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青海的哈薩克們是怎麼回遷的?

請記得關注 薩姆魯克及分享。讓我繼續努力前進。

中國有個青海省,阿勒泰有青海村。青海省與青海村有著怎樣的關聯呢?讓我們打開塵封的歷史,一起去探究其中的緣由吧。

打開網上地圖搜索,在青海省有一個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地方。而在30年前,也就是1984年時,這個地級自治州的名字是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其中這裡的哈薩克族,就是從阿勒泰草原遷徙來的。然而從1985年以後,哈薩克族在海西自治州的民族序列中消失了。

曾經青海的哈薩克們是怎麼回遷的?

青海村民集體合影留念壺

時光倒退30年,海西州阿爾頓曲克哈薩克自治區(由自治州直轄的區級行政單位)238戶、1175名哈薩克族人,集體由海西州遷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安置地在阿勒泰地區、昌吉、烏魯木齊。而阿勒泰市阿葦灘鎮喀拉塔斯村是安置點之一。在當地人的俗語裡,一般把這個村叫青海村。阿爾頓曲克哈薩克族自治區沒了,阿勒泰地區憑空多出了幾個青海村。

曾經青海的哈薩克們是怎麼回遷的?

30年前青海村民

今年60歲的喀拉塔斯村村民,當年遷徙的見證人阿依坦·哈任拜說,他父親出生地應該就在現在阿勒泰市巴里巴蓋鄉薩爾哈仁村,出生後的第二年,他的爺爺(當地的名門富戶)就帶著50戶人家遷徙到了吉木薩爾,後來去了巴里坤。大約在1940年左右,爺爺帶著族人和他們的畜群遷徙到了甘肅西部鄰近青海一帶叫齊裡谷的地方牧放牲畜。這裡芨芨草遍地,人煙稀少。後來,因為草畜糾紛,被馬步芳的手下殺了13名族人,並將牲畜劫掠一空。幸虧家裡還有幾十只羊被一個親戚放養,沒有被搶去。但齊裡谷這個地方變成了流血谷,不能待下去了。全族人只好往被俄羅斯探險家普瓦爾熱瓦爾斯基稱作無人區的青藏高原東部——格爾木遷徙。隨著戰亂頻發,在1940年末和1950年代初,零星的哈薩克人也尋蹤來到格爾木,與哈仁拜的父輩匯合。後來雖然經歷了兩次運動,特別是人民公社化,但是海西州阿爾頓曲克哈薩克自治區並沒有改名叫人民公社,只是在自治區後面加了諸如革委會之類的後綴。

喀拉塔斯村現任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木哈買提·桑斯孜拜說,自治區不叫公社,但下面叫大隊。我們村當時是雨水河大隊二小隊,全部從事畜牧業。當時生產隊有羊18000只,還有數量不等的牛、馬、駱駝。儘管是公社時期,但隊裡的工分值很高,一個工分0.25元,一個勞動力按一天10分計,就有2.5元的日工值。那個時候,一隻大羊的價格也只有20元。而相對於遠在故鄉阿勒泰地區人民公社社員的日工值大約在0.6元左右,其收入差距是巨大的,但物價的差距很小。在阿爾頓曲克哈薩克自治區當社員,一點兒都不比拿工資的人掙得少。

回遷動議

按現代人口流動的一般理論而言,人們從鄉村到城市,從西部到東部。其背後的真實原因是經濟利益的驅動。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在青海格爾木生活好好的一群哈薩克人,為何要回遷到阿勒泰呢?木哈買提揭開了謎底。木哈買提說,有幾個原因促成了我們的回遷。一是在1983年時,當時黨內高層到海西州調研民族問題,自治區有5名哈薩克老人被高層約見,他們提出要回遷故鄉(出生地)。當然,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人口太少,婚配問題等。但高層的親民,促成或加速了這一回遷行動。

木哈買提認為,更具體的原因有:一是婚配有一點的困難;二是部分放牧區域在海拔4200米左右,人畜易生病、死亡;三是放牧勞動強度大,特別是接羔育幼期和牧群野放時混群后的分群。以接羔育幼為例,當時自治區(公社)考核好社員的標準是羊(蒙古黑羊)的繁殖成活達到60%就是好社員。而阿勒泰地區就是在公社化時期,這一標準大概在90%左右。阿依坦說,有一年接羔育幼時(每年的三月份),妻子生孩子,他管理的羊群中,一夜就死了90多隻新生羊羔。近兩萬頭只牲畜,只有30戶人家照看著,每戶牧放著600頭只牲畜,勞動強度能不大嗎?

木哈買提說,自治區裡的老人要求回到阿勒泰,也就是他們的出生地。但其他人有什麼想法呢?依照木哈買提估計,如果搞一次民意測驗,大約一半對一半。也就是說一半人的人願意回遷,另一半人不願意回遷。而阿依坦認為,大約是六四分。也就是隻有40%的人願意回遷。但對於當時的情況而言,上級要我們回遷,誰徵求過大家的意見呢?

曾經青海的哈薩克們是怎麼回遷的?

青海村民帶回來的洗手壺


當動議成為行動時,198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的指導下,青海、新疆兩省區有關部門召開會議專門研究這部分哈薩克族群眾的返遷新疆問題,形成了《關於青海阿爾頓曲克哈薩克族群眾搬遷新疆問題的會議紀要》。國家民委、財政部為此下撥100萬元安置專款;青海省承擔從格爾木到烏魯木齊的全部搬遷費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撥安置基建專款。

阿爾頓曲克自治區也派人到阿勒泰地區各安置地提前踩過點。在阿勒泰縣(當時還未建市),地縣積極配合,選了幾個點,都不理想,後來就選在了阿葦灘鄉與紅墩鄉交界處的現址,劃出了5000畝生荒地,並在夏牧場劃出了6000畝草場,供夏季放牧用。幸虧那時公社還沒有解體,草場還屬於公社所有,草原載畜量還沒有飽和。否則,為協調草場,還不知要費多少周折!

為了哈薩克人的回遷,阿勒泰縣政府出臺了搬家費由政府出,住房由政府免費蓋的政策。每戶的住房大約為一明兩暗的戶型,70平方米、土木結構、三合板吊頂,戶投入資金6400元。這在當時的農村住宅中屬於高標準的。

回遷到阿勒泰,阿爾頓曲克自治區以生產隊為單位整體回遷。雨水河大隊二小隊的羊作價整體售給了新疆巴彥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一些自留畜也處理了,生產隊的大畜——牛、馬、駱駝要趕回來。

阿依坦說,在回遷的名單中,我們這個隊多了一戶回族。為什麼呢?因為我的兄弟剛娶了這戶回族家的姑娘為媳婦。這戶回族在格爾木市屬“兩無”(有戶口、無職業、無生產資料)人員。這戶回族聽說要到新疆去,就找到阿依坦家,說如果不能一起回新疆,就把女兒留下。當然這是氣話。但阿依坦當了真,反映給政府,政府也就同意了。

曾經青海的哈薩克們是怎麼回遷的?

青海村的老人,回遷時才30多歲

別了,格爾木


早在青海、新疆兩地政府統一安置阿爾頓曲克哈薩克自治區的哈薩克族人回遷前,就已經有零星的戶回遷了,回遷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1984年5月26日,在格爾木市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大會。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廳、省民委、省委組織部和統戰部都派出代表專程參加。會上省黨政代表團代表中共青海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對遷返新疆的哈薩克族群眾表示親切地慰問和熱忱地歡送,並對他們在青海期間和各族人民親密團結、互助合作,發展生產,共同進步等方面做出的貢獻作了應有的評價。在歡送會上,州、市黨政負責人和哈薩克族代表,先後講了話。同時省、州、市黨政部門還向遷新的哈薩克族每戶贈送青海毛毯1條、鏡框1個和其它慰問品;給安置青海哈薩克族的新疆地、縣各送“團結之花與崑崙永存,友誼之樹為天山常青”的錦旗一面;同時州文工團以極大的熱情巡迴演出節目,並以精彩的哈薩克族舞為遷新的哈薩克人送行。

5月28日,238戶、1175名哈薩克族同胞坐上兩輛專列,繞了很大的一個彎,先向東到西寧,再向北到蘭州,最後向西到烏魯木齊。在青海省,火車每停靠一個站,當地的政府都派出人員到火車站送食品和日用品。

隨著火車的隆隆聲,別了格爾木,別了青海。從此,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就變成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4年6月1日清晨7時,火車抵達烏魯木齊時,在熱烈的掌聲和鑼鼓聲中,哈薩克族同胞喜氣洋洋走下火車,自治區黨政領導賈那布爾、黃寶璋、何德爾拜和各族各界代表300多人到車站迎接。當時阿勒泰縣派了三名人員接站:一名哈薩克族幹部、一名漢族財務人員和一名哈族醫生。

阿依坦說,當時的自治區領導賈納布爾告訴我們,不論因為什麼原因去了青海,那都是歷史了!現在回到故鄉,就要把故鄉建設好!

1984年6月4日,回遷阿勒泰的人們隨著一家一戶的搬家車隊,離開了首府烏魯木齊市,經過三天的時間,在6月6日抵達了阿勒泰縣阿葦灘鄉。據阿依坦說,當時是30戶人家,其中兩戶幹部,一戶安置在自治區機關,一戶到了地區機關。而木哈買提說只有23戶牧民。也許是大戶和小戶的分類方法有差異吧!

到了故鄉,免不了又是宰羊、喝茶,熱情接待。6月18日,因為新房子還沒有完工,回遷的牧民被安排到鹽池鄉的夏牧場,根據各戶的需要,調劑了少量的奶牛。這種調劑是有償的。

到了1984年10月份,新房完工。鄉里派人把各家牲畜越冬的飼草都打好堆好,每家每戶都拉了煤,回遷的牧民才搬進了新家。

木哈買提說,我們當時同意回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想當牧民了。當牧民太累太苦了,從1984年夏天去了夏牧場之後,我再沒去過夏牧場,牲畜由村裡的專業牧戶放牧。那個時候,阿勒泰地區牧民定居還只是一個官方的提法,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行動。這批迴遷的哈薩克人,應該是阿勒泰地區牧民定居的主觀先驅者。

這一年的10月,從格爾木換乘火車到哈密站下車的1000多匹(峰)大牲畜,在趕回來的途中,損失近三分之一。因為沒有草和棚圈,只有把大部分大畜賣了,錢放在村集體,用於之後的開荒、平地、修水利、拉電、建學校等公共事業上。


冬天到了,新房子怎麼燒也燒不暖和,但希望在春天。

1985年的春天到了。村裡將格爾木市的一臺拖拉機用車運了回來,開墾荒地,播種小麥,也播下了希望。可是到了秋天收穫的季節,一畝地打了一袋子(100公斤)小麥。全村算了一下帳,人均收入才18元。當然,也許是隻算了地裡的收穫,沒有算畜牧業的收入。這一年的10月,村支部書記吐爾遜帶著7戶人家(阿依坦說是12戶)返回了青海格爾木。本來村上只有三個黨員,書記帶走一名黨員(吐爾斯別克)。木哈買提當時是村長,但不是黨員。在這種情況下,特事特辦,木哈買提和木哈買提亞在兩個月內,入黨轉正。木哈買提任支部書記,這一干就是29年!木哈買提亞任村長。

後來,村裡又開了地,分給了各家各戶。1998年,依託國家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項目,用5萬元購買了200只羊,拿出其中的130只羊作為扶助羊,每戶10只羊,分給13戶村民(只分給大戶,不給小戶),以三年為一期,在村裡進行週轉,幫助村民發家致富,至今已週轉了四期,成為村裡不成文的規矩,不容更改;另外70只羊,作為集體羊進行放養繁殖,後來把羊置換成8頭牛。這8頭牛交給一家村民放養,村裡給40畝草場,實行鐵畜制,個人和村集體五五分成,至2013年底,集體牛發展到22頭。

曾經青海的哈薩克們是怎麼回遷的?

青海村村民的住宅

30年彈指一揮間,至2014年6月,喀拉塔斯村共有42戶,人口185人。由哈、回兩個民族組成,主體民族是哈薩克族,佔總戶數的93%。總耕地面積1100畝,村集體耕地218畝,草場30畝,林地100畝,集體畜150頭(只)。牲畜最高飼養量2600頭(只),年末存欄牲畜1600頭(只)。種植結構為油葵、青貯玉米。戶勞動力結構為40戶農戶,2戶牧戶。2013年人均收入8251元,比上年人均增收1702元。

留下來的人也就慢慢習慣了新的環境。但是,他們與格爾木仍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一些返回格爾木的人,就是他們的親人,還有過去的老師、同學等。現在村裡的這批人,在30年前,因為他們的父輩要回到出生地,那麼,他們的故鄉在哪裡呢?是格爾木嗎?一切都讓我們從時光中尋找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