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遴選落榜 30歲的我該何去何從

“又落榜了”,看著網站上公佈的入面名單,張鷗陷入了沉思,眼看就要步入而立之年了,兩次遴選的“名落孫山”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當初選擇遴選考試是否正確。當初參加省考的他就規劃好了他的公務員生涯,先在基層歷練5年,學會做事,多務實,提高辦事本領,之後再參加遴選,到一個更高的平臺去拓寬視野,增強見識。

但是兩次的敗北澆滅了當初的熱情,曾經昂揚的鬥志、堅定的步伐在失敗後變得躊躇滿地、猶豫不決。自己能不能考上?已經失敗兩次了,領導和同事們都已經知道自己考遴選的事了,這次失敗後該如何去面對領導、去面對同事們詢問的眼光,該如何去面對家人期待的眼光,如果繼續考手邊的工作又該怎麼去落實,如果又考不上怎麼辦?

兩次遴選落榜  30歲的我該何去何從


張鷗的問題應該是許多入職幾年公務員工作狀態的一個縮影,他的遴選考試經歷擊中了諸多在職公務員員的痛點:年紀大的到底還能不能參加遴選考試?遴選考試到底難不難?

遴選考試對年齡有限制。很多在職公務員想考遴選,但又一拖再拖。在這裡,必須要給大家強調,遴選考試是有年齡限制的,一般都是35週歲以內,有的甚至是30週歲。所以想考遴選的,一定要抓緊時間,早做準備。不要把自己的奮鬥目標往後延,不要想著自己現在還沒有做好準備,那到底什麼時候做好了準備呢?不是準備好一切才上路,而是在路上時刻準備著。

那麼遴選考試到底難不難?相比較公務員考試,遴選考試還是要難一些。就考察對象來說,公務員主要面對的是應屆畢業生,遴選面對在職公務員,這就註定了兩者考察的能力不同,公務員考試分為行測和申論兩門,測查的是考生的智商和機關基本文案工作能力,而遴選考試,是更高機關工作能力的考查,是申論的升級版本。在這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遴選考試主要考什麼。大部分的遴選考試都會涉及到案例分析,案例所給的材料有長有短,內容上涉及到法律、公務員實務、管理等相關知識,知識面更廣,更為專業,答案更多的來自於自身的積累,而申論的答案絕大部分來自於所給的材料,知識面相對較窄、較為淺顯。而且面試中,遴選的難度也要高於公務員,題目更為棘手。所以總得來說遴選考試還是要難一些,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準備,遴選並不難,每年還是有那麼多人通過遴選走上不同的崗位。那麼,遴選到底該怎麼樣去備考呢?

遴選考試有知識面廣、專業性強的特點,尤其是對公務員實務、法律知識、管理知識、公文寫作、策論文寫作的要求會更高,廣大考生如果想考,應該早做準備,有針對性的去學習。作文是關鍵部分,大家可以通過對學習時報、領導人講話等內容的學習來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