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中考作文看似题目众多,题材繁杂,主题隐晦,其实捅破这层窗户纸就发现:考试作文其实很简单。概括为“一大体裁,四大关系(主题)”。

所谓“一大体裁”是指记叙文。中考作文90%以上都是写记叙文,而记叙文也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体裁。考试作文的记叙文基本都是采用第一人称即“我”来记述,或者“我”就是中心人物,或者从“我”的视角去观察人物。把记叙文练好了,应付中考足矣。

所谓“四大关系(主题)”是指以“我”为中心,相关联的四个关系,而四个关系分别对应的则是中考作文四大主题,即:

1、人与自我——成长与梦想

2、人与人——真情与感恩

3、人与社会——品德与做人

4、人与自然——美景与深情

这样一概括,是不是所有的考试作文就迎刃而解了?无论你遇到什么样的作文题目,除非有特别的主题要求,都可以在这四个主题中去任选一个,确保不跑题。下面,我们就以这四大主题为标准,分析指导以“新冠肺炎”为话题的中考作文如何写。在上一篇文中的开始部分,胡老师列举了很多内容。同学们可以返回去再认真阅读阅读。也可以用九宫格法,从你自己的角度去选择一些材料,看看能对应哪个主题。

人与自我——成长与梦想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这个主题就是写你自己,写你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经历、感触、思考。。

1、习惯的改变和养成(可以写改变、坚持、成长、成功等)。

在每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的过程中,你是不是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呢?这就是成长。这个故事就写你如何凭自己的毅力或者爸妈的督促或者自己的担忧逐渐养成了习惯,自己有很大的收获就可以。如果你认为这个主题太Low,你可以由此进入高端主题。因为疫情我们不得不养成讲究个人卫生的好习惯,这说明好习惯可以逼出来,现在流行一句话“不逼自己一下,不知道你有多优秀”,“逼”可以让自己成功;养成习惯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这说明要成功必须得坚持下去;养成好习惯会有很多收获,这说明改变对一个人很重要。……在上述这几个主题中,选取一段,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就能升华主题。这篇文章的题目可以定为《那一刻,我变了》《“逼”上成功》《日成一事》

2、“宅”的心情。

宅 在家里许久,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啊?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有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有没有对此做一些思考呢?能不能写写你的心路历程?采用《静》《盼》或者类似题目。

《静》是一种状态,可以是环境的“静”,可以是行为的“静”,可以是心灵的“静”。由此,你不妨描写几个片段:外出的人极少,街道静了;没有家庭聚会,家里静了;凝望窗外柳叶大的那点儿蓝天或者星空,身体静了;有大量时间读书思考,心灵静了。而所有这些“静”,都是疫情带来的,最后升华主题为:所有这些“静”,对于一位中学生来讲也就是最积极的防控疫情的状态。需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会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如果你选择写这篇作文,不妨重温公众号里介绍的“如何写景物”的文章。

《盼》是一种心情。冬天盼下雪,春节盼热闹,盼外出,寒假延迟盼开学,亲人离别盼安康,防控疫情盼胜利!你按照这个顺序,根据自己的意向,分层次的,主题递进式的,写出你心中“盼”的滋味:诗意的盼、喜悦的盼、无奈的盼、牵挂的盼、希望的盼。这种盼,既是你自己的心情,更是全国人民的心情。

除了上述两种心情,相信你还有更多的心情,只要你喜欢,就可以写出来。因为,这时候的心情都是疫情惹的祸。这篇文章很考验同学们心理描写的功力啊。如此,可以再温习温习我们学过的心理描写的若干方法。

3、《疫情,让我学会了……》。这是给小学生的一个题目,其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写得更好。闲在家里的时候,有的同学学会了做一道大菜,有的同学学会了编制一个小程序,有的同学毛笔字突飞猛进,有的同学学会了写新冠肺炎的作文……这些都是学会了一些生活技巧,一些书本知识。你还学会了什么啊?你是不是还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勇敢,学会了拒绝,学会了对生命的敬畏……这些都是品质和精神,甚至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人的成长更多的是精神品质的拥有。记录这个拥有的过程,就是对成长的思考和坚守。

人与人——真情与感恩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1、家庭众生相。疫情,给了很多家庭“终日厮守”的机会。平时奢求的“陪伴”,如今可以肆意挥霍;平日父母匆匆的身影,如今都慵懒的太多,连洗脸都变得可有可无。同学们的时间也充盈的很。你突然发现,你家里的生活状态难得一见的悠闲。在这个悠闲的时空里,有的家庭成员是随心所欲,自然睡自然醒自然吃;有的家庭成员每人有个计划表,每天的生活依然有规律有节奏,张弛有度;有的家庭成员,想抽这个时间集中完成一件事情或者学会一种技能,于是全力以赴,乐此不疲。你可以写写你的家庭里,每个成员的生活状态,通过描写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外貌神态,来写一篇《疫情下,家庭成员众生相》,呈现人们在疫情中不同的生活态度。

2、春天,我们一起。疫情,造成一些家庭的“聚少离多”,甚至生离死别。有的家庭成员已经上班了,在防控战场战斗;有的正在抗疫最前沿的医院里冒着自己的生命危险抢救他人生命;有的家庭成员在医院里救治;有的家庭成员已经离开尘世。团聚的日子却是分离,欢乐的时刻竟成悲伤。疫情,给这样的家庭带来了思念与担忧,痛苦与折磨。为了防控疫情,我们分离;但是,在这个春天,我们却又一起!可否,用这句话作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表达对这个人的牵挂,对这个人的思念,对这个人的缅怀。所体现的主题可以是亲人间浓烈的关爱,可以是为保一方平安付出的大爱。

3、独特的相聚。疫情,给我们的“聚会”带来挑战:一年一度的春节家庭聚会,搞还是不搞?你们的家庭成员产生了意见分歧吗?每个人都是什么意见?你是什么意见?最终怎么确定的?或许最终你们达成了一致:相应政府号召,不给国家添乱,取消聚会;或许把聚会举办在了网络上,搞了一次“云聚会”。这就是一篇具有正能量的作文啊!题目就定为《一次没有举行的聚会》或者《独特的云聚会》或者《有一种爱叫“不聚会”》。重点表现每个人说出自己意见时的内容、表情、语气等,可以参考“向上作文”公众号里《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性格(一)》一文。如果在对话的过程中,充满一点儿火药味,就更有吸引力。

人与社会——品德与做人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1、疫情需要钟南山,也需要社区保安。

疫情让大部分人宅在了家里,为了自己生命的安全;疫情也让小部分人走出了家门,为了大家的安全。他们包括各级领导干部、警察公务员、物业的保安、消毒人员、快递小哥、社区志愿者等等。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为了保障我们日常生活,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如果战斗在医院里的医护人员是白衣战士,那他们就是每个小区,每条街道的守护神!你关注过他们吗?你关注过“全副武装”定时喷洒消毒的踪迹吗?关注过小区保安那没有被口罩遮住的眼睛吗?你关注过快递小哥带着手套递给你快递后匆匆离去的身影吗?你们之间有过什么细微的交流吗?有过什么简单的故事吗?他们每个人都在默默做着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又令人心动如潮,如微风拂过水面,总能荡起一轮又一轮涟漪。拿起你的笔,把他们其中的一个写下来吧,不是给他们树碑立传,而是颂扬一种平凡孕育的伟大。你可以用《微笑》《懂得》《眼睛》《身影》《痕迹》等作为你的作文题目,也许你写的这个题目就是今年的中考作文题呢?亦或,期末考试的题目!

2、让口罩说话。口罩是疫情防控中,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护武器,口罩的种类、颜色有不少,戴口罩也有诸多注意事项,口罩对防控疫情的作用不言而喻。我们国家领导人戴,医护人员戴,防控人员戴,外出人员戴;大人孩子,男女老少都戴,口罩是每个人防护的工具,口罩是人们一道防控的堤坝,口罩更是一种尊重生命的责任。有的人已经养成习惯,只要外出就戴;个别人却拿生命当儿戏,外出也不戴,还跟防护人员发生争执。同学们,运用逆向思维和拟人手法,写一篇《口罩的自述》的作文,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啊。(未完待续)

人与自然——美景与深情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1、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根据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很可能来自武汉一家海鲜市场非法销售的野生动物,蝙蝠成了首犯。虽然最终真相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但这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反思。在我国许多地方,食用野生动物仍然被奉为餐桌上的“最高礼遇”。然而舌尖上的“任性”,却蕴藏巨大风险,很多病毒比如:新型冠状病毒、鼠疫、H7N9禽流感等的传播,都与动物有关。

拒绝食用野生动物,已经成为维护大众健康的共识。也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价值理念和态度。与大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肆意破坏自然,更不应把野生动物端上餐桌,否则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

根据上面的这段分析资料,你可以参考运用《大自然的惩罚》《敬畏自然即敬畏生命》等几个题目,写一篇作文。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开头列举一两个,由于猎食野生动物而感染病毒,造成国家和世界恐慌的现象。接着分析中国人食用野生动物的传统和习惯,谈谈这一习俗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灾难性的瘟疫,最后提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的论点。

2、诗和远方未必都是美好,也许是屠杀。这种作文的感觉很具有吸引力,这类作文本身体现着强烈的反差,甚至惊悚。开头要写诗意的栖居,通过想象描写一段大自然中(草原森林河湖等)动物悠闲自在生活的场景(《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很多这种画面)。突然人出现了,接着描写人类对动物的捕杀,优美的景色变成血淋淋的屠宰场。动物被人类捕杀,成为餐桌上的食物;人被动物病毒感染,成为动物的殉葬者。然后,揭示人与动物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存共生,最后强调“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的主题。作文题目可以从《家园》《相煎何太急》《冷漠》中选出一个。

3、让蝙蝠代言,发发牢骚。口罩能够开口说话,蝙蝠也可以发发牢骚。这篇文章不是写蝙蝠的历险奇遇(小学生写童话可以),也不是写发生在蝙蝠身上,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的爱情故事(多情善感者可以写),而是让蝙蝠当个代言人,替被人类摆上餐桌的弟兄们包括果子狸、穿山甲等向人类说几句公道话,说几句推心置腹的话。题目可以从《蝙蝠的牢骚》《对话》《上帝是公平的》中选择一个,也可自拟一个。首先,让蝙蝠介绍他们生活的环境,说明跟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诗意的生活。其次,讲讲他们不幸的遭遇,质问人类为什么要把他们摆上餐桌。第三,说明他们身上都会携带病毒,但是从不会主动传染给人的,除非人逼着他们去传染,比如:交易和屠宰。第四,呼吁人类跟他们和谐相处,共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把共同的家园建设好。

以上是胡老师根据中考作文的四大关系,简要地指导同学们可以写些什么,选取什么材料。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呢?胡老师再从几个方面做技巧的指导。

1、开头如何写?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在公众号里,已经呈现了若干种开头的形式。这里推荐两种,并给同学们抛砖引玉式地列出几个范例。

题记式开头:

(1)无论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多么丰厚,都无法满足人欲的贪婪。 ——题记

(2)有一种爱,叫别离;有一种幸福,叫不相聚。——题记

(3)点滴的奉献铸成伟大,永恒的平凡造就卓越。——题记

环境描写式开头:

(1)雨珠洒在窗子的玻璃上,犹如一条扭曲的蚯蚓爬行着。空中蒙蒙的,一片灰暗,虽在室内却也能感受到料峭寒意。没有杏花春雨的温暖,没有剑门细雨的神伤,也没有渭城朝雨的离苦。雨,就那么无奈地飘着,似乎要把人们的牵挂、担忧甚至恐惧都遮掩起来,给人们一缕轻松,宁静。

(2)细雨随意地幻化成一朵朵雪花,氤氲在空中,远处竟如白烟一般,升腾多姿,一仰难尽。屋顶路边,附近的小山上,已是白茫茫一片。虚幻奇妙,皑皑不绝,令人心寒眸酸。不知这雪是否是跟疫情中的人们作伴的?

(3)本该是热闹喜庆的气氛,街道上却冷冷清清,空空荡荡。偶尔闪过一个捂着口罩的人,更让人感到毫无生气。无意一瞥,竟瞧见路边的迎春花绽放了。残雪覆盖,小小的,娇娇的,颤微微的,几朵鲜黄的花微笑着。这株迎春花就是一个宣言: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以上给同学们写了几段开头,如果你觉得有用,就把它改成适合于你的作文的风格,整合利用吧。需要注意的是,题记式开头一般是主要内容的概括或者中心的体现,应当在文中贯穿始终,尤其在结尾要着重体现。环境描写式的开头,除了开头写,在文章的中间合适位置也要体现,至少出现一次,可以出现多次。文章最后用环境的某种象征意义来结尾,提升主题。

2、结尾如何写?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考试作文的结尾要抓住两个特点:一是照应开头,二是韵味悠长。强化主题的结尾也行,但是不如有韵味的结尾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获得加分。照应开头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作文的结构完整,如何照应开头不必多说,最傻瓜式的就是把能体现主题的关键词在结尾处再次重复。那么,如何写出有韵味的结尾呢?

第一,如果你的开头用的是景物描写,那么这段景物描写最好在中间

和结尾各出现一次,放在结尾的这个景物描写就具备了象征意义,比如:“那株迎春花开得更灿烂了,甚至挺直了腰杆把残存的雪都抖落了,开得那样自信,开得那样执着,开得那样芬芳四溢。”

第二,结尾采用反问手法,在强化主题的同时,也能意味深远。比如:“望着快递小哥快速消失在雨中的背影,我想这场疫情很快也会过去,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第三,用双关语结尾。双关是一种修辞手法,在一定语义中,利用音义,使句子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意在彼,可以达到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效果。 比如:“虽然天空还是阴沉沉的,但是透过保安大哥那严肃而又充满关爱的眼睛,我似乎体会到“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诗的又一个意义。”

就给同学们示范这三种结尾吧,具体还要看你写的文章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主题,以及你的语言表达能力。

3、如何生动感人,打动阅卷老师?


2020中考热点作文话题——新冠肺炎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主要看同学们的文字功底。这里胡老师介绍几种技巧,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抓细节。只有细节才能打动人。如果你写白衣天使的伟大就可以抓住那个面庞被口罩、护目镜勒得有些变形的“最美护士”,细致描写那张脸,那双眼睛,那张嘴巴。有外貌,有神态;有比喻,有夸张。当做一个特写镜头来写。如果你写家人为是否聚会而有不同意见,可以写出每个人的动作表情语言语气等,甚至可以夸大到引发争吵。这些细节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引起读者共鸣。

放大痛苦。新冠肺炎带给人们的是恐惧,是担忧,是分离,甚至死亡。把这些痛苦的事情,痛苦的细节放大了写,渲染一种悲伤的气氛,制造痛苦的表情和语言。要注意,嚎啕大哭不一定就是悲痛,无声的泪水才是心痛。放大痛苦,不是形容词的堆砌,仍然是用描写,像画一幅工笔画一样,把人物写出来。

一波一折。之前在课堂上,给部分同学讲过如何写故事的七步法,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有波折。考试作文,由于时间、字数的限制,不可能一波三折,一波一折即可。这一波,就是给人物设置的一个小障碍。人物必须克服这个小障碍才能实现目的。比如:写你学习一项技能,中间肯定有失败;戴口罩并非所有人都遵守,总有个别人无所谓;写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人,可以有误会、有挫折,即便你正在跟亲人交流,突然网络断了,也是一种障碍。有障碍,就让读者揪心,就让你的作文不再平铺直叙,达到古人作文所遵循的“起承转合”的原则,让阅卷老师读起来也不至于审美疲劳。

语言。这里概括几点:一是多用短句,长短句结合;二是文章中间部分,尽量不用成语,多用带有修辞的描写性的句子。三是把最好的文采放在开头和结尾上,写好凤头和豹尾。

同学们,关于“新冠肺炎”话题的作文,我们就说到这里吧。如果你只是阅读一遍,对你的作文将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你认真的看了两遍,或许你会有一点收获;如果你看完一遍,还写了一篇作文,那才是最大的收获。

中考也许不会直接考这个话题,但是,作为与时俱进的一个好的素材却值得去搜集整理,就像我这篇文章中很多作文题目,其实看起来并没有跟新冠肺炎挂钩,但是,经过审题之后,发现新冠肺炎的素材完全可以使用。所以,无论如何,防控新冠肺炎,都是今年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一件关乎每个人生命的大事。

特别提醒:高考是中考的风向标,根据近一两年高考作文向应用型作文转变的动向,中考作文题型是否做这样的尝试,也未可知。但是,有备无患。同学们可以借这个话题,熟悉甚至练习几篇应用型的作文。参考题目包括《给钟南山(李兰娟、李文亮、最美护士、某个抗疫亲人朋友)的一封信》《关于疫情防控的建议书》《关于疫情防控倡议书》《疫情防控演讲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