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美食紀錄片?

海寶海寶


1.老廣的味道 第四季 (更新中)

簡介:美食紀錄片《老廣的味道》上山下海,探索南粵大地深藏的最高食鮮;味蕾冒險,展現嶺南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原聲原味,搜尋天地間的自然之味。節目以獨特視角深入原材原生地,發掘老廣們真實鮮活的日常美食之美——食材蘊含的風物之美、鄉土之美,收穫耕耘的勞作之美、匠心之美。

2.風味原產地.潮汕

簡介:騰訊視頻自制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系列紀錄片,將以食物為窗口,探尋中國各地豐富的物產,歌頌農耕與勞作,以美味為媒介,展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理念。《風味原產地·潮汕》為該紀錄片系列的第一部,將通過短片每集發掘一種“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潮汕獨特食材、食品和味道。

3.早餐中國 第一季

簡介:該紀錄片由美食家沈宏非、陳曉卿擔任總顧問;訪街串巷、聞香識味,用樸實的影像和家人的口味,尋找地道的中國早餐。每集一道傳統的早餐、一家有趣的小店、一群忘我的食客,和屬於老闆的“早餐哲學”。節目從製作、播出到宣傳聯動線上線下,帶領觀眾早起重回故鄉,體味早餐裡的人心激盪、早餐裡的天長地久

4.萬物滋養 第一、二季

簡介:中國首部健康美食系列紀錄片。生態是思考源點,美食是抓手,健康是終點。嘗試以更開放、更別緻、更國際化的視角,探求中國人健康哲學背後的自然趣理、美食妙理、文化肌理與科學道理


喵先森w


你餓不餓?我這裡不止有面哦 | 《香港的地道美食-民族味》

提起香港美食

你會想到什麼?

菠蘿油、四洲魚蛋、雞蛋仔、

茶果、幹炒牛河、絲襪奶茶……

受地理和歷史的影響,

香港飲食融匯了中西方的精髓之餘,

更表達了一種特定的

文化和生活態度

《香港的地道美食-民族味》

介紹了香港人早中晚餐和特有的美食,

讓我們一起了解

並走近香港人的飲食智慧

近年來,網友們開始熱衷於對TVB電視劇的表情包順手保存。隨著臺詞的重複度的增高,他們發現,香港編劇們都是吃麵狂魔

其實,作為美食天堂的香港,對於吃的執念,何止麵條。他們對於早、中、晚餐,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種風格

受歷史的影響,香港的早餐分為西式和中式。西式的早餐包括煎香腸、荷包蛋或者炒滑蛋(加上牛奶)、培根和一些蔬菜,使用刀叉作為工具,再配上咖啡或者紅茶,頗有些英國貴族的餐點形式

除了適合不太趕時間的中產及以上階級的“貴族”早餐外,一般家庭都傾向於中式早餐。所謂中式早餐,其實就是廣東風味的白粥配炸兩、豆漿配油條和粢飯、豬腸粉還有叉燒包

這些聽上去無論價格和形式都十分親民的早點,對於香港人來說,都是一種回憶和堅持。

不少香港的老人家早晨做好早點,晨運回來都會和家人一起享用並不奢華但是卻豐盛的早點,藉此表達對家人的關懷

“不如一齊食lunch啊?(一起吃午飯吧?)”是不少辦公室白領對於約會的試探。而講究效率

的香港對於午飯除了美味,還有最重要的要求:

一般上班族對於公司附近和大廈裡面的的快餐情有獨鍾

例如Q彈甘香的滑蛋蝦仁飯;澆上香甜可口叉燒汁恨不得再多吃兩碗的叉燒飯;原汁原味卻不失鮮鹹風味的白切雞飯;惹味鮮香的燒肉碟頭飯等等。

一到中午,除了叫外賣,上班族就會從各自的寫字樓裡奔湧到快餐店,除了點一份飯,通常還會點一份凍檸茶和冰鎮奶茶作醒胃飲料,為自己下午的工作充足電

據說很久以前,英國人的中飯很簡單,晚飯又很晚,因此肚子很餓,一個老太太就請朋友吃點東西填填肚子,因此這種傳統就一直傳下來。受英國文化和制度影響深遠的香港自然也延續了這一習慣。

而菠蘿油、蛋撻、西多士和奶油豬這些麵包和糕點,再配上冰奶茶或者鴛鴦,就是香港下午茶的標配啦

除了日常的餐飲,和廣東文化同一體系的香港人,對於早茶也有著源自骨子裡的熱愛。

豉汁蒸鳳爪、幹蒸燒賣、奶黃包、叉燒腸粉、XO醬炒蘿蔔糕、千層糕……這些構成了香港美食一大部分的早茶點心,承載了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的回憶

只要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在週末或者有要事詳談的早上,都會到茶樓裡開一個茶位,再點個“一盅兩件”——一個茶壺,兩件點心,拿著報紙,和朋友邊吃邊聊,坐到中午,各自回家。

從香港開埠有了第一間茶樓,服務員大姐推著點心車在茶樓裡吆喝著“蝦餃、燒賣、叉燒包”起,一直到點心車無論在廣東還是香港已經逐漸消失的今天,這種獨有的地方飲食特色成為了香港充滿魅力的標籤

在對“吃”逐漸重視並當做文化來保護的今天,香港人對於吃的追求和堅持,從未斷裂

與其說香港人對於吃有要求,倒不如說,飲食是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歲月中不可多得的慰藉和排遣鄉愁的安慰劑

從《歲月神偷》裡的奶奶帶著倆兒子從內地到香港,再到《甜蜜蜜》中以黎小軍為代表從香港移民的一代人,每一頓飯都是他們用來遙望家鄉大陸和祖國身影的微弱連接。

飯菜中蘊含的,除了對家的溫情,更有對根的思念

香港人對飲食的堅持與情懷,造就了艱辛歲月中也不屈不撓的性格,更造就了一個獨特又美好的黃金時代

歡迎關注DOCO熱紀錄,一年365天

DOCO君陪你 悅享真實世界


DOCO熱紀錄


作為一個行走的吃貨,看美食紀錄片也是我的一大愛好,也可以說是下飯神器了。不光美食紀錄片我會看,只要是美食相關的節目我也都會去瞅瞅。下面介紹幾個我覺得還不錯的美食紀錄片或者探訪美食的節目。

1、XFUN吃貨俱樂部

這個節目我真的是從大學畢業那年開始追的,一直看到現在。大概有7年多了把。這個節目主要是世界各地探訪當地美食。就不僅僅侷限於國內了,我有時候出國玩耍都是看這個節目推薦的飯店找去吃的。

2、人生一串

這個主要是講各地燒烤的美食紀錄片,尤其是大東北的燒烤,看的人那叫一個流口水呀。總共有2部,有興趣的都可以搜出來看看。

3、老廣的味道

廣東衛視的大型美食紀錄片,拍了好幾季了,介紹了很多粵菜,體現了中華美食果然博大精深吶。

4、早餐中國

這個是專門講各地出名的早餐的,一集很短,就幾分鐘。但都是精華吶~

5、川味

看名字就知道,這事專門介紹四川美食的紀錄片,川味美食實在太多,如果不知道吃啥,可以看看這個,一定能給你對川味美食的啟發。

6、尋味順德

可能我對粵菜情有獨鍾把,所以特別喜歡粵菜的紀錄片,順德的美食在廣東都是出了名的。看這個紀錄片可以更詳細的瞭解粵菜。

7、新疆味道

大新疆也是我很愛的一個地方,而且那邊的美食會有非常濃郁的地域色彩是不能錯過的紀錄片。

現在美食的紀錄片和美食節目實在太多了,我挑出來的這幾個真的是讓我反覆觀看的。有些甚至看了三四遍,百看不厭呀。

如果大家還有碰上好看的紀錄片或者美食節目一定要留言給我哦。關注我,分享更多美食路上的故事。


熱愛生活的大壯


那就給大家放個毒,這部片四季都在9分以上,很值的一看


作者簡介:本人豆瓣五年的老劇評,花費大量的時間蒐集了將近1000部英美劇資源,大家關注我的個人原創劇評公眾號【天天美劇吧】,發送片名,即可拿到資源,目前已經集結了20萬美劇迷,歡迎大家前來勾搭~


由Netflix出品的美食紀錄片《主廚的餐桌》第四季歸來

目前全季已經放出,天天已經為你們備好。

——《主廚的餐桌》Chef's Table

《主廚的餐桌》,在天天心目中地位很高,是美食紀錄片的TOP1。

首先,big滿滿。

Netflix根據英國《Restaurant》評選出的美食權威榜單Best50,

走遍了全世界,遍訪名廚,製作了這樣一部極精緻的美食紀錄片,誠意絕對是十分的。

在第一季中,記錄了有來自意大利、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瑞典的六大名廚的廚房生活。

第二季,又走訪了泰國、巴西、墨西哥、斯洛文尼亞等國家。

第三季中,來到了韓國、俄羅斯、日本、德國、秘魯。

說《主廚的餐桌》是美食紀錄片,不如說它是一場令人口水直流的跨文化之旅。

我們能看到各位國際烹飪巨星們正在重新定義美食,創造美食。

他們的廚房,他們的經歷,他們的美食故事,都精緻動人。

《主廚的餐桌》還曾榮獲艾美獎提名,導演是曾拍過《壽司之神》的大衛賈博。

如果你看過《壽司之神》,那麼對大衛賈柏就不會陌生,這位大師對於美食的理解可謂是匠心獨運爐火純青。

big夠了,那劇實際看起來怎麼樣?

《主廚的餐桌》,絕對是誘惑力十足

放幾張圖勾一下你。

第一季第一集,主要介紹了意大利大師馬西莫·波圖拉,他擁有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Osteria Francescana,而且這家餐廳在2014年位列全球最佳50家餐廳第三名……

馬西莫除了才華無限創作力非凡之外,還很皮~

他給自己創造的美食取名“哎呀!我掉了 檸檬撻 Oops! Dropped The lemon tart”、“我了個鹿! Oh deer!”“麵包即是王道 Bread is gold ”

好玩的名字+精緻的美食,滿足我們的絕不止味蕾。

馬西莫對美食傾注了一生的認真與關注,他追求的食物的靈魂,美食對於他而言,類似於毒品一樣的存在。

《主廚的餐桌》四季劇集質量水平都挺穩的,在豆瓣上分別獲得了9.2、9.3、9.1、9.2分,IMDb8.7分。

新出的第四季超誘人,主打甜點,聚集了世界上最優秀的烘焙師們。

你將會看到各類甜點,餅乾、蛋糕、糖果、曲奇、蘋果派、布丁、冰淇淋……

簡直是少男少女的大愛。

反正天天看到劇中這粉嫩粉嫩的顏色,心都要化了

都說吃甜點有談戀愛的感覺,天天只覺得世界都更美好了

這些大師們真的是把食物當成藝術品來創造了

各種剪輯配樂攝影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簡直一氣呵成,看完全身舒暢。

廚房的時間流逝,對菜餚的特寫,環境的描述鏡頭都非常的出色。

把一部美食片做到極致,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喜歡文章的小夥伴可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天天美劇吧】,目前公眾號有1000部美劇資源,發送劇名,即可拿到資源~


天天美劇吧


1.《舌尖上的中國》

這個就不多說了,估計好多朋友已經看過了,介紹中華美食裡公認的最好的片子,通過華夏美食的多個側面,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生活帶來的儀式等方面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瞭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

2.《尋味順德》

同樣是由《舌尖》班底專門製作。製作組耗時一年,走遍順德大街小巷。

3.《味道雲南》

該片共10集,記錄了雲南地域美食以及尋找美食背後的故事。

4.《中國美食探秘》

是一部美食主題的紀錄片,共8集,每集30分鐘。與以往美食類節目不同,本片並不關注菜餚的製作,而是希望通過“探秘”我們中華民族悠久豐富的美食文化傳統、以及這些美食技巧、食材食器背後的講究,來進一步理解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激發人們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美食傳統和美食文化。

5.《行走的餐桌》

一個獨具匠心之處是拍攝地選擇沿京杭大運河為拍攝路線。南北差異的飲食文化緊密融合,造就了多樣而豐富的美食,各地不同的飲食文化通過運河傳播開來,對中國的飲食文化影響深遠。節目組沿著這樣一條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路線去尋找美食、介紹美食的時候,不僅能表現出中華美食的歷史厚重感,還能展現地域飲食文化的異彩紛呈。

6.《小海鮮》

如果你對《舌尖上的中國》念念不忘,那麼這部《小海鮮》紀錄片一定不能錯過,它是由《舌尖2》劇組原班人馬製作,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魚樂時光


中國美食紀錄片前十名:《舌尖上的中國》、《味道雲南》、《新疆味道》、《老廣的味道》、《一人食》、《小海鮮》、《蔡瀾嘆名菜》、《尋味順德》、《日食記》、《XFUN吃貨俱樂部》。

1、《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可以說是最近幾年在國內最火爆的一部美食紀錄片,由央視推出,它不僅為觀眾展現出了中華美食的魅力,還敘述了關於美食背後的倫理、文化遺蹟儀式等等。

2、《味道雲南》

節目每一集都有一個主人公,將雲南美食的特色菜、點心、食材及人文風情結合的非常好,觀眾除了看到了美食之外,還通過美食看過了人情,看到了生活方式。

3、《新疆味道》

《新疆味道》由石峰、李志民聯合執導,歷時一百五十天,行程兩萬多公里,十多個民族,近八十種美食,是新疆首部大型美食紀錄片 。

4、《老廣的味道》

攝製組第一季行走廣東21個城市,以獨特視角深入廣東美食腹地追根溯源,挖掘原汁原味的美食美景,上山下海,深入美食腹地拍攝了30個故事,揭秘鮮為人知的地方獨特飲食,展示眾多廣味特色菜和背後的人物故事。

5、《一人食》

《一人食》由蔡雅妮執導,一共23集,每一集3分鐘,每一集教會你一個菜。

6、《小海鮮》

《小海鮮》由李勇執導,主要內容為記錄和反映浙江三門的美食生態和人文魅力。

7、《蔡瀾嘆名菜》

《蔡瀾嘆名菜》由著名飲食專家蔡瀾,與兩位「美女廚神」蘇玉華及Amanda S.,帶大家遊遍香港,訪尋各式地道美食。

8、《尋味順德》

《尋味順德》是由劉碩、費牖明聯合執導,一共3集,一集50分鐘,攝製組走遍了順德大街小巷,積累了36,000分鐘的原始素材,最終精剪出150分鐘的《尋味順德》。

9、《日食記》

《日食記》由姜老刀執導,拍的是平常在茶水間給貓咪和小夥伴們做飯的經過。

10、《XFUN吃貨俱樂部》

《XFun吃貨俱樂部》是由呆萌Jason劉雨鑫和屌絲女孫夏主持的一部正能量美食、旅遊紀錄片,通過影像的方法,帶你走遍世界各國,領略不同於中國的飲食文化。


小豬被擒


最近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 3》大家都看了嗎?因為網絡上的熱議和吐槽,我一直沒有看。直到昨天才不情不願地點開了,看到模仿《飲食男女》的那個生硬的橋段就直接關上了,確實太令人失望了。

不過話說回來,我是一個非常非常愛看美食紀錄片的人。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打開電視最愛看的就是Food Network這樣的美食臺。因此“異想生活筆記”分享的這幾部紀錄片,除了第一部《臺灣食堂》外,我一部不落地都看過。我看美食紀錄片,倒也不完全為了“下飯”。而是覺得能足不出戶體驗天下美食文化之豐富,學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烹飪技巧和食材甄別技巧,真的是太棒的事情了!

在這裡也向大家推薦我很喜歡的公眾號“異想生活筆記”(life_and_style)。它是黎貝卡家族中的一員,主要做生活方式、美食和旅行的內容,每一篇推送的內容都小而精,又有趣,可讀性又強。就當它是一本小小的、精巧趣致的、可以隨時在手邊翻閱的生活方式雜誌好了。

______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份很久沒見的週末片單——讓人看了胃口大開的美食紀錄片。這些美食紀錄片是我私藏的下飯紀錄片,每次看,都覺得特別餓,真的特別下飯。我相信這些做出一道道美食的人們,都是真正熱愛生活的人,看著這些紀錄片,心情也會跟著飛起來。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之時,我們不妨先看看這六部既有趣又有食慾的美食紀錄片吧!

______

《臺灣食堂》

片長:13集

年份:2013年

說到臺灣,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至今還記得幾年前我在臺灣丟失了iphone,然後很多原本陌生的臺灣人熱心地幫我找回手機的故事,真的非常暖心。

而這部臺灣美食紀錄片,也記錄了臺灣最知名的特產——人情味。不管是紀錄片裡有媽媽味道的牛肉湯汁、眷村南北大雜燴、土雞城的故事、客家好食、蚵仔小吃、還是臺灣盛產的水果,每一集的內容都有滿滿的生活氣息,和我印象中那個人情味很重的臺灣完全符合。

紀錄片裡有兩段我印象特別深刻。

第一個是解釋價值3000臺幣一碗的臺灣牛肉麵為什麼那麼貴。店家說,要做好的牛肉麵必須要用好的牛。比如,他們用澳洲的牛肉,一碗麵裡的肉就值1500臺幣(約300人民幣)。

一碗麵裡有牛骨湯、牛腱子肉、牛肋排和牛腩,味道很多元。而且三種牛肉,店家做出了三種不同的味道,“不能讓客人吃到碗裡的每一塊肉都是一樣味道”,店家說。

為了給客人最豐富的體驗,店裡常年準備的湯底也有三種。要做到這些,只能提價,3000塊臺幣一碗的價格也招來不少罵。但他們堅持:懂的人來吃,不會問你為什麼那麼貴。

第二個印象深刻的是我超愛的鳳梨酥,我最愛的臺灣旅行伴手禮。

區別於普通麵包店裡的平價鳳梨酥,這些手工鳳梨酥用的是純鳳梨肉,不用冬瓜肉以次充好。也是看了紀錄片,我才知道原來一顆鳳梨,只能做三到四個鳳梨酥。

也因為這麼紮實的鳳梨果肉,手工鳳梨酥每一口吃起來都能看到豐富的果肉纖維。

其實用冬瓜代替鳳梨可以節省很多成本,口味上的減分對於不熟悉鳳梨酥的人來說也不易察覺。但店家說:“我們就想把臺灣的鳳梨酥做好,做得讓大家都覺得這是最好的伴手禮,最好的東西就應該用最真的材料”。這份為了品質毫不妥協的精神讓我好想再去臺灣吃遍這些美食啊。

______

《小小巴黎廚房》

片長:6集

年份:2012年

這是我最近最喜歡的一部美食紀錄片,熱愛法國美食的英國妹子Rachel,在法國藍帶學法餐畢業後,在自己家裡打造了一間巴黎最小的法式餐廳,售賣她經過改良的創意法餐。

她把複雜繁瑣的傳統法餐改成了製作簡單但味道不輸的新式法餐,她的餐廳每日只限量供應一桌,因為手藝好且精心,非常難訂位。

對於她的夢想,她是這麼說的,“我就想通過我做的這些改良法餐,讓人們不再害怕做法餐。”這可是來自黑暗料理國度的英國妹子啊,卻成了推廣法餐大使,哈哈。

紀錄片裡的所有菜品都是Rachel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創新的,和她的人一樣,她的菜看起來養眼又明媚。

Rachel喜歡穿著鮮豔可愛的衣服,畫著精緻又簡潔的妝,在她的小小廚房裡歡快地做飯。這個廚房雖小但五臟俱全,地中海風格的瓷磚讓不大的廚房看起來賞心悅目。

Rachel給大家展示的第一道菜是熱三明治馬芬,這是根據法國最常見的熱三明治創新的,馬芬稍稍切開,蛋黃醬內餡就一湧而出,看起來很有食慾。

Rachel的活潑可愛貫穿了整部片,比如拿起擀麵棍就會教你在不開心的時候用它來發洩,使勁擀麵做一個超棒的甜點就解決了一切煩惱了。

每做一道菜,品嚐之後都會給自己點個贊,哈哈,我超喜歡看她享受自己做的美食的樣子。

除了在自己的廚房裡鑽研菜品,Rachel還會去那些高級餐廳裡試吃主廚的創意菜,比如下面這道菜就是受到其他廚師的創意啟發而來。

各種有機瓜果和爆香了的肉塊組合成的沙拉,加了奶油,擺盤後還撒了鹽,所以整道菜包含了冰與火、甜與鹹、熟與生六種口感。

紀錄片裡除了Rachel活潑可愛的做飯過程,還有不少巴黎城市景色的拍攝,看著下飯,實在是心馳神往。

______

《貪嘴意大利》第一季

片長:4集

年份:2011年

這部片子從一開始,就給我一種“意大利男人的話癆紀錄片”的感覺。片中的兩個男人的對話,真是太意大利了。他們是兩個意大利國寶廚師,在自駕吃遍意大利的過程中“打情罵俏”。

詹納羅隨時都發揮著意大利男人的“浪漫”和幽默,就連多年的老友安東尼奧都不放過。詹納羅說要誘惑他,但安東尼奧品嚐完他做的巧克力甜點後說,你這還不足以誘惑成功。

於是詹納羅又舉起一個蠟燭,說加個燭光應該夠了吧。哈哈~安東尼奧也撲哧一聲笑出來。這兩個相識多年的男人之間開的玩笑,簡直是紀錄片裡的大亮點。

詹納羅不僅是在平時相處上趣味滿滿,他還給安東尼奧安排了一場相親,但相親的對象,安東尼奧直接表示了拒絕,因為女孩兒實在太年輕了。確實,感覺詹納羅沒安“好心”啊。

安東尼奧也不是好惹的,一直在奚落詹納羅,而詹納羅則認真地為他們準備一道又一道的美食。只有在這時,我才會想起他們兩個原來是廚師,而我看的原來是美食紀錄片。

紀錄片裡他們還到意大利一個偏遠小鎮上,參觀了一個容納了近2000人的大家庭。這些人都是無家可歸或者因為吸毒違法被社會拋棄的失足人士,他們在這裡學習如何重新開始生活。

而讓他們改頭換面的方式,就是製作銷往世界各地的意大利美食,比如奶酪、紅酒、香腸等等。

這些失足的人在來到這裡之前,一直被世界遺忘著,但在這個大家庭裡,他們獲得了朋友、兄弟、親人,和久違了的家的感覺。

前面一直表現得玩世不恭的詹納羅,在一個少年說起他從小到大都沒有和別人一起吃過飯時,難過地眼眶泛紅。

老男孩內心的柔軟被鏡頭記錄了下來,他眼睛紅紅地對這個機構的管理者說:“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但真的謝謝你們,謝謝你們讓這些人重新站起來。”

原來美食是重新開始生活的起點和動力。作為美食紀錄片,片中對生活的感悟其實讓我更印象深刻。

______

《雷蒙德布蘭克的廚房秘密》第一季

片長:8集

年份:2010年

米其林大廚雷蒙德布蘭克,一個說著一口法國口音的英語,做菜像做遊戲一樣有趣的大廚,整個廚房玩起來得心應手。

我覺得雷蒙德做菜就像學霸做題一樣,感覺他做每道菜的時候心裡想的都是,“嘿,這不是我正拿手的嗎”,因為每完成一道工藝,都能聽到他誇讚自己。

當然,他也不是自吹,他做的每道菜看起來真的是太棒了。比如他最拿手的巧克力甜點,看起來就層次感豐富,口感也很好的樣子。

他的無敵自信心真是好可愛。

雷蒙德做的每道菜都看起來十分有創意。比如這道黑莓醬汁搭配的烤雞,這麼自信爆棚,讓你忍不住很想去吃啊。

這部片子會讓人非常餓,比如超愛吃芝士甜點類的我,被這個色彩均勻烤的剛剛好的蘋果派吸引地挪不動眼睛,看的時候餓得不行。

做好這個蘋果派,雷蒙德再一次很自信地對他的助手說,你一定流口水了吧!哈哈~

不過還真是羨慕雷蒙德的這個助手,總是可以在第一時間吃到雷蒙德做的美食。

雷蒙德在片中說,他覺得每道菜有三個關鍵要素:食材、創造力以及他要共享的人。這三點賦予了食物不一樣的意義。確實,就比如上面那個蘋果派,他說是要帶給家人的,所以做的時候格外用心。

這部片子我很不建議餓肚子的時候看,尤其深夜,你一定會後悔的。

______

《壽司之神》

片長:81分鐘

年份:2011年

這部紀錄片大概很多人都看過,就算沒看過紀錄片,肯定也不少人聽說過壽司之神,他就是85歲高齡的小野二郎,也是米其林三星最年長的廚師。和一些成名後就急著誇張門面的店家不一樣,多年來小野二郎始終堅持著自己僅有10個座位的小壽司店,從不擴建或連鎖。

紀錄片一開始,並沒有直接介紹精美的壽司是如何做成的,而是老爺子先來了一段對工作的理解。這段話的精髓——“極致的認真”,也真的就貫穿了整部片子。

壽司的紀錄片就和日料店的氣氛一樣,輕柔、安靜,就連片子裡的一些食物拍攝都是慢鏡頭。廚師一刀一刀慢慢地把魚肉片下來,可以清晰地看到魚肉的質感是那麼的柔軟,看起來口感一定很好。

如我們期待的,紀錄片展示了壽司大神們是製作他們的藝術品。手法輕巧,技術嫻熟,做好的每一塊壽司都讓人很想馬上放進嘴裡。

但其實壽司製作並不是片子記錄地最多的內容,最多的,還是壽司製作出來之前的準備。比如店家每日凌晨去海鮮市場搶購最新鮮最好的食材。

他們堅持所有的食材供應商都必須是各自領域裡的專家,雖然他們自己是壽司專家,但對於食材,還是覺得專營的人更為專業。

這種對專業領域的尊重,也是他們可以一直保持行業內最高水準的原因吧。

對食材除了要嚴格選擇供應商以外,他們還會憑經驗嚴格對每一塊魚肉進行判別,比如撕下一小塊肉,打著手電用手仔細檢查。確保製作出來的每一塊壽司,都是精品之作。

這部紀錄片不僅滿足了我對壽司之神的好奇,匠人精神的完美詮釋也很值得一看。

______

《主廚的餐桌》第一季

片長:6集

年份:2015年

這部是《壽司之神》導演的又一力作,片中記錄的六位大神主廚,是分別來自意大利、美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的明星廚師。

這些明星廚師對於食物的追求,已經不僅僅是好吃這麼簡單,而是當做是創新藝術事業在發展。

這六位廚師對美食的創造力超乎想象,對我來說,這部紀錄片滿足了我窺探米其林廚師們神奇腦洞的慾望,比如他們把菜做成一幅畫,把食材變得看起來完全不像食物。

就像下面這道菜,你能猜到它是什麼嗎?

有些創作簡直到了捨不得吃的程度,比如下面這個如畫般的分子料理,你打算怎麼下手吃?

片中還記錄了廚師們為了創新進行的探索,比如在野外燒菜,享受在野外生明火烹飪的過程,在自然裡尋找新菜色的靈感。

這種遠離日常生活的美食體驗,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這部片子更像是窺探米其林後廚的秘密,比如那些精緻的擺盤到底是怎麼處理的,我看的時候就學會了如何利用醬汁在盤子上製造高級感。還有高級餐廳對於用餐環境的全方位極致講究,燈光、餐具、餐桌間隔等等。

廚師對食物的認真,很容易戳到我的感動點,因為他們既展示了專業的職人精神,也帶著滿滿的對生活的愛。

每次看美食紀錄片,都會再次強化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堅持,這才是專屬美食紀錄片的強大治癒力。

______


大河長歌


2018年有一部良心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他關於飲食給人的傳遞的感覺就是,溫暖誠摯,對吃一絲不苟的人肯定熱愛生活。風味人間的導演是舌尖上的中國1導演拍的,所以整體上的風格還是那麼的真誠,對食物對生活有很認真的態度,三餐茶飯,四季衣裳,人因食物而聚,人不散,家就在。煙火人間,風味長存。應該搭配風味人間一起看的另一部美食紀錄片叫做《人生一串》,看完以後連我這個不喜歡擼串的人都覺得原來擼串也可以這麼高大上。他包含了近30個城市、500多家傳奇燒烤攤,他獨特的市井氣息把鏡頭從廟堂拉至尋常攤鋪,真實地去展現燒烤的內涵與江湖風味。說起來吃,最講究應該是廣州人吧,不管是什麼紀錄片肯定都少不了對廣州吃食的關注,老廣的味道就是對廣州人最地道吃法的記錄,使用簡單的調料就能煥發食材最鮮的味道,吃到食物的本味是廣州人不變的追求。同樣一部講述海鮮的紀錄片叫《小海鮮》,每一集都只有25分鐘,一共也只有2集,第一集《討小海》,隨處透露著當地人的艱辛和勞作。一條船,一雙手,勞作一天,換來全家人的生活。第二集則是關於海鮮的烹製,融合了各種情意。“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種味道”,讓人印象深刻。再說一個,火鍋,這個吃法南北都有,但是也的確是南北差異不小,或許在配菜上差距小一點,但是蘸料卻有天壤之別,不說別的,看圖就覺得很有食慾。火鍋在北京叫涮鍋子,冬天吃人湊齊一桌,還特別方便省事,吃了身上也暖和,火鍋承載著老北京人的記憶,有獨特的溫情,關於火鍋的記憶,要比很多人的記憶都要長。


滕滕真可愛


強烈推薦一部日本拍攝的中國美食紀錄片

《中國之食文化》

這部紀錄片,是上世紀80年代初由日本龜甲萬株式會社策劃,日本巖波映畫製作所製作,於中國完成攝影取材。

中國方由當時文化部牽頭,各地飲食服務公司及相關店鋪配合完成取材。

由於此片製作時間距今三十餘年,故片中內容、敘述與現今表述可能存在差異。

但是,卻能看到那個時代,中國美食的風貌。

有許多菜色,如今已經見不到了,而有的菜色,也不是你想象中的樣子。

鵪鶉千層酥,使用的是鵪鶉蛋

廣州人吃烤乳豬

這樣精美的冬瓜盅,現在也很少見了

八十年代的烤肉季

這就是珍貴的燕窩

你能相信這是一道菜而不是山水盆景麼?

八十年代的廚房

八十年代北京的豆腐腦,和現在有什麼不同呢?

二龍戲珠


還有很多很多如今看不到的東西,這部紀錄片,絕對值得一看。


新食上


全國性的有:

《舌尖》就不說了,都知道;

《一城一味》很不錯,既欣賞美食又領略風情;

《中國美食探秘》,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包括了“火候”,“刀功”,“辣”等;

《深夜食堂》黃磊山寨版不算吧😄

地域性的:

《嘿,小面》,講重慶小面,嘿巴適!

《新疆味道》,大盤雞,烤饢,烤包子,亞克西!

《千秋川菜》,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系統全面記錄川菜史的大型歷史文獻紀錄片!

《尋味順德》,3集,順德不僅電器做得好,美食更好吃!

《江南味道》,8期,中國味道系列中關於江南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