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九门提督和八府巡抚到底是多大的官,谁的权力更胜一筹?

鲜嫩僻静jyqg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九门提督?八府巡抚?俺拍着宽脑壳,龇着大黄牙乐了个掉底。说实话这俩官帽子他真的没法比,九门提督这叫大的没边,所谓的八府巡抚那叫小的没谱,能把这俩帽子搁一块比,这心得有多大啊!

好吧,咸犊子咱就不扯了,直接进入正题。咱先了解一下这九门提都是咋回事。

提督

想要了解九门提都,咱就得先了解一下啥是提督。提督这物件它是个武职,全称叫做提督军务总兵官。

开头他是明朝时期设立的一个,起始之处这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官帽子,用的时候提溜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收回来。一般情况都是有功勋的皇帝自己个的家人能捞这么一个暂时的官当当,再或者和皇帝亲近的那些个没有茶壶嘴的太监能当当,别人是插不了这手的。

到了满清入住中原,整便宜使唤,这就把这官帽子当一个固定的官职给固化下来。他的职能也有了明确的划分,就是负责统辖一个省份的大头兵。当然如果换成明白一点的话讲,其实就是现在省军区司令。

陆地上设立十二个陆路提督,水面上设立三水师都督。其中那还有五个巡抚有些特殊,山西,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西,这五个地您只要能撸下巡抚的帽子,这提督的帽子也捎带这能扣脑袋上,也就是说这五个地的提督他属于兼职。

所以能挂上都督字号的这都是一省军职大员,官阶都是从一品,不可为不大。都是有兵部拟定送军机处审核通过后才能捞这么一官当当。

九门提督

那么这九门提督呢?人家正式的官名叫提督九门步军巡抚五营统领,话说这满清的官职您认全称去,那叫个饶舌,所以大家伙为了省事,直接就叫他九门提督。

这既然挂了提督的名,那当然也是掌管军队的大员。而挂了九门这俩字,所以他这官和北京内城那九个大门洞有关系。

九个大门洞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以及“阜成门”。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一下就明白了:“这不就是一守门的吗?别人守一地,他守九个大门洞!捎带着当回保安玩个巡夜啥的!”

您还别说,还真被您蒙对了,开头他的职责确实也是干这个。毕竟他这官靠着龙窝比较近,所以起这官名他也起的霸气,这不就靠了提督的名了吗。所以刚开始他这官阶比一般的提督要低,是正二品的一官。

但后来,这九门提督他接的活可是越来越多,您比方说拉着水车救火,整个查户口啥的,皇帝下禁令他负责实施,那有个小偷溜了,他负责抓回来,有了大案要案的负责蹲案头上定个罪啥的,这都是他的活。

实质上他就是满清地头上那禁军的大领导,最后这官职到了嘉庆的手里,也看不下眼去了,这货负责这么多事,居然只是个正二品,那那成啊,就给升了一升,这就成了从一品,和那些个地方大员一个官阶。

这九门提督的衙门口他一直都在崇文门那嘎达,到了辛亥革命之后,还一直用着。

九门提督的职能

说道这里估计大家伙也应该有了一个清晰的脉络了,这地方上的提督他只有军队属性,而这九门提督他不仅有军队的属性,还带着警察的属性,管的事他也杂的厉害。

您比方说这军队属性:他也是属于军部管辖,和满清那八个小旗,以及汉人组建的绿营是一样的编制,大大小小这也有三万来人。他这兵源直接从八旗兵和绿营兵里挑,天天的也上操搞训练,和正规的军队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再说他这警察属性:啥抓个犯罪分子啦,整个地审个案子拉,有事没事来个人口调查啦,巡个夜搞个戒严啦,平时皇帝出来整个礼炮,干个清道拉,甚至于老外来咱大华夏的地头上他还负责审查外加管理啦,这都是他的事。

他这职能您要是细说去,他一时半会说的说不完,总结一句话他这就是咱大华夏地头上第一个类似于警察的一个机关单位。

而这九门提督最后一任就是慈禧最大的依仗荣禄,咋说呢?慈禧能把持朝堂这么久,和这荣禄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到了1905年的时候,这九门提督下辖的巡捕营正式从他这划拉出来,成了“巡警总厅”。从这个时候起,他这警察职能正式被剥离出来。到了1905年的时候,正式的变成了巡警部,而且还开办了警察学校。

这到了辛亥革命之后,他这衙门口还在,只是换了个名字叫“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到了1924年,冯玉祥跑北京这嘎达把溥仪从故宫里赶出来,捎带着把这衙门口给扔进了垃圾桶。这才彻底的消失。

哎呦!您看看俺这张嘴,顺溜着就整了这么一大段,不过大家伙好歹对着九门提督有了了解。

九门提督这官不可谓不大,他管理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即军又警的,所以每次满清皇帝更迭的时候,这九门提督都是最重要的一个大臣。当年雍正能够上位,由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力挺,才会轻松了不老少。

平时蹲在哪里不显山不露水的,但他的意见搁皇帝的案头上,那可是分量极重的一块。

说他位极人臣那也不为过。

八府巡抚

回头咱再说这八府巡抚。话说回来,您要前边加八府他就不能加巡抚,人家真正的名称叫八府巡按,没您说的八府巡抚。

这官其实是戏剧里的一个官,现实中根本就没有这官。话说这艺术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那么这八府巡按他总有一个现实的来源吧?

这倒是有,说道根子上,他其实就是一个御史,而且是级别最低的御史,正式的官名他叫侍御史,是贴在皇帝身边干活的一类人,专门做的事就是当皇帝的耳朵眼睛,捎带着整点事的工具而已。

既然他是这样的职能,那么给那些个不老实的地方大员整的事,塞到皇帝手里,让皇帝大办特办,这就在所难免了。

这慢慢的戏剧啦,小说啦,这就把这职务给引了进来,稍加改变这就成了八府巡按。老百姓不知道这事,最后这官在老百姓的眼里这就成了清廉外加权利足够大的一个大官,其实从根上讲,这就错位了。

所以这俩官职他就没有可比性,九门提督大的没边,八府巡按小的没谱。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梁老师说历史


对皇帝来说,关乎其自身安危的军事将领就两个人,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的大员,负责紫禁城内的治安,统领紫禁城的侍卫官们、也负责安排皇帝出行和作息的保安工作,比如雍正皇帝的领侍卫内大臣,就是自己的铁杆,十三阿哥允祥。

而另外一个,就是九门提督,是从一品的大员,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负责紫禁城之外,北京城内城,也就是京城九门之内的治安和军事防备。九门提督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清朝,能担任九门提督的,不是皇帝的心腹,就是皇帝的亲戚。总之一定是皇帝非常信得过的人在担当此重任。而九门提督也在皇位继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隆科多不是坚定的站在雍正皇帝这一边,恐怕雍正就算是有了康熙的遗诏,龙椅也未必能坐得安稳。

相比之下,八府巡按的品级就低了很多。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八府巡按」这个官职,八府巡按本来是戏台上的叫法:

在现实中类似的是掌印监察御史,受天子诏令监察四方,所按籓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为从五品。

从品级上比,显然九门提督可以秒杀八府巡按,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官员。但是御史的特点就是位卑而权重,每当御史受皇命巡按直隶的时候,即便是九门提督,也是战战兢兢的,唯恐被巡按纠到错处,在皇帝那儿告上一状,弄得自己灰头土脸。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巡按虽然品级比九门提督低很多,但是确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约束对方。


经史通义


其实这两个官位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历史上就从来没有过八府巡抚这个官职,但是八府巡抚的原型监察御史倒是可以拿来和九门提督比较一下!下面分别讲述一下这两个官职。

九门提督

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而它的品秩也是很高的,康熙设立之初定为正二品,后在嘉庆年间升为从一品。要知道,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封疆大吏地方总督也只是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以后才能高配到从一品衔!

(九门提督隆科多剧照)

从名字也能大致猜到这个官职的主要工作了,就是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工作,同时他们还兼职负责巡夜、消防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多种工作,当然,实际上来说就是清朝皇室禁军的统领,就相当于现今的北京卫戍司令!而这九个城门则分别指的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



(九门之一的朝阳门)

九门提督手下有三万装备精良的军队,而且因为是把守皇宫内城的,这些部队是一只极为重要的力量,这也是保卫皇城安全的最后屏障!

从某种意义上说,九门提督甚至影响到了帝位的废立!看过《雍正王朝》的可能都知道,雍正之所以最终能顺利登基,就是因为拉拢了九门提督隆科多,控制了皇宫内城。而慈禧和恭亲王之所以敢于发动“辛酉政变”,向顾命八大臣发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九门提督瑞常是他们自己的人!由此可见,九门提督的重要性以及权力就不言而喻了!



(九门之一的崇文门)

正是由于九门提督的重要性,清朝历代皇帝对于九门提督的人选都极为重视。这个职位是必须由满人担任,汉人连候选的资格都没有,而且必须是皇帝信赖的心腹之人!

八府巡抚

而与位高权重,俨然朝廷重臣的九门提督相比,所谓的八府巡抚甚至是在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

而八府巡抚则完全是出自于戏剧之中,这个就和尚方宝剑一样,多是代表了不畏强权,秉公执法的一种精神。八府巡抚的出现更多的是体现了百姓对于官吏们清正廉洁的一种渴望、期盼有廉明的官员来替天行道,管一管他们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于吏治清明的一种渴望!


(周星驰饰演的八府巡按包龙星)

但是如果真要说的话,监察御史应该就是八府巡抚的原型!明清两朝都设有中央监察部门,称都察院,其下有各道(一般一个总督辖区为一道)监察御史,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

明朝时期,监察御史为正七品,而清朝时期则为从五品,在品级上来说已经是很低的了。虽然说品级比较低(相对于一些地方大员来说),但是因为他们是由皇帝派出的监察人员,是代天巡狩,因此奉命巡按地方时,职权和责任也非常重大。巡按御史代天巡狩,可见其位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可见其权重;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可见其职宽;御史犯罪,加三等,可见其责严。

总而言之,如果是在京城,无论是品级,还是实权,都是九门提督占据绝对优势。可一旦到了地方,九门提督可能就不灵了,相反,监察御史的权力就更胜一筹了,要知道“代天巡狩”就足以秒杀一切了!


小祁说历史


导读:在现今的影视剧中,九门提督和八府巡抚这两个官职名称出现的概率颇高,而且,就影视剧的演绎来看,他们拥有平常官职绝对难以比拟的巨大权力,对于基层民众的生杀予夺,自然不在话下;甚至对于普通官员、贵族子弟,也是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可以“先斩后奏”。

以清朝为例,清朝官制体系中,九门提督一职确实存在,而且也是权力巨大,对于京城戍卫乃至皇权稳定都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但八府巡抚却是源自基层民众对于“惩恶扬善”之官员的美好幻想,并不在清朝官制中存在。

但这种对于“掌控一切、清除一切贪官污吏”之“青天”的美好幻想,也并不是没有具体官制体系依据的。就把八府巡抚而言,清朝历史上确实有着相关的官职设定,那就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


对于九门提督,相信熟悉清史剧尤其是《雍正王朝》的朋友,并不陌生。在《雍正王朝》中,担任九门提督的隆科多,在“九王夺嫡”的关键时期,成为众多皇子争相拉拢的实权人物;最后在康熙皇帝的亲自安排下,隆科多才得以坚定站位皇四子胤禛,并在胤禛继承皇位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由此可见,九门提督这一官职,对于皇权更迭的巨大影响;而后,在“八王逼宫”的事件中,隆科多再次证明了九门提督对于皇权稳固的重要影响。

在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中,身居九品的包龙星被同治皇帝钦命为“八府巡抚”,才拥有了巨大权力,返回家乡,惩贪官、治污吏,甚至连太后身边的近侍太监也不放在眼中。当然,这只是影视剧中的夸张演绎,但在清朝官制体系中,也有着和“八府巡抚”几乎相同的官职存在,那就是于都察院任职的监察御史一职。

一个是在京都任职,肩负京城治安和防务的九门提督;一个是巡视地方,拥有巨大权力的监察御史;他们到底是多大的官儿?谁的权力又更胜一筹呢?

本文就通过历史文献中对这两官职的记载和说明,予以明确解答!

01 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的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简称“九门提督”或者“步军统领”。

《清史稿·志九十二·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记载:

步军营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一人,(亲信大臣兼任。初制正二品。嘉庆四年升从一品。)左、右翼总兵各一人。

这里的“九门”即指“正阳、崇文、宣武、朝阳、东直、阜成、西直、德胜、安定”九个城门。

“步军营”指的是满、蒙、汉军八旗步兵。

“巡捕五营”则是一个逐步完善形成的绿营(汉人)军队。

“巡捕五营”最早源自于顺治年间的“巡捕三营”,巡捕三营乃系拱卫京城的绿营军队, 掌分汛防守并巡逻稽查外城及京郊地方。初设南、北二营,顺治十四年增设中营,称“巡捕三营”。

乾隆四十六年,乾隆皇帝下令增设左、右两营,遂形成了南、北、中、左、右五个巡捕营的建制,称“巡捕五营”。

《清史稿·志九十二·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对于“九门提督”的职权说明为:

统领掌九门管钥,统帅八旗步军五营将弁,以周卫徼循,肃靖京邑。

也就是说,九门提督手中掌握着几乎全部的京师戍卫力量,在最初的军事防务职权外,还兼领着京城九门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巨大职权。实际上,自康熙朝开始,九门提督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了皇室禁军、京城守卫的实际统领。

最初阶段,九门提督的品秩为正二品,嘉庆年间改为从一品,位高权重,可见一斑。

02 监察御史

对于“八府巡抚”,在都察院中有一个并不常设的官职,其实更为贴近。这个官职就是于清代每朝都经历了设置、废黜过程的“巡按御史”。

从“巡按御史”的不确定性和其监察、巡视地方的职权来看,“巡按御史”相较于“监察御史”更为贴切“八府巡抚”的职权和特点。

但,对于“巡按御史”,清朝官制体系中并没有明确的品秩规定,其职权也基本与“监察御史”等同,只是对于“监察御史”的变相称呼。所以,本文以“监察御史”作为“八府巡抚”的“替身”,予以说明。

在清朝时期,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名为都察院。

都察院的地位设定和理藩院、大理寺、六部等同,同为清朝内阁之下的职能机构设定。

对于理藩院的官职设定,《清史稿·志九十·职官二》有着明确的说明:

都察院置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俱满、汉二人。其属:经历司经历,(正六品。)都事厅都事,(正六品)。俱满、汉一人。笔帖式四十有二人。十五道掌印监察御史,满、汉各一人。

也就是说,都察院的“一把手”乃系“左都御史”,“二把手”乃系“左副都御史”,在两位主要领导之下,则是被直接管理之分别执掌各道的“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共计十五道,分别为:京畿、江西、浙江、福建、湖广、河南、山西、陕西八道;江南三道;山东二道。

《清史稿·志九十·职官二》对于各道监察御史的职权,也有明确说明:

十五道掌弹举官邪,敷陈治道,各覈本省刑名。其祭祀、监礼、侍班纠仪,科道同之。

也就是说,监察御史相当于现今的中央巡视组组长,负责对各省行使监察职权。

监察御史的品秩,经过了数次更改:

最初设置的时候,为正三品;

顺治十六年,改为正七品;

康熙六年,升为正四品;康熙九年,复为正七品;

雍正七年,改为正五品;

乾隆十七年,确定为从五品。

也就是说,从品秩上来看,从五品的监察御史远远低于从一品的九门提督;

但从职权来看,九门提督仅是京城防务、治安、禁军等方面的军事领导,其所肩负的编查保甲、缉捕断狱等具体行政官员职能,也只是京畿这一特殊地区赋予九门提督这一军事主官的特殊职能,并不是九门提督的主要职权。

对于监察御史而言,它肩负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的职权,可谓是“品秩不高而权限广”,再加上其来自朝廷的“钦差”身份,对于地方各级政府的官员们,绝对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威慑。

所以,九门提督和监察御史的权力,虽然没有可比性,但如果真要比,监察御史较之九门提督更胜。


参考文献:《清史稿·志九十二·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清史稿·志九十·职官二》、《清文献通考》

正说清代十二朝


一句话:九门提督比八府巡抚牛逼多了。

九门提督是啥?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通称“步军统领衙门”。长官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北京的卫戍司令,在古代是保护皇帝的性命的,你说能不重要么?权利能不大么?他们的统领也都是皇帝交给自己最信任的人,士兵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强壮人才,也是绝对的忠诚。

九门提督是清朝时的正式职务,标准的正二品起步的京官大员(很多时候还会以六部侍郎以上兼职),有清一代,非满汉贵胄、大臣不能担当此职。

八府巡抚是啥?

这个官职是戏曲上的官职,多是虚构的,常见于戏剧的。在古代有考证的就是在明朝都察院下曾经有十三省巡按一职,全称为巡按御史,正七品,疑为戏剧中“八府巡按”一词的由来,但级别比九门提督差了十万八千里。

说白了,相当于现在中央派出的巡视组,权利也是很大的,在古代可以有事情直接报告皇上的,很厉害哒。

所以综上所述,两个官职不能比,相差太远啦!


时尚大撕521


两个官职相比,自然是九门提督的官职要大的多。他们之间具体有怎样的差距,我们首先来看看九门提督和八府巡按属于什么样的职务。

我们先看九门提督,这是民间的俗称,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统领衙门,是清代设立的职官。清代北京有内外城制度,内城住旗人,外城住民人,九门提督是负责内城九门以里的军事和治安,是拱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屏障,南城则又有巡城御史负责治安,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长兼武警司令。清代在北京的制度很独特,在京郊及河北地区有各八旗驻防点以及丰台大营、西山健锐营进行军事驻扎,属于外围布防,内城(也就是今天二环以里)有八旗军,按满蒙汉,由内到外进行守卫,各有各的旗属衙门,属于内卫。内城八旗平时归属单位,由每个旗的都统管带,上边又有旗主王爷进行管辖,但九门提督则对这些八旗将士有调兵权,责任重大,一定是皇帝最为信任的重臣担任。清初设定为二品官,嘉庆朝升为从一品,但其实很多九门提督,都是一品大员兼差,比如大教熟悉的和珅,从乾隆四十二年,就以吏部侍郎兼任九门提督。

八府巡按则是一个戏曲、小说中虚构设置的官职,比如《玉堂春》里的王金龙,中了进士之后,就当了八府巡按,给自己的相好苏三平反冤案。看似很大的官,其实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纪委常驻地方的巡视员,一般来说,巡视的范围不会超过四府到五府,并没有八府这么多。这种官品级不高,一般来说七品到八品左右,级别低,但有纠察、参劾权,而且不归地方管辖,说白了,各省的总督、巡抚都管不着他,人家是中央直属,所以地方官员都敬他三分。

这么一看,大家可能就很明白这两个官职的区别了,而且对这两个职官制度可能也会有了相对清楚的认识吧。


红小豆馆主


九门提督和八府巡抚是经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每次出现都是个大官,就是不知道谁更大,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两个具体官职,九门提督是官职简称,八府巡抚则完全是杜撰!

先看九门提督,其全称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因为这个职位主要负责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

步军统领创设于清初,之后经历了数次变迁,职权不断扩大,由最初的统辖八旗步兵营,到康熙年间兼提督京城九门事务和兼管巡捕三营事务,到乾隆年间改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再到嘉庆四年官秩升为从一品(之前为正二品)。

九门提督就是皇帝的保镖队长,除负责内城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等,保障京城内城的安全,所以必须由皇帝亲信担任,绝大多数为满人。

再说八府巡抚,这是个不存在的官职。

巡抚是明清时期的封疆大吏,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得名,在很长时间内,巡抚都是临时的监察官员,是由中央派往地方监察的,直到明朝中后期才成为正式官职,清朝则完善了巡抚官制。

清朝的巡抚由中央派出,常驻于地方,一般一省一位巡抚,与管辖多省的总督相交叉,合称督抚。巡抚侧重民政,总督侧重军事,总督官阶高于巡抚,但二者都有权向皇帝上禀,以形成相互压制。

巡抚是监察官职,是有权利把地方上为非作歹官员绳之以法的,百姓饱受地方官吏剥削,就盼望着有一位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来替他们主持公道,于是就有了小说中的八府巡抚或,影视剧改编的时候,沿用了这种说法,这才造出了这种官职。

八府巡抚是不存在的,自然无所谓权力大小,而如果是巡抚的话,要么是从二品,要么是正二品,又常驻地方,权力是比不上九门提督的。


平沙趣说历史


九门提督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的简称,有时也简称为步军统领,其主要职责为负责北京内城的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九座城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与此同时也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实际上相当于京城警备司令和京城警察厅长、法院院长的合体版。康熙十三年(1674年)始设九门提督一职,设立之初的九门提督为二品官,嘉庆四年(1799)升为从一品。需要注意的是北京皇城的守卫不归九门提督管,而是由领侍卫内大臣负责。

八府巡抚又名八府巡按,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叫八府巡抚的官职,这一官职出自于民间戏剧、小说,当代的影视作品曾也屡屡出现这一官职——比如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就被皇帝封为八府巡抚。之所以会在民间戏剧、小说中出现这样一个官职其实更多反映的是在专制制度下老百姓有冤无处申而产生的对清官的一种渴求。在民间戏剧、小说中八府巡抚通常都是以正面的清官形象出现且都位高权重,能为老百姓伸张正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戏剧、小说并非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凭空捏造,尽管真实的历史上并不存在”八府巡抚“这个官名,但戏剧、小说中的八府巡抚其实还是有对应的原型的——从民间戏剧、小说赋予八府巡抚的职能来看:其所对应的官职应当是侍御史。那么这个侍御史是怎样一个官职呢?

侍御史起源于明代,并非一个固定官职,而是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赴各省巡视考核吏治。就侍御史这一官职而言:就是一个临时职位,也没对应的具体品级,而出任侍御史的监察御史是最低级别的御史。在明代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几乎处于官场底层,直到清乾隆十七年才升为从五品。如果从品级上看:即使是升为从五品的监察御史也远远比不上未晋升之前作为二品官存在的九门提督。九门提督负责的是包括皇宫安保在内的京城治安工作,当然所谓的治安工作涉及的范围是很广的:摊贩治理、缉捕断狱、编查保甲等等都包含在治安工作的范围之内,这意味着九门提督可以上下其手搜刮油水的范围是比较广的。相比之下监察御史品级低、油水少,不过由于其肩负的是监察职能,所以具备一项其他官员所不具备的特权——可以越级言事。理论上而言:哪怕是当朝一品大员只要有把柄在监察御史手中都可以进行弹劾。当然实际上是不是每个监察御史都那么尽心尽责去弹劾贪官污吏就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总体而言:将九门提督同八府巡抚的原型监察御史比起来——前者品级高、油水多;后者官职低,但由于享有特权,所以理论上可以弹劾前者。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九门提督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衙门”的俗称,设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这里的九门指的是北京内城九门,即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朝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正阳门、阜成门、西直门。在设立之初,九门提督的品级就相当高,为正二品大员,嘉庆四年(1799)又改为从一品。其统率的人马长期保持在3万人左右,负责京师的警卫、治安。

清朝时的北京城由外到内划为四个区域,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从地理方位上看,内城直接拱卫着皇城,一旦内城失守,皇城瞬间岌岌可危。内城的关键性不言而喻,因此九门提督的人选,对于皇帝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基本上可以说,非满人、非心腹重臣,根本不可能担任此职。这因为九门提督的重要性,所以有清一代的历次宫廷政变都有它的身影。

八府巡抚只是戏曲演义虚构出来的一个官职,历史上,在官方的记述里并不存在这个职位。府,是明清两朝常见的行政区划,八府当指八个府级行政区划;巡抚是官职,主管一个省的军政大权。从戏曲演义的八府巡抚的职能来看,所谓的“八府巡抚”更像是代天巡狩的监察官。

根据明朝的官制,巡视的官员级别并不高,通常是七品小官。但是因为他们是代天子巡狩,所到之处,百官都得服从,大事奏报皇帝裁决,小事可立断。换而言之,这些巡视官在外出巡视时,代表的是中央政府,拥有极大的权力,相当于钦差大臣。

因此,拿一个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官职和一个文学作品虚构的官职相对比,不具有太大的比较性。九门提督的权力是因为它特殊的位置决定的,具有稳定性,而八府巡抚的权力是皇帝临时授予的,巡视时权力极大,巡视任务完成后就收归君有。


与书居


一个是清朝真实存在的官职,一个只不过是影视剧中虚拟的官职,两者之间并没有可比性。

九门提督,是清朝时期特有的官职,在清朝的武职官员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九门提督,全称是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正二品(后来升级为从一品),驻京武官。之所以叫九门提督,是因为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而九门提督则是负责这九座的城门内外的安全工作。


简单来说,九门提督就类似于现在的北京市公安局长兼北京市武警总队司令员兼部分北京卫戍区司令。

清朝皇宫大体来说上说三防线,从外到内依次是:

最外层防线是丰台大营/锐健营,属于正儿八经的野战部队;第二道防线就是九门提督统领下绿营兵和八旗兵;最内层的防线则是以领侍卫内大臣为首的侍卫处。

所以说,九门提督这个职位那是相当重要的,只有皇帝非常信任的满族权贵才能担任,比如说乾隆时期的宠臣和珅同时身兼领侍卫内大臣和九门提督,代表了乾隆对他无比的信任。


至于八府巡按,实际上历史上并不存在这个职务,是影视作品中虚构的。大家都都看过周星驰主演的《九品芝麻官》,最后周星驰被封为八府巡抚(也就是八府巡按),何其威风。

八府巡按,对应的实际官职应该是监察御史的一种,巡按御史,代表皇帝分巡各省官员,职权极大。在清朝初年,每省都有设置一个巡按御史。八府巡按,大概就是可以巡视八个省的巡按御史。

监察御史,级别不算高,只有正七品,但是因为代表皇帝巡察百官,权力很大,百官都比较忌惮。

不过,和九门提督这种手握重兵的实权派比起来,监察御史还是差得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