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很多人选择利用这段时间用阅读充实自我。近日就有单位发起“线上打卡阅读《红楼梦》”的活动。那么,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如何阅读《红楼梦》?《红楼梦》的精髓在哪里?

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和【文化叨叨令】谈起了他的观点。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红楼梦》

多大年纪适合读《红楼梦》?关键在于正确引导

举世闻名的《红楼梦》,从宏观层面的历史文化,到微观层面的饮食起居,可谓应有尽有。《红楼梦》蕴含巨大而丰富的生活和艺术容量,能给人们提供多方面的审美体验和奇妙感受。

据了解,2019年秋投入使用的教育部统编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就包括“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的内容。张庆善认为,如此是对青少年阅读《红楼梦》划定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时间:

“初中课本中已经开始学习《红楼梦》的篇章选段,而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完整阅读中外名著的条件。精神层面影响很大,也为将来进一步深入阅读奠定非常好的基础。”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高一语文教材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整本书阅读《红楼梦》

其实,对于这样一本“宝藏”名著,“多大年纪开始适合阅读”的讨论也屡见不鲜。有人说小学生不适合读《红楼梦》,最好中学以上再读;也有人说孩子可以通过《红楼梦》更生动认知传统文化。

对于大家不同的看法,张庆善觉得,其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年轻人走进《红楼梦》的世界,更要正确认识《红楼梦》是本什么书。

张庆善认为,《红楼梦》主要描写了一个贵族家庭的生活及其衰落,进而演绎出生活悲剧、婚姻悲剧、爱情悲剧、人生悲剧,以及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社会、人生、人性、人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假恶丑的鞭笞,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是一部人情小说,是一部探索人生的小说,《红楼梦》是曹雪芹人生体验的结晶。

如何读《红楼梦》?重在“欣赏、审美、感悟”六个字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张庆善(文化叨叨令摄影)

至于如何读《红楼梦》,张庆善也畅谈了他的观点:

一是把《红楼梦》当做文学作品来读;二是要精读、细读,把精读、细读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三是重在欣赏、审美、感悟。

“好好欣赏《红楼梦》传神般的描写、生动鲜活的语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细细品味人物的性格特征,加深对生活、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感悟,感受《红楼梦》的美妙和精彩。”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87版电视剧《红楼梦》

“欣赏、审美、感悟,这六个字对年轻的学生整本书阅读《红楼梦》非常重要。我们要通过阅读《红楼梦》这样的伟大文学经典,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更深刻地感悟人生、感悟社会、感悟人。这样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就是一条正确的路子,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在《红楼梦》世界里尽情畅游。”

有一次,张庆善到一所中学讲《红楼梦》,讲到“黛玉进府”,他就从欣赏角度入手——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小戏骨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如果粗粗读一遍,会感到情节很琐碎。但如果用欣赏的眼光、感悟生活的心细细读,就不一样了。你就会顺着林黛玉的眼睛仔仔细细地观察京城、贾府,你就会细细地体会一位失去母亲的小姑娘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时的心态。你就会通过林黛玉的眼睛、感受见识各色人物,诸如京城的繁华、贾府的气派、外祖母的慈悲、王熙凤的张扬、宝黛玉初会时的似曾相识的那种感觉,都会生动地展现在你的眼前。”

“书中写到,林黛玉自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的人来接了,林黛玉在家时就时常听母亲说,她外祖母家与别人家不同。因为那是王公贵族之家,黛玉见到来接她的几个三等的仆妇,已经感到吃穿用度不凡,那么她外祖母家的一等仆妇、荣国府的主子岂不更是不凡?这是林黛玉第一个感觉,这个细节的描写,通过林黛玉的心理活动,为荣国府作了充分的渲染和铺垫。”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

“因此,此时的林黛玉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为什么呢?‘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既表现出林黛玉的谨慎、自尊,又表现出她是一个有心的姑娘。有人说,这怎么与后来口齿伶俐的林姑娘不一样呢?这种疑惑有一定道理,但这是“黛玉进府”啊,这是一个有心、自尊的小姑娘来到一个新环境下的正常心态和表现,否则傻呵呵的,还能是林黛玉吗?”

“再之后,‘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这是宁国府门口的两个石狮子。什么时候还提到过这两个石狮子呢?第六十六回,柳湘莲对贾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门口蹲着的的石头狮子显示着权利和富贵,可这样人家的主人,都是糟糕透顶。他们的荒淫无耻与威严的大石狮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成了绝妙的讽刺。”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片头

“曹雪芹的描写常常就是这样一笔多用,常常是言外有意,而且是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当前后的故事联系起来,就会深深地感受到曹雪芹对宁国府门前两个大石狮子的描写真有‘史笔’之千钧之力,就会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红楼梦》了。”

贾宝玉只是“傻呵呵”?他的心里没有自己,是纯洁的真善美

张庆善的讲授大受同学们欢迎,连老师都说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张庆善解释道,如此读来读者就会觉得《红楼梦》非同寻常,非常有品位、非常有意思。

“比如读了黛玉进府这一段,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漂亮的、聪慧的、伶俐的小姑娘林黛玉形象,这个在中国文学史上永远长不大的、永远保持青春和纯洁心灵的形象。有了这样的阅读体会,你的感受肯定就不一样,就会在潜移默化享受‘真善美’的熏陶。”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

“其实贾宝玉也是这样,他有时候表现出一种傻呵呵的形象,但本质上他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他的心里没有自己,他对姐姐妹妹的关心和爱,是那样的纯洁,令人感动。作者对贾宝玉、林黛玉形象的塑造,强烈表达出他对人间真情的期盼,对真善美的追求。《红楼梦》从贾宝玉的赤子之心反衬社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他的生活理想引人共鸣,最后形成悲剧,其震撼力多么大。”

防控疫情,宅家看书: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谈如何读《红楼梦》

欧阳奋强饰演的贾宝玉

近年来“红学”解读可谓“百家争鸣”,不乏一些另类的新奇的博人眼球。张庆善觉得,现在要通过孩子们、青年人的阅读来推动《红楼梦》的当代阅读,要认识《红楼梦》的当代价值,认知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红学大师冯其庸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应该把了解不了解《红楼梦》,熟悉不熟悉《红楼梦》,喜欢不喜欢《红楼梦》,作为成为衡量一个中国人的人文素养的标志之一。张庆善对此深表赞同:“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不知道曹雪芹,就和英国人不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不熟悉普希金、托尔斯泰一样。因此,我们在今天推动《红楼梦》当代阅读与研究,对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