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号召农民多种粮,种粮效益低怎么办?

新大风歌


国家号召农民多种粮,种粮效益低怎么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是国家居民的生活必需品,食物或者粮食以安全为首要条件。国家或者居民填饱了肚子是一切工作的基石。国家富裕的同时粮食产量、供应充足,鼓励种粮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我们国家的第一产业农业占据着较大的份额,与我们国家人口多、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十年来,可以说国家鼓励农户扩大种粮面积让粮食增收效果突出,基层的农民朋友种粮有补贴,极大的提高了农民朋友们种粮的积极性,多种粮获得的补贴越多。这就预示着种粮不仅靠粮食增收获得收益,而且还可以通过扩大种植面积获得更多补贴。


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运用科学技术辅助农业生产粮食的产量逐年增加,且单位面积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增加,可以说对农业粮食的增产不仅有政策上的支持还有实际的资金扶持。

考虑到粮食作物关系各行各业,粮食价格的波动比较弱,比如历年小麦价格、水稻价格、玉米价格等一年内波动走势并不大。与经济类作物(土豆、西红柿、红薯等)相比差距较大。一些农民朋友反应粮食价格低,所付出的的种植投入与实际收益不成正比或者说所获得收益不高以及有亏损的局面。一些老一辈农户不相继续种植粮食。


为什么种粮收益低呢?

种植成本大大增加,比如农业机械费用、种粮的肥料支出、浇水施肥支出等均大幅度增加。比如玉米为例,单位亩产量在1300斤左右,而实际的玉米出售装车价约1.0元,一亩地的玉米最终收益约1300元,而投入的种植成本在800元左右,所获得的净收益减少,导致一些农民打算改行不再种植粮食作物,想办法种植生姜、大蒜、红薯、土豆等作物。

另一方面,想办法提高农作物的种植附加值,换一种方式提高收益。比如改种反季节蔬菜或者优质的绿色无公害粮食。反季节的蔬菜作物附加值更高,种植产量大、品质好,售价高;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增加,对食用的粮食作物备受青睐,可以说未来消费需求越来越大,所以无农药成分、无激素成分的粮食作物价位更高,价格高了种植的收益才会大幅度增加。


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文字原创,图片来之网络!!谢谢


小希时间


国家号召农民多种粮,种粮效益低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是摆在我国农民面前的一个大难题,由于土地面积少,收入少,农民种植积极性普遍不高,但是许多地方又出台了许多新政策,禁止农田拋荒,如果出现农田抛荒即回收抛荒的土地,让农民进入两难境地。

要怎么破这个局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二点入手:

一、流转土地,只要有人承包,不论是便宜还是贵,都可以流转出去,只要不让自己家的土地抛荒就行。在小编这边,现在有许多农村就是采取的这种策略,防止土地被回收集体所有。

二、种点自家口粮,如果你是农村的,建议种植点自家口粮就行,毕竟自己家种植的粮食吃起来更放心,也不用

担心什么荒年、灾年粮食涨价等问题。如果自己实在没空,可以叫家里老人帮忙看下,雇几个人做事即可。

总之,良田、土地在那抛荒是非常可惜的,我们在力所能及时最好是自己种,对国家对自己都好,当力所不能及时,就可以走流转的路子,不让田地抛荒。


坏男人说小龙虾


虽然说号召让你种粮食,但是你不种植粮食他们又能拿你怎么办呢?现在种植粮食一亩地的收益只有300~400块钱,这是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如果再遇到连年干旱或者是持续高温,那你今年几乎别想挣到钱了,那我们农民除了种植一些经济作物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出路可言?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有的。

农民的出路主要在这里

一:种植特种经济作物

农民可以种植一些特种经济作物,像我们河南驻马店这边有些人就种植的有蒲公英,蒲公英在2016年到2018年的时候是比较赚钱的,现在每亩蒲公英的利润只有700~1500元,蒲公英一年可以收获6~8茬,每年收获的干蒲公英质量就有1000公斤左右,但是现在蒲公英的价格低的可怕,每公斤只有2元,每亩地的投资大概是在800元左右,但是这是不算人工成本的情况下,如果你请别人给你招呼帮忙,这些你是要算在内的,因此种植蒲公英也是比较不错的。

二:种植树木

现在广大的农村你可以看一看,基本农田上基本上都在种植树木。有很多人种植的是杨树,其实你算到后来杨树的价格还是可以的,毕竟如果种植10年左右可以成才的话,每亩地的利润大概是在800~1200元,你看看现在种树放在那里,不管它的利润就比种植经济作物大,那么既然我们能够种树,为什么还要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呢?

他们虽然是号召让我们种植粮食,但是现在粮食的价格实在低的可怜,种植粮食根本不赚钱,那我们种植它还有什么卵用呢?东北也一直在倡导种植大豆,可是大豆就300斤左右的产量,顶多也就2元/斤,你种植以后它的收益还不足以弥补承包费用呢,你说种植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虽然他们那边有补贴,但是补贴有时只有200元,你即使拿上这些补贴你能够弥补人工成本吗?

我敢说现在中草药种植绝对是一大热,今年种植板蓝根绝对会有一个大丰收,大家可以猜想得到吗?板蓝根以前只有14元/公斤,突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暴涨到30元/公斤,我们国内的疫情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国际上得到控制了吗?我们国内已经将库存的板蓝根消耗完毕,你种植以后第1年肯定有收益,而板蓝根一年可以收获两次,种植以后6个月就可以收获了,这同样和种植小麦以及玉米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呀?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种粮效率低,可能农民都不愿意种地,因为粮食价格低,农资产品价格贵,种粮成本高,收获低,降低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一些家庭选择出外打工也不愿意在家种地的现象。根据实际情况,提高种粮效益,应该采取下面几点:

首先,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农资和机械国家采取了补助政策,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成本,这样的话农民种地也有劲了,也信心十足了。

其次,就是提高农民科技知识,使农民知道该怎么种粮,该如何管理土地,提高粮食产量,产量上去了,价格也提高了,自然而然的种粮效益提高了。



姗姗来峰


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城镇化速度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高度上升,11月26日第一农经从西安农业局获知消息,该省农业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工业发生很大变化。但面临犁地的日益趋减、种粮收益的相对偏低及农人外出务工人数的添加,粮食供需矛盾凸显。不过,收益决议种粮意愿,农户土地流通认识显着,种粮面积逐年削减,经济作物份额增多,粮食安全变成农人情愿种粮的首选。

 1.   据国家统计局西安查询队查询显现,超多半农人表明情愿租借,且有56%的农人以为土地租借报价在1000元/亩以下。加之农人关于犁地的运用挑选越来越多样化,可是由自个播种仍是农人的首选,有超多半的农人目前仍然自个播种。近六成农人不愿种粮。

 2.   种植本钱添加,粮食收益下降;工业链优势表现不显着,科技种粮缺乏;劳动力缺乏,外出打工者多等是影响农人种粮意愿的首要因素。2014年小麦收购价为1.18元/斤,比2010年上涨14.6%,但种粮收入仅占家庭总收入11.4%。有57.1%的农人不情愿种粮是由于“种粮效益低下”,影响种粮积极性大大下降,首要原因是种粮比种经济作物收益低,农资报价上涨推高种粮本钱。从全部农业开展和粮食生产的视点查询,这种趋势将严重威胁中国粮食生产。

  3.  这些年跟着劳动力报价的连年攀升,中青年劳力外出务工不断增多,且外出务工收益要远高出在家务农收益。有74.7%的农人以为“青壮年应该出去打工”,查询显现,外出务工者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1.3%,按西安现在农人务工报价计算,小工工价在80-120/天,依照小麦500元/亩摆布的收益,打工缺乏一星期就可以赚够小麦一年的收益,使得青壮年不情愿在家种粮。加之种粮经历缺失使得青壮年劳动力丢失。

 4.   查询中,许多农人表明自个的后代底子没下过地,不懂得种粮的流程,一起农村孩子上中学后由于校园离本村较远,基本实施住宿制,底子触摸不到土地,也没有播种知识,尤其是90后,从校园出来就在城市打工,关于城市环境的了解程度远远大于对土地的感情。别的,务农无法保证家庭开支。这些年农人花费增加开销越来越趋同于乡镇居民花费,在购建房、后代教育、后代成婚等方面需求的花费越来越大,种田收益显着无法满意其花费开销。





池州养鸡人


农民种粮效益低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农民朋友不种粮食种什么?其实大多数农民朋友自己也不知道。

这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自古以来,农民种田就是以丰收为主,只要粮食丰收,就能多卖钱。可是现在是市场经济,丰产不一定赚钱。

农民朋友是井底之蛙,怎么可能对市场有明确的判断?虽然互联网发达,但是农民朋友有几个真正懂得互联网的?

虽然各大平台都对三农产品大开绿灯,那只是对个别人有用,大部分农民是雾里看花,根本摸不着头脑,从哪下手啊?

农产品在网上销售只是九牛一毛,根本解决不了大量的农产品销售问题。

农民朋友也知道卖原粮不赚钱,只有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才是赚钱之道。可是农民朋友种地都得贷款,入不敷出,哪有钱搞深加工,农民根本没有融资渠道。也不是普通农民能干的了的。

农民种地想赚钱,就要利用好农闲时间搞副业,在种好地的同时,在有些副业收入,可以改变收入低的问题,学会两条腿走路🚶🚶,不能过一年,半年闲,把时间都利用起来搞增收。才是正道。

比如养殖业。养鹅,养猪,稻田养鸭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种一些适销对路经济作物等。不要贪大,先摸索经验,在稳步发展。

@阿 头 头 扶 三农#





龙兵过


答,国家号召农民多种粮,种粮效益低怎么办?天天在讨论种粮这个问题呀,办法是有还不到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一,现在的形式很清楚国家还在大力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很多项目必须需要很多农民工互助基本建设,而广大农村的有知识一代农村小伙正在正常为国家经济发展发挥自己的才能,怎么回来种粮呢?更何况现在物质消费生活水平费用又挺高而买车买房也需很多钱哪,小孩读书哪样不用钱。种粮那点钱不够用,肯定是对种粮价格低更加没有回乡种粮的念头了。就算粮食提高到四五块钱一斤,终因田少种不出多少粮食,再贵也赚不什么。

现在还有年长无知识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在各个工地奋斗,也不想因为粮价低、投资多回报少种粮赔本怎么肯回来种粮,要想种粮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效率,除非是等到全国农村农民普及机器用工。

二,要到国家经济非常富有的那一天,种粮都用上智能机器操作,减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苦劳作,

因为国家经济富足,智能时代来了什么科技项目都用上电子智能机器就能发挥出人工操作的几十倍能量,那时都用上了智能机器,人力种粮和机器种粮效率不一样比例,机器操作种粮不费劲,一人比几十人的功效,大大压缩人工成本,压低人工成本种粮收益就会划得来多就有人种粮,这也是解决种粮收入低的一点关键。

也可改种其它经济作物种植,也有很多人种植成功发财当上老板。如大棚蔬菜,节耳根,草莓,养殖也很赚钱,都是提高收益。以上是我的一点愚见


吳玉香


现在我们国家种植粮食的效益虽然不高,但是还是要保障的,国家有最低收购价,还有基本农田补贴,如果是大面积种植或者是农场类型的还有其他政策补贴。

种植粮食赚不到钱不是因为粮食价格低了,而是种植粮食的生产成本太高了。好多地方无法实现全部农业机械化生产,人多地少,无法形成产业。粮食种植如果形成产业,实现机械化生产,还是可以赚钱的。


故乡远方


国家号召农民种粮,但是种粮效益低,那么通常情况下,这就两个选择,第一,继续种地,要么学习学习技术,提高产量,同时选择产量高,抗虫害,价格相对高的的粮食品种进行种植,要么就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或者同时进行养殖。另一个就是不种,不务农,选择务工。

现在确实有很多人说种粮效益不高,相对来说,确实是这样,但现实就是这样的,粮食价格不可能像网上所假设的20-30元一斤,但也有靠种粮发财的,这种基本是种植面积特别广,或者说不单单是种植,结合养殖来干,不过这样想要自己做就很累。

像我们四川,丘陵地区,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几乎是没有人全靠种粮养家,基本都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年纪大了再回家种点庄稼,近年来也逐渐有年轻人回家,一边管理田地,一边开展养殖,什么虾、鱼、猪、跑山鸡、牛羊都有,而且养殖一旦初见成果,有效益,几乎都是自家人一起忙活,也能够兼顾,甚至还有结合花椒、果树种植的,多方面发展。这样如果能够养殖好,收益其实就很不错。

当然,平原地区又不同,土地宽广,机械化种植更方便,效率更高,如果想要收益高,那肯定首先需要你的产量高、品质高,那就必须要提高种植技术。如果实在不愿意种粮食,种粮是号召而不是强制命令,也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水果、中药材之类的都可以,不过这就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品种,同时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就像刚刚说的,如果你觉得这些都不行,那就选择不种,经商务工也是一种选择。

粮食问题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才会号召多种粮食,而且也有一系列的措施,比如一些农业补贴,比如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兜底作用,如果农民这种持续,可能以后国家对于这方面还会有更多的一些调整。


三农实事分享


粮食是任何一个国家必须稳定的一个种植行业,粮食的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只有粮食才能够保障每一位消费者的生存。尤其是在过去粮食紧缺的年代,那个时候农业科技非常的落后,粮食的生产总量非常的少,导致了人们流离失所甚至挨饿受冻,很多人都因为缺氧而被饿死了。



杜甫的一首诗里有这么两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看过去人们挨饿受冻是多么严重的,现在我国的粮食供应量是充足的,而且我国储备粮已经多达10亿吨,这个数据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根据理论上计算我国三年吃一顿都吃不了。当然,粮食不收还要年年种,这是农民总结出来的经验规律,说不定哪一年要遇到了大的自然灾害,粮食欠收导致了温饱问题不能解决。

现在我国的粮食确实的不值钱,比如水稻的价格在2014年能卖到1.55元每斤,而目前的水稻只能够卖1.3元左右每斤。市场上的水稻供应量是充足的,出现了供过于求的行情,但是经过加工以后的水稻在市场上卖的价格比较贵能达到了2.5~3元,每斤优质的水稻产品的价格已经达到了5~10元每斤的行情,这也说明了一点工业加工以后的附加值增加的非常的多。



对于农民种粮效益低该如何应对?首先种植一些优质的粮食品种,特别我国最近几年在进口优质的粮食,因为我国好多种的粮食是普通的品种,对于优质的品种我国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因为优质的粮食需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一些。但我国优质的粮食的价格比普通粮食要高很多,比如说现在的超级水稻价格在1.55元每斤,像东北的五常地区的大米能达到了5元一斤的现象,即便是水稻的价格也在2.8元每斤。

其次,农民可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要去靠种植粮食来获得更高的收入,可以种植一些蔬菜瓜果水果等农产品,近两年这些收益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农民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至少比种粮食亏的要少一些。



第三,种植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比如我们这边是红薯的种植基地,每年种植红薯超过了50万亩,是亚洲最大的红薯种植基地。主要因为我国这边的土壤和气候以及红薯的生长的习性,非常利于消费者的口味,这两年红薯的价格非常的好,行情也不错,每一亩红薯的产量在5000斤左右,最高的达到了七到八千斤。当然每亩地的收益也是不错的,平均在3000元左右,所以我们这边农民减少了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扩大了红薯的种植。

第四,今年种植花生也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今年的花生米的价格非常的好,平均在4.2元左右每斤,个别地方优质花生米的价格已经达到了5.3元每斤的行情,似乎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花生米到秋季的价格不会出现大跌的现象,维持目前的价格应该是秋季花生米普通的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