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陪娃寫作業的媽,後來都怎麼樣了?

臧小白老師


怎麼說呢,其實陪伴孩子成長本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小學教師一枚,所教過的學生形形色色,家長也良莠不齊!說實話,家長上心的娃成績絕對差不了哪裡去,但也有那種靠自律成績特別優秀的。家長是否陪娃做作業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一個道理,補成績不如補習慣!我放寒假這麼久,每天都在家裡陪著小寶,小傢伙五歲多,下學期就要讀一年級了,肯定得培養好他的學習習慣。不是以學習為主,而是潛移默化的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現在小寶每天自己會安排好時間,啥時候玩、啥時候做作業、啥時候看動畫片、啥時候畫畫、啥時候下棋、啥時候吃水果、啥時候出門運動。自己玩得差不多了,就去做作業、完成幼兒園老師佈置的任務



秋夜飛鴻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應該有發言權,我就是一個從有了孩子後,就發誓一定好好的陪伴孩子成長,孩子早教什麼的全部都的很到位,孩子的各方面都很優秀,於是我覺得我很對,孩子上了一年級,每天就陪著嚴格抓作業質量,孩子成績確實一直很好,我當然覺得開心,也覺得自己是正確的。但是孩子到了二年級的時候,我就發現,隨著知識的不斷積累,孩子的成績雖然表面上看還是不錯,語文數學都一直95分以上,但是,每次看孩子的卷子都發現錯的題全部都是會的題,錯的原因都是漏字、漏題,我覺得孩子小馬虎很正常吧,過一段時間就好了,但是後來一直都是這種低級錯誤,我就開始慌了,覺得孩子的學習態度應該是有問題了,然後就找到孩子老師,進行了一次深深的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學習情況,經過溝通得到的結果是:孩子平時上課心不在焉,但是每次孩子知識都會,主要原因是我在家輔導孩子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我在家輔導了,那孩子就有了依賴,反正在學校聽不明白,家裡還有媽媽幫助再學習,所以在課堂上就心不在焉了,後來我就調整了,和孩子進行一次深深的談話,告訴孩子以後我不再陪伴你學習、寫作業,有不會的題,可以空著,做個標記,到學校找老師,讓孩子把自己的錯暴露出來,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孩子犯錯是一件好事,因為每次的錯都是加強的學習方法,經過10天的調整,孩子真的更自覺、專注度更好,連別的地方都提高了,進步了,這個時候再對孩子進一步的鼓勵,把優點擴大,把不足弱化,真的看到孩子進步了!所以,孩子的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成長,成長路上有錯才能進一步改進,家長一定要不怕錯,對孩子才有幫助!共勉!


童靜嘉


到底配不配孩子寫作業,得看孩子具體情況。身邊有兩個典型例子:

第一個:我兒子親小姑,成都的,沒正式工作,先是開茶樓,後就徹底在家待業。茶樓本身就是晚上、週末忙,晚上經常是徹夜營業,有時湊人數,自己就上桌打牌,一來二去,粘上了牌癮。隨性有人沒人,甚至後來關了茶樓,自己經常都是徹夜打牌、週末血拼,孩子(女兒)是從小一個人在家,特別懂事。沒人輔導作業,自己研究,成績非常有益。今年中考,非常糾結,但人家糾結的是到底選哪個名校的問題,不知道選名氣大的、還是離家稍微近的。四中、七中、成外附中都是過了一遍。孩子生活上也特別獨立,洗衣、做飯。這種孩子,可能就是因為又個愛玩的母親,反而成就了孩子的獨立和責任感。

第二個,我親嫂子的情況則是走了極端。原本開個小店,有了孩子後,生意交給我哥一個人搭理,自己在家妥妥做起了陪娃的生活。生活上照顧地無微不至,現在孩子(女兒)是比同齡孩子超重50斤左右。小的時候吃肉太多,太胖、學校體育運動都很難完成。由於太胖,導致神經什麼的反射時間過長(具體記不清),反應遲鈍,就是鬧傳遞比別人慢。因此,學習上一直是給孩子一對一請請教,今年初中,成績800名拍到600多,看著形勢要考上高中不太有可能。

因此呢,陪不陪孩子寫作業,各有利弊。愛玩的媽可能帶出個獨立的孩子,陪伴多的媽也有可能帶出學業無望的孩子。真的得看造化,陪伴也要把握度,也要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陪伴不是監督和控制,不陪有時也不是撒手不管。孩子的未來不該由媽媽來決定、媽媽的未來也不應該由早年陪不陪伴孩子作業決定。二者不應該綁在一起。



毛眼觀生活


陪娃寫作業是個坑,無論對孩子還是對父母都是弊大於利,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家的經驗或許有一些可以借鑑的地方。

我女兒今年小學二年級,從小學前一年開始,基本上每天孩子做家庭作業的時候我都會在旁邊坐著,那時候我的觀點是,孩子一旦有問題,家長隨時給解決就是對孩子最高效的陪伴,同時我邊看書邊陪孩子做作業,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言傳身教。

但是大部分的陪讀中,孩子並沒有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加自覺,每次看到孩子姿勢不對之類的問題出現,我就會壓抑不住想提醒的念頭,隨時隨地嚴肅糾正孩子。

再說說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這個事情,因為問媽媽能更輕鬆地解決作業中的困難,所以我的存在無意中成為孩子的依賴,人是有惰性的,無論年齡,自控力不足的孩子更是會本能選擇更加輕鬆的做法,久而久之,這種依賴性蔓延至她的學習中更大的環節。

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老師反映孩子在上課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比一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更嚴重,並且不積極舉手回答老師的提問,這並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

我查閱了一些書籍,並且諮詢了一些專業人士,發現孩子的這種表現可能是跟我的陪讀有一定的關係:因為隨時“好心”糾正孩子的錯誤,影響孩子集中注意力習慣的養成;因為隨時隨地解答孩子的問題,讓她覺得反正媽媽能幫她搞定所有的作業,上課的時候去不去思考,意義並不突出。

雖然孩子的成績目前一直在班級保持前幾名,但是她暴露出的不主動思考、注意力不集中、無陪伴就無法自覺學習等等的問題,如果不去解決,接下來進入三、四年級以後,一定是會越來越累,並且學習習慣不好一定會影響學習成績。

因此從二年級開始,我果斷拒絕陪她寫作業,然而我也不是強硬退出,該給孩子提供的支持必須提供,我和她一起定下這些規則:

1、作為小學生,做家庭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並且是需要你獨立完成的事情,你只能選擇做好或者不做好,沒有“不想做”這個選項;至於作業的質量如何,檢驗的是你自己白天上課的效果,如何證明,你自己負責。

2、做任何作業的過程中遇上問題,首先自己想辦法,你的家庭作業中遇上的問題基本上是可以通過查詢課本和詞典來解決的,如果自己解決不了,那麼就把所有作業做完以後,來問爸爸媽媽,但是提問的時候務必告訴我們你哪裡不會,不能僅僅說“媽媽這道題我不會”。

3、學校佈置的家庭作業確保在40分鐘內全部完成,如果沒有做完當天就不做了。

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非常不習慣,什麼胡攪蠻纏、耍賴打滾都用上了,但是我的堅持讓孩子看到了媽媽的決心,小孩子是會“認命”的,過程很痛苦,習慣就好。

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我女兒現在已經習慣了“學習和做作業是我自己的事情”,並且能夠做到自覺去完成,同時她給我提出的問題也比之前有了深度,這是作為父母最喜聞樂見的趨勢。

到現在為止,我從一個陪寫作業的媽媽,成功便成了不陪寫作業的媽媽。


貓太后


那些不陪娃寫作業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這個我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可以給予回答。



首先,我是二寶媽媽。倆兒子。

大兒子小時候,我工作忙,年輕也貪玩,就幾乎沒陪他寫過作業。

那時候沒有微信,老師和家長是沒有聯繫的。也不知道每天都佈置什麼作業。

放學以後孩子自己去小飯桌吃飯,做完作業才去接他回家。

一天沒見面了,哪捨得再讓孩子學習呢?只是偶爾想起來問一句:作業寫完了沒?

孩子每次都回答:寫完了。

至於做得對錯,我都依賴於小飯桌的老師,以為他們已經檢查了,應該沒問題。



那時候的小飯桌老師們也沒有現在小飯桌的老師負責任,因為那時候,小飯桌寥寥無幾,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

結果呢?孩子成績可想而知。

所以沒有陪孩子寫作業的媽媽就是我呀!能怎樣呢,後悔也來不及呀,只能重點陪伴這個二寶寫作業了。


孫小青


我就是那個不陪娃做作業的媽,我們家不止我不陪,我老公也不陪,而且我們都商議好的,不許任何大人(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陪娃做作業。

先說一下我娃目前的情況吧,我家有兩個娃,大娃讀二年級,小娃上幼兒園。大娃的成績在班上中上,學習習慣比較好,挺招老師喜歡的。小娃的情況就不討論了,因為她還不需要做作業。

再說一下我們為什麼不陪小孩做作業。

首先,我家是比較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我們時常告訴孩子,學習是她自己的事情,父母的事情呢,就是簽字。告訴孩子說,我們充分信任你,相信你能把作業做好、完成。

之前聽樊登讀書會,聽到樊老師也說,他們家不陪孩子,因為陪孩子寫作業會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高自尊才能帶來高自律,孩子才能管好自己。

深以為然。

我時常告訴我家娃,媽媽不能一直陪著你,你要自己學會許多東西,你看,媽媽的媽媽也沒有一直陪在身邊呀。因為我是遠嫁,所以特別有說服力。

其次,我不陪孩子寫作業,是想身體力行告訴孩子,媽媽還有自己的生活,不是什麼都圍著她轉。

我家是兩個女兒,我想告訴我兩個女兒,女孩子長大之後、結婚之後的生活不是天天圍著家長裡短,圍著孩子轉,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學習,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所以在生活中我也是這樣做的,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我或者自己看書,或者自己學一些自己想學的東西,或者陪小妹。

最後,說說我老公吧。他小時候就是一直被媽媽壓著管著寫作業的,他很煩這個,所以堅決不陪孩子寫作業,哈哈。

當然了,我們不陪孩子做作業,並不是就不管孩子的學習了。我們會告訴她方法,指導她思路,培養她的學習習慣,等她自己實踐的時候我們就不去打擾她了。

後來怎麼樣了?

我不知道更遠的以後會怎樣,我猜應該和現在差不多。

現在我挺滿意這種狀態的,孩子會自主學習,而我也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來做我的事情,母女之間的感情也一直都很好。


不記歸時節


我從來不陪寫作業,也不幫檢查。讓我簽字就簽字。但是我會和孩子談條件,作業寫得快就一起出去玩,所以他基本都是在學校完成作業,回家就和我去玩,做遊戲看電影散步喝茶,反正他喜歡的都可以。作業我也不幫檢查,也不會提醒他還有家長簽字這件事。第二天老師檢查發現他作業沒簽字就罰留堂,我就在一邊幸災樂禍。然後我跟他說,學習是自己的事,寫作業檢查對錯都應該自己完成。媽媽可以配合你簽字,但媽媽不能幫你檢查作業,也不會提醒你需要簽字。這些都是你自己應該做的。如果你忘記喊我籤,你必須自己承擔這件事的後果。我會不定期的翻閱你的作業,如果你作業上錯的太多,那就證明你沒好好學和好好寫。你在某個期限內不能做你'喜歡做的事,比如看電視出去和小朋友玩等等。等你把近期的作業做好,給我檢查再決定是否恢復玩樂。當然你寫作業有不懂的,你可以尋求我的幫助,或者老師的幫助。反正四年級之前養好了學習習慣,後來我基本沒太操心.也沒有過雞飛狗跳的局面。現在還在在重點高中就讀


六爻卦785


沒有陪過,小學低年級要求孩子回家先寫作業,寫完後自己檢查,我只是看寫全了沒有,有沒有遺漏,簽字(老師要求籤字),完成後,自由活動,當時沒有智能手機,一般是課外書或者電視,夏天到院子裡和小朋友野,絕對不留課外作業,讓孩子知道作業完了我就能痛痛快快的玩。小學高年級,老師不要求家長簽字檢查了,我就完全不管了,孩子已經有挺好的學習習慣了,能做到回家先寫作業,課外作業在成績優秀的情況下,量力而行,事實上,孩子功課一直很好,屬於課上消化性,課外的也不想做,所以一學期下來,我買的課外題,基本做不到三分之一(一門功課最多一本課外題)。到了初中,作業基本校內完成一半,剩下的八點以前基本寫完了,自己刷題,說實話從沒有訂過學習計劃,想起啥學啥,學到九點半,看半個小時電視或者手機,十點睡覺。從小到大,一家三口到晚上各幹各的,一人一間屋,孩子從沒有熬過夜,沒有補過課,六日自然醒,我孩子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學習上是相當的省心,這個和起居生活一樣,你照顧的太多孩子就很難自立。


全職888媽媽


我的娃在一年級的時候,我陪寫作業,看見她字沒寫好或做錯題後讓她改一下吧就那麼多困難。有幾次吼著才改過來,字改了擦擦了改要反覆幾次,耐心幾乎天天耗光了。現在回想起來好痛苦的日子,家裡雞犬不寧的。樓下也是個同齡的孩子,她家也是小孩哭大人罵。後來我把小孩送到了晚託班,在那做作業,去了一個學期。到了二年級孩子中午在學校吃飯不接回來,下午回來就已經做完了作業。現在三年級了,我已不再陪娃做作業了。她現在的學習習慣還是好的。小孩關鍵是好習慣的養成,如果自己沒有方法就交給專業人士去教,自己就輕鬆得多了。


Lilya媽媽


1.不陪娃兒寫作業,娃兒的作業技能無法提升。

後天,又要開始上學了,開始上學就有作業了。

我家娃兒今年上二年級,現在學校素質教育,作業基本是沒有的。

我不希望孩子重走我小時候的路,讓整個童年充滿著無盡的作業嘮叨,所以我的觀點孩子的作業自己管,我只管學校以外的事情,如閱讀,然而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發現這種觀點錯了。

因為現在的教育方式與我們那個時候還是有些區別的,娃所在的學校一年級二級是不讓佈置作業的,每天三點放學,娃兒很輕鬆,不過學校也會做一些測試,不測不知道,一測問題就出來了。

娃兒寫字的速度實在太慢,每次測試都寫不完,此外看圖說話整個就沒寫,但是隻要寫的大部分都是對的。

可能你覺得孩子還那麼小,給他點時間不要緊。

之前我也是這麼覺得,事實上孩子老師之前講過孩子的問題,說測試哥哥都知道答案,但是寫字速度太慢了,所以做不完,得把寫字速度加快一些。

之前我也沒當回事,直到看到他們班上其它同學的試卷,我就沒法再淡定了,因為寫不完試卷的孩子只有少數幾個,而哥哥是其中一個,而寫字速度這個並不是知識性的問題,而是技能性的問題。

現在強調素質教育,教育的重點放在知識的理解上,但是知識理解了,寫不出來也不行呀,而對於技能性的問題不是時間能解決的,一定多寫多練才行,學校不佈置這樣的作業,家長也得額外給孩子開小灶讓孩子多寫多練才行。

2.不陪娃兒寫作業,娃兒可能無法完成學校的作業。

雖說哥哥學校沒有死記硬背的作業,但是偶爾會有一些素質教育的作業,如:做手抄報,還有做PPT報告。類似這種作業沒有家長的幫助也是不行的,一年級二年級的孩子還不會做PPT,必須得家長教,家長陪著做才行。

3.陪娃寫作業,有個大問題。

好吧,那就陪吧,可是陪娃寫作業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不久前看到朋友圈轉的家長陪孩子做作業吐槽文也是心有餘悸的,真的是字字含淚啊。

可見陪娃寫作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得有耐心。

之前娃兒拿著不會的作業來問我,我也是很難我耐心陪他。

所以,要怎麼才能讓孩子進步,家長又不至於內傷呢?

其實,還是有一些小技巧的。

4.陪娃寫作業不得內傷小技巧。

一、和孩子一起列作業清單;

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娃兒一起坐下來,把今天要寫的作業列個清單,包括學校老師佈置的作業和孩子自己的加餐作業,分清主次,並記好時間,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

二、前後對比;

把每天的作業量和作業時間與前一天做個對比,讓孩子自己對比著看是否有進步。

三、嘮叨幾個不要。

不要孩子剛回來就問孩子是否有作業;

不要總是問作業寫完了沒有;

不要說跟你說了好多遍了,還不寫作業;

不要說你再不把作業寫完,我就不讓你幹什麼了。

而是要像我之前說的那樣,每天找一個固定的時間寫作業,其它的時間儘量少提作業的事情或是不提,試想一下,當你玩得正有興致的時候公司一個電話打來讓你去上班,你是什麼樣的心情?

最後,我想說的是,孩子寫作業真得陪,但是正確的陪娃寫作業的姿勢也是非常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