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你是否也遇到過這種情況:


刮痧後出現痛、酸、脹、麻、癢等感覺?

渾身冒冷汗又或是大汗淋漓?

雙手或雙腳出現蛻皮現象?

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症狀?

……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都是刮痧後出現的排病反應!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著名刮痧名醫李道政老師說:


刮痧調動陽氣治病、扶正祛邪、以通為治、以通為補、以通為瀉,手段有補瀉,目的只有一個,是為了通。


刮痧是讓整個人氣血流動起來,刮痧完全從調動功能入手來解決生命活力問題,因此皮部刮痧造氣,要治臟腑的病,必須經衛(氣)而入營(氣),讓氣一層層往裡走去觸動病,再把它一層層往外推。氣至病所定要透皮入骨,經反覆催氣才能氣衝病灶,得氣見效。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什麼是排病反應?


在使用中藥內服或外治的過程中,大家可能會出現不少反應,特別是用了補充激發陽氣的中藥,當人體陽氣充足了,就會不斷地輸向全身經絡、臟腑。


但是各人經絡暢通程序不同,經絡內正邪相爭激化,元氣不斷衝擊病氣,並使病氣驅逐出體外,這時就會出現一些排出邪氣,恢復健康的反應。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下面就給大家列出一些在刮痧後可能會出現的排病反應,一般不會持續很久,當病氣完全排出體外後,相應的自覺症狀會減輕或消失,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由於邪氣進入機體的部位不同,性質不同,導致的疾病不同,況且,不同人體的體質亦不同,因此,排出邪氣的途徑各種各樣。一般來說,病氣大致會從下列幾個途徑排出。


排病途徑各有不同!


1

四肢末端


兩手和兩足

是全身肢體的最末端,也是最容易排出邪氣的地方。一般來說,邪氣的來路亦即邪氣的出路,邪氣多數是從四肢和肌表向軀幹和內臟侵入的,而排邪時,又會從來的路徑排出去。侵入人體的病氣常呈冷風(風)、冷汗(寒)、粘汗(溼)等形式從手足的八邪十宣八風氣端勞宮湧泉等穴位排出體外。(查看以上穴位具體信息,直接點擊藍色字喔~)


排病反應時,經絡內可能產生移痛反應。移痛時,病氣所經過處,常伴有痛、酸、脹、麻、癢等感覺。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2

皮膚


陽氣激活後,人體自我調節,寒氣會由皮膚排出體外。

皮膚排寒時,渾身冒冷汗;皮膚排溼時,大汗淋漓,甚至出粘汗。有的人,粘汗如膠水或黃油,色深、異臭、極粘。排汗出,應及時用乾毛巾擦乾,避免受風,切勿用冷水沖洗。


還有的人出疹子,這也是肝內的毒素以及體內的廢物排出來了。一般過敏性體質多見此類反應,可以根據疹子排出的部位,可以推算出排邪的經絡。比如足底湧泉穴處出疹子,那是少陰經的毒邪出來了;如果是足背部,那是陽明經的毒排出的部位。(查看以上穴位具體信息,直接點擊藍色字喔~)


有的人在刮痧後,在第二天早晨起床後感覺屋子裡較平時特別臭,其實這是機體陽氣充足了,借睡覺時把病邪通過皮膚排出的反應,表現為臭氣。這時,開開窗戶通風就行了。


再有就是手腳的蛻皮反應。一般如果病邪在身體上部,多通過雙手的蛻皮來祛邪;如果在下部,則往往通過雙腳的蛻皮來排出邪氣。蛻皮時雙手雙腳如蛇蛻皮一樣,完整地蛻出一層舊皮來,模樣十分怪異,但蛻出後的新皮膚則光亮如鮮。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3

尿液


患有水飲症的人,身有水腫,待任脈暢通後,水飲會從大小便中排出,水飲排出後,水腫即退。暑火也從尿中排出,暑火者,尿色極黃,排尿時會有尿道刺痛感,排尿後尿道刺痛感消失,此時應多飲溫開水,以助排毒。


4

消化道


不少人在刮痧後會出現便秘、腹瀉,每天去幾次廁所,總覺排便不暢,或者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但不會特別難受,繼續觀察,五六天即通,便秘、腹瀉即可自然消失,這都是胃腸道反應,胃腸道的反應在整個疾病調理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胃腸道是多數病邪向體外排出的通道,體內太多的廢物以及毒素多數從大腸排出,因此,它的反應是極為複雜的。腹瀉時,一天之中甚至會有5-10次,

大便色黑、極臭、如水樣,但與痢疾不同,不會有疲勞感,大量地腹瀉,人反而覺得異常輕鬆,一點兒也不累。以上這些都是邪氣排出的反應。


有的人在刮痧後會出現腹中有氣體竄動、脹滿、疼痛、放屁多、打嗝多。這是陽氣充足後,臟腑功能恢復,促進了中焦宣暢氣機的功能,機體開始排出不暢之氣,這是好事。一般有過肝病、胃病的人多有這種反應,等氣排完了,病也就差不多快好了。


如果病邪是在上焦部位,往往是以嘔吐的方式排邪。比如患有肺癌的人,刮痧後會出現頻繁地嘔吐,吐出粘濁性痰液,這是正氣恢復後,努力把瘀滯在上焦的邪氣以嘔吐的方式排出體外。中醫本來就有汗、吐、下這三種排邪方式,而吐法正是其中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5

呼吸道


客於督脈以及太陽經的寒氣,可能通過打噴嚏排出。如果印堂受了風寒邪氣,可能通過

流涕排出。


經常出現乾咳或痰多,日夜不停;或忽然怕冷、怕風,大量地流鼻涕、鼻塞、打噴嚏,極像感冒,這是太陽經正氣在攻邪的反應。邪氣曾經由太陽經進入體內,現在邪氣排出時又經過太陽經了,所以,就會出現忽然感冒的反應,這些都是機體努力排出風寒邪氣的反應。一般各種風寒所致的疾病,只有將風寒排出體外,疾病才能治癒。


一般風寒邪氣的外排,多以感冒、噴嚏、流涕等方式排出,或從經絡的一些空位及四肢末梢排出,還有少數人從呼吸之氣及放屁中排出。


比如常見的支氣管哮喘的人經刮痧調理後,會出現感冒、噴嚏、流涕以及呼吸之氣極為寒冷的現象,這就是呼吸道的排邪反應。五音通五臟,五臟中的病氣可以通過自發性呻喊,由喉、鼻排出體外。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6

經絡肌表


有時人在刮痧後還會出現

周身肌肉、骨節劇烈疼痛、腹痛等情況。極個別的患者會出現昏迷一兩小時的情況,這是陽氣在經絡中運行,把潛伏的陰邪驅逐出來的反應。此時陽氣正在修復病灶,以全面恢復機體的正常機能。如果身體有溼熱感,那也是經絡氣血運行暢通而旺盛的自然反應。


還有就是,客於機體不同部位的邪氣,其排出時的穴位亦有所不同。如深伏於少陰經以及心腎等處的病氣經心包經,由勞宮穴排出,如勞宮穴關閉,病氣排出受阻,留住心包經,則會致胃、心臟、頭部等部位不適,常見有噁心、嘔吐、心區疼痛、頭痛、頭暈,嚴重者還會引起休克。(查看以上穴位具體信息,直接點擊藍色字喔~)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7

孔竅


孔竅是邪氣容易侵入的途徑,亦是邪氣排出的途徑之一。我們周身有不少孔竅,如眼、耳、鼻、口、尿道等等。


如忽然出現火牙痛、耳內疼痛、流鼻血、舌尖、嘴唇上火起泡、喉嚨又幹又痛、早晨醒來時發現眼屎很多、腹瀉等等。腹瀉一般是六腑的邪氣排出的必經過程。


再如女性因寒邪過重而出現月經不調、崩漏、淋漓不止,刮痧後可能停經一個月,次月即通,或月經提前幾天甚至十幾天,次月就會正常;

排血量可能會多於往常,但不會像往常那樣疲倦;後幾個月會排出大血塊,經血呈醬油色。卵巢囊腫會發生輕微破裂出血,而後痊癒並恢復正常。有時還會出現尿血、尿道炎和陰道炎等症狀。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8

人體突出的部位也是排病的常見途徑


人身除軀幹外,其他部位都屬突出部位,如四肢、頭、鼻等。機體陽氣一旦充足了,就會從軀幹向突出部位輸送陽氣,邪氣則在這些部位被驅趕出體外。


如忽然頭痛難忍、後頭痛、偏頭痛、頭頂痛,前額痛等,這是陽氣充足,排邪於外,邪氣與人體本身的正氣相爭的自然反應。痛越劇烈,則正邪相爭越劇烈,這時候宜以扶助陽氣、排邪外出。


有時四肢也會出現疹子、疼痛、麻木、瘙癢,也都是邪氣不能立足於臟腑,向四肢部位逃竄的反應。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9

感情反應


排病時可能產生自發性的

哭、笑、呼喊、呻吟、歌唱和言語等感情反應。


哭:受委屈後,欲哭不得,不曾發洩,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緊張。比如抑鬱症患者,經刮痧調理後,出現不能控制的哭泣,哭完覺得非常輕鬆,往往這類人需要數次的哭泣才能完全地舒解抑鬱的肝氣。


再比如,一般女性經刮痧調理後,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煩躁、悲傷、委屈欲哭等情況,數日後自然消失,疾病亦隨之顯著緩解或痊癒,這是鬱氣鬱滯患者經常出現的反應,包括患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乳腺增生等問題的人,都是由於肝氣先鬱,繼則氣滯痰凝所造成的。因此,扶助陽氣後,腫塊都會慢慢地縮小,症狀也就減輕了。


笑:一般是心氣不舒的人。經調理後,他的心氣充足,

膻中穴開放,有時會自發地哈哈大笑。(查看以上穴位具體信息,直接點擊藍色字喔~)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呼喊:多是患有抑鬱症的人,邪氣排出時會自發地發出呼叫或者大聲喊叫

,可能與丹田內氣活動激烈,強烈地抒發鬱氣有關。


呻吟:大多發生於久病甚深、疲乏不堪的人。調理後他會自發地發出輕微的呻吟聲和哈欠。呻吟是氣歸丹田的表現形式,系丹田元氣虧損而自我調節所致;哈欠能幫助排除膈中病氣,哈欠後,胸腔壓、腹腔壓得到調整,有開胸順氣的效果。


歌唱:這個排病反應的發生率極低。經調理後,因為陽氣充足,會伴隨有昏睡,如入夢境。此時,偶有自發性歌唱發生。


言語:這個排病反應的發生率極低。先自發性轉動舌頭,相繼出聲,這是心氣充足後,心開竅於舌,心主言語功能的自然體現。


刮痧百科 | 史上最全刮痧排病反應!


以上種種的排病反應,都是體內陽氣發動,臟腑經脈裡的寒邪將要被排出的表現。這樣的情況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幾天後就會有一種舒暢的感覺,這是陽氣排出邪氣,機體氣血通了的反應。


希望使用刮痧調理的朋友多瞭解這些反應,還要注意在調理期間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態。如果出現問題,可以諮詢專業的刮痧老師,必要時可以用中藥適當對症處理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