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青海的哈萨克们是怎么回迁的?

请记得关注 萨姆鲁克及分享。让我继续努力前进。

中国有个青海省,阿勒泰有青海村。青海省与青海村有着怎样的关联呢?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一起去探究其中的缘由吧。

打开网上地图搜索,在青海省有一个叫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地方。而在30年前,也就是1984年时,这个地级自治州的名字是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其中这里的哈萨克族,就是从阿勒泰草原迁徙来的。然而从1985年以后,哈萨克族在海西自治州的民族序列中消失了。

曾经青海的哈萨克们是怎么回迁的?

青海村民集体合影留念壶

时光倒退30年,海西州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由自治州直辖的区级行政单位)238户、1175名哈萨克族人,集体由海西州迁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安置地在阿勒泰地区、昌吉、乌鲁木齐。而阿勒泰市阿苇滩镇喀拉塔斯村是安置点之一。在当地人的俗语里,一般把这个村叫青海村。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自治区没了,阿勒泰地区凭空多出了几个青海村。

曾经青海的哈萨克们是怎么回迁的?

30年前青海村民

今年60岁的喀拉塔斯村村民,当年迁徙的见证人阿依坦·哈任拜说,他父亲出生地应该就在现在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萨尔哈仁村,出生后的第二年,他的爷爷(当地的名门富户)就带着50户人家迁徙到了吉木萨尔,后来去了巴里坤。大约在1940年左右,爷爷带着族人和他们的畜群迁徙到了甘肃西部邻近青海一带叫齐里谷的地方牧放牲畜。这里芨芨草遍地,人烟稀少。后来,因为草畜纠纷,被马步芳的手下杀了13名族人,并将牲畜劫掠一空。幸亏家里还有几十只羊被一个亲戚放养,没有被抢去。但齐里谷这个地方变成了流血谷,不能待下去了。全族人只好往被俄罗斯探险家普瓦尔热瓦尔斯基称作无人区的青藏高原东部——格尔木迁徙。随着战乱频发,在1940年末和1950年代初,零星的哈萨克人也寻踪来到格尔木,与哈仁拜的父辈汇合。后来虽然经历了两次运动,特别是人民公社化,但是海西州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并没有改名叫人民公社,只是在自治区后面加了诸如革委会之类的后缀。

喀拉塔斯村现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木哈买提·桑斯孜拜说,自治区不叫公社,但下面叫大队。我们村当时是雨水河大队二小队,全部从事畜牧业。当时生产队有羊18000只,还有数量不等的牛、马、骆驼。尽管是公社时期,但队里的工分值很高,一个工分0.25元,一个劳动力按一天10分计,就有2.5元的日工值。那个时候,一只大羊的价格也只有20元。而相对于远在故乡阿勒泰地区人民公社社员的日工值大约在0.6元左右,其收入差距是巨大的,但物价的差距很小。在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当社员,一点儿都不比拿工资的人挣得少。

回迁动议

按现代人口流动的一般理论而言,人们从乡村到城市,从西部到东部。其背后的真实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在青海格尔木生活好好的一群哈萨克人,为何要回迁到阿勒泰呢?木哈买提揭开了谜底。木哈买提说,有几个原因促成了我们的回迁。一是在1983年时,当时党内高层到海西州调研民族问题,自治区有5名哈萨克老人被高层约见,他们提出要回迁故乡(出生地)。当然,其中的原因不外乎人口太少,婚配问题等。但高层的亲民,促成或加速了这一回迁行动。

木哈买提认为,更具体的原因有:一是婚配有一点的困难;二是部分放牧区域在海拔4200米左右,人畜易生病、死亡;三是放牧劳动强度大,特别是接羔育幼期和牧群野放时混群后的分群。以接羔育幼为例,当时自治区(公社)考核好社员的标准是羊(蒙古黑羊)的繁殖成活达到60%就是好社员。而阿勒泰地区就是在公社化时期,这一标准大概在90%左右。阿依坦说,有一年接羔育幼时(每年的三月份),妻子生孩子,他管理的羊群中,一夜就死了90多只新生羊羔。近两万头只牲畜,只有30户人家照看着,每户牧放着600头只牲畜,劳动强度能不大吗?

木哈买提说,自治区里的老人要求回到阿勒泰,也就是他们的出生地。但其他人有什么想法呢?依照木哈买提估计,如果搞一次民意测验,大约一半对一半。也就是说一半人的人愿意回迁,另一半人不愿意回迁。而阿依坦认为,大约是六四分。也就是只有40%的人愿意回迁。但对于当时的情况而言,上级要我们回迁,谁征求过大家的意见呢?

曾经青海的哈萨克们是怎么回迁的?

青海村民带回来的洗手壶


当动议成为行动时,1983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指导下,青海、新疆两省区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这部分哈萨克族群众的返迁新疆问题,形成了《关于青海阿尔顿曲克哈萨克族群众搬迁新疆问题的会议纪要》。国家民委、财政部为此下拨100万元安置专款;青海省承担从格尔木到乌鲁木齐的全部搬迁费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拨安置基建专款。

阿尔顿曲克自治区也派人到阿勒泰地区各安置地提前踩过点。在阿勒泰县(当时还未建市),地县积极配合,选了几个点,都不理想,后来就选在了阿苇滩乡与红墩乡交界处的现址,划出了5000亩生荒地,并在夏牧场划出了6000亩草场,供夏季放牧用。幸亏那时公社还没有解体,草场还属于公社所有,草原载畜量还没有饱和。否则,为协调草场,还不知要费多少周折!

为了哈萨克人的回迁,阿勒泰县政府出台了搬家费由政府出,住房由政府免费盖的政策。每户的住房大约为一明两暗的户型,70平方米、土木结构、三合板吊顶,户投入资金6400元。这在当时的农村住宅中属于高标准的。

回迁到阿勒泰,阿尔顿曲克自治区以生产队为单位整体回迁。雨水河大队二小队的羊作价整体售给了新疆巴彦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一些自留畜也处理了,生产队的大畜——牛、马、骆驼要赶回来。

阿依坦说,在回迁的名单中,我们这个队多了一户回族。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兄弟刚娶了这户回族家的姑娘为媳妇。这户回族在格尔木市属“两无”(有户口、无职业、无生产资料)人员。这户回族听说要到新疆去,就找到阿依坦家,说如果不能一起回新疆,就把女儿留下。当然这是气话。但阿依坦当了真,反映给政府,政府也就同意了。

曾经青海的哈萨克们是怎么回迁的?

青海村的老人,回迁时才30多岁

别了,格尔木


早在青海、新疆两地政府统一安置阿尔顿曲克哈萨克自治区的哈萨克族人回迁前,就已经有零星的户回迁了,回迁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1984年5月26日,在格尔木市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中共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厅、省民委、省委组织部和统战部都派出代表专程参加。会上省党政代表团代表中共青海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对迁返新疆的哈萨克族群众表示亲切地慰问和热忱地欢送,并对他们在青海期间和各族人民亲密团结、互助合作,发展生产,共同进步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作了应有的评价。在欢送会上,州、市党政负责人和哈萨克族代表,先后讲了话。同时省、州、市党政部门还向迁新的哈萨克族每户赠送青海毛毯1条、镜框1个和其它慰问品;给安置青海哈萨克族的新疆地、县各送“团结之花与昆仑永存,友谊之树为天山常青”的锦旗一面;同时州文工团以极大的热情巡回演出节目,并以精彩的哈萨克族舞为迁新的哈萨克人送行。

5月28日,238户、1175名哈萨克族同胞坐上两辆专列,绕了很大的一个弯,先向东到西宁,再向北到兰州,最后向西到乌鲁木齐。在青海省,火车每停靠一个站,当地的政府都派出人员到火车站送食品和日用品。

随着火车的隆隆声,别了格尔木,别了青海。从此,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就变成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1984年6月1日清晨7时,火车抵达乌鲁木齐时,在热烈的掌声和锣鼓声中,哈萨克族同胞喜气洋洋走下火车,自治区党政领导贾那布尔、黄宝璋、何德尔拜和各族各界代表300多人到车站迎接。当时阿勒泰县派了三名人员接站:一名哈萨克族干部、一名汉族财务人员和一名哈族医生。

阿依坦说,当时的自治区领导贾纳布尔告诉我们,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去了青海,那都是历史了!现在回到故乡,就要把故乡建设好!

1984年6月4日,回迁阿勒泰的人们随着一家一户的搬家车队,离开了首府乌鲁木齐市,经过三天的时间,在6月6日抵达了阿勒泰县阿苇滩乡。据阿依坦说,当时是30户人家,其中两户干部,一户安置在自治区机关,一户到了地区机关。而木哈买提说只有23户牧民。也许是大户和小户的分类方法有差异吧!

到了故乡,免不了又是宰羊、喝茶,热情接待。6月18日,因为新房子还没有完工,回迁的牧民被安排到盐池乡的夏牧场,根据各户的需要,调剂了少量的奶牛。这种调剂是有偿的。

到了1984年10月份,新房完工。乡里派人把各家牲畜越冬的饲草都打好堆好,每家每户都拉了煤,回迁的牧民才搬进了新家。

木哈买提说,我们当时同意回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想当牧民了。当牧民太累太苦了,从1984年夏天去了夏牧场之后,我再没去过夏牧场,牲畜由村里的专业牧户放牧。那个时候,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还只是一个官方的提法,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行动。这批回迁的哈萨克人,应该是阿勒泰地区牧民定居的主观先驱者。

这一年的10月,从格尔木换乘火车到哈密站下车的1000多匹(峰)大牲畜,在赶回来的途中,损失近三分之一。因为没有草和棚圈,只有把大部分大畜卖了,钱放在村集体,用于之后的开荒、平地、修水利、拉电、建学校等公共事业上。


冬天到了,新房子怎么烧也烧不暖和,但希望在春天。

1985年的春天到了。村里将格尔木市的一台拖拉机用车运了回来,开垦荒地,播种小麦,也播下了希望。可是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一亩地打了一袋子(100公斤)小麦。全村算了一下帐,人均收入才18元。当然,也许是只算了地里的收获,没有算畜牧业的收入。这一年的10月,村支部书记吐尔逊带着7户人家(阿依坦说是12户)返回了青海格尔木。本来村上只有三个党员,书记带走一名党员(吐尔斯别克)。木哈买提当时是村长,但不是党员。在这种情况下,特事特办,木哈买提和木哈买提亚在两个月内,入党转正。木哈买提任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29年!木哈买提亚任村长。

后来,村里又开了地,分给了各家各户。1998年,依托国家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项目,用5万元购买了200只羊,拿出其中的130只羊作为扶助羊,每户10只羊,分给13户村民(只分给大户,不给小户),以三年为一期,在村里进行周转,帮助村民发家致富,至今已周转了四期,成为村里不成文的规矩,不容更改;另外70只羊,作为集体羊进行放养繁殖,后来把羊置换成8头牛。这8头牛交给一家村民放养,村里给40亩草场,实行铁畜制,个人和村集体五五分成,至2013年底,集体牛发展到22头。

曾经青海的哈萨克们是怎么回迁的?

青海村村民的住宅

30年弹指一挥间,至2014年6月,喀拉塔斯村共有42户,人口185人。由哈、回两个民族组成,主体民族是哈萨克族,占总户数的93%。总耕地面积1100亩,村集体耕地218亩,草场30亩,林地100亩,集体畜150头(只)。牲畜最高饲养量2600头(只),年末存栏牲畜1600头(只)。种植结构为油葵、青贮玉米。户劳动力结构为40户农户,2户牧户。2013年人均收入8251元,比上年人均增收1702元。

留下来的人也就慢慢习惯了新的环境。但是,他们与格尔木仍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一些返回格尔木的人,就是他们的亲人,还有过去的老师、同学等。现在村里的这批人,在30年前,因为他们的父辈要回到出生地,那么,他们的故乡在哪里呢?是格尔木吗?一切都让我们从时光中寻找答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