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南宋首任皇帝,你会如何治理国家和人民,制度和方针?

小菜戈


积极防御,暂时议和

当时金兵继续南下,若是不能挡住金军,那么也不可能议和。金军答应议和是因为暂时无法消灭南宋,还不如暂时停战,让南宋纳贡。挡住金军是基础,在遏制住金军之后,暂时还是得议和。因为南宋刚建立,需要稳定,各方面都需要协调,并不是一味地北伐就是好的,要先积攒实力。

发展农业,训练士卒

要想北伐,军队需要粮食,发展农业是最关键的。鼓励百姓拓荒,制定相关政策,适当减少农民赋税。士卒要抓紧训练,并且可屯田,减少朝廷负担。待到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再北伐,至少也可以抵挡金军,使其不能南下。

加大军功奖赏,可参考商鞅变法内容

为了鼓舞士气,使北伐更有胜算,还是要让百姓更有斗志,可以参考商鞅的军功爵制度,在北伐成功以后,也可进行变更,因时制宜。

联合西夏,高丽

西夏虽与北宋经常发生战争,但是北宋已灭,唇亡齿寒,西夏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能让金国太强大。同时高丽也可拉拢,高丽多数不会主动出兵帮助南宋,但是至少可以约定不帮金国,若是金国战败,高丽可自行出兵占领土地,多一个帮手总是好的。有了西夏的帮助,北伐更有胜算。或者说,能削弱金军的实力也是好的,并不是以灭金国为目的,本来人家也有很大地盘。主要是先收复失地。

其实我一直觉得南宋若是励精图治,收复失地还是有希望的。


未济


借你这个问题,咱也过一把皇帝瘾!

我们假设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称帝的前一天被我附体。

登基大典举行完毕后,我会立刻召开新政权的第一次国务会议,此次会议要确立新政权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基本国策及发展计划。

1、任命李纲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确保抵抗派在朝庭中占据主导地位;

2、任命汪伯彦为参知政事(副相),监督李纲,但不得过分牵制,需随时向我汇报;

3、其他人事任命待与宰执商议后,再行确定,原则上由抵抗派暂时占据要职;

4、确定基本国策

(1)收复中原失地,收复燕云十六州,将中国境内所有敌对势力赶出国门;

(2)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海外诸国的交流;

(3)与女真、蒙古、党项、契丹等国开放互市,并逐步扩大互市规模,加深民间交流,实施经济文化渗透,用50-100年的时间将之同化;

(4)农商并重,鼓励制造业发展,适时改革国家金融系统。

5、发展计划

第一阶段目标:抵御金军进攻,守住南京,维持与金军的均势,伺机反攻或逼迫金军退兵;

(1)由宰相主持,征召各地守军、义军勤王,抵挡金军南侵;

(2)重建皇城司,由内廷太监主持,枢密院主管情报的官员为副,主要负责北方金军占领区域的情报刺探,及与北方起义军的联络事宜;

(3)与宰相及各部主官完善持久战方针,并在全国上下包括沦陷区推广论持久战思想,号召全国军民共同抵抗金军入侵,发动人民战争,让游击战在敌占区遍地开花;

(4)稳定南方局势,疏通运河,确保漕运安全畅通;

(5)制定战时相关律法,对散播谣言、盘剥百姓、兼并土地、偷逃赋税、贪污腐化等影响战事进行的违法活动一律严惩。

第二阶段目标:收复黄河以南领土,将金军驱赶至黄河以北,建立黄河防线,逐步恢复北方农业生产,开始三到五年的休养生息;

(1)取消对军人的歧视性政策,大力提拔在抵抗金军南侵中的优秀将领,功勋卓著者可破格提拔,树立榜样,铸造军魂,令皇城司在民间对此进行宣传,塑造偶像,提升军人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增强军队对国家的忠诚度,职业的自豪感;

(2)择忠诚、善战且具大局观者主持北伐事务,赋予其一定的自主权,由其指挥北方军队实施反攻,将金军赶至黄河以北,并构建黄河防线,阻止金军再次南侵;

(3)在黄河南岸划分军管区,区域内的百姓全部南迁安置,在军管区实施军屯,缓解漕运压力;

(4)为黄河以北的义军提供支持,鼓励他们继续在敌后实施游击战,等待王师北伐;

(5)在淮河一带实施府兵制,建立折冲府负责招募工作,兵源以北方流民为主,由中央提供军械马匹,分配无主土地,流民平时负责耕种土地,农闲时进行训练,耕种所得三成运往黄河南岸,其余自留;黄河防线的兵源亦由府兵提供;

(6)提升工匠地位,鼓励国内手工业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7)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业,鼓励商人出海;

(8)重建市舶司,负责规范和拓展海外贸易,加强与海外诸国的交流,特别是日韩等国;

(9)抑制土地兼并,在南方部分区域试行摊丁入亩,增加自由劳动力;

(10)尝试与吐蕃、西夏、高丽等国接触,试探是否有结盟共伐金国的可能。

如果以上两个阶段目标都可以实现,那么就可以进行北伐战争了,这个就不太好假设了,毕竟接下来进行的就是灭国之战,是要不死不休的。至于万一打赢了,迎回两位皇帝的问题。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是我提拔的,换了皇帝对谁都没好处,这里面自然会有识趣懂事的帮我解决问题,何况还有我掌控的皇城司密探。

收复燕云后,我应该是不会再继续打下去了。而国内掌权的主战派也会被我逐一的清除出朝廷, 换上一些温和派,以外交手段逐步替代军事行动,之后就是与外国进行全面贸易,用经济文化的输出加武力威慑的方式将这些蛮夷同化。然后不断用同样的手段将贸易的大手伸向更广阔的的地方~~~~~~


聊聊过去的人和事


引言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南宋初年的国家状况,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看看是否有更好的治理方法,更好的制度和方针。

南宋初年的国家状况

南宋是在靖康之难之后,由宋高宗赵构建立的,当时外有金国入侵,内有农民起义。战乱遍及全国各地,百姓流离失所,而官宦富商却大发国难财,趁机掠夺土地,霸占了大批良田。导致土地兼并极其严重,使得贫富分化非常剧烈,无产税户日益增多,佃农队伍日益庞大,大宋王朝更加“积贫积弱”。

如何治理国家和人民,制度和方针

一、改变拉拢武将的策略,解除内忧外患

南宋朝廷在生死存亡之际建立的,极力拉拢武将是积极正确的政策。但是,在南宋有限的国土内大量赐田、纵容武将肆意侵吞土地,无异于饮鸩止渴。

建议恢复唐末节度使政策,放开对各路武将的束缚限制,大封各路武将为藩王,根据各路武将的实际情况,把封地封在在中原失地、金国国土、西夏国土、大理国土、蒙古各部。在政策上予以支付,自由发展,只须服从天子令。再根据各路藩王的发展情况,赐予相应的爵位。

待各路藩王发展起来之后,再采取“推恩令”,逐步削藩,控制各路藩王,加强中央集权,达到可控制而不控制死的目的。

小结:这样既解决了外患,又巩固了政权。

二、发布限田令,恢复井田制,重农抑商

吸取封建王朝的灭亡教训,土地兼并是根本原因。首先就要控制经济,国家逐步掌握具有经济命脉的商业贸易,加重征收工商业税,将市场浮资收缴入国库。再下发限田令,根据地主富商的家庭人口,限制最高田亩数量。使得富商地主无财购地。无权购地。

对自耕农、贫农、佃户轻徭薄赋,甚至免税,以巩固国本。

小结:这样既解决了内忧,有富强了国力。

结术语

历史没有假设,如果我们生活在南宋初年,兴许还不如古人。

希望我的分析对您有所帮助!


没事闲拉呱


历史书都记载的明白,要和就先留秦桧一命与金传话确实方便,但各大将都不能杀并为此不惜再与金国一战,只有煞笔才会自毁长城,何况不能为此寒了天下抗金之人的报国之心这是南宋的立国之本,而且岳飞河朔战略日后有大用。要战就全力支持岳飞,把秦桧秘密下狱也不能杀以全宋朝立国不杀文官的祖训,从各州郡民间百姓富人处收集军饷,告知一旦战败财富都只是过眼云烟,且金国胡虏没文化,除了金银财富女人其余都会被毁灭,搞金国威胁论来提高国府财政收入,解决战争物资问题,并发行国税承诺一旦天下太平,每年将轮流按照州郡免去其一年赋税来修生养息。钦宗如果被当傀儡皇帝阻挡南宋收复旧土的路上,对不起自己会先下个罪己昭昭告天下,痛陈北宋灭亡徽钦二宗总总荒谬可耻之行为,不配九五之尊该自裁以谢天下以慰北宋末年含冤而死的百姓以及战死将士之灵,而自己幸得祖宗保佑将士用命拥戴得其皇位,将绝不负皇天厚土,强调要救黎民百姓为于水火,驱除外虏是为保护富人财产生命安全。一旦收复黄河以北的北宋旧土就立马停战,一修养生息,二议和通过目前的强势逼迫金国议和,换取之前扣押的宗族自由,否则继续挥师北上,也可以弄个类似秦桧的代理人去北方旁敲侧击一下,甚至议和条件也可以让这个代理人当个什么金国国相之类的一把手,而且没经过我朝允许不准替换,暗中授意破坏金国内政挑起内斗瓦解金国意志,一旦议和可以达成目的,可以修养十年,十年后撕毁议和理由多得很,委派一员大将,岳飞收复故土功已成好好做个近臣就好,规划好战略做好后勤,再次昭告天下此战不是为己,而是为报当年兄弟之邦辽国覆灭之仇,再次痛陈北宋末年徽钦二宗总总荒谬帮助金国出兵阀辽的行为,只要自己坐镇后方不乱,十年后一个千疮百孔的金国覆灭将无法避免,收复燕云指日可待,收复燕云之后立即昭告草原表示金国以亡我朝愿意与各草原部落结盟并进行互市,指导其生活,暗中打压最强大的部族,帮助弱小部族不断进行分裂,最终培养起一支草原雇佣军,不断向西进军,而我朝将最终吞掉整个东北。


瘋馬哥


假如我是南宋第一位皇帝,

我会在1127年五月初一,即位。

我的国家刚经历了方腊起义,起义军仍然遍地,规模在几万人以上有好几家,外加金军入侵长江以南地区,还有官军的抢掠,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我面对的这个烂摊子,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我绝不能让我的人民受苦受难!

撸起袖子加油干,务实肯干,奋发图强,崛起!

做事要靠人才,做大事要用对的人才。欲图大计,我当重用老成练达之臣!

一.任用能臣,恢复民生

任用李纲为丞相,一方面大力促进农业生产,促进内需,让人民有事做,有饭吃;另一方面,整顿吏治,惩办贪污,树立朝纲清正之风。

二.驱除鞑虏,收复中原

重用"精忠报国"的岳飞,补强"岳家军"的战斗力,要人给人,要枪给枪!

命令岳飞统领后户军十万,奔赴抗金前线,渡黄河,直捣黄龙府,准备迎回徽、钦二帝!

同时,命韩世忠统领前户军八万,张俊统领中户军八万,兵分两路,扫平境内的起义乱军。

三.加强外贸,发展经济

与周边50多个国家加强外贸往来,我要让南宋的铜币成为世界货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

四.最棘手的两个问题

1.奸臣秦桧怎么处理?虽然秦桧极有可能是金人的间谍,但我不杀他,会让他做个棋子。

2.徽、钦宗回来后怎么办?我会给他们专门安排个宫殿,好吃好喝,安心养老!

南宋在我的治理下,社会秩序井然,农业生产发达,经济繁荣昌盛,人口超过1亿,创造一个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和文化最兴盛的时代。


东秋妮


时空无法穿越。


黎均其


想知道的历史,不得不说的真相。大家好!我是史道驿站x,感谢关注与点评。

对于这个假如的问题,我也只能先进入角色,坐上皇帝宝座,过把皇帝瘾,作为南宋的首任皇帝,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首先,认真的总结北宋灭亡的原因,北宋自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基建国以来,文化、经济发展得很好,文化继唐朝以后,又出现了一个鼎盛期,经济也非常繁荣,老百姓的日子还算安稳。但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之后,国防建设明显减弱,重文轻武的风气形成,军队建设没有得到重视,军队数字庞大,可战斗力却很弱,武将地位低下,因此当金兵南下,北宋军队几乎无力抵挡。

因此我的思路是重新调整战略思路,重用能征善战的武将,打造铁军,巩固边防。对金人实施报复性的打击,彻底击垮外来入侵,同时把‘’靖康之变‘’被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随从全部救回。二帝迎回后,告诉他们北宋已亡,让他们就好好安度晚年吧,仇我来替你们报,皇帝还只能让我来当。

外患解决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让每个老百姓有地可种,同时加大商贸往来,扩大贸易范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国际贸易。

经济有了起色,就会加大力度净化政治环境,打击贪官污吏,任用贤良,严格考核制度,消除弊端。减免老百姓的各种税赋,使国家政治生态良好,老百姓安居乐业。

外交上,同各国友好相处,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互通有无,把南宋的优质产品推向世界市场,如景德镇的瓷器、各地丝绸等等,同时把别人的先进技术引进来,用到生产上。

完善各种制度,从权力架构、法典、税收、经济、军事、水利建设、文化等方面入手,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做到有章可寻,有法可依。

整个国家运行,做到以政治为中心,以经济为命脉,以人民为根基的方针,一步步的把南宋做强做大。


史道驿站x


读历史不要人云亦云,也许我的观点不和大众相同,我觉得赵构当南宋第一任皇帝他发挥了他的历史作用。

后人常把南宋和南明比较,南宋和南明在建立之初处境很类似,都是北方大一统的政权已经结束,南方甚至淮河以北还有大片土地没有沦陷,依然在政府管控之下。

而且南明和南宋面对的都是同一个敌人,那就是女真人。为什么南宋坚持下来了,甚至最后金国灭亡了,南宋依然还活着。而南明有着优于南宋的资源,比如南明是两京制,它即使北京政权的行政班子灭亡了,南京依然有一个备用的行政班子,这是南明的优势。至少它能迅速接管政权,稳定局势。明朝的文官制度是很完善的,明朝很多皇帝不务正业,甚至多年不上朝。可是明朝的各部从来没听说过因为最高领导不上班就松懈了。所以这就是南明在政权过渡时期的优势,虽然南宋建立之前也存在了一个张邦昌政权,但是它的情况和南明不一样的。

南明在弘光政权建立前的很长时间都是运转的,所以我觉得南明在同样的位置上比南宋优越太多。

可是后来为什么南明只坚持了十来年,而南宋坚持了百余年?这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吗?我说个假如,假如把朱由松和赵构调换一下会怎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