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星劉真被死亡?為什麼大家熱衷傳播謠言?


臺灣女星劉真被死亡?為什麼大家熱衷傳播謠言?

網絡上關於劉真的新聞


最近臺灣女星劉真一直被爆“病危、死亡”,還連續好幾天衝上了熱搜。

她老公辛龍不得不出面澄清:的確做了手術,但是目前狀況無生命危險。

很多明星都“被死亡”過,最後基本都被證實是謠言。

01我們和農村婦女的差別

為什麼大家對網絡謠言如此熱衷?

以80後、90後為主的網民也喜歡傳小道消息?

我們對村裡嚼舌根的農村婦女們,可是恨之入骨。但是當我們在網上不斷轉發、傳播這些不實消息的時候,我們的目的是什麼?

你今天刷新了幾遍朋友圈?朋友圈的信息對我們有用嗎?

別人的生活跟我們有關係嗎?

所以,我們為什麼還要不停地刷新朋友圈?

我們跟喜歡拉家常的農村婦女有什麼區別?

她們通過對面對聊天交換信息,而我們通過刷朋友圈來交換信息。

我們對別人的事情,有著強烈的好奇。

如果你每天花很多時間刷朋友圈,也不要過於責怪自己,這是人的本性。

我們對越詳細越立體的信息,越感興趣,短視頻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殺傷力。抖音5分鐘,人間一上午。

我們的網上社交,和農村婦女的家長裡短,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

02責任分散讓我們為所欲為

網民是一個群體。

俗話說“法不責眾”,個人一旦融入到群體中,責任就會分散了,因為傳播不實言論的後果,看起來沒那麼嚴重。

如果,我現在就問你:魏大勳和楊冪在一起了嗎?大部分人可能會說:對的,我實名錶示他們在一起了。

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聽說你的老闆和你的同事Emily在搞婚外情,有這回事嗎?

還有誰敢發表自己的看法?

我們對自己的社會角色負責。在公司裡,我們是下屬,是同事,不適合傳播這些謠言。但是在網上,我們就變身為一個普通網民,失去了社會角色,我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就算是假的消息,似乎也沒有嚴重後果。

很多明星都會開小號,穿馬甲。在小號的掩護下,明星們就不用考慮自己是公眾人物的社會角色,做回了普通網民,該懟人懟人,該消極消極。

03知道得更多讓我們擁有優越感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知道了公司的某個秘密,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別人分享。

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洩露過一些秘密。

我們明明知道不該講,但控制不住自己的衝動。

這種內心的衝動,還會表現在身體上:坐地不安、神經緊張,難以集中注意力。

隨著秘密被講出去的那一刻,這些身體上的緊張感都會消失,相反出現的是輕鬆、愉悅的感受。

俗話說“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說的就是幾乎沒有人可以保守秘密。

我們收到一個秘密後,就難以控制想去講給別人聽,看到別人好奇的表情和驚訝的眼神,我們感覺甚好。

因為信息給了我們優越感,擁有更多信息的人,會有“我比你強”的優越感。

所以,如果秘密一直被保密,別人就不知道你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你就享受不到這種優越感。只有秘密被傳遞出去,我們才能感受到優越感。

擁有信息,我們擁有優越感;沒有信息,不僅僅是沒有優越感,我們會非常的焦慮。

所以在信息傳播的時候,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上一環節的人,忍不住地想說,因為要享受優越感;下一環節的人,忍不住地想聽,因為要避免焦慮。

你可以馬上做一個實驗,你現在跟一個朋友說:我有一個秘密。

其他什麼話都不用說,你的朋友一定會非常期待地看著你,等著你把秘密說出來。

不管有沒有秘密,不管秘密是什麼,他想知道秘密只是因為好奇。

好奇心得不到滿足,就會焦慮。

04負面消息可以強化我們的優越感

說到優越感,我們不得不說大家在傳遞謠言的時候,更喜歡傳遞壞的信息,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人們偏好傳遞負面的謠言。

這也是因為在傳遞負面信息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優越感。

如果有個孩子考上哈佛,我們每次在傳遞這個信息的時候,都會被強化了一遍不好的感受:這個孩子比我們家孩子優秀。

相反,如果是某個孩子打群架被派出所抓了,每次傳遞信息的時候,則會被強化的感受是:我孩子挺好的,從不惹是生非。

不管事實的真相是什麼,這些好的感受是我們的剛需。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而每一傳遞的負面消息都在告訴我們自己:我很幸福。

所以看起來荒唐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正向意圖。

05人的本性都這麼壞嗎?

現代心理學奠基人,佛洛依德認為,人分“自我”、“本我”和“超我”三個人格特徵。

本我就是人的本能,比如好色、貪婪等,一切為為了快樂。而本我有時候也很暴力,在感受不爽的時候,就會有攻擊性,想要毀滅他人。

超我是人的社會人格特徵,簡單來說,就是要講道德、講文明、講情操、對人友好、對社會有貢獻,這也是人格一部分,每個人都有,只是表現和境界不一樣。

顯然本我和超我是有矛盾的,這時候就需要自我來調節的。自我會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本我更佔上風,還是超我更佔上風。

個人在群體中,每個人失去了個性特徵,這時候群體中游蕩的都是人的“本我”。

本我中貪婪、暴力、色情這些人格特徵都會顯現出來。網絡暴民至任由“本我”自由發散的普通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會被“自我”調節,成為符合社會預期的正常人。

網上匿名、穿馬甲、上小號,都是為了讓“本我”出來瀟灑一下。

人都有這些“本我”的惡劣特徵,有的人表現得如此獸性,因為他們放縱“本我”,而“自我”罷工,沒有進行鞭策和調節。

kenji想說

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可以堅持自己的看法,但是沒有人可以無視其他人的存在。

做自己當然好,但是不能傷害他人。

人有多卑鄙,就有多高尚。

我們調節好自己的“本我”和“超我”,讓自我充分地發揮作用,做快樂的自己,也能惠濟他人。

為什麼說“謠言止於智者”?不僅是智者可以明辨是非,而且智者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而傳播謠言,是每個智者都不會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