又被称为忠臣,确实让人感觉到很滑稽。



这主要是因为在了明朝末年的时候,整个大明朝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打仗的军队了。当时明朝满打满算,手中只有三支比较强大的军队,一支是吴三桂的镇守山海关的关宁铁骑。一支是孙传庭指挥的西北军,再一个就是左良玉所统辖的军队。这三支军队事实上除了孙传庭比较听话之外,另外两支军队都有军阀化的现象。



但是当时大明朝能够怎么做呢?难道宣布他们为叛军,去讨伐他们。大明王朝当时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军队了,所以即使他们并不怎么听朝廷的号令,但是他们至少打着大明王朝的旗号,所以大明王朝至少还是从很多方面肯定他们,希望他们能够为明朝所用。就像左良玉,事实上公开抢劫,但是朝廷还是不断的升他的官,而且左良玉至少和李闯王的农民军还打过仗。



到了南明王朝的时候,左良玉的军队实力似乎更为强大,而南明王朝的所拥有的兵力反而更弱了。不过不管怎么样,左良玉的军队名义上还是从属于南明王朝,是南明王朝账面上一只可以拥有的军队。而左良玉后来又在恰当的时候病死,所以他也没有投降清朝,那么在史书上盖棺定论,自然还是忠臣。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提这个问题其实更应该问的是明朝为何就这么亡了,当时的北京是个什么情形,左良玉有没有机会前往勤王。

如今越来越多的说法是满清误华三百年,因为中国近代的落后,中国人民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独属于中华文明的灵魂,内涵。所以格外对于明朝很是思念,对于上亿人口的明朝,被十万女真大败,感觉差异,假设左良玉前去勤王,假设吴三桂前去勤王,有太多假设,但我们都忽略了一点“人性”。

明朝的问题太多了,不是一次勤王就能解决的。满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捡漏王之一,中国历史上全面被少数民族占领只有两次,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元朝是蒙古铁骑一分国土一个城池打下来的,虽然其中也有者汉人的角色在帮忙但是主力依然是蒙古,但是满清可以说是清风扫落叶,一路南下,就算偶有抵抗也是不成气候,更为与历史不同的是,主力几乎都是汉人,清朝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都是消灭明朝势力的三头猎犬,这还不算其他降清人物,在李自成攻陷太原,宣府,兵力北上直逼北京如图

农民起义军失败多次,几位起义军领导明朝均有机会杀死,可是明朝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珍惜,导致死灰复燃。

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由检自缢。可见庞大的大明首都,几乎毫无抵抗居然是一路投降。

距离最近的山海关吴三桂都没有来得及勤王何况远在武昌的左玉良,然而大明需要自问,为何天下人心不向他朱家。

1.朱元璋手段残忍,大杀功臣,为皇室权利过度安稳可以说是不问贤良,只看威胁。却对自己儿格外放纵。失贤者心。

2.朱棣篡位,为巩固权位,建立东厂,恢复锦衣卫。大兴诏狱,诛方孝孺十族,失文人心。

3.明朝宗室欢天喜地世代享乐,却让天下人为其买单,失天下人之心。

4.张居正鞠躬尽瘁,死后却被抄家,子孙受尽残害,失能者心。

5.袁崇焕虽有问题但是一心为国,屡次救国于水火。却被凌迟处死,即便现在对于袁崇焕有争议却罪不至凌迟,此举失武将心。

6.作战督军不信任,派遣太监督军,导致作威作福,统兵者怒不敢言,影响作战。失兵者心

此是明朝后期坍塌之势难以挽回的重要原因。

当时左玉良已有拥兵自重之嫌,但是其一生依然终于明朝廷说是忠臣还算适用

但是左玉良却是错误不断,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向对比下多数会选择个人利益,有机会投靠满清但他无法接受,但也知道大明气数已尽,左玉良死后其子投降大清,南明在失重要战力。


阐释君


按照我们正常的认知,既然是被认为忠诚,那么在皇帝遇到危险的时候必然要挺身而出,哪怕是牺牲自己的性命,都要保护好皇帝的安全,保护好朝廷的江山安全。可是明朝的将领主梁玉身为明朝大将军,竟然在崇祯遭遇到最危险的时候,哪怕是手中握有重兵,最终都是按兵不动,始终没有出手救援,最后让崇祯自杀身亡,可是历史上最终却将他认为忠诚,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

明朝的存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它刚好处在元朝和清朝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所以也就受到了更多汉族人们的追崇,只不过当这个国家存在的时候,出现了太多的奇葩帝王,以至于到最后都没人愿意出手帮助皇帝,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等到清朝真正在中原大地上站稳脚跟之后,却又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人想要去追随这个朝代,甚至还出现了大量反清复明的判决当然或许这一切的功劳应该归功于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因为他所表现出来的是那么与众不同,因为在国家即将灭亡时,他仍然一心想要光复国家,最终践行了朱元璋曾经定下来的祖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但是崇祯这位末代皇帝做的也是相当的不容易,比起历史上其他朝代的末代君王来说,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很多汉人的认同,就在于他因为要守住自己的国家,但是实在无力回天,最终选择自杀身亡已报国家。因此有很多人觉得从中空有一颗报国之心,但是却没有能力,最终还是让明王朝走向负面的深渊。让人觉得奇怪的是,在崇祯被逼上吊自杀之前,有一位大将军手中握有80万兵马,但是却始终不愿意前往营救帝王,最终导致首都陷落皇帝自尽的结果。可正是这样一位大将却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正面,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忠臣。

左良玉可以说是明朝末期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之所以说它很重要,并不是因为说它的作战能力有多出色,而是因为它在明朝负面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时李自成围攻北京,崇祯被困左良玉却没有发出一兵一卒前往救援,而是站在旁边观看。崇祯自己心里明白,如果不给他一点好处,对方肯定就不会来救驾,所以就给了他南宁伯的官位,并且还封了他儿子平叛将军的官衔,至于崇祯还在明面上直接说了,只要国家还在未来就给你们当武昌王。

等到皇帝许下了这样的好处之后,左良宇才下定决心做出了一份出兵的计划书,只可惜的是兵马还未出发,李自成就已经攻进北京城了,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崇祯上吊自尽,明朝灭亡,像这样一位人物,很多人没有办法给出一个很准确客观的评价,你要说他是工程吧,他却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导致国家被灭皇帝自杀,你要说他是奸臣吧,他知道崇祯致敬之后大哭不止,吐血三升,估计历史上的那些有名的大工程都做不到这样。

倒也不能怪左良玉,因为他这个人本身的能力水平真的不足以统领80万大军,只不过由于崇祯这个人疑心病太重,该用的人不用不该用的人反而一路平步青云提拔上去,左良宇在战场上的表现胜败不定,有时候大败而回,有时候全胜而归,他在和张献忠作战时,把它打到闻风而逃。可是跟李自成作战时,就是看到人家的军队,立马就跑。你说这样的将军,你即便不干掉他,最起码也不能让他统算太多的军队,不然很有可能就自己把自己玩死了,可是崇祯没有这样想,他们觉得左良玉是忠臣,有能力就应该好好提拔,最终自己害了这个国家。


小芊芊爱历史



谁说左良玉是忠臣了???

左良玉说白了就是明末自私自利的军阀代表罢了,他之所以名声不那么臭,只不过没有降敌罢了。

话又说回来了,左良玉没有降清或者降李自成,并非忠于明朝,而是有两个原因:

一是说白了,是因为他手中有大军,毕竟拥有号称80万大军(当然实际上应该二十来万),这在乱世之中是相当雄厚的本钱,所以自然不甘屈居人下。

二是左良玉死的时机对,病死在统兵东下的窝里斗过程之中。如果左良玉还活着,夹在大清和南明之间,那么肯定也如同他儿子左梦庚一般降清的。

再结合左良玉的所作所为,像左良玉这种人,如果称他为忠臣,那么就是侮辱“忠臣”两个字。

我们先来看看左良玉干了什么,发迹于明末,靠着镇压农民起义军起家,成为一方大将。按说朝廷对左良玉不薄,结果是崇祯帝点名叫左良玉勤王的时候,左良玉是按兵不动,慢吞吞的上交一份出兵计划来拖延时间,直至明朝亡国。

明朝亡国,南明建立以后,当时左良玉害怕李自成的大军南下来抢他的地盘,他还打不过。

所以干脆是拿了一份所谓的太子“密诏”统兵动下,以赴南京“救驾”,说白了是不服弘光朝廷,又觉得弘光朝好欺负,因此就找了一个这样借口,打算架空弘光帝,成为南明实际决策者,结果是自己还没有到南京就病死,儿子左梦庚又年幼不足以镇压军心,加之清军南下,所以干脆降清。

所以说左良玉是忠臣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天大笑话。


宋安之


答:这个道理比较容易理解啊。

他手握有80万大军,又举着大明的旗号,您就得想办法拉拢他啊,称他一句“忠臣”怎么啦?难道您要骂他是“逆贼”,把他推到您的对立面吗?您傻啊?脑子进水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崇祯死前,左良玉哪有80万大军?

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朱仙镇大战中,左良玉惨败于李自成,精锐的兵力差不多丧失完了,不得退避襄阳。

甚至,在李自成围攻开封时,左良玉已无力再战,仅据襄阳自守。

而当李自成往攻襄阳,他不得不退避三舍,先退往武昌,再退往九江。

由于他在武昌挥军公开劫掠,包括劫掠漕粮盐舶,有了立足的资本,到九江后才重新纠合起二十万乌合之众,大败张献忠,收复汉阳;并在张献忠入蜀后,出兵收复武昌。

就是因为左良玉手下有这二十万之众,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将他视为救命稻草,崇祯帝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诏封他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并许诺平贼大功告成以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崇祯对左良玉很够意思。

当然,左良玉也很对得起崇祯皇帝。

左良玉是个孤儿,自小由叔叔养大,长大后投军,在辽东战场效力,立过很多战功。比较有名的是跟随曹文诏在洪桥、大堑山、遵化等地与清军激战;代替总兵官尤世威到松山、杏山下与清兵作战。后来陕西的农民起义军闹大,他和曹文诏等人一起调回关内,充当了救火队员。当时明军军中都说:军中有一曹,流贼闻之心胆凉。次左良玉、汤九州。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左良玉揍张献忠就像揍自己的儿子一样,想怎么揍就怎么揍,怎么揍就怎么有理。

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张献忠差点就死在左良玉之手。

彼时,书呆子熊文灿不听左良玉的劝告,接受了张献忠的假投降。

这个张献忠,趁着左良玉前往郧西镇压农民军,就以明廷的名义袭击南阳,驻扎在南关。左良玉从郧西得胜归来,觉察有异,召张献忠前来问话。张献忠做贼心虚,转身就走。左良玉策马追赶,连射两箭,射中张的肩膀,又挥刀猛砍,张被砍得头破血流,幸好自己的部下赶来援救才躲过一劫。

崇祯十三年(1640年),左良玉在玛瑙山大战张献忠时,眼看就要大功造成。杨嗣昌却把许给他的平贼将军印转授贺人龙。左良玉勃然大怒,放生了张献忠。杨嗣昌因此气出病来,不久身亡。

再说回崇祯十七年的事儿。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祯帝下诏封他为宁南伯,并赐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的大印。左良玉非常感恩,他立刻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让人带回京城上呈崇祯帝。哪知,形势变化太快了,崇祯帝还没看到他的奏疏,就被李自成逼死了。

噩耗传到武昌,左良玉放声痛哭。

当然,左良玉最受后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后来他在李自成大军的摧压下,以讨伐马士英为号,放弃武昌,顺江东下,压迫南明小朝廷。

左良玉在大明帝都陷落后,不断收拾各支游兵散勇,军队已经达到八十万了。

但这八十万士兵的作战力很水。

左良玉也年近迟暮,雄心已泯,无力约束。

他到了九江,听了总督袁继咸一番劝后,又值九江大火,恨急攻心,吐血身亡。


覃仕勇说史


其中要数在武昌的左良玉部实力最为强大,史书记载左良玉部拥有八十万大军,对外号称百万,但是实际上左良玉部真实的军队人数不会超过二十万,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数万人。因此人数上的问题决定了左良玉没有实力去勤王,当时李自成的军力远在左良玉之上。


另外,左良玉所在的武昌与崇祯皇帝所在的北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如此遥远的距离即便是左良玉到了北京城黄花菜都凉了,而且崇祯皇帝也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左良玉身上,真正有实力、有条件能够勤王的只有吴三桂的辽东军。

综上所述,主要原因并不是左良玉按兵不动导致了明王朝的灭亡,实则是左良玉也无能为力。当然左良玉拥兵自重也是肯定的,否则李自成也不会这么快就打到北京了。
左良玉是忠臣这个评价还是要有待商榷的,左良玉在明末清初这段历史中,从他的所作所为看谈不上是大明的忠臣,左良玉在世时并没有投降清朝,不过他的儿子左梦庚就是实打实的汉奸。虽然左良玉并不是汉奸,但左良玉还是要为明朝的灭亡负一定责的。


浮沉的历史


在明朝历史上,左良玉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左良玉的争议在于,明明在崇祯皇帝死后,哭爹喊娘的,还想要去南京扶持南明小朝廷,但崇祯皇帝所在的北京被围困,崇祯下令左良玉进京勤王的时候,左良玉又当没看见。前后不一致的表现,注定了左良玉不能被当成一个忠臣看待。

事实上,左良玉不仅不能被当成一个忠臣,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左良玉更偏向于是一个奸臣。

左良玉年轻的时候也是在辽东前线抗清的,只不过当时的左良玉位卑言轻,或许是有一定的战斗经验了,被派遣到了内地,负责镇压内地的农民起义。

明末的格局相当混乱,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翻江倒海,这两派人,无论是哪一方单独拿出来给明朝练手,都不是对手,但一起上,明朝还真有点顶不住。

左良玉在关内镇压农民起义的时候,也是搞得风生水起,多次击败张献忠部,让政府军一时间竟然占据了上风,可这种优势,在左良玉碰到李自成的时候荡然无存,左良玉率手下精锐曾与李自成打了个几场,几场下来,不仅没有干翻左良玉,反而让自己元气大伤,手中精锐十不存一,在那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不管局势如何,手里头有兵才是王道,虽然偶尔会发生不听从上级指挥的事情,甚至左良玉更是纵容手下进去南昌城中烧杀淫掠,但这种事情在当时也不算多特别了,就像是民国时期军阀林立,还有几个人真心实意听从中央政府的?

鉴于此,左良玉绝对不能背上一个忠臣的名头。


当崇祯在煤山的歪脖子树上一跃而下的时候,左良玉手中有着号称百万雄师的大部队,实际记载数目也达到了八十万,但他愣是不敢去勤王。根本原因,在于左良玉心里根本没谱,八十万大军,实际上有战斗力的或许也就几万人,八十万人不知道里面有多少是吃空饷的,左良玉这时候去北京硬悍李自成,无异于自寻死路。其次,当时有实力勤王的主要也就左良玉与吴三桂,从地理位置来看,吴三桂明显更近,左良玉还是离得远了点。再然后,北京城从告急,到被围,再到城破,其实中间没有多少时间,闯王大军浩浩荡荡的,一路上直接平推过去了,沿途关隘可不是尽心竭力的阻挡,到了北京城,更是两天拿下战争即使是有人想勤王,也完全没那机会。



或许左良玉对崇祯不是忠心的,但他对大明王朝却是忠心的,若非如此,也不会在清军南下之际,放弃原本割据一方的想法,拥立南明小朝廷命,最终兵败病逝了。


魏青衣


崇祯死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称为忠臣?

左良玉是明末将领,也是一位相对复杂的将领,因为其剿匪有功,曾为明廷立下汗马功劳。却也经常违抗圣令、放任士兵劫掠百姓,于是善恶忠奸难以下定论。

在左良玉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是叔叔抚养他长大,他身材修长、矫健勇猛,擅于骑射,是武将的好苗子。将在谋而不在勇,左良玉最厉害之处就善于带兵,这也是作为将领的重要素质,足智多谋的左良玉很会安抚士兵,令其甘愿以死效力。

这跟南梁名将陈庆之很像,陈庆之虽然武力值很低,却是个统兵高手,总能让士兵发挥最大战力,才成就了陈庆之的不世之功。

从军后的左良玉很快受到上层重视,崇祯四年,左良玉升任副将,在松山、杏山下与满清作战,论功排名第一。随后左良玉被派去镇压农民起义,随着战争的继续,左良玉也在积聚力量,他的部队数量也越来越多,成为明军中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

这种拥兵自重的现象在明代很少出现,源自统治者对军权的绝对控制,武将要私自调动部队很困难。明末乱世就不同了,战事频起,朝廷不得已只能增强武将的权力,况且很多时候明廷也开不出军饷,很多部队成了将领的私人武装。

当然,这些都无关痛痒,我们下面分析左良玉为何遭人诟病?

一、不听指挥

所谓军令如山,就是上级下令,部队必须无条件执行,只有这样指挥官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假若下属部队不服从上级命令,那就很危险了,有可能是兵变的前兆,也许是造反的预谋。

史料记载:

“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檄良玉入山搜剿,不应,放兵掠妇女。”

崇祯十年,安庆传来警报,朝廷命令左良玉前去救援,左良玉不听,应天巡抚张国维三次要求左良玉出兵,左良玉还是不听。面对朝廷军令,左良玉置之不理,还纵兵掳掠妇女,奈何朝廷的控制力早就不复从前,左良玉手握重兵,朝廷只能安抚,不能强迫。

二、劫掠百姓

作为国家武装,最不地道的便是劫掠百姓。明末的大地上,起义军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而来,原因为何?

朝廷横征暴敛、自然灾害肆掠、地方官员作威作福,于是乎农民揭竿而起。

崇祯十五年,左良玉被李自成击败,退到武昌。左良玉向楚王索要二十万人的军饷,楚王不同意。为了粮饷,左良玉再次放任军兵劫掠纵火,武昌城中的火光甚至把江面都映红了。至此,军队和土匪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倒霉的还是那些无辜的平民百姓。

史料记载:

“良玉纵兵大掠,火光照江中。”

哪怕左良玉立过再大的功勋,灭过再多的盗匪,只此劫掠百姓一点,他就配不上“忠臣”的称号。

三、延误勤王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兵临城下,面对岌岌可危的北京城,只差临门一脚。崇祯下令天下兵马勤王,当时勤王部队除了吴三桂的关宁军,还有左良玉的军队。左良玉手下号称八十万军兵,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因为他的部队鱼龙混杂,加之军纪不严,有一战之力的部队也超不过十万。

就算如此,左良玉也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面对勤王号令,左良玉磨磨唧唧,就是不起兵。一方面他对李自成有畏惧心理,毕竟他曾经在李自成手下吃过大亏,另一方面,左良玉年事已高,并且他对部队的战斗力也没有信心。

当然其中也有左良玉的私心,那就是保存实力,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手里有兵心里才不慌,假若他左良玉进京勤王,被李自成击败,失去军队的左良玉,就可能成了他人案板的鱼肉。

史料记载:

“十七年三月,诏封良玉为宁南伯,畀其子梦庚平贼将军印,功成世守武昌。”

为了让左良玉出兵救援,明廷也做了表态,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予他儿子左梦庚平贼将军印,如果勤王事成之后,左良玉父子可以时代守把武昌。这开出的筹码也算是很优厚,要官有官,要地有地。

到此阶段,崇祯也只能如此了,左良玉出不出兵他无法决定,这支部队的控制权早已不在崇祯手中,崇祯只能给予一定好处,希望左良玉能帮他一把。在给事中左懋第的督促下,左良玉拟定了一份出兵计划书,交了上去。

四、左良玉的可取之处

只是不论左良玉是否出兵,都为时已晚,李自成攻破了京城,崇祯在煤山自缢而亡,皇帝都死了,将领只能自寻生路。左良玉得知国破家亡,失声痛哭,我相信此时的左良玉是真的痛惜和后悔。

史料记载:

“良玉恸哭,誓不许。副将士秀奋曰:‘有不奉公令复言东下者,吾击之!’以巨舰置砲断江,众乃定。”

江南拥立新帝福王,很多将领想率兵东下,左良玉拒绝了,他要在武昌作为分界线阻击敌人,并将舰船横列江中,阻止敌人南下。从此可见,左良玉仍是明朝的臣子,他虽然没有胆子和李自成火拼,却在明亡后驻守阵地,也彰显出英雄豪气。

左良玉无论做过什么,但他没有背叛明王朝,这一点比吴三桂强了许多,如果左良玉投靠了满清或李自成任何一方,也就不会有什么忠奸的争议了。

况且以崇祯的做派,想令武将们忠贞不二,实在很难。袁崇焕一心报国,并无私心,取得两宁远、宁锦两次大捷,最后的结果却是凌迟处死。卢象升誓死抗清,却因崇祯的犹豫不决,死于满清屠刀之下,该有的荣誉一项也不给,杨嗣昌还刁难卢象升的家属,实在是让前线的将士们寒心。

崇祯的疑心病和不作为,也是左良玉不听军令的原因,难道王侯将相的命就是命,将领军兵的性命就不重要吗,这大概就是左良玉的想法。勤王不及时不是左良玉想背叛朝廷,只是他在考虑这个代价有多大,到底值不值得。

另外,在崇祯十一年,在许昌发生兵变,恰巧左良玉的家人都在许昌,在乱军之中全家被杀,只有儿子幸免于难。这样的结果谁能接受得了,谁能承受得了,也许左良玉会把家人的死归罪于朝廷,随即改变了很多。

当然,最终南明小朝廷也在各种内斗以及清朝军队(包括投降清军)的夹击之下,灭亡。而左良玉,后来起兵讨伐马士英,最终战况失利,又重病缠身,望着九江城的熊熊大火,吐血而亡。

总而言之,左良玉还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有私心和两面性,面对生死存亡,是尽忠报国还是苟且偷生,只有自己清楚。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投降清朝,反而是他的儿子左梦庚最终率部投降了清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