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去除劑的真相是什麼?到底能不能用?

現在環保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環保問責風暴也越刮越烈,達標排放的重任便壓到汙水處理從業者的身上!超標成了懸在汙水處理從業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存在著危險!

於是乎一款神奇的藥劑走紅:COD去除劑!

一般COD去除劑多為,絮凝劑或強氧化劑,工業上用的主要成分多含有強氧化劑。

COD去除劑的真相是什麼?到底能不能用?


COD去除劑到底有沒有效果?——有!

COD去除劑汙水處理行內也叫屏蔽劑、掩蔽劑,其中的主要成分主要是氯的高氧化物,主要成分是氯酸鈉NaClO3,屬於一種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通常為白色或微黃色粉末狀晶體。

在常溫下,氯酸鈉不會與COD發生反應,只有在測量COD時,酸性條件下高溫消解時才起到了氧化COD的作用,抵消了重鉻酸鉀的用量,好比在測試COD時提前在廢水裡已經加入了重鉻酸鉀(cod降解劑),從而達到降低COD的作用。

COD去除劑的真相是什麼?到底能不能用?


如何使用COD去除劑?

COD去除劑存儲:

COD去除劑應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COD去除劑不宜久儲,包裝應密封緊密。應不可與易(可)燃物、還原性藥劑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裝卸時要輕拿輕放,失火時,可用霧狀水撲滅!

危險案例!

2018年7月12日18時42分33秒,位於宜賓市江安縣陽春工業園區內的宜賓恆達科技有限公司發生重大爆炸著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142餘萬元,原因就是因為COD去除劑存儲混亂當成化學原料使用!


COD去除劑的真相是什麼?到底能不能用?


COD去除劑操作:

COD去除劑具有腐蝕性,汙水處理操作人員必須做好防護措施,佩戴防護面屏和防腐蝕手套,操作時應按規定投加,禁止與強酸、強鹼同時使用!

COD去除劑投加比例:

COD去除劑在不同水質的投加量也是不一樣的,具體投加量需要做小試確認。取一定量的排放汙水,加入適量的COD去除劑後,攪拌均勻後,測COD值確定去除劑的投加量。(注:COD去除劑不能過量投加,會導致COD測量值為負數!切記切記!

使用COD去除劑是否違法?

是!

根據環境部印發的《環境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判定及處理辦法》中第四條規定:人為使用試劑、標樣干擾儀器的以篡改監測數據論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規定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以罰款!

COD去除劑的真相是什麼?到底能不能用?


當然,若使用COD去除劑做一些絮凝沉澱作用去除cod的話,那這樣的廢液處理是符合要求的,只是產生了更多的固廢問題。

COD去除劑還能不能用?

看情況!

本文僅站在第三者的視角把COD去除劑的好與壞列出來,這種藥劑能不能用?用可能不被超標處罰,不用可能被超標處罰!誰也也說不好!但是COD去除劑一般也只是應急使用,如果純粹用來篡改檢測數據的話,那當然是法不所容的!

近期,生態環境部下發了《排汙許可管理條例》中列舉了從輕處罰的情況:及時報告異常情況或者超標情況可免於行政處罰!但是很多同行反應規定裡面未標明尺度,怕下面執法中會走樣,有如此擔心的同學,家中常備COD去除劑還是有必要的!

汙水處理長期穩定的達標排放最終還是少不了汙水從業者的功勞,在汙水處理行業沒有什麼神藥,也沒有什麼大神,只不過是術業有專攻而已,不能盲目崇拜什麼藥劑或者專家,只有自己掌握專業知識,才能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