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我只是觉得我刚好满足了要求,我没有太多的负担,我能承受结果,偶尔也想脱离一下低级趣味的一个普通人。我真正想感谢的是站在老百姓面前的所有人,“小米(化名),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志愿者,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对大家涌来的关注,她一时不知如何回复。

在此之前,女孩在微博上发布买家秀,称赞店主的裤子。顺便说一下,她作为志愿者穿着那条裤子,接种了新冠疫苗。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突然,致敬和祝福将姑娘的评论区挤得满满当当。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有人说他们是人民和人类的探路者。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记者会上表示,我国有一些单位在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他们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

小米是首批志愿者之一。她参加的试验,叫做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

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公开资料显示,本次试验的主办单位是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本实验旨在检测和评价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的重组人腺病毒5型表达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

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是这样解释它的原理: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

一期测试所需志愿者不多,仅武汉地区常住人口,武昌、洪山、东湖等景区常住户口居民优先,年龄18-60岁。

志愿者会被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

经过筛选和体检,合格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接下来的14天是集中隔离观察期。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小米隔离餐。来自小米微博

疫苗接种后半年内,医疗队将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多次随访,了解他们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

是的,测试疫苗的有效性并不是让志愿者和病毒硬碰硬,而是测试体内是否有抗体。有了抗体,免疫系统就可以抵御细胞外的病毒了。

小米记得,19日去接种疫苗时,一起接种过疫苗的朋友大多都在30岁以上。“有很多四五十岁的人都有家有口”。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志愿者发出的图片,来自小米微博

海峰(化名)和小米同批。他说,自己是当天年纪最大的志愿者。作为一个男人,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家国情怀。“能给国家和社会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发挥)微不足道的作用,此生无憾。”

被保护着的普通人,正和科研人员一道,进入到与新冠作战的战场。

很多人都在问如何报名,何时才能在自己的城市招募志愿者?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武汉市武昌区王芳是痊愈的新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看到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启动志愿者招募后,她就一直到处打听报名渠道——她的丈夫李明(化名)想去。

“从生病到现在,我也经历了最初的医疗、检测困难,内心的恐惧和无助。他一直陪着我,意识到病人的困难。”王芳说。幸运的是,李明没有感染新的冠状病毒。他就想着,以疫苗测试志愿者的身份再做点什么,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点点回馈。李明本科学的是生物工程,平时也爱看医学类文章,对测试的安全性并不担心。找到报名渠道后,他没多想,就立刻填了申请,正在等待反馈。“如果人类必须跟这个病毒长期共存的话,疫苗就是下阶段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了。”李明说。

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据王军志院士介绍,我国5大技术方向疫苗总体进展顺利,第一批确定的9项任务都已完成动物研究大部分工作。大部分研发团队4月份都能完成临床前研究,并逐步启动临床试验。

本次资料为WeStudy社群整理,资料来源科技日报,如有侵权可后台联系客服,我们将竭诚处理!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WeStudy社群是一家专注于职业培训领域的知识内容平台,这里聚集了一批爱折腾的年轻人,用心打造机构测评类、干货类、技能类的知识,我们知道大家选择职业培训是为了能够朝着更好的人生前进,关注我们,同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他们,已经注射了新冠疫苗,成为第一批探路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