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梵高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但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我想,大多数时候,的确如此。


每个人历经的悲伤和幸福,大抵只有自己知道。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疫情逐步好转,最近网上出现了两种声音。


有人呼吁,湖北除武汉以外的其他地区,可以分级管理,逐步复工。


另一边,有人怒吼:疫情还这么严重,怎么就能复工了?


你们简直要钱不要命!


我能理解那些害怕的声音,因为生命实在宝贵。


但我也知道,如果继续不复工,对很多人来说,同样致命。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前不久,有位记者问一位回北京复工的小伙子:


路上可能感染,为什么还急着回来?


他说:


“感染致死的可能性才2%,不开工的致死率是100%。再不上班,我就要饿死了。”


我们不能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疫情之下,没有人不害怕,没有人愿意拿命去冒险。


但若不是生活所迫,谁不想安安稳稳地等疫情完全结束,再外出谋生呢?


这个时代,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一定的责任和压力。


没法做到感同身受,但我们可以选择尊重。


面对和自己不同的声音的时候,可以保留不同的意见,但是不要去指责、攻击。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疫情期间,有一件最让我难受的新闻。


一位黄冈的孕妇,病症很严重。因为治疗费太过昂贵,她的老公最终选择放弃治疗。


放弃了,孕妇就死了。


而就在他们放弃的第二天,政策变了,对于新冠病人国家免费治疗。


孕妇在ICU住了一周多,治疗花了近20万。


替她治疗的医生说,使用ECMO抢救后,她的病情已经在好转,她其实有可能存活的。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有人不能理解她老公为什么要放弃治疗,指责他老公心肠太硬了。

决定放弃的时候,她的老公哭了,医生也哭了。


她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治病的钱是找亲戚朋友借的。


我们可能无法理解,对一个经济条件并不优越的农村家庭来说,东拼西凑借20万有多么艰难。


我们可能也没体会过,被重病消磨殆尽的绝望。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没忍住湿了眼眶。


离开的人,是他的妻子,还有未曾谋面的孩子,那都是他最亲最爱的人啊。


如果不是到了绝境,谁会忍心看着自己最亲近的人离开呢?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许许多多的普通人来说,一场大病,一次命运的捉弄,就足以拖垮一个家庭。


就像有位网友说的:这就是现实,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是大富大贵的。


不要用自己的立场去责怪任何人,因为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没有人舍得放弃生命。


面对他人不同的选择时,我们可以多一份理解。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有人曾经感叹过:


你不是我,没走过我走过的路,怎知我的辛苦和难过。


深以为然。


如果让我们经历同样的处境,是否还会和指责别人的时候一样呢?


这两天看了一档真人秀节目,节目里请来了4位富人。


用为期5天的时间,让他们露宿街头、住笼屋、做清洁工,卧底贫民窟,体验最底层的生活。


其中有一位出身于香港四大家族,身为哈佛大学的高材生,一毕业就创立了自己的服装品牌。


这位“强者”优越感十足,多次标榜“没有努力摆不平的事,只是你不够拼。”


体验了两天贫民生活,也就是“努力”了仅仅两天后,他就退出了节目。


没日没夜地干着辛苦的体力活,这位高材生最后发出“我完全没有什么盼望,努力工作只为了吃顿好的”的感叹。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你看,教育别人总是很容易。


轮到自己的时候,就变成了另一番模样。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有句话叫:


不要以强者自居,除非你活得像弱者一样。


站在高处,你自然看不到那些你不了解的人的生活。


那些你眼中的“弱者”,有时候并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活着本就已经拼尽全力。


“不要贸然评价我,你只知道我的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听闻我做了什么,却不知道我经历过什么。”


下一次遇到跟你截然不同的人和事,请你花上十分钟,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


如果我面临这样的处境,是否也会这么选择呢?


不对他人的人生抱有偏见,也是一种美德。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你一定没少听过这样的话:


当家庭主妇多容易啊,不用上班。


怎么这种工作,还有人去干?


这样的东西,竟然也有人买?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句台词:


每逢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没穷过,就不要说“何不食肉糜”;没经历过我的伤,就别劝我大度;不知道我的苦,就别指责我的选择。


这世上,真的没有感同身受。


决定一个人人生高度的,从来就不是地位、外貌和财富。


而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善良,不随意论断他人,懂得将心比心,懂得宽容,理解和慈悲。


静坐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就说过:


“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


——谁稀罕那彻霄的爆竹呢?”


愿我们心里始终有处柔软的地方,做一个温暖纯良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