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的军队有多少,是怎样打败荷兰侵占者的?

历史走廊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郑成功胜利的原因,主要还是双方实力有差距。

当时荷兰人的总兵力为约3000人,而郑成功有2万多人,兵力是对方7倍左右。

而且,当时明军的武器装备还是比较先进的,无论火炮还是战船,或者火枪和弓弩,相对荷兰人不存在代差。

而唯一难对付的,是荷兰人精心修建的热兰遮城(今台南市安平古堡)这样的棱堡。

当时中国没有类似的防备火炮的城堡,大大落后于敌人。

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经费紧张,加上不认为郑成功会随便攻打台湾,尽在台湾部署了1200人。

郑成功率将士25,000(一说11,700)、战船数百艘(一说300艘)杀来的时候,荷兰红毛鬼已经吓破了胆。

当时瞭望哨的荷兰士兵,发现郑成功的军舰桅杆像树林一样,极为惊恐。


当时荷兰人兵少,只能一面向印尼总部求援,一面将主力分别驻守热兰遮城和普罗民遮城(赤崁楼)。

1661年4月,郑成功大军顺利登陆以后,立即闪电攻击普罗民遮城。

普罗民遮城只有荷兰兵400人,本来应该驻守。

但荷兰人过于狂妄,竟然出动200人主动出击。

他们和数千郑成功军队展开野战。

郑成功开炮猛烈轰击,用弓弩克制对方火枪,命令藤牌兵掩护其他部队冲锋。

一战就将这200人杀了大半,残部50人逃回普罗民遮城。

当时明军尾随其后,将普罗民遮城包围。

普罗民遮城被包围后,荷兰军队分水陆进行救援。

陆地区区250名荷兰军队,被明军4000人击溃,一半人被杀,剩余的官兵人人带伤,狼狈逃走。

水上的救援军舰只有赫克托号(Hector)与斯·格拉弗兰号(`S Gravelande)战舰,还算比较强大。

被明军派出60艘小船引火后靠近,赫克托号着火后引爆了弹药库,炸得四分五裂。格拉弗兰号重伤后,侥幸逃走。

其余小型军舰作鸟兽散。

由此,援军都被击溃。

这边,包围普罗民遮城的明军为了避免伤亡,决定智取,切断了城内的淡水渠道。

几天后,也就是5月初,普罗民遮城向明军投降,荷兰人放下武器后被遣返回国。

普罗民遮城投降以后,在台湾的所有荷兰军力全部进入热兰遮城,官兵有1000多人。

热兰遮城是荷兰人花费多年和巨资,精心修建的棱堡,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防御工事。

一方面,棱堡不存在火力死角,攻城方从任何角度进攻都会遭到火炮和火枪的攻击、

另一方面,棱堡不惧怕敌人的火炮,可以减弱火炮的威力。

原则上,棱堡是攻不破的。

5月明军使用火炮强攻热兰遮城,但被敌人居高临下炮击,伤亡很大。

见蛮干不行,明军转为长期围困,反正热兰遮是孤城,迟早会投降。

这边,印尼的荷兰人派了几批海军救援,都被明军击溃,歼灭。

围困了半年,明军又修建了3座炮台,居高临下轰击热兰遮城。棱堡不能对抗高处射来的炮弹,这是它的死穴。

明军猛烈炮击,有时候一天炮击2,500发炮弹。

荷兰人坚持不下去,被迫选择投降,由此9个月的围困战结束。

最终,2000名荷兰人登上8艘荷兰船,离开台湾,会战由此结束。


此次荷兰人伤亡1000多人,在台湾的120万荷兰盾财产全部被明军缴获,大败特败。

但明军死亡也有数千人,不过绝大部分不是死于战争而是疾病。汉人对于台湾的气候非常不适应,导致传染病蔓延,稍后郑成功自己都染病。

郑成功明军战胜荷兰鬼,不是靠运气,而完全是实力的碾压。

其实荷兰人的实力并不弱,前后出动官兵就有数千人,还有几十艘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荷兰军队的火枪、火炮也非常先进,还有世界最顶级的棱堡。

而明军不过2万5000人,实际作战的只有1万多人,仍然摧枯拉朽,9个月就消灭荷兰鬼,收复了宝岛台湾。

同时都是王朝末年,郑成功的明军比清末的八旗、绿营的垃圾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萨沙


郑成功渡海征台,总计有两万多人,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军有两千多人,加上后来的援军,也不到三千人。主要是以热兰遮城为中心。尽管郑军的兵力是荷军的十倍,但荷兰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因此,台湾之役,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

下面,我就简单说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过程。

第一,渡海作战,旗开得胜

征台之战的关键,是能否顺利登陆。郑成功率两万多名战士及上百艘战船启航后,航行七日,抵达台湾岛西部的鹿耳门。

由于备战充分,情报准确,这次大规模的渡海作战,竟然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荷兰人毫无发觉。为了避开荷兰人强大的炮火,郑成功选择一条难以通行的航道,称为鹿耳门港道,这里水文条件极为复杂,港道曲折难行,水浅道窄,一般情况下大船无法通过。天佑中华,在郑成功舰队航行至此时,正值大潮,海面上升数尺,为舰队顺利通过创造有利的条件。

郑军约有一千五百人在北线尾屿登陆,台湾总督揆一(Frederick Coyett)派上尉托马斯·贝德尔(Thomas Pedal)率二百四十名火枪手前往阻击。贝德尔向来轻视中国军队,自认为一个荷兰兵可以敌二十五个中国兵。然而,北线尾屿之战,以弓箭迎战火枪的郑军大败荷兰军,包括贝德尔上尉在内的一百一十八名荷兰人被当场击毙,其余跳海逃生,逃生途中又有四十余人淹死,生还者仅八十人。

第二,夺取赤嵌城,重创荷兰海军

首战失利后,台湾总督揆一尝试与郑成功谈判,希望与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失。然而,郑成功拒绝谈判,要求荷兰人无条件撤退,他警告荷方,台湾岛是中国的领土,物归原主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谈判的大门关闭了,无论是郑成功还是揆一,都不惜在战场上一决高下。赤嵌城是荷兰在台湾修筑的两大城堡之一,司令长官雅各布·猫难实叮(Jacobus Valenfijn)手下有六七百名士兵,也有资料称是四百名士兵。郑成功派两名特使入城,劝降雅各布·猫难实叮。同时,郑军在赤嵌城缘堆起一圈草薪,打算发动火攻。由于赤嵌城缺粮缺水,甚至也缺火药,猫难实叮最终选择体面的投降,城堡的大门打开。继北线尾屿死亡一百六十名战士后,赤嵌城数百名守兵又缴械投降,这对台湾总督撜一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可是恶梦还没结束,两天后,荷兰人的海上力量又遭到重创。

为了彻底孤立热兰遮城,就得消灭荷兰人的战船。停泊于港口的荷兰战舰有四艘,大型战舰包括赫克托号与斯·格拉弗兰号,还有两艘较小的战舰白鹭号与马利亚号。荷兰大型战舰体积比郑氏海军主力舰要大三倍,船上有五根桅杆,配备二十五门大炮。

郑成功出动了六十艘战船围剿四艘荷兰战船,在这次海战中,荷兰主力战船赫克托耳号遭到郑军火船的攻击,这艘巨艘与舰上的一百多名士兵一同葬身海底。其余三舰很识相地逃跑了,两艘逃往日本,一艘逃往东南亚的巴达维亚。

从四月初一的登陆到四月初六的海战胜利,不到一周的时间,郑成功连战连捷,被击毙与投降的荷兰人近千人,剩余千余人龟缩于热兰遮城。

第三,围困热兰遮

此时驻守在热兰遮城的荷兰只有一千一百人,但这座修筑于砂丘之上的城堡三面环海,以砖石砌城,面积并非很大,但足够坚实,正面城墙的厚度达到六英尺,侧面墙厚四英尺,四角均设有炮台,各有二十门大炮。作为台湾总督府所在地,热兰遮城的粮食储备与火药储备均相当充足。

士气旺盛的郑军毫不怀疑将轻而易举地攻克热兰遮,然而战斗之艰难,超出想象。郑军的火炮对坚固城堡的损坏程度有限,而荷兰威力巨大的大炮发挥巨大的作用,给进攻城堡的郑军造成巨大的伤亡。

第一次进攻热兰遮城失利了。郑成功显然也意识到,要攻克这座城堡并不容易,敌人的火力太强大,而且城堡也太坚固了,倘若强攻,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样做不值得。于是郑成功改变策略,转进攻为长期围困。他警告台湾总督揆一,即便热兰遮城堡能坚守十年,他也会奉陪到底——换言之,从这一刻起,热兰遮城不过只是一座失去自由的监狱罢了。

第四,巴达维亚派出舰队救援台湾

荷兰东印度公司总部设在东南亚的巴达维亚(今雅加达),殖民当局得知郑成功大举征台后,派出一支增援部队,由雅科布·考乌的率领,包括十艘战船与七百名士兵。

考乌的舰队在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终于抵达台湾岛。当发现郑成功的军队远比想象的要强大时,考乌以风浪太大为借口,愣是在热兰遮城外的海域呆了二十八天,不肯靠岸。在此期间,一艘荷兰战船只触礁搁浅,被郑军俘获,共抓了四十二名战俘。考乌脸上挂不住了,他出动三艘大型夹板船、两艘双桅船以及十几条小艇,向郑成功的舰队发起主动进攻。

郑成功采取巧妙的战术,把主力舰队隐蔽于港湾,用一部分船只引诱荷兰人,荷兰船只被郑氏军队牵着鼻子兜一圈后,从顺风向转成逆风向,两艘大型夹板船最后在浅滩上搁浅了,沦为郑军攻击的活靶子:科克伦号被击毁,克登霍夫号被火船引燃后焚为灰烬。另有三艘荷兰小艇也被中国军队所缴获,此役荷兰人损失了三百人,加上先前被俘的四十二人,几乎是援军数量的一半。在郑成功一方,也有一百五十人的伤亡,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考乌的援军不仅没能解热兰遮之围,连自己也开始等待别人的救援了。这位援军司令官打起小算盘,借口要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进攻郑成功的大本营厦门,以迫使郑军返航。然而,考乌的真正目的是要逃跑,他带着五艘船,横渡台湾海峡,行至半途时,他找了个借口,谎称要到巴达维亚搬援兵,调转船头就逃走了。

第五,最后一战:乌特利支堡之战

经过数个月的围困,热兰遮城的情况持续恶化,城内可以拿起武器作战的士兵,已经不足四百人。为了保全性命,荷兰士兵开始偷偷溜出城,向郑成功的军队缴械投降。此时,郑成功驱逐侵略者的时机已是成熟。

1662年1月25日,进攻热兰遮城的最后一战打响。郑成功进攻的重点在于攻占热兰遮外围一个军事堡垒,称为乌特利支堡,同时夺取战略制高点外堡山。郑成功在乌特利支堡的南侧与东南侧修筑起三座炮台,二十八门大炮躲进安全的掩体内,进攻城堡的士兵有数千人之多。郑军的炮击持续了一天,从早晨到晚上超过十二个小时的轰炸,乌特利支堡被炸为一片废墟。

乌特利支堡战役是解放台湾战役中的关键一战,郑成功占领并控制了制高点外堡山,并在外堡山上筑起一座大型炮台,防护墙的高度三点五米,厚度竟有五米——郑成功没有忘记荷兰人火炮的威力。这样,郑军可以凭借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炮击热兰遮城。此时,热兰遮城堡内活着的人只剩下五百人,根本无法阻止郑成功攻城。

对荷兰人来说,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在九个月的围城战中,荷兰人伤亡惨重,死亡人数超过一千六百人(包括增援部队的死亡人数),约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三,或死于炮火,或死于疾病。揆一最终放下武器,献城投降,终结了荷兰在台湾长达三十八年的殖民历史。


君山话史


民族英雄郑成功。清朝初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决心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领百艘战舰从金门出发,横穿台湾海峡到达台湾,台湾人民闻讯纷纷赶来慰劳。


郑成功切断荷兰殖民者海上交通,先后包围了赤嵌楼和台湾城。郑成功率领舰队出其不意迅速包围了赤嵌楼,荷兰殖民者惊恐万分,立即派出使者来见郑成功,表示愿意年年纳贡希望他们继续停留在台湾。郑成功义正言辞的答到,台湾是中国的土地,大军前来只是收回自己的土地,并不是与你们作战,你们应当立即离开,把台湾物归原主。荷兰殖民者不同意所以连续两次出击都以失败告终,他们继续顽抗等待援军,几个月后,一支12艘兵船组成的荷兰援军赶来支援。台湾城的殖民者发动进攻计划打败郑成功的军队。结果他们以失败告终,狼狈逃跑。


经过激烈的战斗,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在台湾岛38年的荷兰侵略者。1662年,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经此一战,郑成功获封民族英雄!


历史小昆虫


郑成功兵力最盛时期曾建立一支十七万人的水师,但打败荷兰人只用了2万多人。

明朝未年,欧洲荷兰皇朝趁大明王朝政府腐败无能,内忧外患之际霸占了台湾海岸,修建城堡,对台湾人民进行了殖民统治。

郑成功少年时期曾跟随其父“郑芝龙”到过台湾,亲眼目睹了台湾人民在殖民统治下的各种苦难。早已对荷兰人咬牙切齿,也早有收复台湾之心。

抗清失败,回到厦门后,一个叫何廷斌带着台湾地图投靠郑成功。得到地图和荷兰军事布置的郑成功开始修造船只,收集粮草,决心收复台湾。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万多将士,以分了乘战船百艘,浩浩荡荡向台湾进发。

荷兰军队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非常惊谎。沿台南两座军事堡垒集中兵力,以阻止郑成功军队登陆。郑成功由何延斌带路,一马当先,利用海水涨潮之时,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围住了军事城堡,杀了一个敌将,敌兵就散的散,投降的投了。

荷兰人不死心,调来几艘以“赫克托”号为首的军舰,企图反击,阻止其余郑军船只登陆。但郑军战船体积小,灵活性强,“赫克托”号被反杀击沉,其他的荷兰船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了。

荷兰人退守城堡,不敢应战,一面卑恭屈膝求和,一面向南亚诸岛搬救兵。

郑军进兵赤嵌,荷兰人顽抗。当地人给郑成功出了个计策说,赤嵌城的无水源,水是从城外高地流进来的,只要切断水源,荷兰人不战而败。郑成功采纳了,果然不出三天,赤嵌的荷兰人出城投降了。而对待退守台湾城的其余荷兰人也是如法炮制,采取长期围困方法,逼其投降。在围困八个月后,郑成功联合台湾军民向台湾城发起强攻,荷兰人最终投降。其敌将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后,灰溜溜的离开了台湾。

而郑成功则收復了台湾。

军力对比,荷兰人一千多人,战船12艘。郑军25000人,150艘战船。

但不要小看这一千多人,当年的荷兰国力正盛,远在英法之上。战船和武器火器、火炮要比郑军的先进多了,在西方殖民史上千人战役并不算小。




越千年


公元1661元4月2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精兵数万,在金门料罗湾誓师祭江,然后乘坐战船数百艘,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去收复被荷兰殖民军侵占了38年的祖国宝岛台湾,庞大的船队到达赤嵌城北边的鹿耳门海面,然后绕过激流险难躲过暗礁沉船,出敌不意的在禾寮港登陆,(在今台南近)台湾人民看到郑成功的先头部队登陆后,立即端着吃的喝的赶来慰问,台湾青年自告奋勇,协助士兵登陆,在人们的大力协助下两小时内,郑成功的陆军顺利的占领了滩头阵地,舰队也完成了作战准备,为了阻止郑成功部队继续扩大,挽回败局,驻台长官急忙组织力量,从海上陆地同时发起反击,在海上,荷兰殖民军的四艘战舰与郑成功的60艘大型帆船,双方抢炮齐发,摇旗击鼓。开始时有几条郑将军的船只被击穿,但英勇无畏,训练有素的水兵们毫不退缩,他们前仆后继,用大炮向敌舰猛轰,荷兰殖民军,见事不妙,连忙调转船头,开足马力夺路而逃,在陆地上战斗进行得更为激烈,敌军指高气扬的摆好阵势一边冲锋一边放火枪,敌军以为只要放一排枪,打中几个人,郑成功的部队就会吓的四散逃跑,但是,邓成功的部队毫不惧色,他们有的拿着弓箭,有的双手拿着大刀,低声弯腰,冒着密集的火力,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冲去,把刚才还是耀武扬威的荷兰军只打的爆头鼠窜,落荒而逃,最后躲在堡垒里,再也不敢露头,接着,邓成功部队包围了赤嵌城,城防司令见救兵无望,于5月4日挂起白旗,宣告投降,随后,邓成功又下令水路大军包围了热兰遮城,并在海上连续击败荷兰殖民军由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经过数日的围困,城内,荷兰殖民军弹尽粮绝,军心涣散。郑成功认为,夺城时间成熟下列发起总攻,郑军一举攻克热难遮城的外围据点,乌特勒支堡,并直逼城下,荷军见大势已去,却不得不于1622年1月27日宣布投降,并于2月1日带领残兵败卒列队向郑成功献上投降书,从此被荷兰殖民主义者占据了38年之外的台湾宝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吉祥ROY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军队在“北伐”清军时期最高,大约有水陆军10万余人,因不善陆战攻坚,在与清朝八旗兵及绿营兵的较量中惨败而归,并折损多员大将及大量士兵。

北伐失败后,郑成功意识到在陆地自己的军队不是清朝八旗军的对手,为以后能坚持抗清,转而向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发起进攻,准备收复台湾,期间他整编了军队,建造新式战船并收集了台湾荷兰殖民者的情报等等,当时台湾共有荷兰殖民军队2800多人。

南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在经过充分的准备后,郑成功率领26000余人,战船300多艘,从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列岛直指台湾。战役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㈠鹿耳门登岛,分割包围荷兰殖民者守军

荷兰人也早已知道郑成功将要进攻台湾,所以在主要城堡及港口航道都做了准备,鹿耳门港分南北航道,南航道水深且宽,有战船及炮台守卫,北航道水浅且多於沙,荷兰人还放置了沉船堵塞,但并未派兵守卫,结果郑成功的水师船队趁着涨潮冒险从北航道进入,并击退了荷兰人的反攻,成功在鹿耳门扎营并完成对台湾荷兰殖民者的分割包围。

㈡围攻迫降赤嵌楼

荷兰人在看到郑成功大军成功登陆后,一方面赤嵌楼守军炮击郑军大营,另一方面派出最大的一艘战船企图在海上夹击郑军。陆战在赤嵌楼、北线尾附近开始,一名荷兰舰长率领200多人在北线尾登陆后即遭到郑军打击,激战后,荷兰人只有几十人生还逃跑,而海战中,荷兰人的这艘最大的战船遭到郑军60多艘战船围攻,不一会儿就沉了,其他小船更是不堪一击,死的死跑的跑,在成功击退荷兰人的反攻后,赤嵌楼既被郑军包围,期间,荷兰人的台湾总督揆一派来200多人来解围,又被消灭一多半儿,至此赤嵌楼被彻底围困,水源也被切断,最后,赤嵌楼里的荷兰人被迫投降。

㈢击退援军,围困热兰遮(台湾城)

收复赤嵌楼后,郑成功大军开始围攻台湾城,几次较量中,因台湾城城防坚固,守军弹药充足,郑成功军队伤亡增大,又因物资粮草缺乏,郑成功决定围困台湾城,并安排一部分士兵去附近屯垦,在这期间,荷兰人由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到了,大约有700多人,十艘战船,台湾城的荷兰守军准备海陆夹击郑成功大军,结果海战中荷兰人两艘战船被击毁,三艘小艇被俘获,伤亡200余人,剩下的援军逃回了巴达维亚。之后郑军粮草物资运抵台湾,得到补充后,郑成功指挥将士挖壕沟,修筑工事并攻占了台湾城南部重要堡垒乌特利支堡,此堡居高临下,俯视台湾城,被攻占后,郑军开始炮击台湾城。此时的荷兰殖民者已被围困8个多月,伤亡1000多人,揆一见大势已去,只得投降。

公元1662年2月1日,台湾在被荷兰殖民者侵占38年后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里。

以上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简要过程,而其中台湾各族人民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支持与奉献也是非常重要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称之为“民族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孤竹公子


在1661年,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人东征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政权的统治。如此伟业让郑成功名垂青史,成为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沿海活动,曾经两次攻击澳门未果。1622年,他们在澎湖筑一堡垒,想与中国通商,但是澎湖是明军巡防的地方,双方短兵相接。结果是荷兰按照明朝要求和默许退居"化外之地"的台湾。荷兰人到了台湾,没有修工事,因为面对的都是原住民和未经武装的汉人。怎样拓展与明朝的贸易才是首要的。随即,在一个名叫大员小沙洲(今台南安平)上修建了根据地,取名热兰遮城。

1660年,郑成功兵败南京的消息传到台湾,此时的台湾一片风声鹤唳。有人出卖情报给荷兰人,说:三月月圆,郑成功就要发兵攻台。荷兰人对此情报高度重视,全台湾上下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同时,荷属东印度公司长官向巴达维亚求援,要他们抽调援军。最后巴达维亚向台湾增兵六百人,由范德兰指挥。但是他们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助台湾方面协守台湾,另外一个是在确保台湾安全的情况下进攻澳门。

但是范德兰到了台湾以后,把协守台湾的任务一抛脑后,全力往澳门进发。还跟台湾方面的驻军不欢而散,带走了所有随行军官和大小军舰,只给台湾就下了几百驻军。最后郑成功为逼荷兰人投诚,郑成功威胁台湾驻军攻破热兰遮城后屠城,荷兰人不得已开城投降。双方谈判时,郑成功直言不讳,台湾一直都是中国领土,只是前面借给荷兰用用,现在中国人自己要用了荷兰应当物归原主。还说你们荷兰人不配跟我讲条件,论兵力,你们不足我的千分之一。双方后面也确实打了几场大小不一的战争,双方互有输赢。郑成功赢的也不甚轻松。毕竟荷兰方面援军都在沿海地带,兵贵神速。

于1662年2月1日,双方正式签署协议,郑成功同意让台湾的荷兰人包括战俘安全离开。荷兰人则把他们的公有财产留给郑成功。经过九个月的艰苦鏖战,郑成功全面收复了台湾。



望妳心似莲花


近代以来殖民者在远东一直是失败的,从屯门到西草湾到双屿到走马溪等等代表着葡萄牙人的完败。十六世纪末,伊比利亚人在日本还丢掉了长崎教会领,这块说真的本子应该好好感谢下猴子。



荷兰人在中国沿海是一连串的失败下退往台湾,在中荷澎湖之战的时候,荷兰人是抽走了台湾驻防兵力以加强澎湖,当时的澎湖是在荷兰人哪里是比台湾重要的,在中国的军事打击下,荷兰人退往台湾另立据点,这是荷据台湾的背景。



但是荷兰人其实对台湾并不十分满意,当年的台湾环境其实恶劣,荷兰人一直希望能排除葡萄牙并替代葡萄牙人在澳门,所以当南明永历郑氏在大陆无法立足并开始谋划台湾的时候,荷兰人依旧在孜孜不倦的谋划澳门。这是战争爆发前,南明残党和荷兰人双方对战争爆发的评估。

郑氏战前因为和满洲交战,军事实力收到了极大损害,荷兰人黑郑氏战船只有两门炮,其实已经说明了郑氏早前失败的巨大损耗,而且这个白皮的抹黑也直接证明了当时的记录,郑氏在征召商船——因为明清商船武备额定标准是载炮两门。



郑氏舰队出现的时候,荷兰人是懵逼的,但是上面已经说了,郑氏已经窘迫到拿低火力的商船做战船用,那么实际上人数也没25000人,除了揆一之流的自辩+污蔑,比如《被遗忘的福尔摩萨》之流,其实荷兰人在战后巴达维亚登记下的郑军士兵人数是12500人,郑军各部兵力都被详细分列说明了。

郑氏登陆不久,荷兰人试图打反击战其实在战术上没有问题,北线尾之战被现在的一群傻缺恶意做成脱节的,荷兰陆军登陆后针对的是陈泽部,荷兰了解的陈泽部士兵(战兵)为750人,仆人750人(辅兵),合计1500人。与此同时出战的是三艘炮舰在北线尾沙洲西侧,即北线尾外海,内海台江有领航船掩护侧翼,也就是说,明面上的荷兰250人或者240士兵(战兵),在外海有三条炮舰掩护,在内海有领航船一条炮击,荷兰人明面上按其标准下的士兵(战兵)240对750,在看似兵力劣势下,对当时的郑军在火力上是压倒性优势的。荷兰人的战术是海陆并进,在压倒性优势的舰炮掩护下,消灭或者驱逐北线尾上的郑氏军队。



然而,荷兰人最占优势的海战首先失败了,陈广部联合陈泽部一起出击,海战中赫克托号爆炸沉没,剩下两条船逃亡外海,登陆荷军丧失了最大的侧翼火力优势,随后在数量众多的轻型火炮射击下阵型崩溃,本来在台江内海进行火力支援的领航船成了救援船,这是北线尾之战。这场战斗不是单纯的陆战!不是单纯的陆战!不是单纯的陆战!重要的话说三遍。请不要把荷兰人当智障。

接着北线尾之战胜利,郑氏军队推进大员市镇,开始对热兰遮城炮击,按荷方记录,郑方射手炮术精湛,在射速上超过荷兰炮手,按荷兰自述,郑方炮击两轮之后荷方炮手才射击了一轮。但是郑方有个习惯性问题,在占据优势的时候容易……浪。跟在南京一样,怼在热兰遮城近郊的郑方攻城炮垒没有步兵掩护,被荷兰人借势反击了一波,造成几门最大口径的火炮遭到腐蚀炮膛,其余火炮被钉了火门。

军事上浪出问题的郑氏,后勤上浪的更厉害,没两天断粮了。于是郑氏下令各部屯田以及向土著征粮,重心转向屯田和征粮的郑氏自然不愿在构造坚固的城堡下面徒耗人命,于是改为围困,郑大木自己带了三百来人的近卫蹲红毛城,大约两三千人在大员市镇围困热兰遮,其他的都派出去“友好”征粮了,然后在饥困和土著袭击下损失巨大。这是对峙阶段。

随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兵到了,那会要是一来不停歇直捣郑大木,郑大木跟他三百来近卫大概可以打出GG思密达了。随后双方怼了个台江内海之战,然而占据火力优势的荷兰人又可耻的失败了……然后舰队司令又跑了。



不想拖下去的郑氏开始再次准备攻城,这次把炮击方向换到乌得勒支圆堡,按郑氏俘获的荷兰人描述,投入战斗的大口径火炮超过了50门,郑方将火炮抵近到圆堡一百米内射击,当天击毁了圆堡,占据了这个所谓的制高点……荷兰人在撤离前爆破了圆堡……嗯……这是个比热兰遮城二层及以上结构要矮的“制高点”。

然后打不下去就投降了呗……按郑军表现的火力,梅氏说郑大木大口径火炮24磅+光他爹在澳门铸了150门……他知道的这批他爹铸造的150门中有43门运抵台湾,他本人亲眼见到新运到的24及28磅炮22门。50门打成这样,郑大木他爹150门剩下的再继续运来那么自然就打不下去了,无论真的是不是有150门,单凭炮击乌得勒支圆堡表现出来的郑军火力,已经可以一点点把热兰遮敲碎了。

郑大木早期轻视了荷兰人,企图接着突袭一举拿下热兰遮,没有准备充分的重火力,且粮食严重缺乏,对战争进程过于乐观,且对荷兰人的抵抗和土著的不合作没有心理准备。荷兰人对郑氏夺取台湾的决心评估不足,且在最有火力优势的海战中遭到两次失败,这两次反击失败导致丧失了本就不多的有生力量,并严重打击了士气,最终只得黯然收场离开台湾。

你要问郑大木怎么做到的,按荷兰人哔哔最多的,是他有精良的大口径攻城火炮和优秀的炮手……

其后是悍不畏死的士兵,精良的盔甲防护,满天遍野的箭雨,数量空前的小炮。


火山小企鹅


1661年4月,由500艘船、40000人组成的郑氏舰队离开金门,向台湾岛进发。1662年2月荷兰人向郑成功投降。

客观原因:荷兰殖民者对郑军轻而无备,陆海战术都很差,使局面一步步恶化(当然这种心态可以理解,自从达伽马到达印度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殖民军都很少遭到亚洲当地人的致命威胁)。

郑军登陆后不久,揆一在陆军力量对比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不是集中兵力守城,而是命令贝德尔上尉率250人主动出击,郑军仅正面迎战的就达到了4000人,此外还派出700人包抄其侧后方。揆一在城墙上看到了这支包抄部队,急令贝德尔撤退,而贝德尔却认为“中国人都是胆小鬼,只要用火枪打死几个就会逃散”(《被遗误的台湾》),执意接战,由此可见荷军轻敌到了何等程度。结果可想而知,这250名荷军基本飞蛾扑火,贝德尔以下118人阵亡。热兰遮城一共有1100人,贝德尔这次出击带走了城内1/4的人员,只算精锐战斗人员可达一半以上,有生力量遭到重创。

1661年6-9月,巴达维亚总督为解热兰遮之围,派出9艘军舰和725名士兵驰援台湾,这支舰队其实力量很可观,如果使用得当的话,是有可能扭转战局的。但荷兰人急于给热兰遮解围,并没有用这支舰队袭扰或切断郑军的后方补给线,丢掉了殖民者一贯的远洋海战的优势,而是驶入近海和郑军舰队决战。结果,2艘军舰被击毁,1艘搁浅,阵亡128人,负伤上百人,被俘42人(同样据《被遗误的台湾》)。虽然海战中郑军的损失稍微大一点,但这种损失比例不是荷兰人经受得起的。此后荷军再无力发动反击,舰队司令此后也很快弃台湾而逃,热兰遮守军听到消息后士气大跌。

主观方面来说,郑军其实一点都不土,经过郑氏多年经营,无论是陆军还是水师,红衣大炮的装备量、装备率都相当可观。如果有立足点的话,或许放到30年战争的德意志小邦里都是小强一枚。起初由于热兰遮是欧式要塞,攻之极难,所以郑军的火力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但是到了1661年12月德籍中士拉迪斯逃往郑军之后,将城防部署和盘托出。郑军立刻调整了部署,转为主攻与热兰遮成掎角之势的制高点乌得勒支碉堡。1662年1月25日发动总攻,一天之内打出2500发炮弹,其中1700发射向乌得勒支碉堡,几乎将其完全摧毁。由此可见郑军火力之猛(陈锦昌《郑成功的台湾时代》)。

总得来说,郑军实力可观,又准备充分,调整及时;荷军实力不如郑军,又轻敌大意,战术毛躁,最后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台湾的荷兰驻台末任总督揆一,回国后因为”投降叛国“被送上军事法庭审判,被软禁于班达群岛长达8年,才被家人用重金赎回家乡阿姆斯特丹。他写过一本回忆录《被忽略的福摩萨》,他在书里是这么描写铁人军的:

“敌人的士兵使用各种各样的武器。一些士兵背上挎着弓和箭;另外一些除了左臂一块盾牌外,右手一把利剑外什么都没有;而许多士兵双手都挥动着令人生畏的战剑,装在半人长的木棍上。每个士兵的上身都穿一件铁甲来护身,就像屋顶的瓦片环环相扣。他们的手臂和大腿是裸露的。”

郑军中的铁甲部队很明显。

“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队长,队长掌管队伍并促使他的队伍向前,迫使他们向敌人的队伍进逼。他们弯着头,把身体藏在盾牌里,以激烈和不屈的勇气,向对方进攻,像是家里还有一副多余的躯体似的。他们不断地向前进逼,尽管很多人被击毙,他们想都不想,仍然像疯狗一样向前冲,也不向四周看看有没有同伴跟上。”

另外,当时亲历了台湾战役的荷兰土地测量师菲力普.梅的日记中,也记载郑军“行军时击鼓吹管,有人骑马,有人步行,头盔光耀照人,手持大刀,无数的丝旗幡旒沿路飘荡。”

《从征实录》中记载铁人军:“每班带班长六员,配云南斩马各二、牌鋛各二,弓箭则全班俱执。又十班之中,弓箭居四,刀牌居六。每班另募伙兵三名,挑带战裙、手臂、披挂随后,遇战便穿带,行伍免劳顿。”

根据各方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来,首先铁人军一身铁甲,使用的武器除了标志性的斩马刀,还有弓箭和藤牌和腰刀。


晨锵锵


公元1658年,郑成功率军17万北上向南京发起进攻(二次北伐),瓜州之战一举歼灭清军主力两万余人,包围南京。但其后郑成功麻痹大意,中了南京守军缓兵之计,南京城下遭清军突袭大败,17万大军溃逃,撤回金、厦的不足10万人,精锐部队和领军大将几乎损失殆尽。此后郑军几乎再也没有恢复过南京之战的水平,由于损失过大,郑成功被迫收缩战线,并开始准备收复台湾,以寻求稳固的根据地。 公元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击败西班牙人完全侵占中国台湾。清初,郑成功下决心赶走侵略军。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战斗中,侵略军以“赫克托”号战舰攻击,郑成功一声令下,把敌军紧紧围住,60多只战船一齐发炮,把“褐克托”号击沉。与此同时,又击溃了台湾城的援军。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军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康熙元年初,侵略军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