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很大怎麼辦,家長該怎麼教育?

程俊談教育


有情緒是正常的,情緒沒有對錯,來了就會走。想想大人也會有情緒,有時也會發脾氣,為什麼孩子不可以呢。雖然是我們的孩子,但首先他們是人,是獨立的個體,有情緒是他們的權利。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情緒背後的想法和目的,當一個人有不良情緒的時候,一定是某種需要沒有被滿足,在面對當下的困難時,孩子可能找不到安全感,感覺恐懼、失望或是沮喪。人生來就在尋找歸屬感和價值感,大人如此孩子也是如此,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一定是沒有歸屬感和價值感的時候,我們要做的是:1、安撫他們的情緒,認可他們的感受。2、同情他們,告訴他們有這種感覺是正常的。我們小時候也有過這樣的感覺。3、這時你會發現孩子的情緒已經緩和了,因為他得到了理解。我們可以告訴他們,面對眼前的問題,我們是怎麼想的,是什麼感受。4、最後,問問孩子,還可以怎麼樣解決眼前的困難。讓孩子自己找出他自願和可行的方法。總之,讓我們用心去看見孩子,理解他們。當孩子知道自己被理解和接納的時候,他們會發揮出潛力,自行解決問題。


玹子正向養育


這個問題,我能回答!因為我家的孩子,就被我周圍的親戚朋友,包括我定性為脾氣不好


這個要看階段的。我家小孩在一歲前超級乖,沒有一點點麻煩我呢……心寬體胖就是我羅。吃飽就睡,醒來就看東看西👀就連生病吃藥都很省事。

一歲以後,是奶奶主要在帶,但是奶奶性格開朗,當然有一點寵愛,脾氣還能接受。現在三歲,過了三歲生日沒幾天,我就明顯的感覺到孩子難管教了,熊孩子出來了


因為兩歲多以後,她的獨立意識會出來,不大願意被支配。比如前兩天,她拿粘土做了個蝸牛🐌,嗯,更像是粑粑,我隨手拿過來給她捏了一隻角,好啦,火山爆發了,還原也不行😂


性格的形成,是很多因素一起促成的。除了自身發展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1、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成長中勢必會留下父母的影子。所以原生家庭環境很重要。你們是不是喜歡用大聲爭吵的方式來處理問題,對待孩子的錯誤是不是喜歡先發脾氣。

2、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各種要求,採取縱容態度,一旦滿足不了,孩子就會哭鬧,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3、缺乏足夠的安全感,也會用吵鬧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那麼按照上面的分析,怎麼教育就一目瞭然👀我對待我家孩子,就是冷處理她的哭鬧,讓她明白這種方式不能解決問題,再引導她多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試圖說服我。

我自己是個急性子,耐心不夠,在她消磨了我耐心後,我會努力剋制吼她,更多的時候,是轉移她的注意力,當然是人都有自己的脾氣,只要在正常範圍內,都不要緊張……


信是種態度


孩子暴躁的脾氣都是家長慣出來的,平時家長不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只是寵愛嬌慣,對孩子沒有任何約束,這樣的孩子脾氣就會自由氾濫,在家裡,什麼都得依著自己的脾氣來。不過你仔細體會,這樣的孩子在外邊卻不是這樣的。

鄰居家有個女孩兒,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屬於隔代教育,孩子馬上就六年級了,這個孩子在家裡脾氣就非常暴躁,只要有一點不順心,那就大聲喊叫,哇哇第地哭個不停,爺爺奶奶束手無策,可是,她在班級裡是個很無能的孩子,不敢跟任何人發脾氣,我想她一定懂得,班級裡是沒有人慣著她的。所以說,孩子的脾氣暴躁就是家長寵出來的。




愛心輔導媽媽


孩子脾氣不好,有兩個因素,先天遺傳的,和後天環境造成的。

首先,先天遺傳的,這個真的存在。就我自家的例子,我爸爸脾氣非常暴躁,我和我妹妹脾氣也不好。

遺傳的,只是有這個傾向,脾氣容易不好,一不小心就會把壞脾氣喚醒。但是,脾氣這東西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的增加,而發生改變。

對於這種情況,需要在成長過程中避免讓他產生過多的焦慮和不安感。如果可以,給予他更多的愛與包容,建立規則,讓他明白髮脾氣根本不能改變任何事情,只讓狀況更糟糕。

對於後天環境的影響,這個就多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環境。孟母三遷還是有道理的,環境對人的影響時很大的。在家裡儘量和孩子做朋友,引導他解決問題,而不是幫助他解決了問題。多和老師交流,多多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來家裡玩,可以更好的瞭解孩子。

切忌,在孩子面前不要吵架,不要爭吵,不要發脾氣,出現問題可以開個家庭會議,討論解決的辦法,讓孩子一起為家裡出力。


茶館聊聊


我談談自己的經歷吧。碰到孩子比較煩躁脾氣比較差的時候,我先反省自己這段時間對他的態度,發現自己也是比較煩躁,對他的態度比較差,所以我先改變自己的心情,改變對待孩子的態度,結果發現孩子也改變了。這時候真的覺得孩子就是一面鏡子,看到他,就像看到了自己。


閒庭信步花滿樓


這個問題也是我最近感覺很頭疼的問題。我姑娘快六歲了,最近這一年脾氣變得很大!問過專門說是到了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我最近感覺孩子脾氣大的一個很大問題還是我們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孩子內心感到沒有重視感。


小城斌哥vlog


孩子脾氣暴躁,一定是有原因的。

第一,身心疾病原因。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且無法表達清楚,就容易變得情緒不穩,易怒,控制不住自己。還有可能是心理問題,需要家長細緻觀察,判定症狀,找到原因。

第二,沒有得到重視。孩子都是家裡的寶。如果父母因為工作忙或者生二胎或者其他原因而冷落了孩子,孩子為了引起父母對他的注意,有可能故意誇大情緒,這是缺愛的表現。

第三,需求沒被滿足。孩子小時候,如果大人可能對他有求必應,他就會覺得自己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一旦不被滿足就會撒潑打滾,發脾氣。

如果是身體或者是心理上的問題導致孩子脾氣壞,一定要及時看醫生,對症治療。如果不是,又該怎麼辦呢?

一、冷處理。當孩子發脾氣時,別理他,父母該做什麼做什麼,把他當空氣。他一個人哭夠鬧累了,沒有觀眾,也就索然無味了。別心疼他,否則就會前功盡棄。被孩子拿住軟肋,以後更不好教育。

二、講道理。等孩子情緒平穩後,父母必須找他談話,嚴肅地談。

先問孩子原因,為什麼發脾氣?一定要了解清楚,不能讓他閃爍其辭,矇混過關。

再明確他的錯誤。讓他知道,這種哭鬧大發脾氣的行為是錯的,是不尊重父母,是傷害父母,不是一個好孩子該有的行為。讓他明白是非,承受罪惡感,他才會懂得錯在哪。

然後讓他後悔。可以問孩子,發脾氣解決問題了嗎?達到目的了嗎?讓他知道,這樣的方式不解決問題,也達不到目的。

最後,告訴孩子父母都愛他,但是不會滿足他的無理取鬧,不會滿足他的所有要求。


芳菲老師講語文


寶寶脾氣暴躁,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嗎?根據我家寶寶的日常行為,總結以下幾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不要以暴制暴:日常生活裡我們作為家長很多時候,喜歡站在“我是父母,你必須聽我的心態”孩子一旦做錯事,你首先不是問他為什麼犯錯,而是先吼一頓或者打一頓在問他,說實話很多時間,你打過吼過孩子後,他到嘴邊的話也不樂意說了,因為他潛在意識裡,認為你不相信他

和孩子做朋友:多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多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親子活動,例如:一起拼圖,一起閱讀,一起拼積木

以身作則:孩子平常待人處事方式,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家庭原因,要想自己的孩子性子好,首先作為家長,要吼得住自己的情緒,不要一有事情,就在孩子面前抱怨,發脾氣等等,作為孩子他們接待外界的信息是很敏感的,你給孩子怎樣的家庭環境,就造就孩子怎樣的性格

我是“軒雅媽咪,倆寶媽,育兒路上和寶貝一起懵懂長大”如果您贊同或者有不同的觀點,歡迎點贊或者評論指導哦!(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凝眸湖心靜


在社會與家庭中,當孩子出現問題,比如脾氣暴躁,不能孤立地只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考慮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的問題要系統考慮。

舉我實際諮詢的一個案例(因涉及隱私姓名隱去)。一個從事設計工作的女性,各方面條件都不錯。長期遭受丈夫家暴,因為怕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遲遲沒有離婚。幼兒園老師也反映過孩子性情不太好,易對小朋友發脾氣。

直到有一天下班,發現孩子在反剪一個洋娃娃的手,還撕扯洋娃娃的衣服。她頓時心中冰涼,突然意識到這就是平時丈夫對她家暴時的情景,她開始看到家暴對一個孩子的真正影響。第二天她開始辦理離婚手續。

當然這是個極端的案例。對孩子來說,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關係,是和爸爸媽媽三個人的三角關係,孩子出現問題,可以先從這裡面找原因。

1、是否父母關係比較緊張?如果父母關係不好應從處理父母關係開始。

2、父母一方的性格是否比較暴躁?如果父母一方性格暴躁,也很好解釋孩子的問題。

3、孩子最近是否遇到大的事件,如換幼兒園、搬家、與好朋友分別等等,找到問題對症下藥。

4、看看孩子發脾氣的背後,有什麼真實的想法與願望。


大東心理


寶寶脾氣不好有兩種

其一,寶寶發育到某些階段就會出現類似於‘叛逆期’的表現,尤其在有了自我意識,總是強調‘我的’,自己的玩具,自己的一切被打擾都會有煩躁的情緒,甚至會動手,這種發育期的自我意識,其實需要大人的尊重,不要武斷的呵斥孩子,而是給予理解和安撫。孩子哭鬧就讓他哭鬧一會,給他冷靜的時間,過一會家長再安撫,詢問原因,告訴孩子剛才哪裡不對。孩子雖小,耐心教導多了,孩子自然有改觀。

其二,家長對教育過於寬容,孩子就沒了規矩。有的寶寶伸手就會打人,甚至父母家人有一點不順從他的意思就會哭鬧,這跟家長的教育很有關係,在孩子一歲以後就要讓孩子慢慢理解接受一些規矩,比如,打人是不對的,吃飯要專心等等,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沒必要,甚至孩子打人,無故哭鬧家長還會笑著說‘寶寶厲害哦’,無形中讓孩子感覺自己無理取鬧是對的。

但習慣和教養是長期的積累,過了三歲孩子自我意識完全萌發出來,沒有規矩,過分寬容的害處就出來了。

要給孩子樹立規矩,明確的告訴他無理取鬧是沒有用的,他以哭鬧或無理行為要挾家長,明確拒絕。給他哭鬧發洩時間,不要在孩子有情緒時說教。

可設立獎懲小黑板,每天或每週總結孩子行為對錯,對的要給予加分獎勵(非物質獎勵,比如家長週末一起陪伴等等)錯的要扣分,根據積分獎勵懲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