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行:發現一個未知的自己》-如何轉變職業生涯(下)

人們之所以轉變職業生涯失敗,並不是因為害怕改變、缺乏準備,絕大多數情況也並不是因為缺乏改變的動機,而是在運用傳統職業生涯規劃的方法、在具體選擇一個真正適合自己新工作的時候出現了問題。轉行並非換個工作那麼簡單,而是意味著自我的重塑。

我們在上一篇裡提到了,一個人有了想要改變的想法,大抵會去嘗試著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來明確職業目標;然後將自己的興趣、技能與經驗相結合來確定職業發展策略;接下來,再根據思考採取實際行動,實施計劃;當然,這其中可能會找一些信得過的人幫我們出謀劃策,比如職場先烈、父母長輩和同學朋友。

作者認為,這種傳統的“先計劃,再行動”的策略看上去還挺有道理的,也會讓人安全踏實。但在具體操作上可能會導致我們一無所獲,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也會將傳統策略的思維誤區以及如何更新思維模式對照著看一看:

《轉行:發現一個未知的自己》-如何轉變職業生涯(下)


1、瞭解自己 VS 創造實驗機會

我們大多數人經常會被教導說,在改變職業生涯之前,先要了解自己。需要對自己的性格、能力、看重的價值進行梳理和分析。但作者提到說,在第一步的時候可能就會出現一個錯誤的概念——那就是人們認為有可能發掘“真實的自我”,而且只要發掘出了“真實的自我”,最終就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但實際上,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黑茲爾·馬庫斯的研究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可能的自我”。什麼是可能的自我呢?就是你對自我所希望,所預期,所恐懼。

對於“自我”的概念,從古至今便有不同的視角和闡述。佛家有三毒“貪,嗔,痴”,“貪”指的是對順的境界起貪愛,非得到不可,否則心不甘情不願;“嗔”指的是對逆的境界生嗔恨,沒稱心如意就發脾氣,不理智,意氣用事;“痴”指的是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顛倒妄取。此三毒身心俱害,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論語·子罕》篇曾曰過的儒家君子之道也有三,分別是“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講的是待人真誠如己,有仁德的人的最高修為是不憂;不斷求取知識,有智慧的人的最高修為是不惑;勇敢實踐前行,勇敢的最高修為是不懼。對於“自我”的概念,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組成。一個人的人格是整體運作的,才能夠更好的面對自己的衝突。

而在西方心理學中,根據馬庫斯的定義,可能的自我是三我:希望我,預期我和恐懼我。希望我,是希望自己達到的自我;預期我,預期自己能達到的自我;恐懼我,害怕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或自我。

我們由許多個自我組成,這些自我不僅由我們的過去決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目前的環境以及我們對未來的希望和恐懼。“真實的自我”植根於過去,而“可能的自我”則立足於現在與未來。一部分“可能的自我”通過我當前所做的事情和我們現在所在的公司確定,另一些“可能的自我”卻仍然是模糊不清的,只存在於我們的個人夢想之中。

通過“可能的自我”的觀念來反思傳統職業規劃的誤區,我們會發現:我們不可能通過在頭腦中思考、梳理、反覆規劃就能發現“可能的自我”,人們是通過實踐來了解自己的。這裡,讓我想起著名設計大師山本耀司曾說過的那句,“根本沒有所謂的自我。你要跟那些很強的東西,很可怕的東西和水準很高的東西相碰撞,然後才知道‘自己’是什麼”。

傳統觀念也會認為,痛苦是變化唯一的動力。之前一些來諮詢的小夥伴,無論是內部轉崗還是希望換個行業,多數是因為“受不了了”才會希望尋求改變。但在現實生活中,痛苦往往會導致我們行為的癱瘓,因為如果一上來就急於弄清真實的自我,這種對於結果的執著期待和對確定性的執著追求會導致多樣性的喪失,在等待自己豁然開朗的過程中,很容易思考過度,導致認知資源的衰竭反而阻礙了行動,讓機會從我們面前溜走。作者這裡講到一句話是說,“只有我們有了可以感覺、觸摸和品嚐到的誘人選項之後,才會真正地發生改變”。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能經常會聽到身邊人抱怨累、抱怨不受重視、抱怨沒有價值感、抱怨領導不給力、抱怨行業發展前景不好,聽到對方一萬次提到想華麗麗的將公司炒掉,轉身走人,去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時,但大多數的情況是,這些人依舊在眼前的苟且中徘徊。

大多數人都會幻想自己想要成為的那個人,也會列出清單,但最終卻在數不清的可能性中茫然不知所措,因為他們並沒有立即將至少一個選擇帶入到現實中進行考量和行動,創造實驗機會。比如我們可以利用業餘時間,以兼職的形式試試身手,在週末時拿些項目來做;又比如可以嘗試接一些臨時的任務、在本職外開拓下其他領域來獲得經驗,培養技能,接觸有趣的事情和有趣的人。“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這句話很好地表達了傳統策略的第一個誤區,也就是“瞭解自己,尋找真實的自我”。

2、找信得過的人參謀 VS 改變關係網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誤區,也就是找信得過的人參謀。傳統觀念認為,當我們計劃職業轉型時,應當向那些最瞭解我們和市場的人請教。但事實則是,每當我們想要重塑自己新的職業身份時,最瞭解我們的人反而最可能阻礙我們,而不是幫助我們,因為他們往往會加強或是拼命保住我們想擺脫的舊身份。

這裡,我就想到《做自己還是做罐頭》這本書的作者哈克曾講過一句話,2001年,在哈克考慮離開學院的專職講師職位時,好多人都對他說,“不要那麼衝動,多考慮一下比較好”;“現在外面景氣很不好,還是留下來比較安穩啦”!哈克講到說,有趣的是,在成長過程裡,長輩口中的景氣好像從來沒有好過。其實,重點不是外面的景氣好與不好,而是對大部分符合社會期待的人來說,“穩定與安全”是第一優先,冒險並不被鼓勵,追求自己的夢想,也常常被警告。因為那些符合社會期待而活的朋友,心裡也有蠢蠢欲動的夢想,如果他們鼓勵我冒險,那麼他們如何面對不敢去實現夢想的自己?所以,那些警告的話,其實是他們在對自己說的,是要阻擋他們自己的,而我,可以擁有自己的聲音,擁有自己的選擇。

所以,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曾經有過相同經歷並瞭解自己方向的指引者。這就需要我們重視弱關係鏈接,也就是跳出我們平時固定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圈,去接觸新的朋友,涉足未知的關係網絡和專業的群體,大家一起抱團成長。同時,還可以尋找一位角色榜樣,瞭解到未來可能的自我。

所以,當我們面對一些諸如“你都三十好幾了,還折騰啥”、“好多人求之不得的生活,你還有啥不滿足的”、“你這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就別瞎琢磨了”類似的話時,希望我們不會被深深的影響從而止步不前。

3、追求一步到位 VS 為轉變做出解釋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看第三個傳統誤區,我們習慣性地認為完成自我重塑是可以一步到位的——只要有了改變的慾望,只需做個決定就行了。

傳統方法告訴我們,別用微小的、表面上的調整來愚弄自己,實際上,急切的、重大的改變會欲速則不達。一步一步地採取一些小的措施反而會使我們在重新界定自己的職業身份時,做到更加全面和更有依據。作者在這裡提到一個數據,大多數職業生涯的轉變都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這個軌跡很少成為一條直線——我們進兩步退一步,最終駐足的地方會讓自己大吃一驚。

轉變職業生涯是一段漫長的過程,隨著新的可能的自我逐漸形成而變得越來越形象、具體,它們會擠佔舊有自我的空間,使得我們不得不開始對新舊兩者進行一番比較,但我們仍然無法輕而易舉拋棄過去的固有看法和觀念。新的職業身份,我們需要為自己的生涯轉變做出解釋,創造出我們尋求變化的誘因,然後將這些事件串成一個有關我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故事。每個轉換過職業生涯的人都有一個在某時刻“頓悟”的故事,而這樣的頓悟都是轉變的結果而非轉變的原因。

好故事來之不易。只有經過多次嘗試和磨難之後,這種頓悟時刻才會降臨。好故事又需要多次重複,將自己的職業生涯轉變故事告訴大家,為轉變做出解釋,那麼我們就能更清晰地說明自己的意圖,從而爭取到小夥伴們的支持。

我們來總結一下傳統策略的三個思維誤區哈,也就是剛才提到的“瞭解自己”、“找信得過的人參謀”和“追求一步到位”,以及成功轉變職業生涯的三種關鍵做法“創造實驗機會”、“改變關係網”和“為轉變做出解釋”的解讀,我們看到“塑造職業身份”應該是一種實踐,是一個對我們“可能的自我”進行測試、檢驗和了解的過程。當各種“可能的自我”漫無目的變來變去時,職業生涯轉變產生的唯一途徑就是把我們各種可能的身份變成現實,然後再不斷地對這些身份進行鍛造,直到我們積累的實際經驗足夠豐富,能夠指導我們採取更有決定意義的行動為止。

職業轉型不是一個簡單的用更好的新角色替換掉令人厭倦的舊角色那樣直截了當的過程,也不是順風順水的一條直路。我們如果一開始就花太多時間,試圖從內心找到那個確定的、一成不變的真實的自己來指導自己改變,只會適得其反,因為我們太執著於追求一個確定的結果,而進行自我改變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嘗試多種可能性。

最後,用書中的一句話作結,對比傳統策略“先計劃,再行動”的思路,非傳統策略“先行動,再計劃”的思路恰恰提倡的是一種試錯,一種重塑自我的過程。它告訴我們,現在,此刻,重新啟程,我們需要先做後想!

《轉行:發現一個未知的自己》-如何轉變職業生涯(下)


我是子曰冰語,是在行等多個平臺的認證顧問,擅長從職場人的情緒入手,支持來訪者提升生涯決策力。同時也是一名青少年生涯導師,擅長激發孩子內驅力,發揮出他們真正的熱情和優勢來。歡迎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成長話題。

\u0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