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一段別人的愛情故事留下一點思考在腦海—《一個女人的史詩》

讀書不為消遣,它更像一場旅行,看一朵花開花落,看一朵雲捲雲舒,聽一段別人的愛情故事留下一點思考在腦海

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書裡的人物,情節,觀點,或者你的思考會突然蹦出來,香你一臉。這就是讀書的收穫,不知不覺滲入生命的田野,給你澆水,給你施肥。


聽一段別人的愛情故事留下一點思考在腦海—《一個女人的史詩》


看完《一個女人的史詩》,總想碼字,腦子裡揮之不去的是田蘇菲對愛情“瘋”和“狂”的樣子,或許《一個女人的瘋狂》更適合這本書的名字,作者愛惜自己的“孩子”,用“史詩”來拔高她的形象,小說字裡行間都是田蘇菲一個人在瘋狂,為愛情瘋狂,從18歲一直到50多歲,根本停不下來。在她18歲那年開始,有一份“愛情”和一份“實惠”擺在她的面前,年輕的田蘇菲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愛情,並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奔跑在愛情的左邊,右邊,後邊不停地叫喊,呼喚,從含苞待放的少女一直陪跑到半生埋黃土的油膩中年,手持愛情魔幻棒的歐陽萸,才停下來等她,挽上她的胳膊,一起走進一個僻靜的小山村,度過人生的後半輩子。

都漢“實惠”,田蘇菲不嫁


聽一段別人的愛情故事留下一點思考在腦海—《一個女人的史詩》


30來歲的粗人旅長都漢,第一次見到田蘇菲時30來歲,一見傾心,過來握住她的手,就起了娶她回家的念頭,一直到他病逝,都是將田蘇菲放在心尖上:他經常去文工團捧蘇菲的戲,是她的戲迷,他知道婚姻講究父母之命,懂得“曲線救國”,買東西到蘇菲家先拿下蘇菲媽,獲得蘇菲媽支持嫁女兒,霸道地要娶蘇菲回家。

因為要上戰場,擔心戰死讓蘇菲守寡而暫時沒結婚。田蘇菲就是在這樣的空隙裡,大著肚子嫁給了歐陽萸,都漢知道以後又氣又恨,三年沒有再看蘇菲的戲,後來才想通了。這之後,只要田蘇菲的戲,都漢都會叫人去捧場,文工團沒落以後,都漢還經常去看她的戲,每次都叫上一大隊人馬去捧場。一直到人生的最後一段日子,都漢躺在病榻上,在田蘇菲需要支持時,奄奄一息的他還打電話讓軍隊的人去捧場,都漢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愛了田蘇菲一輩子。無論是支持蘇菲的戲、荒年給她寄軍用罐頭,還是歐陽雪出事時出手相助,都漢都是田蘇菲命裡的“貴人”,是她生命中除了她媽媽之外,給過她最多實惠的人。如果蘇菲嫁給他,相當於嫁給一個現代版的“暖男”。

可是田蘇菲要的不是實惠,是愛情。田蘇菲不愛他,他愛的人是歐陽萸,她可以為心中所愛與自己的母親抗爭,甚至大膽對他告白,在他的書裡夾上:我想嫁給你!終其一生,去追她的愛情,搖頭晃腦想要得到它的認可,其實姿態不太美。

終其一生,心驚膽跳終於得到歐陽萸的“愛情”

從看到他的那一刻起,從往他的書裡夾字條的那一刻起,田蘇菲就開始進入為愛情徹徹底底瘋狂的狀態。

婚後她密切注意他的一舉一動,一點點風吹草動,如家居擺設有一點點變化,床單有一點點皺,她都疑神疑鬼:有女人來過?他出軌沒?

歐陽萸下鄉後得了重病,田蘇菲賣命地演出,計較那一分一毫,掙錢給他補營養,調理身體。她曾經紅透半邊天,一半為了自己的愛好,一半為了支撐她和歐陽萸的現實生活,但是歐陽萸從來沒有去看過她的演出,對她的演出沒有一丁點好奇心,她演藝生涯的最後一場戲,歐陽萸都沒有去看過。


聽一段別人的愛情故事留下一點思考在腦海—《一個女人的史詩》


她甚至為了報復他而出軌,為了他吃女兒歐陽雪的醋,為了他與她的情敵孫百合成為朋友,為了他忍受他一次又一次精神出軌,肉體出軌。

這是一個為愛情瘋狂,同時也失去自我的女人。田蘇菲的生活和精神角落,處處都是歐陽萸,分分秒秒都是歐陽萸,愛情已經完全衝昏了她的頭腦,佔據了她的心智。而歐陽萸,只有在生活陷入低谷,人生陷入磨難的時候,才是田蘇菲的,其他的時間都在精神出軌。他是自私的,渴望精神戀愛,他需要的是那一種“談得來”的愛情和婚姻,而田蘇菲恰恰不是,儘管這個過程當中,田蘇菲一直沒有停止學習,她背詩,她看書,她想追上他的腳步,想成為與他“談得來”的人,然而終其一生,她也成不了這樣的人,她還是她自己,她一直是她自己,那個身上滿滿人間煙火氣的女子。

努力了大半生,最後她看著女兒歐陽雪與父親談得投入,你來我往,是他精神上的朋友,蘇菲感到幸興:我無法成為他“談得來”的戀人,卻為他生了一個“談得來”的女兒!何等欣慰!可憐,可嘆,也可悲!



田蘇菲瘋狂的愛情,對歐陽萸來說意味著什麼?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田蘇菲就是歐陽萸的“實惠”,她給了他愛情,同時也給了他實惠。她把他的生活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一切都打點好了,甚至給他倒的水,都要放在最佳的位置上:只要他一挪手,就能夠得著,不遠不近剛剛好。


聽一段別人的愛情故事留下一點思考在腦海—《一個女人的史詩》

最後歐陽萸挽著她的手,走在他們那個城市情侶出沒的地方,像是終於回應了田蘇菲的愛情,那是歐陽萸歷經生活的艱辛,體會過生活的“厲害”之處後,從生活的“精神理想國”重新墜入充滿人間煙火的“現實生活”中,終於累了倦了,終於願意靜下心來,與田蘇菲一起走下去,相濡以沫度過下半生。

就是這樣,她付出了自己的前半生,瘋狂的愛和瘋狂的恨交織的前半生,是她選擇愛情拒絕實惠的代價,是否值得,此生是否有遺憾,也只有留待田蘇菲本人評說。畢竟人的一生,選擇如何度過,總還是自己說了算的:選好了,就一直往前走,走到底,也許一輩子也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愛情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