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懂茶,爱茶,尊重茶?

1国家荣誉


对茶叶的认知过程

感见●感知●感悟

●当一人初触茶时,喝茶是茶,而他可能只对表面的表象有感觉,茶香不香,浓不浓,苦涩不苦涩,好不好喝,仅此而已!

●当你是茶叶行业的从业者,或者喝了几年茶的茶友,喝茶不是茶,怎么去理解呢?这种境况时,他有了对茶叶的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理解,进而对茶叶物质构成,茶叶的功能作,是如何从树叶形成茶叶的,又为什么只有茶叶才被人们当作饮料?等等等等。这时候的关注就会是这样一些问题!

●当你是茶行业的专家学者,当你茶鬼茶圣,喝茶还是茶,这时候对茶叶的懂,是深层次的,跨茶系,跨品种,跨地区,跨茶工艺,跨茶文化……。这时的懂会与人性比较,会与社会环境审视,会与至高无上修为相融合……。

●这样的一个认知茶叶的过程是慢长的,是要从事经历整个茶产业链的,是要有机缘的,是要有悟性的!



茗贯武夷


【这款花茶调补气血、养颜淡斑,会保养的女人都在喝】

在东西方的养生学里,花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饮花茶不仅是一种乐趣和品味,而且还可以保健祛病。对于容易气血失调的女性来说,玫瑰花茶应该是首选。它性质温和,适宜经常饮用。玫瑰花有很强的行气、活血、化瘀、淡斑、调和脏腑的作用。


对女性朋友来讲,玫瑰花茶对调养气色,美容养颜具有特殊疗效。如果女性出现脸色不好或脸上长斑、月经失调、痛经等问题,大都与气血运行失常,瘀滞于胞宫或面部有关。玫瑰花茶可以作为辅助的食疗,一旦气血正常了,面色自然红润,脸色会逐渐变得同花瓣一样美丽。


玫瑰花茶的功效


玫瑰花,中医记载:性温,味甘微苦,入肝、脾经。《本草正义》说:“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宜通窒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喝玫瑰花茶可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缓和情绪、平衡内分泌、补血气、美颜护肤,对肝及胃有调理作用,增强肝脏胃肠功能,长期饮用亦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由于玫瑰花茶有一股浓烈的花香,治疗口臭效果也很好。


注意事项

玫瑰花最好不要与茶叶泡在一起喝,因为茶叶中有大量鞣酸,会影响玫瑰花疏肝解郁的功效。此外,由于玫瑰花活血散瘀的作用比较强,月经量过多的人在经期不要饮用。玫瑰花有收敛作用,便秘者不宜多饮。


欢迎大家关注我@妇科罗主任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妇科罗主任


应该说这三个词有自己独立的部分,但同时也是相互影响的。因为爱茶促使你进一步懂茶,懂茶反过来又促使你爱茶并尊重茶。下面我说一下个人对这三个词的一点真知灼见。

一,爱茶。这一点对于茶来说应该不是非常难的事情,因为茶叶的种类成千上百种,相信总能找到一种适合你的口味。而且茶叶相对于其他饮料来说,对于人体的健康,确实有比较大的帮助。再加上茶叶深厚的文化底蕴,相信爱上喝茶只是时间的问题。

二,懂茶。如果要懂茶,最好是上专业的茶学院进行系统化的学习,然后再进入茶乡,实际的接触茶叶的种植生产。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那就多喝多交流,可以到各个茶叶店品茶,和店主或者店员聊茶叶。再没有的条件的话,那就通过书籍,或者媒体进行了解。

三,尊重茶。这是心理层面或者说精神层面的问题。重点在于个人的领悟,不过我相信当你真的爱上了茶,并且懂了茶,就一定会对他它更多的尊重。


低头喝茶


其实说起喝茶这也是我每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滋味万千,虚怀若谷,怡然自得。

一杯茶,如果你爱喝它,会接受它的不完美。

一杯茶如果你不爱喝它,再完美你也能挑出毛病。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喜好的口感也会因人而异。比如有人喜欢大红袍兰花香,有人喜欢小青柑那股柑味,有人喜欢铁观音的清香味,每款茶都有自已的特色,都有自已的好坏,就看品茶的人,懂不懂的欣赏,懂不懂的尊重这茶的来之不易。


华仔V深活


我是西湖龙井茶产区的一位茶农,我们从茶叶的栽培到采摘、炒制,最后到手中的一杯茶。看似简单的几个步骤,却饱含了茶农一年四季对茶的管理和呵护。所以对茶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里面,喝的可能并不只是茶的滋味,更是对生活对自然的尊敬。


十里梅坞蕴茶乡


早些年,莫名其妙的将茶与禅给结合在一起,这几年莫名其妙的很多企业的装潢风格都带茶,这其实很土、很俗。

先说懂茶,我从市场上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茶,那就是茶是一种传统饮品,而不是某种带有神秘性的东西。

茶是自然界生长的一种东西,不具有特别的神秘性,像大碗茶,其实就是给路人解渴用的茶。

其次茶的茶碱具有很高的健康价值,按照神农尝百草的说法,茶是具有极高健康价值的东西。

所以,单纯的说白茶如何、黑茶如何;发酵茶如何、半发酵茶如何,这些都是片面的,这些是属于细节性的东西,而我们现在往往过分强调这种细节性的东西,而忽略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我们可以看到,茶本来是我们传统的大众饮品,层远销海外,曾为当时海外贵族的饮品,可是现在呢?

很多人觉得茶很老气,这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大众饮品会变得很老气?

其中一个原因是和当前的茶文化、茶商业、茶概念分不开的。

传统茶,在海外成为了奶茶,这其实就是茶的可兼容性,也就是说茶的合法除了纯饮、品尝、解渴外,其实存在着强大的兼容性,不论是英伦式饮茶方式,还是内蒙新疆等地的饮茶方式,都是很好的饮茶方式,都体现了茶在不同文化、不同氛围下的适应性,但是现在我们太过强调于单一茶的纯、正。

而这种纯、正,守旧,或者说认为的设限,让茶离生活很远。

其实有另外两种东西可以做参考,一是咖啡,很多人认为咖啡就得喝纯的,但是市场上通过将咖啡与牛奶、奶泡的不同配比,丰富了咖啡的品种。

再比如说酒,除了传统红酒、白酒、老酒、啤酒外,还有一种酒——鸡尾酒,也因为将酒与不同食品、其他酒类结合而换发新生。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在外扩,而茶却从大众,逐渐内缩,我认为这种普遍的认识是属于不懂茶。

其次,爱茶。

什么是爱茶?

这很好理解,一种是爱喝,深一点是爱做。

爱喝简单,深一点是自己会尝试去泡茶,学习相关的泡茶流程与工艺。

再深一点会尝试去做更多的茶相关研究,这后面就挡不住了,一些人甚至会全球各地区找各种茶,也会去接受各种茶文化,或者就中国茶的发展、文化做深入研究……这些都是表现一个人爱的程度,与爱的能力。

最后,尊重茶。

这很奇怪,为什么要尊重茶?

从一切皆为天赐来讲,我们应该尊重任何一个东西,不仅仅是茶。

曾经群里有一个喜欢茶的和一个喜欢酒的在那互说自己的好,当时我说了一句话“茶是叶,酒是果,合分彼此”。

其实万物就是如此,茶就是对嫩叶的加工,而酒是对果实的加工,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去说谁好谁坏?

酒喝多不行,茶喝多也不行,水喝多也不行,太阳晒多也不行,睡多了也不行……

不掌握度,其实做什么都不行。

其实现在一些企业的办公室茶室化显得很低档、也很俗气。

俗的是,你自己明明不会泡茶,却搞了一个茶室,这不是让自己难堪吗?

其次,茶室一般做茶水间、待客室可以,但是办公司做成茶水间,这就不伦不类。

我不懂茶,但是市面上的误导很多也很普遍。

其实在故人来说,茶并不是高雅的东西,而是生活化的东西,因为它位列“柴米油盐酱醋茶”。

所以还茶与大众,是对茶最好的尊重与喜爱。


不夜长河


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宁静、趣味无穷,我喜欢喝茶,但是我最喜欢的是菊花茶。

说起喝菊花茶,起初因为我的眼睛经常发痒,听说菊花有清肝明目对眼睛好的作用开始喝的,有八九年的时间。常用的杭白菊、黄山贡菊、滁菊,怀菊、亳菊、金丝黄菊 等等品种繁多。最漂亮的是金丝皇菊,朵大、型美、味醇,最高级的一种称为雪菊,形似雏菊,褐红色花蕊,金色花瓣,茶汤殷红。在雪菊中最高等级的亦称红纨,并有较好的降低高压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了解了菊花茶性微寒,有散风清热、降火、解毒消炎,是缓解眼干、眼涩的佳品。菊花中含有一种黄体酮的物质,这种物质对抗肿瘤有良好的效果。

挑选菊花我一般去大一点的药店,虽然价格稍微贵了点,但是品种全,收藏的好,质量保证。

最佳搭配,菊花配枸杞是每天接触电脑一族必备的一种茶,不仅清肝明目,还可以很好的补气、除燥、对高血脂、高血压、亚健康疾病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并能很好的缓解用眼过度产生的疲劳。菊花配玫瑰花茶具有活血祛湿、调理气血的作用,因菊花含有黄酮类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所以可以美白养颜,延缓衰老。

细细品味,菊花玫瑰茶,有浓郁的清香,沁人心脾,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菊花枸杞茶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与甘甜,但它的调理作用最好。

对身体最好的是菊花枸杞茶,最香气怡人的是菊花玫瑰茶,最具欣赏力的是金丝皇菊茶,一片薄薄的花片,开水漫过花朵犹如盛开在杯里的菊花,荡漾着心中的涟漪,浅浅淡淡、浮浮沉沉,心中暖暖。

岁月的步履匆匆,从开始的贡菊茶,杭白菊茶,金丝皇菊茶,到后来的草晶华破壁草本菊花茶,从开始的单一,到后来的搭配,无论哪种菊花茶的味道都镶嵌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眼疾在我的调理中不知不觉的好了。

当一个人的时候,端一杯菊花茶倚在窗台,看着菊花在水中舒展沉浮的时候,无需言语,我浮躁的心总能静下来,仿佛将自己融化在袅袅的清香中,是这无声的茶,让我听到心的呼吸,听见心的低语。

菊花茶饮不尽的清香滋味,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一片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田园诗人田园生活的真情与乐趣再现眼前。

菊花茶,是我深深的爱。


书香百味


话说茶,我还真的不懂!茶的各称多少还知道点。

例如,红茶,绿茶,菊花茶,板茶,铁观音,花茶,等,但它们出于那个省,我还真的不知道,我亲人在湖北十堰,他给邮来绿茶,没非十堰产绿茶,铁观音好象产自福建!在其它一点也不知道。

我知道茶农做务茶也不容易,锄草,打药,在怎么做务我就不知道了。

茶,做为每个人的调味品来说,我们必须尊重茶,爱护茶,推销茶,茶给人们带来的享受是用语言文字无法表达的!


王兴菊979


要泡好一壶茶,既要讲究实用性、科学性,又讲究艺术性。

首先要讲究泡茶用水。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一是甘而洁,二是活而鲜,三是贮水得法。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提出了科学的水质标准,卫生饮用水的水质标准规定了感官、化学、毒理学和细菌等四方面的内容。泡茶用水,一般都用天然水,天然水按来源可分为泉水(山水)、溪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自来水是通过净化后的天然水。自来水有时用过量氯化物消毒,气味很重,可先将水贮存在罐中,放置24小时后再用火煮沸泡茶。水的硬度和茶品质关系密切。水的PH值大于5时,汤色很深,PH值达到7时,茶黄素倾向于自动氧化而消失。软水易溶解茶叶有效成份,故茶味较浓。另外,水中的含铅量达到0.2mg/kg时,茶叶变苦;镁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淡;钙含量大于2mg/kg时,茶味变涩;若达到4 mg/kg时,茶味变苦。因此泡茶宜选软水或暂时硬水为好。在天然水中,雨水和雪水属软水,溪水、泉水、江水(河水)属暂时硬水,部分地下水为硬水,蒸馏水为人工软水。

其次是泡茶器皿。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江南一带,普遍爱好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特别喜爱乌龙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区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组成。喝西湖龙井等名绿茶,则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大热量容易使茶叶烫熟。

除以上常用泡茶器皿外,还有一些配套茶具,如放茶壶用的茶船(又名茶池,有盘形、碗形两种);盛放茶汤用的茶盅(又名茶海);尝茶时盛用的茶荷;沾水用的茶巾;舀水用的茶匙;放置茶杯用的茶盘和茶托;专门存放茶叶用的铁罐、陶罐、木罐等贮茶器具。

三是要注意泡茶用量。茶叶用量为泡茶三要素(用量、水温、冲泡时间和次数)之首。茶叶种类繁多,泡茶时茶叶用量各异,还要考虑泡茶用具大小和饮茶者的习惯。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或1:60,即每杯放3克左右茶叶,加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乌龙茶,每杯放茶量5—10克,如用茶壶冲泡,则按茶壶容量大小适当掌握比例,投入量为茶壶容积的一半,或更多。

四是注意泡茶水温。泡茶水温的掌握因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一般用80度左右的沸水冲泡。水温太高容易破坏茶中维生素C,咖啡碱容易析出,致使茶汤变黄,滋味较苦。饮泡各种花茶、红茶、中低档绿茶,则要用90—100度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茶叶中有效成份析出少,茶叶味淡。冲泡乌龙茶、普洱茶和沱茶,因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粗老,必须用100度的沸滚开水冲泡。少数民族饮用的紧压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熬煮。通常茶叶中的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跟水温相关,60度温水浸出的有效物质只相当于100度沸水浸出量的45—65%。

五是注意冲泡时间。冲泡茶叶的时间和次数相关。茶叶冲泡时间与茶叶种类、用茶量、水温和饮茶习惯都有关系。冲泡时间以茶汤浓度适合饮用者的口味为标准,一般讲,用茶量多,水温高。细嫩红绿碎茶,冲泡时间宜短,3—5分钟即可。冲泡次数1—3次为宜,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冲泡时最好先倒少量开水,浸没茶叶,再加满至七八成,便可趁热饮用,当喝至杯中剩1/3左右茶汤时再加开水二次冲泡,继续喝至1/3茶汤时,再冲泡第三次,这样可使前后茶汤浓度比较均匀。冲泡乌龙茶的次数可达5—7次,又由于其多用小型紫砂壶,冲泡时间较短,一般约2分钟左右,第一泡1分钟就要倒出来,从第二泡开始渐渐增加15—30秒的冲泡时间,这样前后茶汤浓度才比较均匀。绿茶是中国产茶区域最广泛的茶类,全国各产茶省均有生产。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东南西北中,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饮用最为普遍。大凡高档细嫩名绿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注重欣赏茶的外形和汤色,而在品尝滋味,或佐食点心,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泡饮之前,先欣赏干茶的色、香、形。名茶的造型或条、或扁、或螺、或针……名茶的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名茶香气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清香……充分领略各种名茶的天然风韵,称为“赏茶”。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称为“茶舞”。然后,视茶叶的嫩度及茶条的松紧程度,分别采用“上投法”、“下投法”。“上投法”即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如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等等。先将摄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下投法”即先投茶后注水,适合于茶条松展的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象,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香,令人心旷神怡……

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此时舌与鼻并用,边品味边品香,顿觉沁人心脾。此谓头泡茶,着重品尝茶的鲜味和香气,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再续加水,谓之二泡茶,此时茶味正浓,饮后齿颊留香,身心愉悦。至三泡,茶味已淡。 沏茶工序

一、烫壶:

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此时可将茶荷递给客人,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三、温杯:

烫壶之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四、高冲:

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五、低泡:

泡好之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六、分茶:

茶盅内之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七、敬茶:

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八、闻香:

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首先,是有优质泡茶的水;其二要有好的器皿;其三要有舒适的环境。硬件都有了,没有好的软件也是枉然,这个软件就是泡茶的技巧。泡茶技巧分广东潮汕功夫茶与福建闽南一带为代表的闽南工夫茶,闽南功夫茶因泡茶用具不同又分盖杯功夫茶、紫砂功夫茶。

水的选择

茶人有句口头禅,叫做:“茶有各种茶,水有多种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古人对宜茶水品的论述颇多,说法也不完全一样。综合起来,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论点。

(1)强调择水先择“源”:如唐代陆羽《茶经》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洌,茶自峰生味更圆”,都认为,宜茶水品的优劣,与水源的关系甚为紧切。

(2)强调水品在“活”:如北宋苏东坡《汲江水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情。大瓢贮朋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铛”。宋代唐庚《斗茶记》中的“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等等这些,都说明宜茶水品贵在“活”。

(3)强调水味要“甘”:如宋代蔡襄《茶录》中认为:“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明代罗廪《茶解》中的“梅雨如膏,万物赖以滋养,其味独甘,梅后便不堪饮”,说的是宜茶水品重在于“甘”。只有水“甘”,才能出“味”。

(4)强调水质需“清”:宋代大兴斗茶之风,强调茶汤以白为贵,这样对水质的要求,更以清净为重,择水重在“山泉之清者”。明代熊明遇说:“养水须置石子于瓮,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会心亦不在远。”这就是说:宜茶用水需以“清”为上。

(5)强调水品应“轻”。

器皿的选择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壶是茶之父”。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这是因为饮茶器具,不仅是饮茶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盛器,具有实用性,而且饮茶器具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香、味,同时,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还具有欣赏价值,富含艺术性。

选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艺术性如何,成了人们选择时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1)选配茶具要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饮茶习俗不同,故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福建及广东潮州、汕头一带,习惯于用小杯啜乌龙茶,故选用“烹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泡茶,以鉴赏茶的韵味。

(2)选配茶具要因人制宜

在古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不同地位与身份。如历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别强调茶具的“雅”。宋代文豪苏东坡在江苏宜兴讲学时,自己设计了一种提梁式的紫砂壶,“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独自烹茶品赏。

另外,职业有别,年龄不一,性别不同,对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老年人讲求茶的韵味,要求茶叶香高、味浓,重在物质享受,因此,多用茶壶泡茶;年轻人以茶会友,要求茶叶香清味醇,重于精神品赏,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3)选配茶具要因茶制宜

自古以来,比较讲究品茶艺术的茶人,者注重品茶韵味,崇尚意境高雅,强调“壶添品茗情趣,茶增壶艺价值”。认为好茶好壶,犹似红花绿叶,相映生辉。

一般说,饮用花茶,为有利于香气的保持,可用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饮用大宗红茶和绿茶,注重茶的韵昧,可选用有盖的壶、杯或碗泡茶;饮用乌龙茶则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饮用红碎茶与工夫红茶,可用瓷壶或紫砂壶来泡茶,然后将茶汤倒入白瓷杯中饮用。如是品饮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细嫩名优绿茶,除选用玻璃杯冲泡外,也可选用白色瓷杯冲泡饮用。

(4)选配茶具要因具制宜

选用茶具,一般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有实用性;二是要有欣赏价值;三是有利于茶性的发挥。

舒适的环境

力求茶的质地优良,水质纯净,冲泡得法,茶器精美,这是饮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饮茶从物质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享受,那么,品茶与周围环境间的关系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清山秀水,小桥亭榭,琴棋书画,幽居雅室,当然是理想的品茗环境了。

品茗环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园林、建筑物、摆设等几方面组成。凡层次较高的聚会茶宴,不但要求室内摆设讲究,而且力求居室、建筑富有特色,如果周围自然景色美观,当然是品茶的理想场所了。而设在车船码头、大道两旁,田间工地的茶水供应点,除了要求清洁卫生之外,并无多大讲究。

至于家庭饮茶,环境是固有的,难以选择,但在有限的空间,通过一定的努力,同样可以营造一个适宜的品茶环境。例如,可以选择在向阳靠窗的地方,配以茶几、沙发、台椅等。尽量把室内之物放得整洁,窗明几净,尽量做到安静、清新、舒适、干净,同样也能成为令人赏心悦目的品饮场所


风魂810


我在福建福州,这里的风俗就是泡茶聊天。如果聊天不喝茶会很尴尬,所以家家户户都有茶桌茶具和各种茶叶。

外行人很难分辨茶叶的好坏,我之前去福州某茶城买茶叶,七八百元一斤买回来,朋友说也就值一百多元。

如果不懂得分辨茶叶好坏,一定要请专业的人帮你购买。

好茶确实好喝,我喝过一万元一斤的大红袍,还有两千多元一斤的马肉,也有几百元一斤的正山小种。味道真的差距很大。

福建的铁观音也很出名,不过冬天建议喝红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