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气很大怎么办,家长该怎么教育?

程俊谈教育


有情绪是正常的,情绪没有对错,来了就会走。想想大人也会有情绪,有时也会发脾气,为什么孩子不可以呢。虽然是我们的孩子,但首先他们是人,是独立的个体,有情绪是他们的权利。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情绪背后的想法和目的,当一个人有不良情绪的时候,一定是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在面对当下的困难时,孩子可能找不到安全感,感觉恐惧、失望或是沮丧。人生来就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定是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1、安抚他们的情绪,认可他们的感受。2、同情他们,告诉他们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我们小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感觉。3、这时你会发现孩子的情绪已经缓和了,因为他得到了理解。我们可以告诉他们,面对眼前的问题,我们是怎么想的,是什么感受。4、最后,问问孩子,还可以怎么样解决眼前的困难。让孩子自己找出他自愿和可行的方法。总之,让我们用心去看见孩子,理解他们。当孩子知道自己被理解和接纳的时候,他们会发挥出潜力,自行解决问题。


玹子正向养育


这个问题,我能回答!因为我家的孩子,就被我周围的亲戚朋友,包括我定性为脾气不好


这个要看阶段的。我家小孩在一岁前超级乖,没有一点点麻烦我呢……心宽体胖就是我罗。吃饱就睡,醒来就看东看西👀就连生病吃药都很省事。

一岁以后,是奶奶主要在带,但是奶奶性格开朗,当然有一点宠爱,脾气还能接受。现在三岁,过了三岁生日没几天,我就明显的感觉到孩子难管教了,熊孩子出来了


因为两岁多以后,她的独立意识会出来,不大愿意被支配。比如前两天,她拿粘土做了个蜗牛🐌,嗯,更像是粑粑,我随手拿过来给她捏了一只角,好啦,火山爆发了,还原也不行😂


性格的形成,是很多因素一起促成的。除了自身发展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孩子生下来是一张白纸,成长中势必会留下父母的影子。所以原生家庭环境很重要。你们是不是喜欢用大声争吵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对待孩子的错误是不是喜欢先发脾气。

2、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各种要求,采取纵容态度,一旦满足不了,孩子就会哭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3、缺乏足够的安全感,也会用吵闹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那么按照上面的分析,怎么教育就一目了然👀我对待我家孩子,就是冷处理她的哭闹,让她明白这种方式不能解决问题,再引导她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试图说服我。

我自己是个急性子,耐心不够,在她消磨了我耐心后,我会努力克制吼她,更多的时候,是转移她的注意力,当然是人都有自己的脾气,只要在正常范围内,都不要紧张……


信是种态度


孩子暴躁的脾气都是家长惯出来的,平时家长不注重孩子性格的培养,只是宠爱娇惯,对孩子没有任何约束,这样的孩子脾气就会自由泛滥,在家里,什么都得依着自己的脾气来。不过你仔细体会,这样的孩子在外边却不是这样的。

邻居家有个女孩儿,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属于隔代教育,孩子马上就六年级了,这个孩子在家里脾气就非常暴躁,只要有一点不顺心,那就大声喊叫,哇哇第地哭个不停,爷爷奶奶束手无策,可是,她在班级里是个很无能的孩子,不敢跟任何人发脾气,我想她一定懂得,班级里是没有人惯着她的。所以说,孩子的脾气暴躁就是家长宠出来的。




爱心辅导妈妈


孩子脾气不好,有两个因素,先天遗传的,和后天环境造成的。

首先,先天遗传的,这个真的存在。就我自家的例子,我爸爸脾气非常暴躁,我和我妹妹脾气也不好。

遗传的,只是有这个倾向,脾气容易不好,一不小心就会把坏脾气唤醒。但是,脾气这东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增加,而发生改变。

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避免让他产生过多的焦虑和不安感。如果可以,给予他更多的爱与包容,建立规则,让他明白发脾气根本不能改变任何事情,只让状况更糟糕。

对于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个就多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孟母三迁还是有道理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时很大的。在家里尽量和孩子做朋友,引导他解决问题,而不是帮助他解决了问题。多和老师交流,多多邀请孩子的好朋友来家里玩,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

切忌,在孩子面前不要吵架,不要争吵,不要发脾气,出现问题可以开个家庭会议,讨论解决的办法,让孩子一起为家里出力。


茶馆聊聊


我谈谈自己的经历吧。碰到孩子比较烦躁脾气比较差的时候,我先反省自己这段时间对他的态度,发现自己也是比较烦躁,对他的态度比较差,所以我先改变自己的心情,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结果发现孩子也改变了。这时候真的觉得孩子就是一面镜子,看到他,就像看到了自己。


闲庭信步花满楼


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感觉很头疼的问题。我姑娘快六岁了,最近这一年脾气变得很大!问过专门说是到了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我最近感觉孩子脾气大的一个很大问题还是我们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了。孩子内心感到没有重视感。


小城斌哥vlog


孩子脾气暴躁,一定是有原因的。

第一,身心疾病原因。如果孩子身体不舒服,且无法表达清楚,就容易变得情绪不稳,易怒,控制不住自己。还有可能是心理问题,需要家长细致观察,判定症状,找到原因。

第二,没有得到重视。孩子都是家里的宝。如果父母因为工作忙或者生二胎或者其他原因而冷落了孩子,孩子为了引起父母对他的注意,有可能故意夸大情绪,这是缺爱的表现。

第三,需求没被满足。孩子小时候,如果大人可能对他有求必应,他就会觉得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旦不被满足就会撒泼打滚,发脾气。

如果是身体或者是心理上的问题导致孩子脾气坏,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对症治疗。如果不是,又该怎么办呢?

一、冷处理。当孩子发脾气时,别理他,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把他当空气。他一个人哭够闹累了,没有观众,也就索然无味了。别心疼他,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被孩子拿住软肋,以后更不好教育。

二、讲道理。等孩子情绪平稳后,父母必须找他谈话,严肃地谈。

先问孩子原因,为什么发脾气?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能让他闪烁其辞,蒙混过关。

再明确他的错误。让他知道,这种哭闹大发脾气的行为是错的,是不尊重父母,是伤害父母,不是一个好孩子该有的行为。让他明白是非,承受罪恶感,他才会懂得错在哪。

然后让他后悔。可以问孩子,发脾气解决问题了吗?达到目的了吗?让他知道,这样的方式不解决问题,也达不到目的。

最后,告诉孩子父母都爱他,但是不会满足他的无理取闹,不会满足他的所有要求。


芳菲老师讲语文


宝宝脾气暴躁,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吗?根据我家宝宝的日常行为,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要以暴制暴:日常生活里我们作为家长很多时候,喜欢站在“我是父母,你必须听我的心态”孩子一旦做错事,你首先不是问他为什么犯错,而是先吼一顿或者打一顿在问他,说实话很多时间,你打过吼过孩子后,他到嘴边的话也不乐意说了,因为他潜在意识里,认为你不相信他

和孩子做朋友:多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多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亲子活动,例如:一起拼图,一起阅读,一起拼积木

以身作则:孩子平常待人处事方式,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原因,要想自己的孩子性子好,首先作为家长,要吼得住自己的情绪,不要一有事情,就在孩子面前抱怨,发脾气等等,作为孩子他们接待外界的信息是很敏感的,你给孩子怎样的家庭环境,就造就孩子怎样的性格

我是“轩雅妈咪,俩宝妈,育儿路上和宝贝一起懵懂长大”如果您赞同或者有不同的观点,欢迎点赞或者评论指导哦!(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凝眸湖心静


在社会与家庭中,当孩子出现问题,比如脾气暴躁,不能孤立地只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考虑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的问题要系统考虑。

举我实际咨询的一个案例(因涉及隐私姓名隐去)。一个从事设计工作的女性,各方面条件都不错。长期遭受丈夫家暴,因为怕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迟迟没有离婚。幼儿园老师也反映过孩子性情不太好,易对小朋友发脾气。

直到有一天下班,发现孩子在反剪一个洋娃娃的手,还撕扯洋娃娃的衣服。她顿时心中冰凉,突然意识到这就是平时丈夫对她家暴时的情景,她开始看到家暴对一个孩子的真正影响。第二天她开始办理离婚手续。

当然这是个极端的案例。对孩子来说,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关系,是和爸爸妈妈三个人的三角关系,孩子出现问题,可以先从这里面找原因。

1、是否父母关系比较紧张?如果父母关系不好应从处理父母关系开始。

2、父母一方的性格是否比较暴躁?如果父母一方性格暴躁,也很好解释孩子的问题。

3、孩子最近是否遇到大的事件,如换幼儿园、搬家、与好朋友分别等等,找到问题对症下药。

4、看看孩子发脾气的背后,有什么真实的想法与愿望。


大东心理


宝宝脾气不好有两种

其一,宝宝发育到某些阶段就会出现类似于‘叛逆期’的表现,尤其在有了自我意识,总是强调‘我的’,自己的玩具,自己的一切被打扰都会有烦躁的情绪,甚至会动手,这种发育期的自我意识,其实需要大人的尊重,不要武断的呵斥孩子,而是给予理解和安抚。孩子哭闹就让他哭闹一会,给他冷静的时间,过一会家长再安抚,询问原因,告诉孩子刚才哪里不对。孩子虽小,耐心教导多了,孩子自然有改观。

其二,家长对教育过于宽容,孩子就没了规矩。有的宝宝伸手就会打人,甚至父母家人有一点不顺从他的意思就会哭闹,这跟家长的教育很有关系,在孩子一岁以后就要让孩子慢慢理解接受一些规矩,比如,打人是不对的,吃饭要专心等等,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没必要,甚至孩子打人,无故哭闹家长还会笑着说‘宝宝厉害哦’,无形中让孩子感觉自己无理取闹是对的。

但习惯和教养是长期的积累,过了三岁孩子自我意识完全萌发出来,没有规矩,过分宽容的害处就出来了。

要给孩子树立规矩,明确的告诉他无理取闹是没有用的,他以哭闹或无理行为要挟家长,明确拒绝。给他哭闹发泄时间,不要在孩子有情绪时说教。

可设立奖惩小黑板,每天或每周总结孩子行为对错,对的要给予加分奖励(非物质奖励,比如家长周末一起陪伴等等)错的要扣分,根据积分奖励惩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