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性格能被環境或者某人影響嗎?

為你鍾Qing


這是必然的,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即是如此。人的性格都是在我們的成長環境中塑造的,3歲看大7歲看老,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雖然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但是並不代表不能得到改變,只是需要極度高的自律。往往成年後的我們,在社會中所有經歷以及收穫都是基於我們的性格而導致。倘若能夠自省,知道總結問題的根源,那麼就可以對自身加以糾正,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正是因為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性格缺陷,而這些缺陷往往就是阻礙我們獲得成功的要素,所以改變跟修正是必須的。

而我們置身於其中的環境,跟現階段接觸的人群就成為了我們後期改變的重要因素,其實不只是疾病會傳染,人的情緒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都說你身邊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層次,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跟什麼人交往就會得到什麼樣的薰陶,所以毫無疑問一個人的性格是會被環境跟所接觸的人而影響的。


白字先生LP


是會有一定影響的。

像我爸爸就受了我媽媽的影響,從一個邋遢的小夥兒變成了現在乾淨利落的老人。伴隨我成長的就是,媽媽天天和爸爸喊:把你的衣服換了洗洗,鞋刷了,鬍子刮一下,那頭髮怎麼還不洗,洗腳睡覺,你洗澡了嗎,刷牙了嗎。時間流逝,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爸爸已經不再用媽媽喊了,自己就能完成所有事了。


東北球姐


人的人格是怎樣形成的?是先天的還是造就的?答案大致有三種:一是遺傳決定論,二是環境決定論,三是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論。時至今日,持前兩種極端觀點的人並不多,大多數人都相信人格是遺傳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這似乎並沒有從根本上說明遺傳基因與外部環境究竟是如何共同起作用的問題。美國著名記者威廉·賴特,積40年思考撰寫的《基因的力量》(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版)一書,從學術研究的視角,充分討論了近年來心理學、行為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關於基因對行為和人格影響的研究成果,借用“非共享環境”概念,力圖解釋這個問題。

“非共享環境”最初是由弗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桑德拉·斯卡爾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行為遺傳學家羅伯特·普洛敏提出的,他們用此概念來說明在相同環境條件成長的兒童的個體差異。所謂“非共享環境”就是針對個體的特殊環境,它可能是僅僅被一個孩子經歷的事情或條件,例如長期的疾病或被父母粗暴地對待,以及最小的孩子受到的特別對待;也可能是孕期事件——缺氧或缺乏營養、細菌感染、各種非遺傳的意外事件等等。相對於“非共享環境”是“共享環境”,即通常意義上的家庭背景、學校狀況、鄰里關係和民族關係等因素。他們的研究發現:共享環境在人格發展中只起微不足道的作用,實際上,非共享環境所起的作用大得多。兒童的差異是由非共享環境引起的。正如斯卡爾指出:“家庭間的一般差異對兒童的發展幾乎沒有影響,除非這個家庭在正常發展的範圍之外。”


蓋達巍等奇蹟


主要是家庭生活環境對一個人的性格產生影響,如果父母平時在家中愛發脾氣、吵架等,那麼他們孩子的性格就容易暴躁和發怒,反過來要是父母的素質很高,在生活中表現出很和諧的狀態,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一般都很溫和有禮。


陌小瑩愛音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些特定的地方工作環境下生活,在沒有形成特定的性格前,性格會受周邊的環境影響變化

特別是年輕人,未成年前。



朱進頪


這個是肯定可以的,就比如孩子的成長也會因為環境和家人受到影響,從而形成不一樣的性格。


陳梓男性二十三


當然,性格形成會被生活環境及周圍親近人影響。


夏威夷我向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