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想在晚年体面地生活,就要早筹备别太指望儿女才能做到,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确实应该这样。不管子女多孝顺,条件多么优渥,都要对晚年生活早作筹划。首先,心理上早作准备。不要让退休前后有太大的落差,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应。其次,对退休生活早作规划。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规划好每年或每个阶段如何去更新知识,如何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能让自己闲下来。第三,维持好现在老年圈里流行很广的“四老",即老本、老窝、老友、老伴,而且对每一“老"都要有比较周详的安排。这样晚年就会过得比较主动、体面、幸福。


湖北老卫


不知道这句话是谁说得,我个人觉得太有道理了好嘛

这跟孩子孝不孝顺无关。。。。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而已,

亲眼目睹,父亲算是一个很孝顺的孩子,

奶奶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平时会给奶奶不少的零花钱,

而我们也经常给,奶奶对我们也一直很好。


86岁的老人,一个人出去买饭吃,一个人晒太阳,

有一次我回家拿东西,见奶奶一个人坐在大门口,问她怎么不回家,

说是忘带钥匙了,但又没手机,我们都在上班,

所以没有打扰我们。。。。瞬间泪奔。

其实我们自以为都很孝顺,可是都要上班,要工作,

包括父母,我和老公。。。。我们都没时间陪伴奶奶,

更多的时候,是她一个人孤独的晒太阳。


所以说,想要自己老年生活的体面一些,还不如自己提前准备,

找养老院?存钱?尽量不给自己的孩子增加负担,尽量不指望孩子们,

当然,其实有时候也指望不上,毕竟感同身受这件事,真的很难,

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孩子要养活,有自己的家庭要兼顾,

所以,能靠自己还是靠自己最实在。


老徐说事999


养儿防老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老年人晚年如果想要体面的生活,确实不能够过多的指望儿女。攒好自己的养老钱,儿女工作也忙,将来能时不时回来看望一下就已经很好了。

人老了即使生病,忙于上班的儿女很难长期全天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个护工,儿女下班了过来看一看。

虽然我们养儿养女一辈子,但是现在很难养儿防老了。因为不是二女不孝顺,是孩子们确实忙。确实很难从工作中抽身。人老了谁也没法保证,自己身体不出点小毛病,这个时候,孩子无法在身边长期照顾,如果老人有钱,请个护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去年,我姨生病,腿疼走不了,检查是神经压迫的,挺严重的,没办法走路。最后住院了。我姨家的弟弟在宁波工作,我姨家在东北黑龙江,真的相隔很远。我弟弟是在宁波开饭店,他是主厨,弟弟有心回来,可是我姨怕时间太长耽误弟弟饭店的运转,于是就谎称自己没什么事了,其实她是自己偷偷在这边请了一个护工。就这样,过了2个月,我姨的病才渐渐好转。

试想,如果我姨没有钱请护工,那么她又舍不得儿子耽误工作回来,那她生病的时候是不是很难熬。但是如果自己攒点养老钱,很多问题就好解决多了。

除此之外,如果晚年想要体面生活,还要注重孩子的教育,培养孩子孝顺。体谅父母。

其实,到了晚年,我们最希望的就是儿女能体谅自己,不嫌弃自己。如果孩子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那么即便父母老了,他也不会不孝顺。依然会对父母尊重和爱护。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孩子懂感恩的性格。不然,攒了再多钱,孩子到头来很自私,不懂感恩,也会看着你钱包里的钱虎视眈眈,而不是孝顺尊敬你。

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的头条号@格格斗爱baby)


格格斗爱baby


这话太对了,很赞同,虽然我家娃才上幼儿园,但是我已经想到养老这个问题了,我觉得人活一辈子,体面和有尊严的养老其实很重要,而且养老确实不能指望儿女,一切靠自己才是正道。

在之前《中国医生》的纪录片中,看到一个真实的例子,就是一对老年夫妇被烧伤以后需要植皮,花很多的钱,一开始儿子也花了一些钱治疗,但是到后面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儿子放弃了父亲的治疗,把父亲带回家了。


医生说如果这种重度烧伤的病人,带回家很容易感染,是非常危险的,所谓三番五次的劝儿子给父亲治疗,但是这个儿子最终还是放弃了,因为治疗费实在太高了。


非常深刻的记得那个儿子说,真的没那么多钱,才买房子,又办了厂,如果现在卖掉太不划算了。


是啊,儿子也有家庭和小孩要养,所以就放弃了父亲的治疗,能怪儿子吗?我们反问一下自己,如果父母得了绝症,我们会倾家荡产的去救吗?


纪录片中另一个故事,一个得了癌症的女孩,她的父母说宁愿卖血也要就女儿。


现实有时候真的很残酷,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远超过子女对父母的爱,如此的轮回,虽然我举的例子或许有点残酷,但是这些都是现实的,真实发生的。

所以说做父母的真的不要指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替自己养老,就算他们会养,也不要,因为那么做,对于子女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所以说现在我们乘着年轻的时候,真的要多努力,培养好孩子,挣到自己的养老钱,不然到了老了,没钱花的时候,想挣钱也无能为力了,只能寄人篱下的生活。


乔治麻咪


具体要看实际情况,像好多五零六零后的父母大多数儿女多,他们压根就没给机会考虑自己今后的养老,特别是是农村的老人既没有养老金自己有没有私房钱养老,晚年是否过得幸福体面,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儿女是否孝顺。

儿女多的家庭,假如儿女知道父母年轻的时候辛苦把自己养大不容易,这要儿女能过有所成就父母的晚年生活就会幸福了,假如父母有一个先去了天堂还剩下一个老母亲或者是老父亲就是家中的老祖宗,全家大小会把他们当宝来孝顺,曾开玩笑家中好的营养品不比超市差,这其中就是儿女多的人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这盼老父母年纪越长的,儿女生活可以了有条件孝顺父母了,父母活的长寿儿女们也就开心。

不过今后好多是独生子女,也许有又一种说法,人的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今后究竟怎样养老谁也许说不清了。但有一点自己的身体要健康有自己的老屋还有的老本与儿女们在一起生活相处的开心和睦那就在一起生活,如果与儿子们生活过的不开心那就单独过也无所谓,对儿女孝顺自己起望不要太高也就今后没有失望。不要想得太多过好现在每一天。至于今后的生活也许有一面镜子在那儿,就是自己曾经尽力孝顺父母过,等到自己老了儿女也不会对自己太差,这也许就是家风吧!


8088情义无价


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今年59岁,也就算进入晚年生活了,我说出我的想法,

首先,我对晚年的体面生活的理解是,你对你下一代培养的成功!那么对于成功的标准,我也是很普通的,只要孩子们爱劳动,我也就满足了,不求它们有多大的作为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爱劳动,不管能力有大小,是都可以做得到的!这是问题的本质,我今天,我感觉我的两个孩子都能自食其力,基本上是满意的,我认为这就是我晚年生活最大的体面,别看我和两个孩子背负一身的债务,它们的爱劳动,就是明天的希望!

其次,我这个人,在养老的问题上是和很多人的观念是不同的,我很崇拜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的!我把人生重要的点位是看在年轻时候的奋斗,我也相信,年轻的时候奋斗了,到晚年也一定会生活幸福体面的!我一惯的立场观点是晚年的幸福是靠子女的照管,如果子女照管的不好,那就是我没有在平时把他们教育好,如果教育好了,自然它们也就会照管好老人的!我看到社会上一些老人喜欢自己存点钱,把金钱看得重要,其实,对于老年人说,这是个误区!我看问题与众不大相同的?我认为,人们真正到晚年时,你行动都是很困难的,如果子女不热心照管,即使有大量的存钱也未必能从精神上得到晚年的体面的!晚年的体面,是有着两个标准的,更多的是得到精神上的安慰的!所以,一定要对子女无私,不能留一点点私心杂念的!你的无私,自然也会感动子女对你晚年的生活照管的!所以,我的网络头像是两个娃娃,也就是代表我的思想,政策允许下,生养两个子女,很重要!而非金钱!今天,我只有总额为900元的社保缴费额度,我就很满足了,我当年十分艰难的养大了两个儿子,不是今天的十万二十万的社保缴费总额可比的!今天我也是靠低保金生活的,我很满足了!精神重于物质吧!

个人的一偏之见,仅供大家参考!





我们共同的老朋友


有人说的这句话很对,想法很好:人老了想要体面的生活和开心?一,想老了靠子女,不可能,也靠不到,子女各有各的家庭和他们的子女。二,手中需有一笔不多的钱"存款",五十万,但是不能用(存着),以防疫病之用。三,自己手中每月至少要有三五千元现金,留用每月的日常开支生活,和小毛小病看病买药可用。四,有了以上这几条基本条件,试想,每一对老年夫妻在晚年基本上还可以生活,也基本上能活的快乐。五,万一到了身体不能动时,请儿女出面找个照应的人?我想,儿女基本上也会没有多大的意见的。人到了风烛残年,风雨不便,只有儿女出面背线!


自由农民51


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全对。

假如你年轻的时候是存了好多钱,准备过老用,怕晚年靠不上子女,但如果是你身体不好,再多的钱也没有用啊,有子女的话,还是要靠子女呀。

我认为不管是什么年纪阶段的人。首先是身体要健康。其次是再筹备点钱预防以备之用。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真正不感恩的子女毕竟是少数。父母养子女的少,子女养父母的老,天经地仪。





雪山顶上的兰花草


答,是的,不能指望儿女,谁有不如自己有。

我早就为晚年生活筹备了。我早就想到了不给子女添麻烦,不能全只靠子女。因为他们也有他们的生活。

我社保早已补齐,不拖不欠。且每年不间断——

再就是为自己养老买了一套小户型的住房,在自己名下,老了不想去养老院,住自己的房子心里踏实


失智866


我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我有儿有女,我有这种体会,养老只能靠自己。虽然我也为儿女的家付出不少代价和钱,但是我仍然认为他们不可靠,特别是儿子。我还是劝年轻人要为自己养老多做准备,不要把自己的一切一切都交给儿女,不然后悔来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