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一个回国两年的年轻人,发文吐槽说自己得了抑郁症。


回国前,他在欧洲住了四年。那段日子在他看来“几乎是完美的”,完美到他“迫切地想摆脱那种致命的舒适”,“经过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后回国创业。


两年后他创业失败,感到很沮丧和焦虑。然后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抑郁,是由于“国内价值系统太单一”,周围有“各种声音争夺着对他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他说,欧洲人都不会像国人那样“相互踩”。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欧洲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


他还对比了国内和欧洲的幸福感获取途径的不同:


“欧洲人本能地从‘我’出发,崇尚参差多态的幸福路径,而国人的意义和幸福感似乎都仰赖于外界的认证和比较”。


事实上,哪个国家都有这种“轻松易混”的圈子。


笔者大学刚毕业那几年也混过这种圈子。圈内有复旦大学的老师、有校门口卖碟片的,也有摇滚青年。


他们也“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从来不干涉别人的隐私。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但是,身份以及阶层和由此产生的鄙视链难道不是全球范围的?


真相也许是:


因为欧美的阶层固化,他在欧洲几乎接触不到会让他感到挫败的中上阶层,而回国后接触到的却是正在上升的中产阶级。


创业失败的他抱怨水土不服挺正常,骂骂命运不给力也正常,但为了给自己创业的受挫找理由,就给欧洲和国内分别加那么多戏,这有点像蹒跚学步的小孩绊倒了,需要妈妈一边拍打地面,一边哄:“坏地!把我们摔疼了!”


妈妈会用谎话安慰你。请问你现在几岁?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一、自己实力不够强,就别在职场演“宫斗戏”


刚工作不到一年的表弟跟我说想闪辞。


这份工作是他研究生毕业后拼了小命考上的,垄断国企,技术岗位。可惜,他说没法在这部挤破脑袋才参演的“职场剧”里活过前3集了。


“体制内的人际关系太难处理!”表弟吐槽说。


比如,同科室的大姐表面上是个热心肠,相处起来爱答不理的。


比如,他满腔热血接了一项任务,直属上司只知道给他泼冷水。


比如,他明明按照大领导交办的事完成了工作,但最后结果不如人意,大领导竟然让他顶锅。


“国企里怎么那么多戏精?”表弟无语凝噎。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当问清楚了这些事的来龙去脉,我发现是表弟自己加了很多戏。事实的真相跟表弟的宫斗式假想差距很大。


同科室大姐工作量很多,孩子正在小升初,自己的事情已经自顾不暇。表弟每天十几个问题,同一个问题问三遍。大姐能回答已经很善良了。


换做我,早打人了。


表弟却觉得,这是老员工对新员工的忌惮和敌意。


顶头上司也没有泼冷水,但是他把普通的工作做出普通的样子,实在是找不到夸点。上司的本意是让他好好努力,而他却把这种提醒看成了“泼冷水”。


大领导交办他的工作,就是他亲手搞砸的,他不负责谁负责?他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有啥问题,真的是情商低到尘埃里。


职场上,在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学习是最好的选择。请记住,职场不是宫斗戏,没有“谁善良谁被迫害、谁弱谁有理”这一条。


但凡能用实力证明的事情,千万别搞弱暴力绑架。


所以,正确的认知就显得格外重要。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活在错误里而不自知,严重一点的,就很容易假想出玛丽苏大战容嬷嬷的可笑场景。


二、你在周围人眼里是个“戏精”吗?


每个人对自己的判断都难免有失偏颇。


跟自己相处了几十年,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自我认知和现实之间的误差到底有多大?你在周围人眼里是不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戏精”?几乎没有人会直接告诉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塔莎·欧里希写过一本书叫《最大的错觉》,这本书会告诉你,怎样能听到别人对你真正的评价。


1、为什么很多人没法认清自己?


因为缺乏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不像我们之前以为的那样,只是一种认知,它更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让我们了解自己,也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它分为内在自我意识,和外在自我意识。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内在自我意识,包括我们自认为自己重视什么、喜欢什么、对什么事情有热情、想做什么事情、喜欢什么样的环境等等。


“有内在自我意识的人”能够准确了解自己,会生活得更有激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也就是缺乏内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会生活的更纠结、更痛苦。


外在自我意识,就是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


拥有外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能够准确地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自己,很清楚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而缺乏外在自我意识的人,往往表现的没有自知之明,过于自恋,不怎么招人喜欢。


诺贝尔奖获得者、行为经济学研究者丹妮·卡尼曼说过:


“人类拥有一种近乎无限的能力来忽略自己的无知。”


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更聪明、更幽默、更有趣、更优秀。科学家们将这种心理称为“优于平均效应”,就是说大家都觉得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其实,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在最近做过一次调查,他们问了1000位工程师自己的业务水平如何。出人意料的是,超过33%的人都觉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在业界可以排到前5%,更惊人的是,只有一位工程师表明,自己的业务水平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心理学家表示,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是基于事实,而是基于我们对自己潜能的自信。


事实上,能力越差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越好。一个看起来超级自信的人,很可能远远高估了自己。

2、很多人在用错误的方法自省


《最大的错觉》里还提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说法,“经常自我反省,就能认清自己”这个观点是骗你的!


经常自省,却不能用恰当的方式反省,反而会更加困惑。


那么该怎样自省呢?


很多人在自我反省的时候,常会问自己“为什么”,但是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为找到一个自认为比较满意的答案,然后停止继续追问了。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找到的这个答案是不是最合理、最正确的呢?一旦这个答案是错的,那后面你很可能会为这个错误答案买单。


有几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请两组人穿过两座桥。实验人员请来一位美女站在桥的尽头,当被测试者穿过这两座桥后,桥头的美女会请他们填写一张调查问卷,并假装无意地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留个联系方式进一步了解彼此。


两组人经历的一切过程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其中一座桥是公园里普普通通的石头桥,而另一座则是距离地面约80米的木头吊桥。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结果,在跨越公园石桥的那些人中,只有12%的人留了电话,表示愿意进一步了解彼此;而在跨越吊桥的人中,这个比例高达50%!当心理学家追问原因时,跨越吊桥的大多数人表示,那位女士很漂亮,他们见到那位女士的时候感到开心甚至兴奋。


但其实,这种感觉只是他们成功跨越那座危险吊桥所带来的。


相比于问自己“为什么”,作者提出了一个更容易帮助我们找到内在自我意识的问题,就是问自己“是什么”。比如刚才的实验中,如果那些男士在反思的时候,问的不是“我为什么会留下联系方式”,而是“我在整个过程中的感觉是什么”,那他们就更容易得出真相。


3、教你几招窍门,听到别人的真心


别人的真实评价能帮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 。但是,别人很少会主动告诉你他对你的真实想法。所以,你需要一些主动出击的技巧。


  • 挑选对合适的对象


当你选择询问的对象时,要排除这两类人。第一类是那种经常吐槽别人、什么都看不上的“毫无爱心的批判者”,第二类是那种说话总是小心翼翼、很少发表自己看法的“从不批判的爱护者”。


他们都不会说真话。


我们应该寻找的是那些“富有爱心的批判者”。他们应该和我们互相信任,并且他们愿意且敢于帮助我们。


职场“弱暴力”,凭什么你弱你有理?


  • 选出恰当的问题


问题一定要具体,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假设你问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事,“你觉得我在工作上表现的怎么样”,他可能会一头雾水,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但如果你问的是“你觉得我在工作上足够细心吗”,他可能会回忆出一些具体的事例来告诉你答案。


  • 每次谈话只专注于一两个有效的问题


一次性听到太多的负面评价会让你感到不太舒服,日后改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很容易半途而废。


  • 恰当的时机


当对象和问题都准备好了以后,就差选一个正确的时机了。你可以选择一个悠闲的晚上,约你的提问对象一起吃个晚餐。


在大家都比较轻松的时候,告诉他,你想要了解自己,需要他的帮助,然后抛出你的问题。因为共进晚餐是一项亲密的行为,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氛围不至于变得太尴尬,而你也更容易接受对方对你的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