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吉林省考行測言語備考:比例的統一

在公職類考試中,行測理科的題目是考生們最為頭疼的一個版塊。在有限的考試時間內如何才能做好這塊題目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而比例法就是我們解決行測理科題目常用的一大方法。這其中也包含了幾大知識點,那麼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進行講解。

比例的統一之突破口:1、找不同比例都出現的不變量(某個量、某幾個量的和或差);2、將不變量統一為最小公倍數;3、其他量保持比例不變同倍數變化

例1.某商店,A、B兩種商品的數量之比為3:4,B、C兩種商品的數量之比為5:4,B比A的商品多10件,那麼商店共有商品多少件?

A.4100 B.4800 C.5100 D.5300

中公解析:根據題幹信息可知,題幹中給出了一個實際量B比A多10件,那麼我們就需要找到這10件實際量所對應的比例份數進行相關的解題。同時我們可以發現題幹給出了兩個比例,兩個比例都出現了B這個不變量,在和A做比的時候是4份,在和C做比的時候是5份,但是B所代表的實際量是一樣的,所以把B分成不同的份數每一份所代表的實際量就不一樣。那麼我們將B的份數變成一樣即可,所以將B統一為最小公倍數20,那麼其他量保持比例不變同倍數變化。得到A:B:C=15:20:16,可以發現C比A多了一份,這一份正是對應的10,題目求商品共有多少件,通過比例可以知道共有51份,所以共有5100件,選C。

例2.林先生的水果攤銷售蘋果、芒果、香蕉三種水果,第一天蘋果、芒果、香蕉三種水果的收入之比為8:7:5,第二天的收入之比7:9:14.若第二天蘋果的銷售收入減少了100元,但這三種水果的總收入不變,問第二天香蕉的收入為多少元?

A.180 B.200 C.280 D.360

中公解析:根據題幹信息可知,題幹給出了實際量第二天蘋果的銷售收入減少了100元,那麼我們就需要找到這100元對應的比例份數。那麼根據題幹給出的兩個比例,我們並不能確定蘋果、芒果、香蕉各自是否發生了改變,比例的統一第一步即需要找不同比例都出現的不變量,這時單個量並沒有。但是題幹還有一個信息,三種水果的總收入不變,既我們可以找到總收入的比例,通過總收入統一。第一個比例總收入為20份,第二個比例總數為30份,所以將總收入統一為最小公倍數60,那麼其他量保持比例不變同倍數變化。得到兩個比例24:21:15和14:18:28,我們可以看到蘋果收入從第一天的24份變成了第二天的14份,減少了10份,既10份對應的100,那麼一份就是10,而第二天香蕉的收入是28份,故第二天香蕉的收入為280元,選C。

以上內容就是比例的統一的應用,中公教育專家相信通過這兩道題大家能夠更深刻的去理解比例的統一如何應用。比例的統一關鍵一定把握住突破口的三個步驟。

2020吉林省考行測言語備考:比例的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