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下,智慧物流這份答卷你給幾分?

歷經一個多月的防控,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情況正逐步好轉,但對於每一個受到疫情影響的人來說,“無事不出門”的生活方式還沒有完全改變。除了上班族外,學生、中老年人等多數人仍需“宅”在家裡。

卓源科技發現,雖然“宅”在家裡,但“網購”卻讓百姓生活基本保持著正常的運轉節奏。不論是水果生鮮還是日常用品,不論是醫療用品還是各類外賣,只要動動手機下個單,就會有快遞小哥將其送到你面前。

“疫情大考”下,智慧物流這份答卷你給幾分?

作為“百姓新開門七件事”之一,快遞物流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鏈接供給與需求、生產與消費的重要作用,此次疫情進一步加速了我國快遞物流的智能化建設。業內一致認為,不管是戰“疫”過程中無人化配送的盛行,還是末端配送中各種問題的顯露,未來或將推動我國智慧物流迎來新一輪提速。

疫情影響,線上消費帶動需求猛增

一個多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百姓停下了外出消費的步伐,而既可以滿足居民生活所需又能降低人員聚集風險的網購則愈加火熱。醫療用品、糧油蔬果、定製商品,餐飲外賣等,都成為近期網購的主打產品。

“疫情大考”下,智慧物流這份答卷你給幾分?

相關媒體曾報道,疫情期間一些省市在網上購買生活物資都需要定時來搶,在“手快才有、手慢則無”的巨大壓力下,不少市民都下載了多個網購APP。而電商平臺銷售的火熱,也帶動了線下商超的加速“觸網”,一些傳統商場、購物中心和生鮮菜場紛紛開始藉助軟件推送物品信息。此外,餐飲企業的陸續復工,也帶動了外賣配送需求的新一輪爆發。

奇兵全出,智慧物流建設成果凸顯

在這樣的背景下,原本就面臨不小壓力的物流快遞行業更是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如何應對這場疫情大考,交出一份令所有商家和消費者滿意的答卷,成為行業急需思考的問題。

“疫情大考”下,智慧物流這份答卷你給幾分?

不少骨幹物流企業都積極運用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以無人機、機器人等智慧物流設備為載體,提供了無接觸式的新型配送服務。這些服務在提高物流效率、減少人員交叉感染、緩解人員不足、降低企業配送成本等方面展現出了明顯優勢,讓行業有驚無險地對疫期配送做出了合理應對。

京東推出了“5G無人車”的配送模式,通過5G、高精度定位網絡獲得釐米級的定位能力,可讓無人車直接將快遞送到客戶門口;蘇寧在部分地區推出機器人協助配送計劃,快遞員送貨至小區門口,後續機器人可接棒送貨上門;菜鳥也啟動了搭載智能櫃的無人車,車一到人們便可自行取貨,安全且便捷。

“疫情大考”下,智慧物流這份答卷你給幾分?

透過這些物流企業的疫期表現,卓源科技認為,智慧物流帶來的無接觸式全新配送模式,不僅應對突發事件有應急保障的奇效,對日常物流業整體提質增效的促進作用也明顯而深遠。

派送受阻,“最後一百米”如何解決

然而,此次疫期配送雖然成功驗證了智慧物流的價值,但同時也暴露出了長期以來行業潛藏的一些問題。在無人機、機器人等的應用下,我們儘管解決了支幹線運輸和“最後一公里”配送兩大難題,可在“最後一百米”的道路上,卻遇到了不小的阻礙。

“疫情大考”下,智慧物流這份答卷你給幾分?

快遞復工以來,很多社區不允許快遞小哥進入,這使得快遞與用戶之間多了100米的投取距離。而這100米的阻礙需要末端基礎設施來彌補,就比如智能快遞櫃。但目前,由於我國智能末端服務設施的建設並不完善,末端平臺化和集約化發展並不快,快遞入櫃率也並不高,使得我國快遞“最後100米”問題難以解決。

針對這個現象,有超過一半的省份出臺政策,允許快遞員在測量體溫正常後進入小區進行投遞服務。

在上海浦東新區,快遞員提供個人信息、企業提供隔離證明和承諾書後發放出入證;在浙江杭州,快遞員憑“城市生活綠色通道”標識、杭州健康碼綠碼可進入小區;在湖南長沙,快遞員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並登記後,可進入小區投遞快件……

“疫情大考”下,智慧物流這份答卷你給幾分?

據卓源科技瞭解,新冠病毒通過快遞包裹傳播的風險很低,禁止快遞員進小區,不僅造成快遞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收件人的接觸頻次,風險更高。業內專家表示,雖然大部分小區都採取保護措施而影響了配送效率,但隨著快遞人員的復工和企業的積極應對,快遞配送的“最後一百米”將會得到更有效的改善。

卓源科技專注於智慧建築領域發展,兼顧智慧醫療、智慧管廊、智慧農業等領域,堅持“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注重智能化項目與城市環境、人文相結合,聚焦於智慧城市頂層規劃,依託多年來在智慧城市領域的經驗和優勢,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專業服務,為打造智慧城市、建設魅力中國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