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禅位给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历史真相是怎样呢?

mtolao


贪念与对权力的欲望,让乾隆一直舍不得放下皇位,但是1796年,还是无奈让位给儿子颙琰(嘉庆皇帝),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呢?历史真相又是如何?待我细细分析。


一、乾隆的皇帝梦

1735年,雍正皇帝因病去世,将皇位传给自己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当时乾隆年仅25岁,正是风华正茂,为国家建设出力的大好年龄。


乾隆登基之后,作风与雍正截然相反,雍正是一个铁面无私、严肃刚正的皇帝,而乾隆则是宽宏大量、仁义治国之君,一时间赢得天下民众一片叫好,乾隆顺势还给自己死去的叔叔们平反,重新恢复爵位,还有自己的哥哥弘时,乾隆一样恢复其爵位。

可以说就当时的环境而言,乾隆这样的政策十分得民心,并且顺应天下大势,可是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凡事过之则不及,可以说乾隆的过分仁义与宽宏大量,为清朝后期的江山社稷以及国家综合实力埋下很大的隐患,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我们继续说乾隆皇帝,他登基之后一直没有立太子,可是雍正之前发明了一种秘密立储的方式,也就是大臣可以提出建议要求皇帝及时立储。乾隆对这些大臣十分厌烦,他觉得自己年轻力壮,完全不用考虑立储之事。

就这样,乾隆挨到了接近六十岁,大臣们更加慌了,纷纷建议乾隆尽快立储,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万一乾隆哪天突然离世,这个国家怎么办,这可是大事情。


每天大臣都不厌其烦的建议乾隆,乾隆实在不耐烦,就在68岁那年表明说:

践阼之初,即焚香默祷上天。若蒙眷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一载之数。

为何是在位六十年呢?因为乾隆的爷爷康熙在位六十年,创下了清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记录,乾隆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与爷爷相提并论,但是又不能超越爷爷,要不然大家有意见。

其实乾隆说这句话,不过是为了稳住大臣,让他们闭嘴不要再烦自己,他爷爷康熙8岁登基,68岁去世,当了六十年皇帝,他自己25岁才登基,要到85岁才有六十年,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年龄,都是一个迷。



二、乾隆让位

造化弄人,世事无常,乾隆活到85岁依旧精神抖擞,一点问题没有,感觉自己还可以再做几年皇帝,可是当初已经说出那种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怎么能反悔呢?

无奈之下乾隆于1795年立下太子颙琰,次年禅位给太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嘉庆皇帝。乾隆禅位时,再三提醒嘉庆:

寿跻八旬开五,精神康健,不至倦勤。天下臣民、以及蒙古王公、外藩属国,实皆不愿朕即归政。

意思就是国家需要自己,江山社稷也需要自己,并且自己不想退位,可是那些大臣实在太烦自己无奈只能这样做。其实这个意思嘉庆也应该明白,就等于叫嘉庆配合自己继续演戏,实权还是乾隆控制,嘉庆做个名义上的皇帝即可。

这不,嘉庆登基不久,乾隆继续说:

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岂非国家天下之大庆。


这句话就是提醒嘉庆,你还没有经验,遇到国家大事,必须来找我,我给你参考一下再做决定,这样才是对天下负责的态度。话说到这个份上,嘉庆当然也明白乾隆的意思。

再者而言,嘉庆即使不想听从父亲的话也没办法,因为乾隆让和珅在朝中牵制着嘉庆,嘉庆的一举一动乾隆都知道。原本嘉庆还想反抗一下,后来发现反抗无用只能接受现实。

1799年,乾隆寿终正寝,享年89岁,成为中国古代皇帝正史记载中最年长者。乾隆去世后,嘉庆终于可以掌握大权,次年(嘉庆四年),嘉庆就开始对和珅进行处置,有人觉得嘉庆是为了治理贪污,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回事,嘉庆收拾和珅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想要实现君主集权,让自己能够真正成为皇帝,拥有绝对权威。



结语

这就是真实历史上乾隆让位给嘉庆的原因,虽然没有那么正气凛然,但是背后蕴含的哲学以及道理,还有反映出来的人性弱点,值得我们深思!



嗔痴历史观


乾隆六十年九月三日,已经84岁的乾隆皇帝突然心血来潮地决定册封已经35岁的儿子永琰为皇太子。

为什么说乾隆皇帝是突然心血来潮呢?

他是一个贪恋权力的皇帝,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皇权所带来的快感,虽然已经当了60年的皇帝,但是只要不是被迫的话,他绝不可能主动将皇权让给别人,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可是,他在无聊的时候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康熙爷爷才当了61年的皇帝,我已经当了60年的皇帝了,再当下去的话岂不是要和爷爷平起平坐,或者盖过爷爷了?这不行,我不能对不起爷爷,我得尊敬他老人家。

所以,乾隆皇帝突然决定立永琰为储君,然后迅速禅位给永琰,原因便仅仅是因为不想自己当皇帝的时间超过他的爷爷康熙皇帝。

乾隆皇帝虽然禅位给了永琰,自己也当起了太上皇,可是,他会甘心退居二线,老老实实地将皇权交割给永琰吗?

显然不会。

他在勤政殿召见了皇室宗亲和朝中的王公重臣,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诏书:“立皇十五子嘉亲王为皇太子,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

当时的嘉亲王永琰虽然早便从和珅的口中得知了乾隆已经拟诏册立自己为储君的事,但是,此时在所有人的面前,听到乾隆皇帝亲口说出此事,他心中还是激动万分,终于等到你了,我梦寐以求的皇位。

虽然心中颇为激动,可脸上还是得作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所以永琰诚惶诚恐地向乾隆皇帝表示,哎哟,儿子可不敢呀,您正值春秋鼎盛呐,更何况,朝廷一日也离不开您呀,所以,儿子恳请您等过了100岁再归政给儿子吧!

乾隆六十年的乾隆皇帝84岁,如果要等到100岁再归政的话,岂不是说自己还能掌权16年?这个儿子,太懂事了!

只不过,诏书毕竟已经宣布了,纵然皇太子永琰带头请求乾隆皇帝等过了100岁再归政,他也不好意思打自己脸不是?所以,皇位还是禅给永琰了。

永琰一看乾隆皇帝没有顺势答应他的请求,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没有意外的话,皇位已经安安稳稳地落到他的手上了,但是他还没开心多久,一盆冷水便狠狠地泼到了他的头上。

乾隆皇帝在六十年九月宣布册立永琰为皇太子,第二年禅位。

可是,仅仅过了三个月,也即到了乾隆六十年十二月,乾隆皇帝突然又发布了一个命令:“朕於明年归政后,凡有缮奏事件,俱书太上皇帝,其奏对称太上皇。”

嘿嘿,儿子呀,你不是说要让我过了100岁再归政吗?好啊,朕满足你!以后但凡有官员上奏什么事,统统送过来给朕,唔,朕现在不是皇帝了,奏疏中便称朕为太上皇吧!

嘉庆皇帝瞬间傻眼了,什么,还能这么玩?姜,果然是老的辣,原本只是想表表孝心,顺便玩玩以退为进的策略,没想到最后却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如此一来,嘉庆皇帝便等于成了一个“傀儡皇帝”,因为乾隆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朕只让位,但不让权!

嘉庆皇帝对此只能在心中无奈地感叹,行吧,您怎么高兴怎么玩吧!

乾隆皇帝虽然在乾隆六十年禅位给嘉庆皇帝,但实际上他一直紧紧地抓着皇权不放,嘉庆皇帝只是一个空壳。

嘉庆皇帝这个皇帝当的也很小心翼翼,喘口气也得偷偷摸摸的,没办法呀,权力几乎全在乾隆皇帝的手上,他真要敢惹乾隆皇帝生气了,万一乾隆废了他怎么办?

不得不说,乾隆确实有这个能力。

所以呀,嘉庆皇帝也只能好好地忍着,反正已经等了几十年了,不在乎再多忍几年,这也算是嘉庆皇帝的一个小优点或者小聪明吧。

从嘉庆元年正月到嘉庆四年正月,嘉庆皇帝这一忍便是三年,好在乾隆终于撑不下去了,在养心殿咽了最后一口气。

嘉庆心中憋着的这口气总算是吐了出来,三年了,当了三年的“傀儡皇帝”呀,搁谁谁能开心?

乾隆没有禅位还好,禅了位却还抓着权不放,说嘉庆心里没有怨气的话,谁会信?

为了泄一泄心中的怨气,乾隆皇帝驾崩之后过了半个月,嘉庆皇帝便迫不及待地拿乾隆的宠臣和珅开了刀,宣誓自己拿回了皇权,也趁机发了一笔横财。

嘉庆皇帝心里美滋滋呀,自己总算不是一个只有空壳的“傀儡皇帝”了。


吾与吾国


乾隆当太上皇,只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体现他是十全十美皇帝的一个观念,可不是他儿子嘉庆逼的啊。历史上的太上皇,都是被迫退位,生活得很惨,比如,唐高祖李渊,唐明皇李隆基,但乾隆,却不一样。

虽然乾隆当了太上皇了,但儿子嘉庆,那是相当听话啊,不仅百分百听乾隆的话,而且,祖宗写的书里,是怎么做的,他就怎么做。最可笑的是,有皇族犯法了,他处罚了,但看到,有祖宗没处罚的情况,他就撤销了。

总之一句话:嘉庆太听话了,完全照本宣科。

于是,乾隆当了太上皇后,实际上,还是牢牢将权利掌握在手中,直到三年后,乾隆去世,嘉庆才真正开始亲政。

但可惜,嘉庆毫无建树,就是一木头脑袋。清朝在他手中,马上就衰落了。纵观嘉庆一朝,也没有任何能臣。


董江波


在古代很少有皇帝会主动禅位,大部分就是被逼无奈或者逃避责任,乾隆皇帝就是其中的一个另类。在他84岁那年,他竟然主动宣布要禅位给嘉庆皇帝,直接在朝堂上引发了大地震。古代那个有实权的皇帝不都是直接干到死为止,只有傻子才会真正主地动禅位。难道是乾隆皇帝老糊涂了,这其中的历史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乾隆六十年(1795年),84岁的乾隆皇帝突然宣布禅位于第十五子颙琰。此消息一出,大臣们炸开了锅,实权主动禅位简直不敢相信。实际上,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乾隆皇帝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事情的起因是乾隆皇帝的祖父康熙皇帝8岁登基,干了61年的皇帝,而乾隆皇帝从小就非常崇拜他的祖父康熙,在他继位的时候,他就就发誓自己一定以祖父康熙微榜样,做一个明君,并且为了表示对祖父的尊敬,他决定自己做皇帝的时间一定不能超过祖父康熙的61年。

实际上,当时乾隆皇帝之所以敢这样发誓是早就盘算好的,他心里想:祖父康熙8岁登基,干了61年,在历朝历代已经创了记录,他的父亲雍正皇帝干了11年就早死了,而他自己25岁登基,估算一下他的在位时间肯定不会超过康熙的61岁的,因此他才敢发誓。但人算不如天算,最后他一不小心,就已经干了60年了,身体还很硬朗,还可以继续干。然而,话已经说了,他又好面子,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名声,他不得不遵守自己的誓言,干完60年,光荣退休,这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虽然乾隆皇帝禅位于嘉庆皇帝,但是嘉庆皇帝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乾隆仍然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一切军政大权都还在乾隆这个太上皇手上。嘉庆皇帝下面的大臣也都是乾隆的人,有什么事还是乾隆御和和珅商量着来,嘉庆皇帝简直就是一个傀儡皇帝。于是,嘉庆皇帝只选择能隐忍,一直忍到乾隆死了,他自己才能出头。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皇帝卒于养心殿,享年89岁。嘉庆皇帝总算熬出了头,直接先把乾隆皇帝的狗腿子和珅给办了。实际上,乾隆皇帝在禅位后,又干了3年多皇帝,禅让就是一场戏,骗骗人而已。


密探零零发


乾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他二十五岁时从父亲雍正手里接过皇位,当了整整六十年皇帝,尔后让位于儿子嘉庆,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直到1799年去世,享年虚岁八十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几个皇帝之一。

乾隆之所以在当了六十年皇帝后不再干下去,而是选择让位给儿子,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据说和他的爷爷康熙有关。

康熙八岁登基,做了六十二年皇帝,享年七十岁。乾隆对他的这个爷爷非常敬仰(其中有一个原因,传说当年康熙之所以选择雍正为自己的接班人,乃是因其特别喜欢乾隆,是为了能让乾隆当皇帝,是故才定了雍正),他处处以爷爷为表率。为了表示对爷爷的敬畏和尊崇,因而在当皇帝的时间上,绝不超过爷爷。(幸好他没决定在寿命上也绝不超过爷爷)。

当然,乾隆虽然让出了皇位做了太上皇,但他这个太上皇仍然是大清帝国的首屈一指的灵魂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他不过是把帝国的日常工作交给了儿子,帝国的大事,必须向他汇报,由他来圣裁拿主意。

举个例子,像乾隆一直宠信的和珅,嘉庆早就想拿掉他,但由于太上皇的存在和庇护,嘉庆也无有为力,所以等到乾隆一去世,嘉庆就迫不及等地拿下了和珅。


聂作平


乾隆禅位后,又做了三年的“太上皇”,真相到底为何?

我认为应该用两只眼睛来看待乾隆的做法!
(乾隆皇帝)剧照

一只眼看他“表面”禅位的理由

乾隆身为一国之君,在有生之年能够做出“禅位”的决定,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1778年9月21日,乾隆宣谕:至六十年禅位。

他这样说到:“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穷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

这道谕旨什么意思了?大概就是说,他爷爷康熙在位61年,自己不好和他老人家相比,如果自己能够在位60年,那就应当传位给太子。

但说归说、做归做,他可能连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愿望竟然这么快就到了,该兑现的时候了。为了展现他“君无戏言”的形象,便于1795年在圆明园勤政殿,立皇十五子,嘉庆王——顒琰为皇太子,举行内禅大礼,顒琰即皇帝位,尊弘历为太上皇,训政。
(嘉庆皇帝)


剧照

乾隆禅位后,又坐了三年零三天的太上皇,后人多讥讽乾隆为“名为退位,实为禅而不退”,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纵观中国自始皇帝以下两千年的皇朝历史中,由内禅而归政者,前君罕见,后君亦无!宋仁宗储位既定,却整日闷闷不乐;宋英宗立太子后,便潸然泪下。
(宋仁宗)
剧照

那么乾隆禅位后,又坐了三年太上皇,真相到底是什么了?

难道仅仅是因为,兑现当初自己的承诺吗?

错!只不过是为了转嫁危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得一个“美誉”而已!
(乾隆皇帝剧照)


一只眼看他的功过是非,便知道晚年的乾隆很会自我吹嘘、自我安慰、自我选择!

乾隆的一生,可以说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他“跑”到了康乾盛世的顶峰时期,但却没能赶上当时世界大势的发展潮流。

清高宗乾隆(1711——1799年)25岁登级,在位60年,享年89岁。他积极拓展疆土,巩固对内统治,鼎盛时期人口达3亿之多,能将祖宗的基业发扬光大,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很有建树。但我为何要说他却没能赶上世界大势的发展潮流了?明眼人只需要看一看同时期的西方国家都在干些什么,便能知晓其中的答案!
(西方工业革命)
图片

乾隆在执政的60年里,西方世界可以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划时代的巨大变化。

  1.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乾隆三十年(1765年),英国的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新式纺车珍妮纺纱机; 乾隆五十年(1785年)英国的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同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等。
  2. 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乾隆四十年(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翌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胜利; 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


  3.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随后发表《人权宣言》,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4. 乾隆二十年(1755年),俄国建立莫斯科大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美国科学院在波斯顿成立,1784年,哥伦比亚大学建成。而此时的中国了,尚还陶醉于曾孙打着“百岁观场”的灯笼,照着太爷爷参加科举考试的“盛世”呢!
    (古代科举考试)

以上几件事情,都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们都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但此时的乾隆都在干些什么了?在1793年接见英国使臣马格尔尼还傲慢的说到:“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统駩万国”。他在面对西方的工业革命面前,显得一脸懵逼!依然还陶醉于“天朝上国”、“天下第一奇人”的迷梦中不能自拔。
(马格尔尼访问乾隆)

乾隆晚年统治的时期,已经逐渐显现出“盛世下的危机!”

乾隆退位,嘉庆继位后,南方的白莲教、京师的天理教都纷纷起义,内地战火,已遍地燃烧,国际上也将面临外来的入侵!盛世危机已经充分的暴露出来,这个烂摊子,只好由他的儿孙来承担和收拾了。

所以说,乾隆皇帝很会选择,禅位后再坐三年的“太上皇”,一方面能够在臣子中起到辅佐“嘉庆”的贤君形象;另一方面还能满足自己的“美誉名”、虚荣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文史议春秋


当太上皇历来不是当朝皇帝的选项,历史上出现了几位,多是迫于无赖。

宋微宗赵佶禅位与长子赵恒(宋钦宗),是想不负责任的一种急流勇退,金兵压城,朝廷将倾,北宋已无力回天,既然国要亡,索性让儿子背负亡国之君骂名

宋高宗赵构禅位与养子赵昚(宋孝宗),是因为赵构为南宋的偏安已累得心力交瘁,尝够了东躲西藏、屈辱求和的心酸滋味。1161年金兵又大举南下,赵构习惯性又要逃跑,被众臣以“天子守国门”劝谏

阻止,后来南宋取得采石场大捷,虽稳住了危局,但赵构仍心有余悸,感到干南宋皇帝这活儿太危险了,次年就以因精力不济“怠政”为借口让出了皇位。

乾隆为何禅位嘉庆要当太上皇?与局势无关,而是为了兑现一个承诺,体现“君无戏言”的诚信。

乾隆一生崇敬圣主康熙爷爷的文治武功,少年时就破格恩准在爷爷身边历练,他登基时满怀深情许下一个诺言;大意是;我能做皇帝仰仗于皇圣主的厚爱,为表达我对他的敬重和感激涕零,如果上天能让我继位60年,我发誓在当年就退位,决不超过皇圣主在位时间。

也许乾隆根本没想到这是一个需要兑现的承诺,康熙爷爷活了68岁,雍正父亲活了58岁,乾隆登基时已25岁,他压根儿没想到60年过后他还能活在人世执政。

乾隆执政60年时间到来了,他已被誉为“十全老人”受万民景仰,但仍然事无巨细,贪恋权力。思来想去,当圣君的虚荣心促使他决定兑现诺言,传位与储君嘉庆。

乾隆要当太上皇,可急坏了和珅,他死活劝谏乾隆皇帝不要交出权力,说皇上精神矍铄,治理国家游刃有余,极尽阿姨奉承拍马屁之能。直到乾隆说他当太上皇仍然要过问朝廷大事,和珅才作罢。接下来这个屁精没闲着,又屁颠屁颠去给太子嘉庆送如玉,暗示要恭喜你(做皇帝)了,他有拥戴之功。

乾隆归天还未入土,和珅就立马死得难看,想想他的自作聪明表演,自找死!

乾隆在朝廷一派歌舞升平中,禅皇位与嘉庆,成全了一段帝王佳话。他还实现了当初诺言,成全康熙成为了中国史上在位最长(61年)的皇帝。

而事实上,乾隆当了太上皇,仍然主宰着朝廷大事,嘉庆不敢自作主张,甚至不敢得罪乾隆的心腹奴才和珅,形同傀儡。乾隆实际超过康熙,执政63年。

乾隆愿意当太上皇,还有一个原因。他看准了嘉庆是个中规中矩守成之君,他完全可以驾驭。不会改变他60年以来定下的规矩。乾隆还真看准了,嘉庆杀了和珅,人们在等待看和珅的贪官党徒被一网打尽时,嘉庆昭喻(杀了和珅),就此为止。


谌人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汉高祖刘邦他爹刘太公,不过这个“太上皇”是刘邦封的,纯属荣誉称号,仅表示一种尊重,实际上刘太公并没有当过皇帝。

在中国王朝史上,“太上皇”虽然是个非常崇高的尊号,但当太上皇的人大多是出于被迫或无奈。(头条号:峰子奇观 独家发布)

比如唐高祖李渊,就是被儿子李世民胁迫退位。比如被俘的明英宗朱祁镇回国,弟弟朱祁钰已是皇帝,无奈当了太上皇,不过后来又复位。等等。

“太上皇”这一尊号,听起来很拉风,实际上多悲凉。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掌握天下最高生杀大权,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非“太上皇”这一名号无比。皇帝一般不到死的那一刻,是不会松手的,而还在活着的时候就主动“禅位”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一个特例之一。


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禅位”?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乾隆皇帝弘历继位时,曾经郑重焚香祷告上天,为祈祷自己长寿安康,许下誓言:如果自己能当60年皇帝,就将皇位传给儿子,在位时长不超过他的爷爷康熙。康熙帝当了61年的皇帝,乾隆帝在这里给自己设想了60年的在位时限。

君无戏言,这个“与天盟约”就这样记下了。


乾隆继位时,是25岁,如果能当60年皇帝,那么彼时他就是85岁了。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当时他设想自己若能活到85岁,也算是够本了,他甚至认为这是一个美好愿景。

谁料,乾隆帝活到85岁时,依然活得好好的,前番重诺,如今要面临兑现了。这下尴尬了,若不退位就是在天下人面前背弃诺言,自食其言;若退位,已掌握大权60年早已习惯了唯吾独尊的乾隆,必有失去皇权后难以启齿的尴尬和落寞。



烟吸久了,会有烟瘾;酒喝久了,会有酒瘾;权力拿久了,也会有权力瘾。何况乾隆帝这“权瘾”,已经养成60年了,一个甲子啊!要他马上戒掉(放手),谈何容易?(头条号:峰子奇观 独家发布)

乾隆自己很清楚,当了60年皇帝,85岁了,如今自己早已是苍然白发、垂垂老矣,不过是苟延残喘,多活一天多赚一天,谁也不知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来。


早已经历过风风雨雨、政治老道的乾隆帝,活得明白:若一旦失去皇权,自己现在不过是一条穿着华服的老狗。何况,乾隆帝一生骄傲自信乃至自负,极爱面子又自命不凡,都风光一辈子了,临了了岂堪这种境遇?



怎么办?乾隆帝来了个“偷梁换柱”:禅位不禅权。


说白了,乾隆的意思是:皇位呢我交出去,禅位给儿子嘉庆帝,自己当太上皇,但是大权呢我暂时还不能让,名义是我虽老但身体尚能处理国事,我也是放心不下祖宗江山啊,军国大事还要自己亲自多把把关。

于是,皇位是禅让给了儿子嘉庆帝,但实际大权仍然在乾隆帝手上。

嘉庆帝虽然坐上了皇位,但是凡军国大事事事必须向太上皇垂训,而且嘉庆帝还要经常到太上皇处时时问安,形同傀儡。乾隆帝依旧军国大事仍独揽,皇宫内仍然继续使用乾隆年号,奏折都要一式两份,一份给太上皇,一份给皇帝。

乾隆帝曾有一段暴漏心迹的话:“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

所谓为了嘉庆帝“不致错失”(怕儿子年轻没经验,会出错),只是一种借口,不愿放权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恋栈权力的乾隆常说一句话:“朕虽归政,大事还是我办”。(头条号:峰子奇观 独家发布)

虽说乾隆名义上是太上皇,但仍然掌控着实际大权,所以在乾隆帝最后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嘉庆帝一直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唯唯诺诺,不敢出半点差池。

乾隆说的很明白:凡军国大事、重要人事任免等,都必须经过太上皇,至于那些诸如祭祀之类的无关命门的事儿,嘉庆帝可自行决定,不必请教于他。

乾隆从皇帝变成“太上皇”,其实本质改变,只不过是称呼叫法变了一下而已,嘉庆帝这皇帝,头顶着天子头衔,却做的憋屈,更像个战战兢兢的太子。这是乾隆帝完的变戏法,一来可以表明自己遵守了天子诺言,二来达到了继续握权的目的。

所谓乾隆禅位,只不过是一种政治姿态罢了。说乾隆帝内心崇拜爷爷康熙帝,或许是真的,但禅让皇位,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政治无奈罢了。

乾陵帝,25岁登基,在皇帝位60年。85岁时,乾隆帝禅位儿子嘉庆帝后,又做了3年零4个月的实权太上皇,享年89岁。


熬死了近90岁的老爹乾隆后,嘉庆帝从一直哈着腰的姿态,终于挺直了腰板,乾隆帝生前最宠信的权臣和珅及党羽集团,失去了庇护伞,随后被连根拔....

其实,乾隆后期贪污之大者,又何止和珅一人?只不过是和珅权位权威最大,打倒了和珅,即是打倒了权威,就是象征着嘉庆帝真正掌权的开始!

峰子哥认为,和珅虽贪,但所贪数目之巨,早已远远超出了常人可用的限度!常人不用则必为非常人用!大权臣和珅,先做了那位花钱如流水的乾隆爷的“储钱罐”,后被嘉庆帝砸烂了罐子,顺便又做了那只“杀鸡儆猴”的猴子罢了。和珅虽贪不假,有自己私心也不假,但未必全为自己。

以上是峰子哥一点看法。亲爱的各位看官,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想法。


峰子奇观


纵观历史,我们都知道乾隆是清朝历史上实际掌握权力最长的一位帝皇,可以称的上是千古一帝,而他本人也开创出了乾隆盛世。



那么乾隆在位60年,为什么会突然让位给嘉庆帝呢?

可以说乾隆爷的让位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乾隆25岁时,初为帝皇,可谓是义气风发,豪情万丈,有一次在康熙爷的灵位前,乾隆爷不知道突然发了哪门子疯说,爷爷你这么厉害,在位61年,并且国库充实,百姓安居乐业,我要是能在位60年就心满意足了。


结果,谁知道乾隆爷可谓是身体健康,吃嘛嘛香,一直到85岁还是没有什么大病,那么这个时候问题来了,自己说了在位不过60年,现在马上要超过60年了,怎么办呢?君无戏言,结果当然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让位给了嘉庆。

乾隆让位于嘉庆后,曾说过这样的话“归政后,凡遇军国大事及用人行政诸大端,岂能置之不问?仍当躬亲指教,嗣皇帝朝夕敬聆训谕,将来知所禀承,不致错失。”说白了就是你虽然是皇帝,但是遇到事情还是我来决定,你就在旁边看着就好了。其实际还是乾隆爷在掌管权力,而嘉庆帝只是一个傀儡而已。

一直到三年后,乾隆爷去世了,嘉庆帝才真正的为皇帝,有皇帝的名,更有着皇帝的权。


一缕风尘854


乾隆是一个爱极了权力的人。一个爱极了权力的人,是不会心甘情愿彻底退居幕后的。此外,乾隆对嘉庆皇帝也不是彻底的放心,他对现任的嘉庆皇帝是抱有一种考察的态度的。嘉庆继位后,本想提拔重用太傅朱圭,结果被和珅报告给乾隆,乾隆把他申饬了一顿,嘉庆皇帝自此深知,太上皇乾隆帝和和珅才是真正把持政局的人。嘉庆皇帝于是采取了韬光养晦的政策,一个字,就是“装”。他装成什么事情都不闻不问,装成一个乾隆帝跟前的大孝子。有外国时节觐见太上皇乾隆的时候,就注意到嘉庆皇帝很能表演。乾隆说什么,嘉庆皇帝就直点头,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乾隆要办理什么事情,嘉庆皇帝从来不反对。乾隆笑的时候,嘉庆皇帝立即跟着陪笑。乾隆心情不好的时候,嘉庆皇帝就哭丧着脸大气也不吭。外国时节就说,这个嘉庆皇帝有意思,城府很深。

乾隆晚年患有耳疾,听不太清楚声音,全靠宠臣和珅在一旁协助。嘉庆这一个时期,对和珅极尽恩宠,一会儿赏大宅子,一会儿经常予以嘉许,说今后朝政还要多仰仗和大人您,以此来麻痹和珅对嘉庆皇帝的警惕性。嘉庆初年,白莲教大起义,八方狼烟,遍地烽火,清廷损兵折将,乾隆急的每天到太庙祷告。而嘉庆必定提前一个时辰就到达那里,故意让乾隆看见他也在祷告。乾隆经过一番考察,对嘉庆这个接班人才慢慢的放了心。嘉庆皇帝这才把他的皇位做稳了一点。乾隆去世以后,如履薄冰的嘉庆皇帝,这才缓了一口气。下一步,该轮到他拿和珅开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