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新時代,整合形成多民族的國家

秦滅六國只是實現了統一的第一步,擺在秦始皇面前的任務是統一後的制度建設和鞏固統治問題。秦始皇首創皇帝制,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地方實行郡縣制。這是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的封建地主階級的政治制度,它是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個新發展,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即統一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在此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基本上繼承了這一制度,對我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統一之後,制度建設和鞏固統一併舉。擺在秦始皇面前當務之急要鞏固統一,主要措施有:首先是壓制各種反抗力量。遷徙豪富、銷燬兵器:秦滅六國後,下令遷徙各國舊貴族和豪富到咸陽、巴蜀等地,以削弱他們的勢力。根據文獻記載,僅被遷到咸陽一帶的具有12萬戶,有的貴族被逮捕關押,大量的舊貴族或與他們有關的舊官吏、士人,隱姓埋名,四處逃亡。在秦滅六國時,六國的許多兵器流散於民間,秦始皇為了防止各國舊貴族利用這些兵器進行反抗,下令各郡縣強制收集流散於民間的兵器,集中到咸陽加以銷燬,鑄成12個大銅人,置於宮廷中。

其次,決通川防、修治馳道,便於調動軍隊及轉運糧食的便利。為了消除反秦勢力可能利用的地形和建築憑藉,秦始皇在滅六國之初就下令拆除各國的舊城閣,決通雍阻河道的提防,平掉易於據守的險阻。為了在全國範圍加強統治和調發士卒及轉運糧食的方便,大修馳道,馳道以咸陽為中心,東至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南至今湖北、湖南,西至今甘肅中部,北至今河北和山西北部。馳道寬50步,每隔三丈植樹一株,行道樹為當時綠化的一道風景線。馳道是我國秦漢時期專供帝王出巡時行使車馬的道路,它是我國古代大規模的道路建設,可以說它是當時的高速公路。此外,還修直道(自陝西甘泉今淳化直通九原今包頭西),全長1800餘里,主要目的是加強西北邊防;在五嶺修築新道。形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交通網,四通八達,加強對各地的控制。

第三、 經略(治理)南越:越人是生活在我國東南沿海和五嶺以南的一個古老的少數民族,族屬眾多,史書上統稱百越,總稱為越族,大約在戰國時期進入階級社會。戰國前期,越人大部分在楚的統治之下,受楚文化的影響比較大。秦王嬴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軍佔據了楚的江南地區,東越和閩越的君長投降,後來秦軍繼續向嶺南進軍,在公元前214年建立了桂林(廣西桂平)、南海(廣東廣州)、象(廣西崇左)三郡;在統一嶺南時,為了方便轉運糧食,開通了靈渠。靈渠修在山上,利用若干水閘以保持水量,它溝通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對我國古代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靈渠的水閘應用,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項偉大創造。

第四、通西南夷。西南夷按照分佈地域的不同,分為西夷和南夷,分佈在今貴州西部,雲南的東部、中部、西部,四川的西部、西北部,西藏的東部。各地的語言和風俗不同,經濟生活也不相同,社會發展水平很不平衡,戰國中期以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秦滅六國後,派將軍常頞徵調巴蜀士卒,開通西南夷,在四川宜賓至雲南昭通一線的崇山峻嶺上,開鑿了五尺寬的道路,通於西南夷,並設立行政機構,進行管理。秦朝開發西南夷,對促進巴蜀和西南地區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第五、北伐匈奴。匈奴是我國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戰國後期進入奴隸社會。秦滅六國後,於公元前215年派將軍蒙恬帶兵30萬進入河套地區,並且在這一地區設置34個縣,從中原地區遷三萬戶實邊,這次大規模移民,無論在軍事上,還是在經濟上都有重要意義。制止了匈奴奴隸主貴族的搶奪,實行屯田,開啟了對這一地區的開發,促進了民族融合。

第六,“匡傷異俗”。革除東方六國的“贅婿”(即上門婚)婚俗,當時,六國舊地婚姻異俗頗多,母系制遺風在齊、陳、楚等地的文獻中發現較多,可見其廣泛存在,而這些社會現象正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琅邪刻石“匡傷異俗”(《史記·秦始皇本紀》)的重要內容。

上述政策和措施的推進和落實過程,也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整合和形成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