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我製作的這把1839年後法國R.F.Lacote古典吉他,

·長度:928mm

·有效弦長:630mm或640MM

面板為雲杉,背側板印度玫瑰木,指板馬達加斯加玫瑰木,那個年代的吉他桶形都是這樣的輪廓,內部的原型圖紙的樑架結構請看圖:

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所謂樑架結構支撐,就是將一些木條以某種形式固定在面板的背面。這些木條的作用不僅有助於面板的有效振動,同時也增加了面板的強度,使面板可以做得更薄而振動更充分。我復刻的這把琴原來是非常簡單的內部支撐,只是在琴碼下面面板的背面加了一根橫樑以承受來自琴絃的張力和壓力,但是單薄的面板往往無法承受這樣的張力而變形開裂。

這是我採用的樑架結構:

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選用了傳統的扇梁結構,最早使用扇梁支撐系統的製作家是塞維利亞的佛蘭西斯科。他的第一把扇梁吉他製作於1759年。這種系統後來又被西班牙最著名的吉他製作家託雷斯採用併發揚光大。

因為復古吉他琴體不大,所以我設計了五根扇梁,又參考他原本音色的那種特有的“叮咚叮咚”的聲音特點,在他的琴碼下面增加了一個墊片和加了兩根斜梁。如果想讓音色更柔美可以把墊片和斜梁去掉。這是整體的設計思路。具體調整方面由於琴體小,所以要考慮到他的動態音量和低頻的下潛是否能滿足現代人的要求。這在調整方面是一個挑戰,經過多次實驗終於完成了製作,帶到了上海樂展也得到了同行的認可,尤其是來試奏的兩位老師因為都挺喜歡哪把吉他,最終他們以“石頭剪子布”誰贏誰就擁有的形式成交了那把琴。沒有買到的哪位老師又在我這裡定做了一把。

視頻上李老師演奏的這把吉他是2019年製作完成的,在製作上又增加了低音的顆粒感和高頻的延音。去年李老師從廣州去大連,路過我的工作室,就邀請李老師演奏了這首樂曲《星》,用手機錄製的,雖然不能完全反應他的音色,不過也能聽個大概,望老師們對這把琴的音色多多指正,幫我提高。

製作吉他是一門藝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現代科技這麼發達的時代,高端樂器還是需要手工去製作,就和繪畫書法一樣,你可以去克隆,但是克隆出來的不是名畫,沒有靈魂。製作吉他也是一樣的道理,中國的手工吉他製作起步比較晚,但是和我一樣還有很多的制琴師每天都在努力工作這,使得我國的手工吉他製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2018年郭玉龍老師還有我的朋友閆磊在西班牙國際吉他製作大賽中分別獲得銀獎和並列第四名的好成績。

下面是我製作過的復古吉他照片:

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復古吉他內部重新設計,改變後的音色你喜歡嗎?內附手機錄製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