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我制作的这把1839年后法国R.F.Lacote古典吉他,

·长度:928mm

·有效弦长:630mm或640MM

面板为云杉,背侧板印度玫瑰木,指板马达加斯加玫瑰木,那个年代的吉他桶形都是这样的轮廓,内部的原型图纸的梁架结构请看图:

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所谓梁架结构支撑,就是将一些木条以某种形式固定在面板的背面。这些木条的作用不仅有助于面板的有效振动,同时也增加了面板的强度,使面板可以做得更薄而振动更充分。我复刻的这把琴原来是非常简单的内部支撑,只是在琴码下面面板的背面加了一根横梁以承受来自琴弦的张力和压力,但是单薄的面板往往无法承受这样的张力而变形开裂。

这是我采用的梁架结构:

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选用了传统的扇梁结构,最早使用扇梁支撑系统的制作家是塞维利亚的佛兰西斯科。他的第一把扇梁吉他制作于1759年。这种系统后来又被西班牙最著名的吉他制作家托雷斯采用并发扬光大。

因为复古吉他琴体不大,所以我设计了五根扇梁,又参考他原本音色的那种特有的“叮咚叮咚”的声音特点,在他的琴码下面增加了一个垫片和加了两根斜梁。如果想让音色更柔美可以把垫片和斜梁去掉。这是整体的设计思路。具体调整方面由于琴体小,所以要考虑到他的动态音量和低频的下潜是否能满足现代人的要求。这在调整方面是一个挑战,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完成了制作,带到了上海乐展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尤其是来试奏的两位老师因为都挺喜欢哪把吉他,最终他们以“石头剪子布”谁赢谁就拥有的形式成交了那把琴。没有买到的哪位老师又在我这里定做了一把。

视频上李老师演奏的这把吉他是2019年制作完成的,在制作上又增加了低音的颗粒感和高频的延音。去年李老师从广州去大连,路过我的工作室,就邀请李老师演奏了这首乐曲《星》,用手机录制的,虽然不能完全反应他的音色,不过也能听个大概,望老师们对这把琴的音色多多指正,帮我提高。

制作吉他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现代科技这么发达的时代,高端乐器还是需要手工去制作,就和绘画书法一样,你可以去克隆,但是克隆出来的不是名画,没有灵魂。制作吉他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国的手工吉他制作起步比较晚,但是和我一样还有很多的制琴师每天都在努力工作这,使得我国的手工吉他制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2018年郭玉龙老师还有我的朋友闫磊在西班牙国际吉他制作大赛中分别获得银奖和并列第四名的好成绩。

下面是我制作过的复古吉他照片:

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复古吉他内部重新设计,改变后的音色你喜欢吗?内附手机录制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