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南白銀鄉:“五心惠農”得民心

通訊員 海龍

近年來,白銀蒙古族鄉堅持“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的宗旨,把惠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貫徹落實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各項要求,堅持落實“五心惠農”,得到農牧民群眾的一會好評。2019年1月至目前,該鄉積極落實各項惠民政策56項,落實有關惠農資金885.3萬元,受益群眾達600餘人。

奉獻愛心,為民解困,打造“愛心惠農”。該鄉深入開展“訪民情、問民計、解民憂、保民生”主題實踐活動30餘次,瞭解和掌握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和需求,積極創新工作模式,結合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濟等救助手段,真正把救助資金用到最需要救助的對象身上。

貼近群眾,為民服務,打造“貼心惠農”。重點建立和實施好崗位責任制、首問首辦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務承諾制等各項制度,開展說好每一句話、接好每一個電話、辦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位來訪對象、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五個一”活動,主動貼近群眾,查找服務存在的問題,落實整改措施,提高群眾滿意度,爭當群眾貼心人。

傾注真情,為民謀利,打造“真心惠農”。該鄉面對惠農工作面廣、量大、複雜、工作難度大的現狀。提出必須帶著切實為民辦好事、辦實事、辦成事的真情,採取對上多爭取,對下多發動,對外多協調,對內善用人的方法,力求把各項民政工作做好做實。

取信於民,忠誠為民,打造“忠心惠農”。主辦惠農工作人員及時進村入戶,宣傳惠農政策,分類梳理,開好測評評議會,做到符合的一個不漏,不符合的一個不進,及時公示評議結果,為民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公正透明,為民辦事,打造“放心惠農”。該鄉積極打造“陽光型機關”,切實做到“六公開”:服務項目公開、政策依據公開、辦事程序公開、申報材料公開、辦理期限公開、;大力倡導“五簡”:工作程序簡化、方法措施簡便、為人處事簡單,實行開放式辦公,透明化服務,得到了農牧民群眾的滿意和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