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崇禎年間,大明王朝已是風雨飄搖,天災,民變,饑荒無時無刻不在摧殘著這片土地上的百姓,關外還有滿清在虎視眈眈。後來闖軍起義攻破北京,崇禎自縊而死,清軍入關一統中原,明朝滅亡。關於明朝滅亡的原因,史學界眾說紛紜,但史學界普遍認為壓死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無疑是那場——明末瘟疫大流行!

明朝崇禎帝在位期間在中國北方爆發的鼠疫,又稱京師大瘟疫、明末大鼠疫或者疙瘩瘟。這種疾病致死率非常高且發病時間快,有時甚至會出現二人策馬一前一後,後面的人與前面的人說話卻不見應答,這才發現那人已死於馬鞍之上,而手猶執鞭狀的可怕景象。

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史料記載,明朝末年旱災頻發,僅萬曆期間就發生過三次大旱災,每一次都引發過鼠疫,崇禎十四年的那場大旱,更是歷時四年之久。

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麼這場鼠疫造成的影響有多嚴重呢?

有記載稱:“崇禎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廣平府大飢疫,人相食。京師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開封府陽武縣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榮陽,民死不隔戶,三月路無人行。”可以說,鼠疫過處,死者無數,街上空無一人,連叫花子都看不見了,小孩子也不再在街上玩耍。旱災造成的直接結果是出現大量逃荒的難民,人沒吃的,老鼠也沒吃的,也要逃荒保命,隨著難民到處遷徙,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桿菌,就這樣傳給了難民,傳播到了更廣闊的區域。

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人曾目睹過這樣一幅駭人的景象:崇禎十四年夏天,在內陸地區突然出現大群大群的老鼠,它們互相咬著對方的尾巴,視死如歸地渡過大江大河,進入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大旱加上寒冷(隨著萬曆四十六年廣東的一場大雪,明朝遭遇了一個“小冰河期”),糧食減產非常嚴重,餓得難受的災民先是挖老鼠洞穴中的糧食來吃,接著又吃老鼠的屍體,終於導致鼠疫大暴發。

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恐怖的景象首先是從山西開始的——“萬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傳染在接踵而亡,數口之家,一染此疫,闔門不起”。

大同首當其衝之後,疫情很快擴散至山西全境,接著向周邊省份傳播,崇禎十年傳到了陝西米脂,也就是李自成的家鄉。

鼠疫給米脂帶來的慘景,並不亞於大同,病者先是腋下和大腿間生一個硬包,然後吐血而死,服藥無效,親友們即使有活著的,也不敢問吊,有人一家死絕,無人收葬。

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明史》記載,崇禎十四年,鼠疫傳到北京大名府。

那年春天開始,大名府就沒下過一滴雨,地裡的麥苗被蝗蟲吃光,加上鼠疫大行,餓死人無數。

督催漕運的戶部給事中左懋第心急如焚,在途中給朝廷上疏說,他從靜海抵山東臨清,見人民餓死者三成,因瘟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為盜,米價瘋長,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兩銀子,人死後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當年七月,北京在劫難逃。

在北京,鼠疫引起的病症叫“疙瘩病”,人身上一旦出現一塊隆起的肉就沒救了,活不過一個時辰,北京人因此而死的達十分之四五。

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是夏秋兩季的情景,到了春天情況更為嚴重,發病者嘔血,一嘔就死,有的一家數口全部死絕。

沒多久,瘟疫又傳到了天津,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死了,“排門逐戶,無一保全”。守衛京師的雖然有三大營的軍隊,但士兵因鼠疫死亡過多,已徹底失去野戰能力,原有的近三萬匹戰馬,還能騎乘的竟然不到一千匹,據守內外城牆十五萬多個垛口的,是區區五萬羸弱的士兵,平均一個士兵要守三個垛口。

這些士兵,都是大疫之下僥倖活下來的,“衣裝狼狽,等於乞兒”,而且像是十天半月沒吃飯的乞兒,虛弱得只能坐在地上,以至於用鞭子抽都抽不起來。根據不完全統計,死於明末鼠疫者多達千萬,首都北京幾乎死去四分之一人口。

瘟疫!壓死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鼠疫過後大明王朝氣數已盡,神州大地已是哀鴻遍野,闖軍攻破京城,崇禎縊死。滿清入關,天下一統。鼠疫雖不是亡明的根本原因,但無疑是壓死明朝的最後一根稻草,想想生活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那真是滿滿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