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世還恩,淚盡而亡

塵世還恩,淚盡而亡

賈寶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是絳珠草。

前世,因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灌溉絳珠草,使絳珠仙子得換人形,修成女體。

為報灌溉之德,絳珠仙子願隨神瑛侍者下凡歷劫,將自己一世的眼淚還他的恩情。

在《紅樓夢》第二十二回批語中說:

“庚雙:問的卻極是,但未必心應。

若能如此,將來淚盡夭亡已化烏有,世間亦無此一部《紅樓夢》矣。”


由此可見,林黛玉的結局,是為了賈寶玉淚盡而亡,不然《紅樓夢》也就沒有了意義。

但究竟是怎樣的淚盡而亡呢?

在現代版本的《紅樓夢》裡,安排了一出李代桃僵的“薛寶釵代嫁”。

黛玉聽聞寶玉要娶薛寶釵,氣火攻心,一時吐出血來。

之後,閉門不見寶玉,亦不肯質問寶玉。

寶玉成婚,只見黛玉肝火上炎,兩顴紅赤,此狀態看上去更多的是憤怒,讓報恩還淚的說法,少了幾分情願,多一些怨憤。

塵世還恩,淚盡而亡


雖然最後說,黛玉因為置氣傷心淚盡而亡。

但這與之前營造的她和寶玉心靈相通,總是能懂寶玉所想,簡直判若兩人。

此時的寶玉,因為丟失了玉,而有些瘋瘋癲癲,黛玉是知道的,她又怎會一味的認為寶玉辜負了自己,而只會生悶氣,致使淚乾緣盡。

在第四十五回裡,林黛玉和薛寶釵說過:

“我知道我的這病是不能好的了。

又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強求的。

今年比往年反覺又重了些似的。”


可見,她對命運有著順其自然的態度,更不喜歡勉強為之。

讓她因為寶玉娶了寶釵,就生氣淚盡而亡,顯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前八十回中,原作者對人物細節的刻畫很是到位,更喜歡為人物結局去做伏筆。

譬如,描寫鳳姐兒的變化時,會交待她日常勞作的疲憊狀態,面色由一開始的紅潤再到後來的瘦黃,一步步的從細節上去變化。

黛玉這樣嘎然而至的淚盡,有種一下子被氣死的感覺,著實令不少人難以置信。

如果是這樣,之前黛玉自小被當成假子來養,說話做事喜歡直來直往,和詼諧幽默的性格,這些鋪墊好像完全失去了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