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戰略,會自我強大


一個好戰略,會自我強大

一個好戰略,會自我強大,怎麼來理解呢?我們來打個比方,從上帝的視角,上帝要造人,如果忽略掉人本身性能的差別,一個人怎樣才能快速發展壯大,從而超越那99%的人?這就涉及到戰略層面的思考。

我們知道,影響一個人的因素,分為先天的與後天的。天賦這個東西就是出廠設置,一出生就註定了,幾乎無法更改。唯一能夠讓自己在後天獲得優勢的策略,首先是環境的選擇。

人都是環境的產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顆苗子首先選擇適宜自己成長的環境太重要了,土壤、水份、陽光,雨露,這些都跟你的戰略選擇息息相關。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在苗子成長的過程中,因為市場環境等因素是瞬息萬變的,所以有很多不可預測的風險與不可避免的因素,如何去戰勝這些成長路上的障礙,這就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戰略。

第三步,戰略並不是簡單的思考層面或者說前瞻性與判斷性的單一問題,根據形勢作出決策只是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戰略的高度理解與傳達,第三步是高效的戰略執行。

放在一個公司來說,就是領導層作出戰略決策,管理層高度理解戰略並有效傳達給執行層,執行層則是以最優最高效的執行力來完成戰略目的。所以戰略是一個系統化流程的創新,它涉及到有效的傳達與高效的執行。

如果一個戰略制定的再牛逼,傳達不到位,執行不給力,相當於空中樓閣。而反過來,一味的強調執行,卻缺乏戰略性的指導,就好比沒有方向的努力,始終無法形成積聚式的強大。

再打個比方,比如我們種禾苗,一個好戰略,就是把禾苗種到田地裡,然後配合氣候,陽光,雨水,根據禾苗的生長階段生長情況給予一定的肥料,有害蟲就要想辦法除害,還要防止牛等外力的因素的踐踏。把這些都做到位了,禾苗就會茁壯成長,自我強大。

而一個錯誤的戰略呢,你可能因為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比如因為市場的原因,米的價格突然暴漲,為了趕上這個好時機賺上一波,你決定不再考慮禾苗的生長週期,使出“拔苗助長”這個昏招,最終導致所有禾苗枯死,徹底玩蛋……

從禾苗這個事件我們可以領會到一個很深刻的道理:

很多東西是長出來。禾苗的生長與壯大,需要正確的戰略與一定的生長週期。正確的階段性戰略成功了,就會進入到下一個發展週期,週期與週期形成螺旋式的整體性發展。

很多人在定目標做戰略的時候,很容易忽略“週期”或者說“階段”這個東西,搞一步到位,執行的結果往往是一步到死。比如看見別人在這個領域做的不錯,憑自己的小聰明想直接模仿複製。

真正去執行的時候,才發現,在很多方面,比如系統,技術,價值鏈,競爭力,運營,團隊,執行,效率等,別人是經過幾十年的改進後才逐步沉澱優化出來的,豈能是你臆想的花個兩三年就能達到的成果?

戰略是一個長期動態微調的過程,它需要事先的洞見與判斷,事中的實時性調整,事後的思考總結,才能形成一個切實可執行的好戰略。而一個好戰略的制定與執行,能夠讓整個組織的生命力得到逐步的生長,自我強大。

下面我們來講一段歷史,看看一個國家是怎樣通過好戰略,從一個被天下隨意鄙視任意踐踏的弱小國,變成一個時代的霸主。

楚人是火神祝融氏的後代,但在商朝,因為不是商王室的血脈家族,受到嚴重的歧視與排斥,一直被商朝的軍隊往南方蠻荒之地驅趕,越過秦嶺到達江漢一帶。這個地方蠻族很多,文化落後,被排斥在中原文明體系之外,但土地氣候卻十分適宜,非常適合發展。

即使到了這裡,楚這個部族還是被商朝軍隊發現,進而發起攻擊。因為商朝真的非常噁心蠻族,他們把楚人看成是蠻族。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別讓我看見你,不然見你一次打你一次。楚人當然一直只能捱揍,因為力量懸殊。

直到西伯侯姬昌(周文王)要聯合十幾個部族一起推翻商紂王,楚也在被邀請之列。當時楚人的領袖叫鬻熊,感覺到這是個部族擺脫被欺凌命運的機會,於是果斷應邀。而且,在推翻商的過程中,在火師這個職位上因為長時間勞累過度死了。

商朝被推翻,周朝建立,大封天下。楚人覺得,我們付出了這麼多,現在終於熬出頭了,不能封伯侯起碼也封個子爵吧。然而,不好意思,楚人連個屁都沒撈到!為啥呢,因為周武王同樣認為,楚人只是個蠻族,沒資格。

鬻熊的兒子熊繹非常失望。直到周成王,在學習先王創業的課程資料中,才發現原來楚人在周的建立上也是有功勞的,於是給楚封了個“子男五十里”,五十里地,擱現在就是個鄉鎮的大小。後面楚的面積發展的有多大呢?地方五千裡!翻了一百倍。

別看當時楚只有區區五十里,但楚人非常的興奮,因為這意味著他們被正式納入了中原文明體系,起碼在名義上有名了,也就是拿到了周王朝頒發的身份證,終於可以買上火車票了。

不久後,周成王舉行諸侯會盟,熊繹也被邀請了,然後屁顛屁顛的去參加會盟,結果會盟吃飯時,他跟鮮卑族的首領被拒絕入內,幹啥呢,安排他們在外面看守火堆……

熊繹當然不服啊,但他沒表現出來,反而他還表現得恭恭敬敬的,表面順從,暗地裡卻是韜晦之術的運用。周成王非常高興啊,這麼聽話的蠻夷小子,所以以後每次聚會,就招呼熊繹來當“服務員”,熊繹隱忍而從。

到了周康王時期,周康王要賞賜諸侯國,熊繹覺得他任勞任怨,沒功勞也有苦勞啊。可是呵呵了,熊繹再一次被忽視,被遺忘。楚人終於看透了,在血緣決定一切的周王朝,楚人無論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被認可的。

熊繹死後,楚人覺得周王朝對自己太過於傲慢與冷漠,竟然逐漸忘記了給周王朝定時朝貢。這一小小的疏忽,卻被周王朝視為叛逆之舉!小小蠻夷邊遠之國,他孃的膽子竟然肥到不來朝貢,反了!幹他!乾死他!

然後周昭王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征伐小小的楚國。然而,八年戰爭,連打三場,竟然都被楚國打趴下了!第二次周軍全軍覆沒,第三次周昭王還直接掛了……

這就是自我成長的實力啊,逆天了,楚人明白一個道理,只有當自己強大了,別人才不敢輕視你。楚人看到了周朝的衰落,時代正在發生改變,崛起的機會到了。

西周末年,周幽王為搏妲己一笑,玩烽火戲諸侯的遊戲,結果把自己玩死了。他的兒子周平王東遷,春秋時代到來。楚人看準時勢,制定了長遠的發展戰略,西征庸國,東征揚越,逐漸征服了周邊的蠻夷之國,拓展自己的疆土。

楚國國君熊渠特能牛,在他那個時代做了一個驚人之舉:你不是看不起我們楚人,說我們楚人是蠻夷嗎?我就蠻夷給你看,老子要自立門戶了!熊渠直接封自己的三個兒子為王!意思就是要與周王平起平坐。

春秋時期局勢混亂,有實力的諸侯趁機而起。這時候已經到楚武王時代了。楚武王看到了楚國真正崛起的時機。要崛起就得有崛起的戰略,什麼樣的戰略是正確的戰略,那就是能夠讓楚國強大,問鼎中原的戰略。

冷兵器時代,一個國家強大的標誌,就是武器裝備的精良。而武器裝備技術要升級甚至領先,就必須要有豐富的製造武器的戰略資源——銅。像這種戰略資源,肯定是被國家管控的,被周天子所掌握。

當時非常重要的銅礦資源在銅綠山,而這個銅綠山控制在一個叫隨國的國家手裡。所以楚武王熊通清楚,楚國要真正強大,就要有精良的武器裝備,要武器裝備就必須要征服隨國,把銅綠山控制在楚國手中。

這裡再多說一句,銅綠山這個地方,據專家根據廢棄的銅渣計算,累計產銅12萬噸!12萬噸是什麼概念呢?按照當時的標準生產,12萬噸銅能製造6000萬把青銅劍!如果製作成青銅箭頭,能造40億枚!

想想看這個數據,這個戰略資源,一旦掌握,直接就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

熊通雄才大略,當然看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立志,此生一定要征服隨國。但是!隨國豈是說你想打就能打的?也不稱稱你自己什麼斤兩?

按照我們前面講的,隨國因為控制了戰略物資,而且擁有先進的製造技術,很顯然就是個發達國家啊,起碼人家武器裝備是世界一流的。而楚國呢,蠻荒之地,技術落後,只能拼人啊!野心是好的,關鍵是你得有實力去實現你的野心啊!

所以,征服隨國的第一戰,楚國被隨國的武器驚呆了!NND,請問,用步兵打人家的戰車(坦克),怎麼打?直接被團滅啊。雖然楚國在士氣與人數上佔有壓倒性優勢,但武器不行啊,戰果簡直慘不忍睹。

所以,因為武器代差的劣勢,前兩次楚國徵隨都鎩羽而歸。十六年之後,這時楚武王熊通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了!他奮鬥一生的目標就是要征服隨國,為楚國的發展壯大贏得戰略性的優勢!

縱然七十歲的蒼白年紀,他依然決定,要征服隨國,不然老子真是死不瞑目啊!史書上記載,在第三次出征的誓師大會上,武王明顯感到自己“心蕩”,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感覺自己是心臟病的前兆,心臟很不適。

但他依然決定出徵!誓死踏平隨國!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就是武王跟他的王妃鄧曼說了自己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一般的女人一定會勸阻自己的男人放棄。

鄧曼沒有,而是在極其關鍵的時刻,表現出作為一個王妃的戰略智慧:大王,你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吧!即使你死在征戰途中,勝利最終會是屬於楚國的!

果真如鄧曼所言,楚軍在行進到漢水東岸時,楚武王心臟病發,死了。前兩次都是鎩羽而歸,第三次更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偉大的路總是如此之坎坷,曲折,充滿艱難險阻……

楚武王臨終遺言:秘不發喪,直取隨國!

楚軍可謂是一片悲憤。我們的王都為此犧牲了,拿不下這場勝利,你TMD還有臉活著嗎?於是乎,每個士兵都充滿了必勝的堅定信念,武王用他的死激活了每個士兵的狂血狀態!楚軍氣勢如虹,直撲隨都!

隨軍從未見過如此狂血鐵勢的楚軍,在首戰失利後,直接宣佈投降!

從此,隨國納入楚國的版圖,銅綠山的戰略資源為楚國所擁有。大國夢有了如此重要的戰略資源作為支撐,加上楚國人歷代的尚武精神,楚國君的高瞻遠矚,不崛起,不壯大,不霸主,天理不容啊。

楚武王之後,他的兒子楚文王,他的孫子楚成王,繼續他的雄才大略之路,持續征服了東西兩條戰線的十多個國家,一躍成為令天下諸侯國震驚恐懼的大國強國。

楚國由一個弱小國家崛起成為一個令天下震驚的強大國家,從這個過程中,我們多少能夠體會到,戰略於一個國家,一個組織,一個公司,一個團體,一個人的發展有多麼的重要。沒有階段性的正確戰略支撐,很難說你能夠到達你想要到達的位置,進而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們也可以藉助這個歷史片段,從自己的一生來反觀分析,站在未來看現在,一步一步,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目標,制定什麼樣的發展戰略,才能在有生之年,“征服隨國”,實現抱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