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搶佔“微信視頻號”流量紅利?

自視頻號推出,匡扶會社群每天都在討論:視頻號能不能成?有沒有搞頭?想下手但沒思路,怎麼弄?

多話不說,今天只講兩個問題:

1、視頻號能不能成?有沒有搞頭?

2、怎麼吃到第一波流量紅利?其它基礎問題,例如怎麼開通、怎麼發視頻、注意事項等就不說了,各位看其它公眾號即可,本文的價值在於“瞭解底層邏輯+理解落地思路”。

如何搶佔“微信視頻號”流量紅利?

一、視頻號能不能成?

毫無疑問,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以微信10億日活的體量,視頻號會不會成為下一個抖音,以及如何吃到第一波流量紅利?都是老計算器了,有話直說。

老匡的結論是——視頻號應該是騰訊在短視頻內容消費領域的背水一戰,畢竟傾注心血澆灌的微視基本涼涼,時刻視頻使用者也是寥寥無幾……

這次的視頻號入口僅次於朋友圈,可謂戰略橋頭堡,意義非凡,初步判斷,視頻號大概率能成,可以提前關注與佈局,除此之外,其它理由也是顯而易見的。


1、看內容與匹配效率

畢竟內容消費平臺,能不能成,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有無優質內容以及優質內容能否與用戶高效匹配。

第一、去年,微信的“時刻視頻”採用純UGC內容生產模式(即用戶自己生產內容),導致很難拖住用戶,大家都往抖音、快手跑,為啥?因為熟人之間家長裡短的視頻既不好看,數量也有限,無法形成沉浸式持續觀看快感。

而從本次視頻號內測的邀約機制看(前期只邀請“有影響力”的媒體、大V入駐),視頻號很可能採用PUGC內容生產模式,眾所周知,PUGC更容易穩定產出優質內容,相信只要視頻號輕輕撥動資源天平,優質內容生產者必定蜂擁而至,畢竟10億日活擺在那裡,就問你饞不饞?

第二、優質內容能否與用戶高效匹配則取決於算法與數據分析能力,拋開技術不說,抖音、快手僅憑用戶性別、年齡、地域、興趣標籤等蛛絲馬跡就能輕而易舉造出信息繭房,相信在“微視多年技術鋪墊”與“用戶的微信使用痕跡”雙重加持下,視頻號很容易成為下一個時間大殺器。


2、看用戶遷移成本

意思是,你內容再優質,算法再牛比,用戶已經形成使用習慣,打死不來,你一點辦法沒有,這也是為什麼抖音做多閃、飛聊等半死不活的原因,要說服10億人將多年沉澱的社交關係鏈同步遷移到另一個平臺,無異於同時摁住10億個牛頭在同一個水槽裡喝水,太難了。

但是,注意,社交關係鏈遷移成本極高,短視頻內容消費的遷移成本正好相反,極低,甚至幾乎不用付出任何時間、金錢成本,因為大多數短視頻內容消費,僅停留在“娛樂消費”層面,這意味著,用戶根本不在乎在哪裡看,如果能一邊聊微信一邊看短視頻,豈不是更方便?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內容創作者大多是“同樣的內容做全網分發”,今天主營抖音、快手,明天很可能主營視頻號,在“用戶遷移成本極低、內容生產者流動性極強”的狀態下,視頻號只需後期發力,搭建好“上游讓創作者賺錢,下游讓用戶愉悅”的PUGC內容生態體系,抖音、快手用戶迴流微信,指日可待。


3、看內容生產者賺不賺錢

說了半天,還是要回到那個問題,做視頻號能不能賺錢,不賺錢還折騰個屁?各位注意兩點。

第一、大家知道,公眾號是去中心化的私域流量產品,流量分配完全依賴用戶社交鏈,即便號稱“智能推薦”,也是淺嘗輒止、聊勝於無,沒有種子用戶根本沒法下手。而從目前看來,視頻號很可能採用算法推薦機制(社交推薦其次),將中心化的公域流量按算法統一分配,所以,如頭條、抖音,即便你沒有任何基礎,0種子用戶也能冷啟動操作。

第二、且不說視頻號後續的功能拓展,僅“可發佈帶有公眾號文章鏈接的內容”一項,就有N多變現方式,例如,用視頻號內容引流到公眾號,再用公眾號現有的電商、廣告分成、內容付費、打賞等變現…

看不上?沒關係,在公眾號插入“微信直播海報”號召讀者預約觀看,直播賣貨賺錢,它不香麼?視頻號拍實體店食客用餐內容,附上定位,文案寫團購促銷做本地引流,幫疫情下的餐飲企業喘口氣,它不香麼?

重點是,視頻號能連接微信生態裡的所有產品,如公眾號、小程序、微信圈子、群、朋友圈等,帶貨場景豐富,充滿了商業想象力。

綜上所述,視頻號有微信大盤流量支持,PUGC模式保障優質內容產出,算法推薦有前車可鑑,變現與商業模式充滿想象力等等,萬事俱備,就差微信團隊一個“再努力一點”,大概率能成,務必引起重視。


如何搶佔“微信視頻號”流量紅利?

二、如何搶視頻號第1波流量?

視頻號出來也有一段時間了,各種報道、分析文章鋪天蓋地,大家多少有所瞭解,第一波入駐的大概有5類:1、新聞媒體機構;2、社會名人;3、公眾號頭部大號;4、短視頻頭部大號;5、普通用戶…所以毫無疑問,能火的基本就前面4類,普通用戶放進去純粹耍猴測算法。

現在能火的內容扔哪都能火,例如新聞聯播、papi醬、朱一旦等,沒啥代表性,不多說,回到正題——視頻號全量開放以後,到底怎麼圈一波粉,做一波流量?有沒有能落地的東西?早就說了,老匡並非浪得虛名。

老匡的意思是:正如之前所說,所有的傳統生意,都值得用微信再做一遍;現在,抖音的所有玩法,都值得在視頻號再做一遍。理由也很簡單,微信幾乎覆蓋全國用戶,比抖音更下沉,人群更廣泛,很多在抖音爛大街的內容並未觸達下沉市場,因此也有機會。

具體怎麼做?按照順序,抖音內容大概迭代了6次:搬運矩陣號→PPT矩陣號→電臺矩陣號→真人出鏡講解矩陣號→開箱帶貨矩陣號→多人原創劇情矩陣碰運氣看能不能火不火就換號重來星圖接單號……

每隔大概半年,平臺就會衝出來整頓一次,督促內容生產者進化。同理,低成本玩視頻號,按順序迭代就行了。當然了,老匡還是希望各位一步到位,直接跳到第6步做原創劇情號,畢竟搬運、PPT什麼的低質內容,平臺會定期清理,一錘子買賣,完全沒積累,沒意思。

非要做老匡也不攔你,至於變現就別指望我了,自己想。

最後,再強調1點:

視頻號或許是微信10億日活流量最後一次大規模洗牌與重新分配的機會,不要錯過。

如何搶佔“微信視頻號”流量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