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花煜寒

導語:感謝大家來訪,今天談談一部電影,《

別告訴她》又名《告別》朋友推薦我看的,整部電影拍攝並不唯美,有些鏡頭還有點尬,卻可以讓人反思品味:一家子的善意隱瞞病情,最後結局很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癌症之下

《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電影裡,雪莉奶奶得了肺癌晚期,醫生推測只能活3個月,面對這樣子情況,一家人都很傷悲,在悲傷之下,選擇了隱瞞老人,兩個兒子從美國和日本攜帶家口回來,用了老太太孫子結婚的名義聚集在一起。

親情的抉擇

《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這期間,孫女雪莉在美國長大,主張把病情告知奶奶,但是長輩們都堅持隱瞞,西方人覺得人是一個獨立體,而在中國家人是團體和社會。我比較認同雪莉母親的話:“癌症要命,除了疾病本身,更大的是因為恐懼要命”

當你不知道生病的時候,你會保持你的生活和樂觀的心情,倘若奶奶知道被判了3個月死刑,她如果戰勝不了恐懼,那就只能等著被病魔侵蝕身軀和靈魂,一敗塗地。

告別式婚禮

《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那場親戚朋友聚集的婚禮,孫子和雪莉都在壓抑著情緒,幾度在臺上都要崩潰,卻又依然控制住了。

親朋們有的知道老太太病情,有的不知道,帶著那麼點悲傷的婚禮,讓人覺得有點尷尬,也有點違和

然而想下老太太的病,把這一場婚禮當作提前的告別,又覺得合情合理。

如果真的如醫生說的3個月,婚禮上老奶奶見到了久違的朋友和親人,一張溫情滿滿的全家福,都會給老太太最後的彌留之際添加欣慰,這是一場特別意義的婚禮。

意外的驚喜

《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電影裡最後的結局是,確診後6年,老太太依然健在,這個結局我覺得有點意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看著老太太臉色紅潤,精神矍鑠做著健身運動,仿若和6年前沒什麼區別,雪莉總算知道為什麼母親就算寧願爭吵也要阻止她告知奶奶的行為。

告知抉擇的難

《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對於病重告知和不告知,這是一個爭議的問題。

記得以前網上有個年輕的爸爸得了癌症,在最後的時光裡,就算在化療,也扛著疼痛的身軀陪著老婆和孩子游歷世界各地,給家人留下了滿滿的記憶和足跡,最後依然帶著不捨離開了。

人本一無所有而來,何談失去,然而經歷了人世間的美好,誰又能瀟灑地說離去時無憾呢!所以,不捨是人之常情,只能說少點遺憾!

恐懼比疾病可怕

《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電影裡,雪莉想要告知奶奶實情,本著怕奶奶有什麼心願想做的事情,如果不告訴她,萬一突然走了那太遺憾了,她的想法也沒錯,可是面對疾病,我還是更贊同隱瞞,人對癌症恐懼的心比疾病更可怕!

人生最後一段時光,你是想在醫院裡滿身插著管子離去,還是把僅有的時間,陪著愛你的家人享受著那午後暖暖的陽光呢?

尾聲

《告別》一場告別式“婚禮”背後的親情,恐懼比癌症更可怕

電影《別告訴她》裡的就算婚禮佈局也很簡陋,雖然老太太一直強調要給孫子舉辦豪華的大婚禮,雪莉在美國生活得很艱難,但是她在奶奶的眼裡是驕傲,雪莉姑姑說中國隨便就能賺100萬諷刺雪莉美國還不如中國好,劇情裡的中美觀念衝擊也是一個看點。

外國的月亮不一定都是圓的,中國有很多文化精華值得我們傳承,不管你在哪個國度,別忘了是中國人和中國五千年的傳承精髓!

今日話題:對於雪莉父母選擇隱瞞,你認同嗎?你身邊有沒有類似的故事呢?歡迎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