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鄉村記憶:榆樹生錢的季節,我思念起萊州的老家

(編者按:本文作者“萊州觀潮”,為旅居魯中的掖縣人。正所謂“身在魯中心在掖”,魯中的所見所聞,都很容易讓他想起家鄉的此情此景,眼下魯中的榆樹已經開始生錢,這勾起了他幾十年前的故鄉記憶。)

以下是正文——

春日碧空如洗,陽光明媚,魯中荒野中的一樹榆錢映入眼簾。我欣喜之餘,思緒飛揚,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兒時,回到萊州故鄉。

膠東鄉村記憶:榆樹生錢的季節,我思念起萊州的老家

族中有位八旬老婆婆,居屋東牆外有棵高入雲天的榆樹。春來榆錢掛滿枝頭,兒子身手不凡,折卻榆枝落地上。老婆婆擼採榆錢的鏡頭,至今刻印在我的腦海。除了榆錢,嫩榆葉也是民間野味。災荒年饑民吃草根樹皮,其中的樹皮主要就是榆樹皮。兒時咀嚼榆樹內皮,就似今日咀嚼口香糖。榆樹內皮曬乾粉碎,廟宇用以和泥塑像,幹而不裂,是為秘方。

膠東鄉村記憶:榆樹生錢的季節,我思念起萊州的老家

榆木是造船的上好木材,榆木樑在萊州備受推崇。1982年二哥建造新房,是年春日來了兩個木匠,老者說:“眼下正巧榆樹發芽,伐榆做梁不生蟲。”東院牆內側有棵成材的榆樹,我登梯而上,卻因為不會繫結拉扣,惹得老父責備聲起。在樹上進退不得的時候,正遇上三哥割肉回家,從牆外過洞(衚衕)往北走,見狀後進院為我解了圍,從此我對繫結繩釦情有獨鍾。因難以鋸解,諺曰“幹榆溼柳,木匠見了就走。”其根尤難劈開,正所謂“榆木疙瘩不開竅”。

膠東鄉村記憶:榆樹生錢的季節,我思念起萊州的老家

榆耐旱,生山坡高崗。1994年秋我經由石太線,乘坐太原-青島列車穿越太行山,滿山遍野小榆樹,從石頭縫裡鑽出來,密密麻麻,我還淘氣地伸手揪了一把車窗外的山崖榆葉。

膠東鄉村記憶:榆樹生錢的季節,我思念起萊州的老家

膠東鄉村記憶:榆樹生錢的季節,我思念起萊州的老家

俱往矣!陣陣和風拂過面龐,我細細打量眼前優遊搖曳的榆錢。尋得一根帶根的枝條,用根勾住榆條下拉,一把一把地擼下樹上的美食,柔韌的榆條又彈回空中。口占詩云:

“春賜一樹榆錢香。

信手擼採盈小筐。

可蒸可煮亦可煎,

滋味薄時勝膏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