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設計:Paulodybala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想象一下,如果生活在是按照鑑定孩子考試分數而分配住房品質與工作的世界,孩子分數越高,房子也就越豪華,這個世界裡男人是社會的生產者,而女人接受政府植入的胚胎,每個胚胎都有編號,並且在規定的年齡接受鑑定考。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社會上的職業由分數決定,考高分的孩子能跟媽媽一起住進“都心好宅”,享受舒適的生活,媽媽還能獲得金質勳章,其餘的人只能住在“鴿子籠”,髒亂的環境讓許多人必之唯恐不及。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這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最後一章《必須過動》的故事內容,故事的開頭若娃媽媽就被邀請上臺演講,向其他的媽媽傳授下為什麼她能培養一個滿分的孩子,雖然這個孩子已經去世了,但再次接受了胚胎移植,生下了若娃。


在演講中,有的孩子的媽媽問到:“ 您的胚胎成績是不是還是跟以前的一樣,可以傳授我們滿分的秘訣嗎?”若娃的媽媽的臉色露出一絲絲尷尬,因為若娃的成績遠不如她哥哥的成績那麼好,但她還是回答到:“滿分的秘訣就是愛,全心全意投入的愛,身為一個母親,不管胚胎的資質如何,我們都要跟他一起努力,不是用單一考試評分標準來決定的。”


但都是表面上的功夫,十五歲的若娃以為自己的媽媽很愛自己,其實她不知道,她只是他媽媽想要獲得更好生活的工具。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若娃的成績遠不如她的哥哥那麼好,她媽媽想增加她的家教時數,但家教老師說到他已經盡力了,若娃很乖,但是學習能力不強,加時數對於若娃來說沒有用,對於明年的鑑定考她可能不過關。


她媽媽胸前有個徽章,如果若娃的成績不好的話,她胸前的徽章就會變暗一格。這會讓她很沒面子,她就用紗巾遮住了徽章。


因為徽章會決定她們住不住豪宅,如果徽章變暗,她們就要住進“鴿子籠”,鴿子籠就是貧民窟。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為了刺激女兒主角帶著她參觀貧民窟,當女兒質問她明明在教育講座中告訴大家不要太在意鑑定考試,要用愛來教育子女,為什麼現在又這麼高壓逼迫自己學習。


主角淡淡回應道,自己這麼說只是為了給來聽講座的人希望,但事實上在貧民窟的那些人就是沒有資源,他們沒救的。若娃媽媽害怕會失去住在豪華的房子裡,也希望他能讓自己保住模範媽媽的稱號。


所以她讓若娃假裝自己又ADHD(多動症)的傾向,這樣就不用參加鑑定考試了,但是她沒有告訴女兒的是多動症患者會被當做殘缺品被政府強制精煉,也就是銷燬。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一位神秘人告訴若娃,她的哥哥並不是出車禍死的,是自殺死的,若娃不相信,她嘗試著尋找真相,但這真相是殘忍的,她逃走了,逃到了一個沒有用鑑定考而評分的地方,這是一個無憂無慮的世外桃源,但她放棄了這個世外桃源。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出於媽媽的愛,她選擇回到了媽媽的身邊,決定努力一把參加鑑定考試。


在走時她有跟幫助過自己的人留言說到,這個世外桃源,讓她看到了人除了鑑定考,工作分配之外還有其他的可能,但她不知道自己的天賦在哪裡,兩個世界都沒有她容身的地方,她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她現在能做的就是為自己勇敢一次。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可是她的媽媽要放棄她了,要把她給銷燬,當若娃聲嘶力竭問自己的母親你愛我嗎的時候,她沒有回答,只是淡淡的回問了一句:你愛我嗎?若娃哭著回答:“愛。” 既然愛媽媽,就要為媽媽犧牲啊。


最後媽媽再次進行人工植入胚胎,再次有了孩子。如願以償的繼續住在了豪宅裡,也被政府評選為教育導師。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在那個世界成績決定一切,多數父母都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而不是全新的、獨立的個體。


孩子的學習成績決定著全家人的生活品質,導致自私自利到變態的媽媽,把孩子當成一個實現自己住富人區、成為教育專家的工具。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也是這個樣子的嗎?


以分數的高低來決定上的大學,從高分填到低分,結果是什麼我們就去學什麼,另一種孩子沒有明確的志向,可是考了滿分,於是選擇了滿分才能就讀的科系,究竟是符合自己的興趣,還是符合父母與社會的期待。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我們的社會也出現這樣的體制,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父母,會培養出高教育水平的孩子,父母會輕視技職體系,會覺得這是比較低人一等的職業,我們的社會與政府都有意無意的在固定社會階層。


在影片中也展示了為了自己的名利和榮華富貴,會讓自己的孩子拼命的學習,規劃好了孩子的一切,強加給自己的孩子東西為了來彌補自己的缺憾。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電視劇小別離說到:這世間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走向別離。


我們父母總是打著愛的名義,‘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來肆意的干涉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想還有一點兒比較重要的是我們中國式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在有了孩子之後會把生活的重心放到孩子身上,逐漸的失去了自我。


從孩子出生下來就害怕孩子磕了,碰了,上學時就擔心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害怕跟別人學壞了就開始限制自己孩子的社交圈,畢業了就干涉工作結婚,以過來人的姿態跟你說考上公務員是一個鐵飯碗你需要考公務員,在選擇結婚對象時會說這個女孩或男孩的家境是怎麼樣的呢?等等這些的事情。


父母會覺得他們在為我們鋪路,但有時候這條路是我想要的嗎?是真的適合自己孩子的這條路嗎?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父母的自私的行為往往是迫使我們走向毀滅的道路,就像若娃媽媽的人生信條一樣:

愛孩子,首先要愛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是個單獨的個體,不是我們的物品,也不是隨意向別人炫耀的工具。


不要把你們沒有完成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子對孩子也是不公平。


我們的孩子也漸漸習慣於無視自己的心情,往往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從而變得極度敏感,自卑,在溝通關係上缺乏技巧,人際關係上也相處的比較差。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不得不承認,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不能互相對比;


不得不承認,孩子考不好,家長也有逃不開的責任;


不得不承認,孩子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有他自己的思想,生活和生命軌跡。


這個反烏托邦的世界到最後必然是政府勝利,孩子都是犧牲品,高壓社會下,孩子們的人生從母體受孕開始就是一場競爭。要麼成功,要麼失敗而被銷燬。


反烏托邦的的世界,我們必須過動


我們這個時代的文明,能夠給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給Ta一方花園,給Ta養料和空間。


你自由開放,你枝繁葉茂,你一枝獨秀,你孤芳自賞,我都為你鼓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