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说15:读聊斋香艳故事《娇娜下》谈“重色轻友”背后的逻辑

开篇词

大家好,我是说话不废话,读书都是废话的吢不语。本期我们继续《聊斋说》系列故事。

《聊斋志异》故事娇娜重制版

一天晚上,公子对孔生说:“咱俩关系如此之好还和我切磋学问,我是不会忘记的。最近单公子打完了官司要回来,向我们索要宅子,我们的想法是搬离这里向西而去。看来我们很难再相聚了,因此满怀离愁。”孔生却表示很愿意跟他们一起走。但是公子劝孔生他回家乡去,孔生对感到为难觉得自己不仗义。公子说:“不要为我们担心,我会马上送你们起行。”过了一会儿,太公带着松娘来了,赠予百两黄金给孔生。公子用左右手握着孔生夫妇,嘱咐他们闭着眼睛不要看下面。随即腾空而起飘飘的样子脚像踩着空气,孔生只觉得耳边风响,过了很久公子说:“到了。”孔生张开眼睛,果然回到了故乡。这才知道公子不是人类。孔生满心欣喜的前去扣打家门。


聊斋说15:读聊斋香艳故事《娇娜下》谈“重色轻友”背后的逻辑

母亲喜出望外,又看见美丽的儿媳妇,感到欣喜宽慰。等到孔生回头一看,公子已经消失了。松娘侍奉婆母很孝顺,美貌和贤良的名声,远近闻名。再后来孔生中了进士,做了延安府的司李,带着家小去上任。老母亲因为路远就没有去。松娘生了一个男孩叫小宦。后来孔生因为忤逆了上司,被罢官了,因为一些事情不能回家乡。

孔生偶然到郊野打猎,遇到一个美少年,骑着骏马,总是瞧看他,孔生仔细一看,居然是皇甫公子。他们挽住马缰停下,二人悲喜交集。他邀请孔生去,他们一起到了一个村子,只见树林阴郁,遮天蔽日。进了他家,大门钉着金饰的浮沤钉,俨然是个世家大宅。孔生问娇娜妹子近况,得知她已经嫁人了;他的岳母,也已经死了。他深感悼念。过了一夜他告别,回去带着妻子回来。娇娜也到了,抱着孔生的儿子摇弄着嬉戏说:“姐姐乱了我们的种啊。”孔生向她拜谢以前的大恩德。她笑着说:“姐夫现在大贵,创口已经愈合,还没忘掉痛吗?”妹夫吴郎,也来拜见孔生。几人畅谈了一夜才分开。


聊斋说15:读聊斋香艳故事《娇娜下》谈“重色轻友”背后的逻辑

一天,皇甫公子面上很是忧虑,对孔生说:“天降凶灾,你能救我们吗?”孔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挺身说能承担。公子大喜赶忙快步外出,把一家人都叫进来,团团拜在厅堂里。孔生十分惊讶,急忙问公子这是怎么了。公子说:“我们不是人类,是狐狸。现在有天劫要降临,您要是肯替我们奔赴劫难,我满门家小可以盼望生还;不然的话,你赶紧抱着孩子走吧,不要连累你。”孔生发誓要和皇甫一家共赴生死。

公子慨然,便让他拿着剑站在门边,并嘱咐说:“雷霆击打,你不要动!”孔生按他说的做。果然看见阴云四合,白昼突然变黑了,四处昏黑就像黑色的石头底下一样。他回头看原来的房子,不再有高大的门了,像大坟山一样的立着,还有个巨大的深不见底的洞穴。他正在惊愕之时,一声霹雳,山峰摇摆,疾风骤雨,老树都连根拔起。孔生眼花耳聋,屹立不动。忽然在浓烟黑雾之中,看见一个鬼物,尖嘴长爪,从洞穴里面抓出一个人,随着烟雾腾云直上。孔生看见一点衣服鞋袜,像是娇娜。于是急忙跳起离开平地,用剑击打鬼物,娇娜随手就掉下来了。忽然暴雷崩裂,孔生应声扑倒在地,像是死了。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娇娜自己醒来。看见孔生躺在在旁边,大哭说:“孔郎为我死了,我还活着干吗!”松娘也出来了,一起把孔生抬回去。娇娜让松娘捧着孔生的脑袋,兄长用金簪拨开他的牙齿,自己把着他的脸,用舌头送着红丸进去,接吻向他呼气。红丸随着气息进入喉咙,发出咯咯的响声,过了些时候,孔生恍然的就醒了。看见家里人都在前面,就像是梦醒了一样。于是一家团圆,大劫过去欣喜不已。


聊斋说15:读聊斋香艳故事《娇娜下》谈“重色轻友”背后的逻辑


孔生认为这里幽深空旷不能久住,全家商议一起回到家乡。大家都很赞同,只有娇娜不快乐。孔生请吴郎一起去,五郎担心自己的母亲。一家人整天都没商议出结果。忽然吴家一个小仆人,急忙的赶到了。大家惊讶的问仆人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吴郎家里也在同一天遭到了劫难,一家都死掉了。娇娜跺着脚悲泣伤痛,流泪不止。大家都安慰她,一起回去的计划就这样定了。孔生进入城里,购买了很多东西,连夜收拾行装。回家以后,将空闲的园子让公子住,总是把门反着关上;只有孔生和松娘到了,他这才打开锁。孔生和公子兄妹,一起下棋喝酒谈笑饮宴。小宦长大后,容貌清秀,出门在外面城市游玩,大家都知道这是狐狸的儿子。

《娇娜》下完


看完这两部分故事的小伙伴都会发现,《娇娜》文中的孔生这个男人真是太真实了,老是对美丽的女子念念不忘,各种垂涎欲滴,英雄救美,以至于一度忘了自己的好基友皇甫。

为什么我们说“重色轻友”是一种大脑的本能?

笔者不是替孔生开脱,而是我们的确能处理的亲密关系真的很少,有了新人就会忘掉旧人。

英国人类学家邓巴在1990年有提到过一个理论,邓巴数字,大概内容就是我们最多能处理150段社交关系。这是因为在远古部落时期,我们部落人数上限就是150人,所以150人就是咱们的社交上限。社交软件也有过统计,一个用户的朋友数量大概在130人左右,和我们当年在部落时差不多。

聊斋说15:读聊斋香艳故事《娇娜下》谈“重色轻友”背后的逻辑

另外这150段社交关系也分远近亲疏,包括家人在内,亲密关系也就5段,这5段还不一定都是人,也可能有你的宠物,你的信仰,甚至你追的偶像。就像是五个USB接口,你要注意美女的话,就会拔掉一个接口,而友情往往首当其冲。

所以么,重色轻友真的不是我们的本意,而是我们的一种本能啊。

本期就到这里,下期再见。

参考文献:

MBA智库《150定律》

蒲松龄《聊斋志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