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張作霖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好,張學良也沒有那麼壞

其實,張作霖和日本人的關係一直是曖昧不清的。

日本人扶持張作霖,張作霖也會適當地給日本人一些好處。

真相:張作霖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好,張學良也沒有那麼壞


例如,1920年直皖戰爭後,段祺瑞下臺,

直、奉兩系軍閥共同控制了北京政權,

一開始按約定共同推靳雲鵬組閣;

但很快張作霖又迫使靳雲鵬辭職,

支持親日的梁士詒任國務總理。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爆發,

由於張景惠部倒戈,奉系失敗,

但實力並未受損。

此戰中,張學良與郭松齡指揮第三混成旅,

是奉軍惟一取勝的部隊。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

日本人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

張作霖在此戰中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直係軍閥吳佩孚被迫下野。

可惜當時著名的倒戈將軍,軍閥食屍獸馮玉祥提前嗅出了味道,

在戰爭末期倒向直系,且提前殺進北京,

這也是壓死吳佩孚的最後一根稻草。

馮玉祥這個人很有意思,看著厚道,

像個鄉下人,但是朝三暮四,見風使舵,

看誰有優勢就倒向誰,比石友三更加可恨。

民國有許多本來很均衡的博弈局勢,都是被這位仁兄破壞的。


真相:張作霖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好,張學良也沒有那麼壞

而張作霖和馮玉祥差不多,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和日本人虛與委蛇,為的是利益;

獲勝後又和馮玉祥鬧矛盾,也是為的利益。

馮玉祥雖然會把握時機,

但論實力自然是幹不過張作霖的。

他採取的方法是,分化張作霖,去爭取張作霖的手下大將郭松齡。

1925年,郭松齡起兵叛變,馮玉祥派兵協助,

一路上拿下山海關,錦州,兵臨瀋陽。

郭松齡還發出通電,提出三大主張:

一是反對內戰,主張和平;

二是要求禍國媚日的張作霖下野,懲辦主戰罪魁楊宇霆;

三是擁護張學良為首領,改革東三省。

當時瀋陽城防空虛,急得張作霖像熱鍋上的螞蟻!

這時“好心”的日本人致電張作霖,

說只要張答應日本人的要求,

就幫其出兵剿滅郭松齡的叛軍。

土匪張作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果然,日本人很快就剿滅了郭松齡的叛軍,

郭松齡兵敗戰死,被張作霖暴屍三日。

接下來就該張作霖履行諾言了,

日本人趁機要求張作霖履行二十一條。

但張作霖這老狐狸豈肯將自己的利益分享?

他想,日本這王八羔子,在我大東北橫行霸道,

欺壓百姓,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我再答應他們的條件,不就真成了日本人的走狗漢奸了?

於是,在接下來的三年中,

日本人催之愈急,張作霖越不緊不慢。

只要有勤務兵來報,說有日本方面的客人求見,

張作霖就推脫說在開會或是生病,

這下日本人才知道被耍了。

1928年6月4日,日本人導演了震驚世界的皇姑屯事件,

炸死了張作霖,張學良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成為東北王的。

這東北王不好當啊!

一方面,日本人在東北的勢力已經遠非奉軍可比,

而且他們控制了軍火、糧食運輸,無法撼動;

另一方面,奉系內部矛盾重重,

張學成、楊宇霆、常蔭槐等人都不服他;

對張學良最忠誠的郭松齡,早就死了。

所以張學良雖然身為東三省保安總司令,

但實際上名不副實,早就被多方面架空。


真相:張作霖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好,張學良也沒有那麼壞

張、楊、常這些人以元老自居,不聽話;

日本人又頻頻來要好處,張學良夜不能寐,

他可不想做傀儡,更不想做中華民族的罪人啊!

但這個時候,如何才能破局呢?

百般思考之後,他決定“易幟”。

7月1日,張學良向國民政府發出《絕不妨礙統一電》,

促使中國從形式上走向統一。

後被國民政府任命為陸海空軍副司令、東北邊防司令長官。

有了南京政府的護佑,沒有人敢動張學良了。

楊宇霆等人雖然不願意易幟,但木已成舟,只能聽從。

1929年1月10日,離春節還有一個月,

整個東北已有半年沒有戰事,

空氣中瀰漫著久違的幸福氣息。

就在當晚,親日派權臣楊宇霆與常蔭槐被張學良召進老虎廳,

被高紀毅、譚海等六名少帥貼身護衛秒殺!

奉天稱此事件為“楊常而去”。

日本人見少帥如此兇悍,不可合作,

便開始扶植少帥的堂弟張學成。

有人說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中不抵抗,在錦州不抵抗,

比漢奸強不了多少。

那真是看不清天下大勢啊!

接下來我給大家分析一下九一八事變前夕張學良的難處。

首先是1930年中原大戰。

本來蔣介石是不佔優勢的。

此戰若沒有奉系參與,蔣介石必下野!

天下將繼續割據。

然而,張學良毅然決然幫助蔣介石。

而且,三十萬東北軍有十萬精銳被調入關內。

這就跟二戰的美國參戰一樣,

直接導致戰爭的天平向蔣靠近,

閻錫山和馮玉祥被迫宣告下野。

十萬東北軍按照張學良要求盤踞在關內,

然而又出事了。

中原大戰時,馮玉祥的小弟,

同為倒戈將軍的石友三本來是幫助馮玉祥的,

但東北軍加入大戰後,

石友三見狀不妙,立即通電響應張學良,

率部割據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區。

1930年底,張學良將石友三部編為國民革命軍十三路軍,

石友三任總指揮,軍部駐邢臺,全軍6.4萬人。

但石友三對此仍有不滿,

圖謀吃掉閻馮張,奪取整個華北。

1931年7月18日,九一八事變前夕,

石友三在張學成等人的鼓動下,

接受汪精衛廣州國民政府的任命,出兵反對張學良。

張學良不得不將剩下的主力調去關內,與石友三部作戰。

這一下東北空虛是必然的了!

此乃調虎離山之計。

而參加九一八的日本關東軍有兩萬餘人,

裝備精良,能征善戰。

這時候去和日本人打,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在此情況下,張學良只能選擇退回關內,保存實力。

我們可以看到,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成被日本人任命為東北自衛軍總司令,

叛國叛祖,完全代替了張學良。

而幾乎失去了一切的張學良輾轉各地,救國存亡,

在蔣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內”,消極抵抗日軍時,

毅然決然發動西安事變,掀起中華民族統一抗日熱潮!

敢問當世還有誰更秀?

雖然世人對少帥有很多的誤會,

但張學良晚年依然問心無愧,他說:

我們張家父子,若不是為了愛國,會有這種下場嗎?

本來可以割據、立國,


真相:張作霖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好,張學良也沒有那麼壞

退一萬步也可以委曲求全做傀儡、吃喝玩樂一輩子,

但張學良選擇的是抗日,抗日,

為此他幾乎被囚禁了一輩子!

所以毛主席的評價很中肯:張學良是令中共抱憾的民族功臣。

而周恩來說得更加公道:

不論張學良將軍死活,我們中國共產黨評張學良將軍為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這才是少帥應該得的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